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6)
- 2023(6164)
- 2022(5230)
- 2021(4985)
- 2020(4563)
- 2019(9348)
- 2018(8977)
- 2017(16789)
- 2016(9394)
- 2015(9989)
- 2014(9738)
- 2013(9749)
- 2012(9364)
- 2011(8690)
- 2010(8929)
- 2009(8127)
- 2008(8220)
- 2007(7344)
- 2006(6488)
- 2005(6014)
- 学科
- 济(34088)
- 经济(34041)
- 管理(23655)
- 业(22070)
- 企(18129)
- 企业(18129)
- 方法(14270)
- 学(12825)
- 数学(11951)
- 数学方法(11703)
- 中国(8903)
- 财(8829)
- 农(8610)
- 制(6923)
- 业经(6855)
- 贸(6680)
- 贸易(6677)
- 易(6479)
- 理论(6326)
- 融(6243)
- 金融(6240)
- 银(5979)
- 银行(5938)
- 地方(5928)
- 技术(5910)
- 行(5728)
- 农业(5663)
- 务(5506)
- 财务(5486)
- 财务管理(5472)
- 机构
- 大学(140203)
- 学院(136341)
- 研究(55407)
- 济(48391)
- 经济(47231)
- 管理(43959)
- 科学(39645)
- 中国(38996)
- 理学(38119)
- 理学院(37426)
- 管理学(36269)
- 管理学院(36020)
- 农(35872)
- 所(31500)
- 京(31071)
- 研究所(29246)
- 农业(28692)
- 业大(27810)
- 财(23928)
- 中心(23369)
- 江(21628)
- 院(20130)
- 省(19571)
- 北京(19184)
- 财经(18914)
- 农业大学(18730)
- 范(18652)
- 师范(18316)
- 室(17816)
- 科学院(17360)
- 基金
- 项目(97140)
- 科学(74375)
- 基金(71395)
- 家(67167)
- 国家(66692)
- 研究(60840)
- 科学基金(54115)
- 自然(38766)
- 自然科(37884)
- 自然科学(37857)
- 省(37671)
- 社会(37541)
- 基金项目(37354)
- 自然科学基金(37221)
- 社会科(35465)
- 社会科学(35451)
- 划(32828)
- 资助(29622)
- 教育(28350)
- 重点(23336)
- 计划(21328)
- 编号(21302)
- 部(20803)
- 发(19999)
- 创(19812)
- 科技(19595)
- 科研(19588)
- 创新(18672)
- 成果(18528)
- 业(17339)
共检索到206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爽 蒋弥 李艳红 刘炀 孙瑜 唐晓琪 吴正理
为探究松鼠葡萄球菌JS-1对鲫的致病性及其灭活疫苗保护作用,本研究设计了注射感染实验、投喂感染实验和灭活疫苗保护实验,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活性检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注射实验中鲫全身性出血、肝脏充血肿大,96 h LD_(50)为5×10~(6) CFU/mL。投喂实验投喂含不同浓度JS-1的饲料后,鲫肝脏、脾脏、肾脏出现病变,细胞坏死;血清中转氨酶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高浓度(HG)组降低趋势最明显,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鲫肝脏和脾脏中TNF-α和IFN-γ基因表达量均先增加后减少,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灭活疫苗后,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经灭活疫苗免疫后的血清中,特异性IgM和总IgM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增加,注射感染JS-1 10 d后鲫的存活率达83.3%。研究表明,松鼠葡萄球菌JS-1对鲫的致病性强,其灭活疫苗可为鲫提供有效的保护,为松鼠葡萄球菌疫苗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博光 郭道森
从患松材线虫病致死的黑松和马尾松病树组织及松褐天牛虫体中分离的松材线虫虫体上均分离到同一细菌菌株 .经致病性、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测定 ,将致病菌株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ATBExpression自动鉴定仪的鉴定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同 .在分离过程中该菌出现频率较高 ,说明是松材线虫携带的主要细菌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 ,用无菌线虫或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分别接种的黑松无菌苗不发病 ,而用二者混合接种则使无菌苗迅速发生褐变和萎蔫 .林间利用 6年生黑松进行的接种试验结果证明 ,用无菌松材线虫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混合接种的黑松与使用野生松材线虫接种的黑松都 1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桂萌 张晓琼 马长伟 李平兰
为提高葡萄球菌冻干菌粉的活菌数,制备高活性肉用葡萄球菌发酵剂。以前期研究获得的1株优良肉用发酵剂菌株松鼠葡萄球菌SL4为研究对象,对其菌体收集条件、冷冻干燥保护剂及初始菌悬液活菌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松鼠葡萄球菌SL4最适离心收集条件为离心转速6 000r/min,离心时间10min;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为脱脂奶粉100g/L,甘油23.56mL/L,甘露醇50g/L,海藻糖51.68g/L;初始菌悬液活菌数为109 CFU/mL。经以上条件优化后松鼠葡萄球菌SL4冻干存活率可达9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海燕 杨宏军 王长法 何洪彬 仲跻峰 马卫明
【目的】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纤连蛋白结合蛋白A(FnbpA)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并以小白鼠为试验模型,检测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诱导表达FnbpA,经组氨酸标签亲合纯化后用Bradford法测定纯化的目的蛋白的含量,并检测其黏附活性及对动物的安全性。制备FnbpA亚单位疫苗,经无菌检验及安全检验后,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用ELISA方法检测被免疫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效价,通过腹腔攻毒试验检测疫苗的免疫保护力。【结果】纯化的目的蛋白在80 ku处出现单一条带,蛋白质量浓度为0.245 mg/mL。细菌黏附抑制试验发现,经FnbpA蛋白预处理过的MDBK细胞黏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较对照极显著减少;动物安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凌娟 胡庆亮 王潇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体,因其具有细胞内定殖和对抗生素极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使得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差,为此疫苗防治成为首选。黏附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早期,黏附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子,只有当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到宿主细胞上,毒素和荚膜才能开始表达。因此阻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初始阶段,特别是阻止细菌黏附到细胞和定殖在黏膜表面,将是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的最有效途径。因此近些年研究者致力于黏附素的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试图以黏附素为靶点设计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本研究对近几年黏附素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其相关疫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黏附素 乳腺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谢秀丽 牛天贵
为寻找一种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替代物,从568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抑MRSA的芽孢杆菌5株,其中芽孢杆菌64-3的抑菌活性最强。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菌株64-3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种(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菌体破碎物、菌悬液、发酵上清液和活菌对MRSA的抑菌效果表明,B.subtilis64 3的发酵上清液对MRSA的抑制效果最好。B.subtilis64 3产生的胞外抑菌物质对MRSA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 刘佩红 陆承平 王永康 张苏华 沈素芳 沈莉萍
以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Stretococcusequisubsp zooepidemicus)ATCC35 2 4 6株和猪链球菌 2型 (S suistype 2 )HA980 1株作为生产菌株 ,制备氢氧化铝胶二联灭活疫苗。经过无菌及安全检验合格 ,肌肉接种仔猪 ,每头 2mL。免疫15d后 ,对HA980 1和ATCC35 2 4 6的保护率分别为 10 0 % (2 6 / 2 6 )和 92 3% (2 4 / 2 6 )。用二联灭活苗免疫后 4周内仔猪体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 ,从第 5周开始逐渐下降 ;再次免疫后 ,抗体水平迅速回升 ,12 0d后仍维持较高水平。攻毒保护试验和抗体...
关键词:
猪 链球菌 疫苗 抗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静 易麟乙 刘美 王刘庆 廖美德
【目的】对从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株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放线菌AF1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代谢产物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AF1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AF1菌株发酵产物的稳定性及AF1菌株发酵产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AF1菌株分生孢子直或呈波浪弯曲状,孢子链呈松散螺旋状,AF1菌株能利用葡萄糖、D-半乳糖、麦芽糖、鼠李糖和蔗糖,不能利用D-果糖、D-甘露醇和肌醇,可以水解淀粉但不能水解纤维素。AF1菌株16SrDNA序列全长1 242bp(Ge...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赫娜 王长法 杨宏军 何洪彬 杨少华 王立群 高运东 仲跻峰
【目的】诱变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山东分离株(zfb),筛选、鉴定弱毒性突变株,并研究其在鼠上的免疫交叉保护性。【方法】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山东分离株zfb,经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化学诱变,经生长特性、回复突变、毒力检测、LD50、多种特征性酶检测、小鼠中免疫保护性等实验比较研究了突变株与亲本株的生物学特性,筛选得到遗传性状稳定β-溶血素缺失的弱毒性突变株。【结果】弱毒性突变株Hx与亲本株相比:其β-溶血性状完全缺失,生长缓慢,耐热核酸酶、血浆凝固酶等胞外蛋白的产量减少,在活体条件下可产生荚膜,半数致死量(LD50)10-1.83.mL-1远低下于亲本株的10-4.33.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振宇 戴荣四 刘东友 邓治邦 李润成 尹崇
无菌采集流行性腹泻耐过仔猪的肝脏样本,经无氧及有氧培养获得一株疑似蜡样芽孢杆菌的纯培养物,命名为HN1203。16S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X294967)分析表明,HN1203为蜡样芽孢杆菌群第7基因型菌株。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菌的生化特性符合蜡样芽孢杆菌群成员的特征。药敏试验和伴孢晶体蛋白检测结果表明,该菌对链霉素和四环素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其芽孢不形成伴孢晶体。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检测结果表明,该菌带有蜡样芽孢杆菌看家基因pta新的等位基因pta153,序列基因型为ST611。毒素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携带肠毒素基因(hbl、nhe和entFM)和细胞毒素K...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倪铭 陈李林 倪德芳 李文凯 童应华
【目的】茶毒蛾是一种危害山茶属植物的主要害虫。对茶毒蛾病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为该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茶毒蛾病死虫体上分离得到一株病原细菌菌株Nan-Y,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DNA分子鉴定,并采用喂食法测定浓度为(1.0±0.5)×10~(10)、(1.0±0.5)×10~(11)、(1.0±0.5)×10~(12)、(1.0±0.5)×10~(13)、(1.0±0.5)×10~(14) cfu·mL~(-1)的菌悬液对茶毒蛾4龄幼虫的毒力。【结果】Nan-Y菌体杆状,在NA培养基上菌落呈淡黄色点状,边缘较整齐,表面黏稠;Nan-Y菌株为不解糖假苍白杆菌(Pseudochrobactrum asaccharolyticum),革兰氏阴性。随着菌悬液浓度增大茶毒蛾幼虫的死亡率不断升高,其中,(1.0±0.5)×10~(14) cfu·mL~(-1)菌悬液处理茶毒蛾6 d后,校正死亡率达100.00%。该细菌处理茶毒蛾幼虫3、6 d的LC_(50)分别为5.23×10~(13)、3.04×10~9 cfu·mL~(-1)。【结论】Nan-Y菌株对茶毒蛾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在该害虫的生物防治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红结 陆承平
【目的】评价中国不同地区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抗原性的差异,为猪链球菌病疫苗的研制提供指导。【方法】取从国内10省市分离的10株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分别制备灭活疫苗,免疫12周龄ICR小鼠,用同源菌株和ATCC35246株攻击。【结果】以同源菌株攻击免疫小鼠,除CG-74-63株外,其余菌株的保护率均在90%以上;而以异源菌株ATCC35246进行攻击,免疫小鼠的免疫保护率为80%~100%。【结论】中国不同地区的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的抗原性差异不大,单一菌株制备的疫苗具有保护性。
关键词: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免疫效力 灭活疫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于敏 刘仪 陈伟华 邹思湘
72只泌乳期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n=36),于产后0 h试验组每只肌注CpG-DNA 200μg,对照组肌注0.01 mol.L-1PBS(pH 7.2)100μL。两组于产后72 h均经乳头管灌注2×1012CFU.mL-1金黄色葡萄球菌,每侧各100μL到第4对乳腺内(两侧);分别于灌注前0 h,灌注后8、16、24、48和72 h(n=6)颈静脉放血处死。组织学观察显示,试验组乳腺腺泡内嗜中性粒细胞(PMN)在感染初期较对照组浸润迅速,试验组在72 h时已无PMN浸润,而对照组仍有浸润。与对照组相比,CpG-DNA能显著降低8、16和72 h的乳腺组织细菌数。IL-2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月 周如军 傅俊范 卢占慧 史晓琪 李自博
为了探究人参灰霉病新流行成因,对来源不同寄主和地区的16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PJar1、PJaL3、PycL1和PJLL1最适培养基为Psa,FsyL1、PJaL1、PJaL2、PyLL1、PBLL1、PQaL1、PHLL1和LsyF1最适培养基为PDa,其余菌株最适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均为5~25℃,FsyL1、PJLL2、PrHL1、PHLL1和LsyF2最适生长温度为25℃,其余菌株在20℃时生长最快;供试菌株在P H值3~11的范围内均能生长,PycL1和Ls...
关键词:
人参 灰霉病 生物学 致病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雅芹 戚惠颖 徐大勇 赵雅洁 顾东萍 黄金飞 邓道贵
自然水体中溞属种类壳刺断裂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其发生机理尚不清楚。为揭示溞属种类壳刺断裂的发生机理,本研究以盔形溞(Daphnia galeata)的病理壳刺为材料,以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分离出了产几丁质酶细菌,同时结合菌株的菌落形态、细菌形状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构建其菌株的系统进化树,鉴定出该细菌为沃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warneri)。根据科赫法则,用沃氏葡萄球菌侵染壳刺完好的盔形溞,发现一些盔形溞个体的壳刺也出现了断裂的病症。再利用平板法分离病理壳刺表面的细菌,经16S rDNA序列检测,鉴定该细菌仍为沃氏葡萄球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