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9)
2023(2043)
2022(1820)
2021(1674)
2020(1506)
2019(3556)
2018(3364)
2017(5858)
2016(3318)
2015(3480)
2014(3139)
2013(3227)
2012(3031)
2011(2930)
2010(3076)
2009(2871)
2008(2790)
2007(2554)
2006(2305)
2005(2191)
作者
(12192)
(10216)
(10077)
(9609)
(6737)
(5074)
(4588)
(3936)
(3936)
(3733)
(3525)
(3481)
(3447)
(3431)
(3328)
(3309)
(3205)
(3076)
(3025)
(3023)
(2776)
(2745)
(2690)
(2381)
(2342)
(2328)
(2302)
(2285)
(2223)
(2162)
学科
(11174)
经济(11166)
(5516)
管理(5439)
(4749)
(3943)
企业(3943)
中国(3214)
方法(3102)
关系(3004)
(2524)
地方(2505)
经济关系(2458)
理论(2432)
数学(2410)
对外(2365)
数学方法(2329)
教育(2234)
外经(2229)
对外经济(2219)
(2062)
(2019)
业经(1981)
及其(1913)
(1883)
贸易(1881)
(1861)
(1807)
(1795)
水产(1729)
机构
大学(46902)
学院(45389)
研究(21814)
(17055)
科学(16908)
中国(14331)
农业(13898)
(13722)
(13373)
经济(13369)
研究所(12445)
业大(11420)
管理(11379)
(10866)
理学(9647)
理学院(9385)
管理学(8957)
管理学院(8883)
(8879)
农业大学(8850)
(8831)
中心(8771)
(8222)
实验(8143)
(7938)
实验室(7878)
(7849)
技术(7839)
重点(7401)
科学院(7332)
基金
项目(32696)
科学(23874)
基金(22739)
(22569)
国家(22409)
研究(18665)
科学基金(17281)
(13846)
自然(13044)
自然科(12749)
自然科学(12735)
自然科学基金(12492)
(12041)
基金项目(11420)
社会(10220)
资助(9650)
社会科(9570)
社会科学(9566)
教育(8881)
计划(8617)
科技(8478)
重点(8375)
(7264)
(7212)
专项(6994)
(6850)
科研(6807)
(6737)
编号(6530)
创新(6367)
期刊
学报(17042)
(16004)
经济(16004)
(15846)
中国(13178)
研究(12836)
科学(11922)
大学(11748)
学学(11078)
农业(10698)
教育(6970)
(5856)
业大(5689)
(5419)
管理(5230)
农业大学(5116)
(4325)
技术(3471)
自然(3272)
中国农业(3227)
自然科(3063)
自然科学(3063)
(3022)
金融(3022)
科技(2961)
经济研究(2935)
林业(2807)
财经(2660)
图书(2555)
农林(2454)
共检索到74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楠  邓晓  邹雨坤  武春媛  李勤奋  
腐殖质呼吸是一种新型微生物能量代谢方式,菌种资源研究成为腐殖质呼吸的研究重点。利用厌氧富集分离方法,从木薯堆肥土壤中获得1株具有腐殖质还原特性的兼性厌氧菌株,编号为HN02。HN02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为短杆状,菌落呈黄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最适生长盐度为1%,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值7.5~8.5;可利用麦芽糖作为碳源,明胶液化和硝酸盐还原为阴性;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N02与天花板节杆菌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4%;HN02能在以葡萄糖作为电子供体,以AQDS为唯一电子受体的厌氧环境下将AQDS还原为AH2QDS,还原率达40%。菌株HN02是1株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峰峰  谢凤行  周可  孙海波  赵玉洁  
为研究利用微生物方法解决养殖水体中氨氮污染的问题,从水产养殖环境中分离出31株氨氮去除菌,并从中筛选出具有较强氨氮去除能力的菌株AD-8,对其脱氮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氨氮浓度高达200mg/L时,AD-8菌株对其去除率均达86%以上,15℃下,48 h AD-8对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1.2%;在模拟养殖水体中,AD-8氨氮去除率也可达90%。通过形态学特性、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AD-8初步鉴定为嗜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phil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雄祺  谢媚  陈偿  管云雁  方建相  云龙  
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分离出具有高效氨氮及亚硝态氮去除功能的菌株Y2,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进一步通过生长实验进行温度、酸碱度、盐度的培养条件优化,利用抗生素药敏实验筛选菌株特定抗性;通过卤虫浸泡感染的方法检测麦氏交替单胞菌Y2的安全性,并测定海水培养液OD_(600)及含氮无机污染物的浓度,探究菌株Y2生长与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28d对虾养殖试验,监测水质、生物絮团形成量、致病菌数量及对虾成活率生长速率,进一步阐明菌株在实际养殖中的功效。结果表明,该菌株Y2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有抗性;对卤虫的48 h半致死浓度高于1.9×10~8 cfu/mL,显著高于哈氏弧菌(10~2 cfu/mL)。此外,该菌具有持续去除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的功能。在养殖实验中能抑制潜在病原菌弧菌生长、提高对虾存活率及生长率,并且能在水体中稳定存活较长时间。综上所述,菌株Y2是养殖用益生菌制剂的优良备选菌株,可作为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调节水质的关键菌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卫东  王庆云  杨补勤  
采用波诺马廖娃等修改的丘林法,研究了分布于我国暖温带南沿黑粘土的几个典型剖面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光密度指数的剖面分异特征。讨论了黑粘土的暗色成因、腐殖质的起源和剖面分异成因以及腐殖质特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晓希  周洪波  刘飞飞  邱冠周  胡岳华  
从河南铝土矿中分离到菌株Lv1-2,将其接种到含伊利石矿粉的浸矿液中,170r/min摇床30℃培养7d,离心后测得接种Lv1-2的溶液中的硅浓度比对照液中的增加110.02%,说明Lv1-2对伊利石有脱硅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革兰氏染色、荚膜染色、鞭毛染色和芽孢染色的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以及16SrDNA序列的比对分析,菌株Lv1-2鉴定为胶质芽孢杆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永刚  刘宇  许峰  赵爽  黄仕海  王守现  耿小丽  
为了对一株大型野生真菌进行分离及鉴定,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该野生菌的菌丝纯培养物,分别提取子实体及菌丝体的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ITS片段的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从菌丝体和子实体中菌扩增获得了750 bp左右的ITS片段,经序列测定表明,菌丝纯培养物来源于该子实体,比对结果表明,该真菌属于Agaricus属,GenBank登录号为JN907015。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了该菌在属内的遗传地位。建立了野生大型真菌的鉴定方法,为该野生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杰  熊文  张映  王娇  杨洪一  王滨松  
在不同浓度硝酸银条件下的富集和驯化,从东北林业大学林场土壤中驯化和分离出1株能还原制备纳米银的细菌菌株zxw01。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特性等分析结果,该菌与解淀粉酶芽孢杆菌属是一个族群,同源性达99%以上,为解淀粉酶芽孢杆菌(Bacillus amyqueciens)。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和热重分析表明,用含硝酸银的菌株zxw01的培养液成功制备了纳米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呈球形或近球形,粒径为2~18 nm,镉纳米银产率为80.6%。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欢欢  王秀华  李晨  黄倢  
从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出1株编号为2013082515(简称菌株15)的菌株,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为指示菌,分析了菌株15对指示菌的抑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同时,分析了菌株15对其他7株弧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菌株15对3株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效果,对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及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0×10~4、2.50×10~5、2.50×10~5 cFu/ml;对其他弧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采用注射及浸泡感染方法分析了菌株15对对虾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显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淑艳  窦森  刘建新  曲晓晶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温度下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物质(WSS)、可提取腐殖物质(HE)、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室内培养试验,以不添加玉米秸秆为对照,将添加玉米秸秆的土壤于10,25,40,55℃培养360d,研究温度对玉米秸秆腐解期间(0~360d)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物质(WSS)、可提取腐殖物质(HE)、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及可提取腐殖物质中HA相对比例(PQ)的影响。【结果】在同一培养温度和时间下,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玉米秸秆处理土壤SOC和WSS的含量总体降低,HE和FA含量总体则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成华  樊彦红  刘国芳  张海彬  
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为唯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可以转化DON的真菌,命名为NJA-1。用引物Bt2a、Bt2b扩增了该菌的β-tubulin基因序列,GenBank的登录号为DQ902579。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和形态学观察最终鉴定该菌株为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该菌与塔宾曲霉AY820009的同源性为99%。在pH6.0、30℃、14 d内其对DON的平均转化率为94.4%。HPLC-MS分析结果表明,DON转化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4.4,比DON的相对分子质量(296.3)增加了18.1。该菌在无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庆阳   曹殿云   王迪   詹增意   贺婉莹   孙强   陈温福   兰宇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生物炭对棕壤养分含量及腐殖质组分含量的影响,为评价生物炭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调控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稳定性方面的长效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生物炭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施炭量处理:0(CK)、15.75 t·hm-2(BC1)、31.50 t·hm-2(BC2)和47.25 t·hm-2(BC3),分别测定生物炭施用4年和8年后土壤有机碳(SOC)、氮磷钾速效养分、氮磷钾全量养分以及土壤富里酸(FA)、胡敏酸(HA)和胡敏素(HM)含量。【结果】施用生物炭可提高SOC含量,BC1、BC2、BC3处理SOC含量较CK处理提高了37.35%—72.97%。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AK)含量,与CK处理相比,BC1、BC2和BC3处理土壤AK含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了11.67—14.00、19.33—22.33和12.33—35.33 mg·kg-1。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全氮(TN)、碱解氮(AN)、全磷(TP)、速效磷(AP)和全钾(TK)含量影响不大(除个别处理)。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HA、可溶性腐殖质(HE)和HM含量。与CK处理相比,BC1、BC2和BC3处理土壤HA含量分别提高了39.68%—40.91%、30.91%—50.79%和34.55%—57.14%。BC1、BC2和BC3处理土壤HE含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18.02%—29.74%、16.81%—30.48%和15.92%—24.91%。与CK处理相比,BC1、BC2和BC3处理土壤HM含量分别提高了48.39%—58.94%、13.57%—89.23%和82.36%—105.82%。施用生物炭4年后对土壤FA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施用生物炭8年后显著提高了土壤FA含量,BC1、BC2和BC3处理较CK处理分别提高了22.01%、30.19%和18.24%。在2016年,各施炭处理提高了土壤HA/HE和HA/FA,但降低了HE/HM,但在2020年,仅BC1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HA/FA,BC3处理显著降低了HE/HM。通过冗余和相关分析表明,SOC、TK、AK、TP和AP与腐殖质组分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OC和TK与土壤腐殖质的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土壤SOC、AK、TP和AP与土壤腐殖质的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长期施用生物炭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主要表现在提高SOC和AK含量;长期施用生物炭可提高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含量,主要表现在提高土壤HA和HM含量,但对土壤腐殖质稳定性的影响会随时间推移被减弱;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及稳定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淑霞  王宇  周平  赵兰坡  刘景双  秦治家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常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1)、1.5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2)和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5个处理。结果表明:长期合理施用化肥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的含量和原土复合量趋于增加;有机无机配施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原土复合量、土壤追加复合量及追加复合度增加,而原土复合度降低,增加有机肥用量可以降低土壤追加复合度。施肥能促进土壤中各种结合形态的腐殖质绝对含量和土壤松/稳和松/紧比值增加,但以松结合态腐殖质增加的较多。不同处理中高用量的有机肥处理(NPKM2)效果更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曾奖  郑海水  周再知  
橡胶间种砂仁、咖啡对林地枯落物、腐殖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作物的间种明显提高了林地枯落物的积累量,橡胶+砂仁、橡胶+咖啡、纯橡胶林分别为3653.5、2861.1、1934.3kg/hm2;土壤有机质含量随之提高,0~5cm土层有机质含量分别为44.303、32.905、26.840g/kg;三种胶园种植模式土壤腐殖质组成均以富里酸为主,间种砂仁、咖啡利于胡敏酸和胡敏素的形成;土壤性状因间种而得到改良,2~5mm最为良好稳定的多孔性团粒结构含量分别为30.89%、13.66%和12.13%。以橡胶间种砂仁对土壤肥力的提高最为理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登科  吕正阳  李望豪  周瑞鹏  赖泽成  张春源  樊改丽  王荣波  林占熺  鲁国东  叶文雨  
通过研磨组织、稀释分离等方法,从巨菌草的健康叶片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溶磷和分泌吲哚乙酸能力的内生细菌,命名为FJU3,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也研究了其对盆栽玉米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菌株FJU3具有一定的溶磷能力,其分泌吲哚乙酸的质量浓度达到了14.2 mg·L~(-1),且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菌株FJU3在产铁载体、接触酶、解硅酸盐等生理生化特性试验中均为阳性反应;玉米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促生效果比较显著的是地上部鲜质量和株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76%和4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瑞锋  王印庚  梁友  高淳仁  张正  李彬  翟介明  曲江波  
从健康的大菱鲆肠道内分离细菌,以大菱鲆致病菌鲨鱼弧菌Vibrio arch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为指示菌,根据拮抗作用原则,分离得到一株菌TYTG-1。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从养殖大菱鲆肠道中分离获得枯草芽孢杆菌在国内属首次报道。该株菌在4~42℃均能生长,属广温性。经过28d的投喂添加浓度为107和109CFU/g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大菱鲆生长正常,未产生不良反应。该株枯草芽孢杆菌对引起大菱鲆腹水病和肠炎病的两株致病弧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其具有较大潜力作为肠道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