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0)
2023(5542)
2022(4589)
2021(4233)
2020(3599)
2019(8083)
2018(7776)
2017(13531)
2016(7607)
2015(8293)
2014(7431)
2013(7186)
2012(6356)
2011(5814)
2010(6230)
2009(5583)
2008(5619)
2007(5159)
2006(4512)
2005(4037)
作者
(21278)
(17784)
(17497)
(16407)
(11077)
(8536)
(7748)
(6750)
(6704)
(6349)
(5973)
(5859)
(5788)
(5695)
(5536)
(5520)
(5280)
(5244)
(5120)
(5116)
(4535)
(4499)
(4371)
(4115)
(3964)
(3905)
(3898)
(3880)
(3731)
(3585)
学科
(23366)
经济(23349)
管理(22206)
(20963)
(18787)
企业(18787)
技术(11288)
技术管理(8732)
中国(8451)
教育(8415)
理论(7754)
方法(7450)
(6932)
(6535)
教学(6136)
业经(5945)
数学(5922)
(5859)
数学方法(5688)
研究(5664)
(5563)
地方(5073)
(4776)
银行(4741)
(4560)
(4546)
金融(4545)
(4465)
(4200)
(4198)
机构
大学(96915)
学院(96606)
研究(36616)
(35313)
经济(34263)
管理(33130)
理学(27899)
理学院(27552)
管理学(26804)
管理学院(26612)
中国(24593)
科学(22140)
(21035)
(18438)
(17647)
研究所(16644)
(16612)
(16568)
中心(15352)
业大(14865)
(14231)
技术(14102)
师范(14077)
(13908)
农业(13709)
北京(13457)
(13193)
(12538)
财经(12384)
教育(11823)
基金
项目(64732)
科学(50071)
研究(48715)
基金(43644)
(38852)
国家(38492)
科学基金(32430)
社会(28834)
(28302)
社会科(27240)
社会科学(27226)
教育(24936)
(23074)
基金项目(22176)
自然(20579)
自然科(20176)
自然科学(20169)
编号(19863)
自然科学基金(19779)
资助(17536)
(17092)
成果(16633)
课题(16184)
创新(16063)
重点(15458)
(14354)
(13253)
(12994)
大学(12384)
计划(12163)
期刊
(42451)
经济(42451)
研究(32748)
中国(30082)
教育(24243)
学报(17686)
(16210)
管理(15605)
科学(14484)
大学(13651)
(13071)
学学(12384)
技术(11780)
农业(10930)
(8037)
金融(8037)
(7304)
经济研究(7076)
职业(6981)
科技(6824)
(6671)
业经(6440)
财经(6198)
(5435)
(5423)
论坛(5423)
(5151)
技术经济(5056)
业大(4868)
图书(4801)
共检索到158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颖  穆亮亮  黄旭雄  
探究了一株新分离的雨生红球藻的适宜生长条件。以藻细胞密度为响应值,通过单因子试验方法,获得该株雨生红球藻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和接种密度分别为105 μmol/(m~(2)·s)、21℃和 7.5×10~(4) cells/mL。然后采用响应曲面法(RSM)耦合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预测雨生红球藻细胞密度的二次多项式方程,培养光照强度、温度和接种密度及其二项式对雨生红球藻细胞培养密度有着显著影响。各因素影响强弱的顺序为:接种密度>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响应曲面法获得雨生红球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20 μmol/(m~(2)·s),温度20℃,接种密度9.25×10~(4 )cells/mL,在此组合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细胞密度可达45.08 ×10~(4)cells/mL,比单因素实验得到的最高藻细胞密度高出6.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利方  陈泽斌  夏体渊  耿开友  赵凤  靳松  李静雯  牛燕芬  
对污染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预防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细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结合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定。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为SH42菌株,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基本相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H42与B.mojAveNSiS(Am948970)聚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同源性为99.4%。因此确定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SH42为莫海威芽孢杆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桂玲  成家杨  马炯  
介绍了虾青素的生产方法及生物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对目前工业化采用的生产方法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对比总结,如从水产品的废弃物、雨生红球藻和红发夫酵母中提取,而雨生红球藻是自然界中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来源;介绍了虾青素的诸多生物活性及应用概况,如抗氧化、抗炎抗感染、抗肿瘤、抗疲劳、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等。随着对虾青素药理毒理活性的进一步研究,虾青素不仅用作珍贵水产动物养殖的饵料添加剂,在食品、药品、化妆品和高级营养保健品等领域也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机制、现状进行总结及展望,对进一步研究雨生红球藻具有深远的意义。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冬冬  蒋霞敏  姜桢卿  
试验用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明矾浓度处理后的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变化。试验以MAV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在温度为20±1℃、光强为40μmol/m2s条件下进行扩增培养,达到一定量后用不同浓度的明矾进行处理。浓度梯度分别为0、20、40、60、80、100、120、140mg/L,暗处理24h后计算其沉降率,用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并拍照,比较其显微与超微形态结构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明矾浓度的升高,藻的沉降率逐步上升,明矾可以快速且有效地使雨生红球藻凝集并沉淀,浓度为60mg/L的明矾对雨生红球藻不会造成伤害,但会延迟和影响虾青素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凤  耿开友  胡昳  夏体渊  陈泽斌  任禛  靳松  
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结合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化血胆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化血胆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为HXD5菌株,其形态特征及22项生理生化指标与枯草芽孢杆菌相符;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HXD5与B.AmyloliquefAcieNS(Hq727971)、B.vAlliSmortiS(fJ386541)、B.licHeNiformiS(ef644414)、B.SuBtiliS(Ay583216)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同源性为99.9%~100%。因此确定引起化血胆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HXD5为枯草芽孢杆菌。抑菌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君  饶惠玲  冯清玉  黄伟  吴承祯  李键  
[目的]南方红壤区杉木人工林下根际土壤存在低钾胁迫环境,通过筛选、鉴定、优化培养高效解钾菌株,能够丰富解钾微生物资源库,为林木解钾工程菌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与数据支持。[方法]从不同林龄(2,4,10,15 a)杉木人工林下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79株解钾菌,并根据其形态、生长特征选取20株优势菌株,通过测定发酵液可溶性钾含量及解钾率筛选出1株最优解钾菌株,经16S rDNA鉴定确定菌属,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与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1)初筛获得的20株测试菌株中,共13株菌株解钾率为正值,即有效分解钾长石的解钾菌占65%。(2)经鉴定,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ltitudinis)的JK13为最优解钾菌,其发酵液可溶性钾含量为81.06μg·mL~(-1),解钾率为60.49%,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 <0.05)。[结论]属于芽孢杆菌属的JK13具有高效解钾能力,优化后以0.5%甘露醇、1.5%酵母粉为最适培养基组分,培养条件在弱碱、高温下能够显著提高菌株生长量,研究结果能够为改善林木钾素利用提供菌种资源与生物工程支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蒋霞敏  柳敏海  沈芝叶  
以MAV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以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诱变株1号为研究材料,进行物理因子对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累积的调控实验。温度梯度为15℃、20℃、25℃、30℃和35℃;光照梯度为黑暗、1 000 lx、2 000 lx、4 000 lx、6 000 lx和8 000 lx;盐度设0、4、8、12、16和20。进行单因子的胁迫实验,测定各组的虾青素含量和藻密度,结果显示,雨生红球藻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15~20℃,光照1 000~2 000 lx,盐度0。虾青素累积量最高时的温度为25~30℃,光照为8 000 lx,盐度为4~8。进一步进行盐度、光照的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碧林  颜大印  张亚捷  冯园园  方婉君  柴琪琪  
氮磷对小球藻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氮磷优化培养条件的探讨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在静置培养、通气培养和通气加碳源(葡萄糖)培养等条件下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和氮磷消耗进行了试验,采用分批取样补料方式对培养过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调节培养液pH值条件下,藻液的pH值在7~9变化,随培养时间呈略微下降的趋势。各培养条件下,小球藻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征,对磷的吸收利用表现为总磷先快速被吸收利用,然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小球藻的生长在静置培养条件下主要受培养液中硝酸盐氮含量和培养液pH值的影响,通气培养条件下主要受培养液中硝酸盐氮含量的影响,通气外加碳源培养条件下主要受培养液中...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陆开形  蒋霞敏  翟兴文  
以MAV为基本培养基 ,用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雨生红球藻 (Haematococcuspluvialis)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氮、磷、铁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单因子实验得出雨生红球藻生长所需适宜的氮、磷、铁浓度分别为 0 1g L ,0 0 2~ 0 0 4 g L ,0 3~ 0 6mg L ;而多因子正交试验结果得出该藻生长的最优水平是A3B2 C2 ,即N  0 3g L ,P  0 0 2g L ,Fe  0 5mg 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书秀  梁英  王虎  
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利用水样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研究了2个单因子(不同氮浓度、不同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叶绿素相对含量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家毅  刘婕  于铁妹  杨博  王永华  张毅  
对从水产养殖环境中筛选出一株菌MM01进行了鉴定和培养条件优化研究。结果显示:此菌MM01能有效的降低养殖水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经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测序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MM01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淀粉18 g/L、玉米浆12 g/L、NH4Cl6 g/L、MnSO4.H2O 0.2 g/L、KH2PO43 g/L、CaCl20.2 g/L、MgSO4.7H2O 0.2 g/L。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科平  邹世平  李谷  何力  周群兰  
从水产养殖环境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菌CJ001,经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测序,鉴定其为地衣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可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48 h内COD的降解率达86.8%,水温30℃时的降解率最高,达到85.7%.为优化培养基组成,选出由单因素试验确定的营养物质(红糖、玉米粉、豆粕、尿素)和NaH2PO4,进行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CJ001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红糖3%、玉米粉1%、豆粕3%、尿素0.25%、NaH2PO40.15%,其活菌数可达11.15×109cfu.mL-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龙正海  严小军  张煜炯  罗方  
以分离自竹黄菌天然子座的LBR-SB6菌株为出发菌株,通过对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的研究,确定了该菌株为曲霉菌属Aspergillus sp.以改良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对LBR-SB6液态发酵碳氮源等条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乳糖、麦芽糖和玉米浆、亚硝酸钠分别是菌株生长和产色素的最佳碳源和氮源,1.0%竹汁对菌株生物量和色素生成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终确定了LBR-SB6菌株液态发酵培养的最佳条件为:乳糖2%,亚硝酸钠0.2%,玉米浆0.1%(以干物质计),1.0%竹汁,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25%,氯化钾0.5%,硫酸亚铁0.001%;最适温度25~28℃,摇床转速150~200 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宏江  杭伟  马浩天  王晓丹  李润植  崔红利  
[目的]获得雨生红球藻中紫外抗性蛋白(Uv resistance locus 8,UVR8)的cDNA序列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以雨生红球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源克隆方法获得紫外抗性蛋白UVR8的cDNA序列全长,并通过生物信息手段对其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HaeUVR8的编码区全长为1554 bp,共编码517个氨基酸,预测理论等电点为5.56,理论分子量为54.31 kD。通过BLASTp分析,与拟南芥中UVR8的相似性达到51%,与莱茵衣藻中UVR8的相似性达到59%。通过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HaeUVR8蛋白中存在UVR8蛋白的典型结构域,包括7个叶片螺旋结构和保守的色氨酸残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高等植物和真核绿藻来源UVR8s有共同祖先。[结论]本研究首次获得雨生红球藻中编码UVR8的基因序列,发现其结构与高等植物UVR8相似,暗示二者可能有相似的作用机制,为雨生红球藻中UVR8的表达、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解析雨生红球藻适应紫外光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