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2)
- 2023(10752)
- 2022(9346)
- 2021(8520)
- 2020(7274)
- 2019(16981)
- 2018(16645)
- 2017(31400)
- 2016(17334)
- 2015(19559)
- 2014(19931)
- 2013(20070)
- 2012(19266)
- 2011(17811)
- 2010(18341)
- 2009(17043)
- 2008(17039)
- 2007(15810)
- 2006(14022)
- 2005(13039)
- 学科
- 济(79702)
- 经济(79631)
- 管理(43258)
- 业(43233)
- 企(32488)
- 企业(32488)
- 方法(29981)
- 数学(25880)
- 数学方法(25596)
- 中国(24158)
- 农(23107)
- 地方(22908)
- 学(18417)
- 业经(17011)
- 财(16482)
- 农业(15584)
- 贸(14515)
- 贸易(14502)
- 易(13945)
- 制(13751)
- 银(13533)
- 银行(13486)
- 融(13282)
- 金融(13277)
- 行(13035)
- 地方经济(12732)
- 发(11925)
- 环境(11917)
- 和(11776)
- 理论(10975)
- 机构
- 学院(257824)
- 大学(257200)
- 济(103056)
- 经济(100692)
- 研究(97948)
- 管理(89648)
- 理学(75291)
- 理学院(74260)
- 中国(73476)
- 管理学(72683)
- 管理学院(72209)
- 科学(64038)
- 京(57797)
- 农(55885)
- 所(53370)
- 研究所(48392)
- 财(47243)
- 中心(44224)
- 农业(44106)
- 业大(43563)
- 江(42339)
- 北京(37193)
- 财经(36260)
- 范(35797)
- 师范(35315)
- 院(34532)
- 州(33803)
- 省(33029)
- 经(32607)
- 经济学(31224)
- 基金
- 项目(164885)
- 科学(126192)
- 研究(116381)
- 基金(115095)
- 家(102509)
- 国家(101611)
- 科学基金(83899)
- 社会(70398)
- 省(67392)
- 社会科(66530)
- 社会科学(66507)
- 基金项目(60419)
- 划(56588)
- 自然(54910)
- 自然科(53585)
- 自然科学(53558)
- 教育(53250)
- 自然科学基金(52550)
- 资助(48116)
- 编号(47591)
- 发(41566)
- 成果(39787)
- 重点(38500)
- 部(34940)
- 课题(34746)
- 创(33784)
- 发展(32533)
- 计划(32504)
- 展(31976)
- 科研(31753)
- 期刊
- 济(123134)
- 经济(123134)
- 研究(77417)
- 中国(59247)
- 农(52578)
- 学报(49691)
- 科学(42032)
- 财(36595)
- 大学(36090)
- 农业(35558)
- 学学(33908)
- 管理(33792)
- 教育(30786)
- 融(25935)
- 金融(25935)
- 技术(23920)
- 业经(21163)
- 经济研究(19649)
- 业(19129)
- 财经(17875)
- 问题(16291)
- 经(15397)
- 版(14202)
- 图书(13478)
- 技术经济(13340)
- 业大(13288)
- 贸(13263)
- 科技(12625)
- 商业(12239)
- 统计(11823)
共检索到407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季金殿 岳寿松 黄亦钧 游银伟 尤生波 葛海涛 牛钟相
从长期堆积羽毛废弃物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菌株JJD-1,该菌株能在以羽毛为唯一碳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克隆了该菌的16S rDAN序列(GenBank接受号:FJ765512),并以其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相关属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6S rDAN序列全长1489 bp,BLAST显示该菌株与微杆菌属同源;JJD-1菌株在进化关系上也与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聚成一族。特别是与Microbacteriumsp.YK18的同源性最高,其序列相似性达99%。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为微杆菌属,命名为Microbacteriumsp.JJD-1。该研究结果...
关键词:
羽毛角蛋白降解菌 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柯野 谢天涵 梅颖诗 张敏 黄湘 屈奇奇
从羽毛废弃物的排水沟污泥中采集污泥样品,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发酵筛选,获得一株降解羽毛效果最佳的RM菌株.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16S rDNA序列以及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RM菌株为Deinococcus actinosclerus.该菌株在4%羽毛含量条件下,培养7 d后对羽毛的降解率高达60%,且羽毛水解产物含有多种氨基酸,如丝氨酸、天冬氨酸.RM菌株产生的胞外蛋白酶以丝氨酸蛋白酶为主,也含有天冬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粗酶液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pH为10.0;金属离子Cu~(2+)、Mg~(2+)能够提高蛋白酶活性,而Ca~(2+)、Ni~(2+)、Zn~(2+)及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乙二胺四乙酸、亮抑蛋白酶肽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通过以上结果可知,RM菌株对羽毛的高效降解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朋振 薛琳琳 杨小进 范收武 李旺
【目的】从自然环境中筛选、鉴定高效降解羽毛细菌,并通过转录组学筛选该菌株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以探明其降解羽毛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梅花桩采样法采集长期堆放羽毛的土壤,利用羽毛发酵培养基筛选分离可高效降解羽毛的细菌,对其进行形态学描述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筛选菌株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接种于羽毛发酵培养基(试验组)和LB培养基(对照组)中,培养36 h后收集2个处理组菌体进行转录组测序,之后对试验组与对照组中DEGs进行筛选,利用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对DEGs进行注释,探索DEGs在羽毛降解菌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功能和通路。【结果】筛选得到1株高效降解羽毛的菌株XS6,培养24 h后其能将羽毛发酵培养基(羽毛10.0 g/L)中羽枝降解97%,角蛋白酶活性为201.2 U/mL;且培养36 h后,在培养基中检测到了亚硝酸盐。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XS6为白色芽孢杆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在2个处理组之间共筛选出655个DEGs,其中表达上调基因148个,表达下调基因507个。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DEGs注释到3大类32个功能组中,其中与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细胞、细胞部分、催化活性有关的基因注释较多。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在能量和物质代谢途径、信号传导途径、生物合成途径富集。【结论】成功获得了1株高效降解羽毛的白色芽孢杆菌XS6,其在降解羽毛过程中参与了菌株间的协同作用、能量代谢以及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合成。
关键词:
羽毛降解 降解菌 转录组学 降解机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友峰 岳寿松 宋爱荣 游银伟 尤升波 王翠萍
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交联葡聚糖G-100凝胶柱纯化了高效降解羽毛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YHYJ-1所产角蛋白酶,纯化的角蛋白酶,经SDS-PAGE蛋白电泳分析,分子量为48.3 kda。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50℃和9.0,30~40℃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60℃酶活下降很快;在pH 7.0~9.5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Ni2+、Zn2+对角蛋白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Cu2+、Fe2+、Fe3+能完全抑制酶活;1%巯基乙醇对酶具有明显激活作用。EDTA和PMSF对该角蛋白酶几乎完全抑制,可判定该酶是丝氨酸金属蛋白酶,是一种新的蛋白酶。
关键词:
角蛋白酶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性质 纯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中武 葛学亮 邹红菲 万青 毕冰
用高效液相色谱对9种鹤、鹳羽毛角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鹤类与鹳类的羽毛角蛋白均有各自较为相近的氨基酸构成比例,氨基酸组成的种类相同,仅在相对含量上有差异。与其他动物比较发现,不同科属的动物羽或毛角蛋白的氨基酸构成含量不同,具有特征性;相同科属的动物羽或毛角蛋白的氨基酸构成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同或相近性。本文本着建立对野生动物无伤害性研究方法的宗旨,通过对鹤、鹳羽毛角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探索该方法在野生动物分类、识别与鉴定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
鹤 鹳 羽毛 角蛋白 氨基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立伟 池玉杰
首先对猴头菌菌株CB1进行培养特性观察,表明菌株能产生较多的厚垣孢子;对其ITS序列进行扩增(GenBank登录号为GU584100),并与猴头菌属5个种的17个不同地域菌株进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CB1与猴头菌同种其他菌株遗传距离较近并聚类在一起。明确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后,对其进行木质素降解酶系统的检测,结果表明猴头菌可产生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case),但不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MnP和漆酶的酶活性变化是有规律的,Mn2+是猴头菌产生MnP的必要因子,而漆酶的产生则不受该条件的制约。在含Mn2+的LNAS培养基中加入木屑为底物的条件下,猴头菌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余泽辉 耿毅 汪开毓 周燕 范玉蕾 邓梦玲 陈德芳 欧阳萍 黄小丽
2014年5月,四川省都江堰市某虹鳟养殖场暴发一种传染性疾病,幼鱼和鱼苗死亡率分别高达40%和80%。为探究此次疾病病因和流行规律,将病料进行解剖及细菌学检查、病理组织观察、人工感染实验、病毒分离、多重RT-PCR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病鱼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膨大,体表发黑,肛门拖淡黄色黏液便,解剖见鳔壁、腹膜出血,胃胀气膨大和明显肠炎;细菌学检查为阴性;组织病理学上,头肾、肾脏和脾脏造血组织广泛性变性、坏死,肠黏膜下层嗜酸性颗粒细胞浸润与坏死,肝细胞变性、坏死形成局灶性的坏死灶,并在一些肝细胞胞浆内见嗜酸性包涵体。将病鱼的肝脏、脾组织研磨过滤灭菌后,腹腔注射20尾健康虹鳟,注射组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志俊 刘永涛 徐春娟 丁浩 余琳雪 艾晓辉
为建立有效地去除淡水养殖环境中溴氰菊酯残留的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采集长期受菊酯类农药污染土壤样品,以溴氰菊酯为唯一碳源配制基础盐培养基对土样进行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出1株溴氰菊酯降解菌(SW),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通过改变温度、pH、接种量、药物初始浓度等外部条件研究菌株最适降解条件。结果显示:在pH为7的基础盐培养基中,30℃、180 r/min摇床培养120 h,SW对1.0 mg/L溴氰菊酯的降解率达76.4%。溴氰菊酯可作为该菌生长的唯一碳源。SW降解溴氰菊酯的最优条件为30℃、pH 6.0、接种量4%。在溴氰菊酯浓度为0.1、0.5和1.0 mg/L时,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降解半衰期(T_(1/2))分别为4.5、2.3和2.0 d。生物修复试验中SW对养殖淡水中0.5、5.0和50μg/L溴氰菊酯作用5 d后的降解率为21.6%,26.4%和53.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君寒 王兆守 何健 王保战 李顺鹏
从氯氰菊酯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氯氰菊酯的降解菌,命名为HF12-8。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聚类分析、Biolog GN测试等,将该菌株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HF12-8能够以氯氰菊酯或联苯菊酯为唯一碳源生长,5 d内对20 mg.L-1的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降解率分别为93.03%和58%。
关键词:
氯氰菊酯 生物降解 分离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翔 甘炳成 贾定洪 谢丽源 蒋元继 郭勇
本试验从肥沃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降解纤维素的真菌,编号为F18。并对菌株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属于黑曲霉,该菌株对纤维素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并且在多种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快并且长势很旺盛。
关键词:
降解纤维素 F18 鉴定 黑曲霉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云 张祖兴 邬勇 陈炯 史雨红
根据已报道的HSP基因序列(EMB登录号:AF506290),设计出特异引物,PCR扩增后测序,获得1.7 kb大小的大黄鱼热激蛋白cDNA基因序列。HSP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不同物种编码的HSP存在一些明显相关的群体,高等动物编码的HSP在进化上紧密相关,形成一个显著群体,大黄鱼编码的HSP蛋白位于高等动物群体中,这与大黄鱼的亲缘关系大致吻合,其中与非洲爪蟾的同源性最高(92.3%),也间接印证了脊椎动物中两栖纲动物与鱼纲动物的亲源关系。通过大黄鱼HSP基因的提取和分析,可为以后制备出核酸探针、筛选和克隆出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基因、构建基因文库等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对大黄鱼的品质改...
关键词:
大黄鱼 热激蛋白cDNA 克隆 系统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明元 刘广锋 冯娟
从养殖的患病军曹鱼身上分离出1株病原菌JT2,革兰氏阴性,短杆状,有极生鞭毛,能运动,菌落半透明。经回归感染实验,证明该菌为军曹鱼病原菌。进行了常规生理生化实验,并用API-ID32E系统鉴定该菌。再经Biolog-GN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结果JT2与鲨鱼弧菌(Vibrio carchariae)相似度最高。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菌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其16SrDNA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的同源性,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V.carchariae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上述几种方法的鉴定结果,最后鉴定该株菌为鲨鱼弧菌V.carchariae。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晋龙 马怡茗 舒伟学 李晓霞 柯欣 颜华 贾良辉
【目的】建立羽毛降解杆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bacillaris)S-28的遗传转化系统,并对其进行优化,为该菌株的遗传改造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整合型质粒pSET152为出发质粒,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S17-1/pSET152为供体,羽毛降解杆状链霉菌S-28孢子为受体进行接合转移试验,并对影响接合效率的培养基种类、MgCl2浓度、热激温度、预萌发时间、供受体比例和接合转移时间等要素进行优化。【结果】 确定筛选羽毛降解杆状链霉菌S-28菌株接合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