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6)
- 2023(6163)
- 2022(5552)
- 2021(5092)
- 2020(4695)
- 2019(11352)
- 2018(11056)
- 2017(21261)
- 2016(11855)
- 2015(13516)
- 2014(13667)
- 2013(14071)
- 2012(13300)
- 2011(12189)
- 2010(12547)
- 2009(11796)
- 2008(11954)
- 2007(11164)
- 2006(9498)
- 2005(8631)
- 学科
- 济(51682)
- 经济(51639)
- 管理(29387)
- 业(29384)
- 方法(25549)
- 企(23418)
- 企业(23418)
- 数学(22540)
- 数学方法(22309)
- 农(13751)
- 学(13401)
- 中国(12280)
- 财(12119)
- 贸(10428)
- 贸易(10422)
- 地方(10376)
- 易(10103)
- 业经(9367)
- 农业(8874)
- 制(8866)
- 和(7956)
- 理论(7549)
- 务(7152)
- 财务(7128)
- 财务管理(7107)
- 银(7086)
- 银行(7038)
- 融(6814)
- 金融(6808)
- 行(6682)
- 机构
- 大学(180600)
- 学院(178062)
- 济(70197)
- 经济(68628)
- 研究(64765)
- 管理(63001)
- 理学(54146)
- 理学院(53414)
- 管理学(52214)
- 管理学院(51881)
- 中国(47074)
- 科学(44167)
- 农(42432)
- 京(39188)
- 所(35913)
- 农业(33928)
- 业大(33415)
- 研究所(32936)
- 财(31566)
- 中心(29357)
- 江(28177)
- 财经(24948)
- 北京(24488)
- 范(23005)
- 师范(22675)
- 经(22520)
- 农业大学(22465)
- 院(22408)
- 州(21930)
- 经济学(21832)
- 基金
- 项目(118440)
- 科学(89919)
- 基金(84095)
- 研究(79608)
- 家(75723)
- 国家(75136)
- 科学基金(61688)
- 省(47782)
- 社会(47775)
- 社会科(45153)
- 社会科学(45133)
- 基金项目(44475)
- 自然(42200)
- 自然科(41204)
- 自然科学(41175)
- 划(40411)
- 自然科学基金(40411)
- 教育(37273)
- 资助(35508)
- 编号(31908)
- 重点(27666)
- 成果(26650)
- 部(25639)
- 发(25574)
- 计划(24657)
- 创(23903)
- 科研(23556)
- 课题(22923)
- 科技(22554)
- 创新(22414)
共检索到26406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亚贤 孙建和 陈怀青 陆承平
从南京某无病鱼塘水体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有运动力的短杆菌,定名为W-1株。其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发酵甘露醇、水杨素和阿拉伯糖,不发酵肌醇。从该菌株培养物的上清中提取的外毒素,具有细胞毒性与溶血性;用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的单抗进行检测,乳胶凝集试验及DotELISA均呈阳性结果。电镜观察未发现该菌株有晶格样排列的S层和菌毛,与J-1株S蛋白抗血清及R菌毛抗血清作免疫转印亦为阴性结果,表明该菌株无菌毛及S层。细胞粘附试验表明,该菌株不能粘附于HEp-2细胞。毒力试验显示,除去上清的W-1菌株对小鼠和鲫鱼的LD50均大于1010,可确认其无致病力。以上结果提示:嗜水气单胞...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致病性 结构 粘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毛秀秀 覃映雪 邹文政 郭松林 苏永全 鄢庆枇 纪荣兴
应用改良的微孔板法研究了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B11的生物膜形成特性。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B11能够在聚苯乙烯酶标板表面形成稳定而明显的生物膜,其生物膜的OD590值在6h即达到小高峰,于22h达到峰值,其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着初始菌液浓度的增加,生物膜的OD590值逐步降低;25℃的生物膜的OD590值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的生物膜生成量(P0.05);培...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生物膜 形成特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宝存 刘飞 边慧慧 刘杰 潘鲁青 黄倢
从患病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分离出菌株20100612001,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分离菌株对凡纳滨对虾的半数致死量为1.44×106CFU/ml。形态学观察和革兰氏染色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有一根端极鞭毛;呈球杆状、球状、棒状或梨状且有两极浓染现象;在2216E培养基上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圆形菌落,而在TCBS选择性培养基上为绿色或蓝绿色菌落。经Biolog碳源利用反应、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得出,该菌株与副溶血弧菌、需钠弧菌等的生理生化特性最相似;16SrD-NA序列测定表明,该菌株与弧菌属中几株病原菌的同源性均达到98.9%以上。在分子进化树中该菌株与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秦莉 殷建国 张薇 贾舒安 岳城
近些年来,新疆许多养殖场发生白斑狗鱼暴发性疾病而死亡。为鉴定病因,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的自然患病白斑狗鱼(Esox lucius)的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分离,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并通过人工回归感染白斑狗鱼和鲫,来验证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出的9株优势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命名为PK001-PK009。经PCR特异性检测发现,所得的9个菌株分别含有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 A)、溶血素基因(hly A)和气溶素基因(aer A)中的0-3个,从而导致了菌株间致病性的差异。通过人工回归感染实验发现,白斑狗鱼患病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并重新...
关键词:
白斑狗鱼 嗜水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致病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小红 梁静真 黎姗梅 吕小丽 韦慕兰 韩书煜 蒙兰丽 黄钧 蒋经运
【目的】对广西全州县飞机坪鱼种场患病禾花鲤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其致病性、耐药特性及6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为细菌引起的禾花鲤疾病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患病禾花鲤的肝脏、心脏和肾脏等部位取样分离细菌,人工感染确定菌株的致病性,API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相结合进行细菌鉴定,细菌的耐药特性试验为K-B纸片扩散法,毒力基因以PCR扩增法检测。【结果】从患病禾花鲤中分离到2株致病力很强的病原菌株TH1和TH3,对健康禾花鲤的致死率均为100.00%;经生化和分子鉴定,2株分离菌株均
关键词:
禾花鲤 嗜水气单胞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潘厚军 吴淑勤 董传甫 石存斌 叶美茜 林天龙 黄志斌
从患溃疡病的鳜肾脏中分离出一株病原细菌编号为GYK1。此株病菌人工感染鳜、银鲫、剑尾鱼,实验鱼出现出血、肌肉坏死或溃疡症状;腹腔注射攻毒,对鳜、银鲫、剑尾鱼、小鼠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8.33×104、1.06×105、1.26×105、1.05×106CFU/g;菌培养液上清能溶解鳜、加洲鲈、银鲫、小鼠、兔、绵羊、人O型血等的红细胞,在绵羊血平板上为β 溶血,不同代次和保存条件的细菌溶血性稳定。细菌在电镜下的形态、生化特性和ID32E系统自动鉴定的结果均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征;PCR扩增检测到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的毒力基因气溶素基因(aerA)209bp片段,进一步说明此株病原细菌为含...
关键词:
鳜 嗜水气单胞菌 鉴定 毒力 溶血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汤伏生 曾勇 张兴忠 朱晓燕
鱼类细菌群落中的致病嗜水气单胞菌汤伏生,曾勇,张兴忠(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沙市434000)朱晓燕(湖北农学院水产系,荆州434103)关键词鱼类,细菌群落,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PATHOGENICAEROMONASHYDROPHILAIN...
关键词:
鱼类,细菌群落,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东康 Rachit PENGLEE 车金远 易欣鑫 邱超达 鲍宝龙
嗜水气单胞菌是水环境常见的病原体,具有较强致病性。在本研究中,首次敲除了嗜水气单胞菌aguA基因,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aguA敲除后细菌的粘附、致病、胺代谢等生物过程下降。通过qRT-PCR进一步验证发现10个粘附基因、9个发病基因和8个胺代谢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此外,转录组水平分析结合qRT-PCR验证发现VI型分泌系统基因、II型分泌系统基因、鞭毛合成相关基因、菌毛合成相关基因、溶血基因、I型分泌系统基因、肠毒素基因、RTX基因等毒力基因的RNA表达水平也出现下调。对两株菌进行草金鱼的体内感染实验,与野生菌株(WT)相比,aguA敲除株(△aguA)感染草金鱼的致病力降低了7.47倍,且aguA敲除株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了16.6%。以上结果显示aguA基因与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承平
尽管早在1891年就有因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引致蛙“红腿病”的报道,但由于该菌在自然界尤其是水中广泛分布,一般为正常共栖菌,因此长期以来对其致病性并未重视。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各省淡水养殖鱼类流行暴发性传染病,有报道系为该菌所致败血症。此外在其它水生经济动物、哺乳动物亦有类似发现。人类因之而发生胃肠炎及伤口感染的病例也日渐增多。嗜水气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致病性 鱼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艺 刘文珍 傅松哲 吴葵 夏与晴 华昕彤 刘鹰 欧阳敏
为确定南昌地区某渔场草鱼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体及病原特征,从患病草鱼的肝脏病灶中分离出一株致病菌A1310。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检验、人工感染实验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基于多序列位点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的系统进化分析及毒力基因分析。结果显示,生理生化鉴定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当浓度达1.0×10~6 CFU/mL时,对草鱼有致病性;对供试20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等7种耐药,对卡那霉素等5种敏感;A1310株基因组框架序列共包含96个与毒力和防御相关基因,其中多药耐药性外排泵基因占大多数,约为22%;与美国斑点叉尾鮰分离株(S15-242、S15-458、S15-591、S15-700)聚类为同一进化分支;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A1310具有一个删减版的Ⅵ型分泌系统(typeⅥsecretion system,T6SS),基因数量为标准Ⅵ型分泌系统的80%,缺少vgr G和vca0109基因的部分片段。综上所述,来源于草鱼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A1310,与美国斑点叉尾鮰分离株具有亲缘关系,含有多个已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性状内容,也为嗜水气单胞菌的有效检验、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对草鱼的疾病防控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储卫华 陆承平
以提纯的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 (ECPase)注射异育银鲫 ,鲫鱼出现典型的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症状 :病鱼体表充血、出血 ,鳃苍白 ,腹部膨大 ,肛门红肿突出 ,腹腔内有红色的腹水 ,肠壁充血发炎 ;背部肌肉注射部位发生液化、糜烂 ,鳞片竖起。病鱼各组织器官都有病变 ,其中尤以肝、肾最为严重 :肝脏肿大 ,质地脆弱 ,肝细胞水肿 ,胞浆结构疏松 ;肾小体坏死以至解体 ,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发生病变。体外试验表明 ,正常鲫鱼血清中有某种成分能够抑制蛋白酶的活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杰 黄艳华 黄钧 胡大胜 梁静真 彭亚 龙苏 牛志伟 韩书煜 植淇业
为探明黄沙鳖(Truogx sinensis)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所携带毒力基因种类对其致病力的影响,以从广西各地患病黄沙鳖中分离得到的嗜水气单胞菌为材料,通过对黄沙鳖和小鼠进行人工感染测定试验菌株的致病力,PCR检测供试菌株的hly、Aer、Alt、Act、ahal和ahp 6种毒力基因。结果表明,47株黄沙鳖源嗜水气单胞菌共包含9种毒力基因型,48.94%的菌株携带全部6种毒力基因,基因型为hly+Aer+Alt+Act+ahal+ahp+,是主要的毒力基因型;95.79%的菌株携带hly基因,均为有毒株;嗜水气单胞菌对黄沙鳖的致病力是多个毒力基因共同...
关键词:
黄沙鳖 嗜水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致病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饶静静 李寿崧 黄克和 江树勋 潘群兴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近年中国各地大规模流行的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的主要病原,本研究针对GenBank中登录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气溶素基因(hlyA)、溶血素基因(aerA)以及为气单胞菌属所特有的内参照基因16S rRNA保守区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多重PCR产物的测序鉴定与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试图建立一种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8株嗜水气单胞菌、16株相关菌株进行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非致病性分离株均未扩增出毒力基因hlyA和aerA,而致病性分离株则至少含有hlyA基因;对40份送检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嘉龙 周丽 邢婧 绳秀珍 战文斌
从患溃疡病的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H1,以浸浴、创伤浸浴、体腔注射和体壁肌肉注射等方式进行感染实验,证实菌株H1为养殖刺参溃疡病病原菌,并证明该菌通过体表创伤侵入的方式感染刺参,以创伤浸浴和体壁肌肉注射感染的LD50(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26×107CFU/尾和1.80×107CFU/尾。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mini API系统鉴定,确定菌株H1为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ma-soucida)。提取菌株H1的胞外产物(ECP)进行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ECP可导致刺参死亡,其对刺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亚锋 王旭远 庞茂达 陆承平 刘永杰
为了确定南京市某渔场发病鱼感染的病原,本研究采集患鱼脏器,采用平板培养、生化实验和特异性gyr B基因扩增测序等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利用PCR技术检测分离株毒力基因的分布,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确定菌株致病力。结果分离到1株水族箱气单胞菌,命名为LK-25。该菌株携带5种主要毒力基因:气溶素(aer)、细胞毒性肠毒素(act)、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温敏胞外蛋白酶(epr)和丝氨酸蛋白酶(ahp),其溶血性和溶蛋白能力较强,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为1.02×103CFU/尾,确定为强毒株。进化树分析表明,水族箱气单胞菌与嗜水气单胞菌达卡亚种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在国内首次...
关键词:
水族箱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致病特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