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3)
- 2023(14854)
- 2022(12986)
- 2021(11934)
- 2020(10017)
- 2019(22990)
- 2018(22739)
- 2017(43077)
- 2016(23614)
- 2015(26418)
- 2014(26315)
- 2013(26323)
- 2012(24490)
- 2011(22345)
- 2010(22402)
- 2009(20327)
- 2008(19673)
- 2007(17311)
- 2006(15358)
- 2005(13809)
- 学科
- 济(97660)
- 经济(97569)
- 管理(61807)
- 业(60144)
- 企(48106)
- 企业(48106)
- 方法(39775)
- 数学(34025)
- 数学方法(33610)
- 中国(28525)
- 农(27008)
- 地方(25419)
- 学(22730)
- 业经(22132)
- 财(20635)
- 农业(18287)
- 制(17190)
- 贸(16856)
- 贸易(16841)
- 易(16232)
- 理论(16052)
- 环境(15505)
- 银(15389)
- 银行(15321)
- 技术(15225)
- 和(15203)
- 融(15140)
- 金融(15136)
- 行(14758)
- 发(14006)
- 机构
- 大学(335434)
- 学院(333408)
- 济(128703)
- 管理(127474)
- 经济(125647)
- 研究(120732)
- 理学(109859)
- 理学院(108472)
- 管理学(106359)
- 管理学院(105761)
- 中国(87602)
- 科学(78210)
- 京(73828)
- 农(64325)
- 所(62978)
- 研究所(57512)
- 财(57339)
- 业大(55226)
- 中心(53698)
- 农业(50536)
- 江(50471)
- 北京(46994)
- 范(46408)
- 师范(45863)
- 财经(45225)
- 院(43521)
- 经(41105)
- 州(40934)
- 省(38187)
- 技术(38018)
- 基金
- 项目(229241)
- 科学(178394)
- 研究(164261)
- 基金(163560)
- 家(144495)
- 国家(143247)
- 科学基金(121215)
- 社会(100723)
- 社会科(95375)
- 社会科学(95350)
- 省(91803)
- 基金项目(87060)
- 自然(80346)
- 自然科(78457)
- 自然科学(78431)
- 划(77281)
- 自然科学基金(76992)
- 教育(75564)
- 资助(67356)
- 编号(66817)
- 成果(54892)
- 发(52701)
- 重点(52002)
- 部(49178)
- 课题(47650)
- 创(47621)
- 创新(44402)
- 科研(43947)
- 计划(43011)
- 大学(41802)
- 期刊
- 济(147588)
- 经济(147588)
- 研究(100180)
- 中国(72830)
- 学报(60781)
- 农(59376)
- 科学(53608)
- 管理(47816)
- 大学(45010)
- 教育(42955)
- 学学(42155)
- 农业(41396)
- 财(41112)
- 技术(29245)
- 融(29066)
- 金融(29066)
- 业经(24663)
- 经济研究(23032)
- 业(21416)
- 财经(21313)
- 图书(19421)
- 问题(18598)
- 经(18160)
- 科技(17554)
- 业大(16686)
- 版(16644)
- 理论(16083)
- 技术经济(15945)
- 实践(14816)
- 践(14816)
共检索到503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建友 姬志勤 师宝君 吴文君
从12个省采集的200份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No.24菌株,其产生菌经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以17种病原真菌、8种病原细菌和酵母菌为供试菌,分别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管碟法测定了No.24菌株发酵液对病菌的抗菌活性。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生测结果表明,No.24菌株发酵液对17种供试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0%以上的占76.5%;管碟法生测结果表明,No. 24菌株发酵液对8种供试细菌和酵母菌的4种抑菌圈直径在15 mm以上。对No.24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热和酸的稳定性强,发酵液加热到80C未丧失活性,在pH 2~3的1 mol/L HCI溶液...
关键词:
放线菌 发酵液 抗菌谱 稳定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建友 吴文君
对1株拮抗链霉菌No.24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以30g/L葡萄糖和30g/L小米最佳,有机氮源以10g/L黄豆饼粉最好,无机氮源以2g/L(NH4)2SO4最好,最适发酵时间为96h,最适发酵培养温度为32℃,最适初始pH值为7.2~7.4,最佳振荡频率为210r/min,装液量为40mL/250mL。
关键词:
No.24菌株 发酵条件 链霉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雯龙 付岗 潘连富 晏卫红
以1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链霉菌S417发酵液的抑菌谱;以采后香蕉炭疽病菌为指示菌,管碟法测定发酵液经不同理化因子处理后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链霉菌S417发酵液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香蕉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等5种真菌的抑制率在82.53%~69.63%之间,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菌株。120℃处理20 min,发酵液仍有较强抑菌活性;紫外线照射25 min,对发酵液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阳光照射4 h,抑菌活性丧失;发酵液对酸碱稳定,在pH值6.0时活性最强。
关键词:
微白黄链霉菌 发酵液 抗真菌活性 稳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庆勇 卫旭彪 张璐璐 斯大勇 张日俊
为测定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可分泌Melittin(1-13)-LL(17-30)(M-L)杂合肽的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谱以及生物稳定性。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测定其对16株指示菌的抑菌效果,以及经过模拟胃肠液和不同温度处理后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上清液对多种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且抑菌直径半数在20mm以上,而对有益菌屎肠球菌无抑菌作用;经模拟胃液处理后,活性明显下降;但经过模拟肠液以及不同温度梯度处理后抑菌活性无明显变化。因此,杂合肽M-L发酵液抑菌谱广,温度耐受性好,但在胃液中稳定性较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凌成金 张云开 陈桂光 覃拥灵 梁智群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GX-29菌摇瓶发酵产抗生素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种子培养时间48 h,接种量9%,发酵培养基初始pH 7.5,摇瓶装液量70 mL/250 mL,温度28℃,摇床转速160 r/m in,发酵时间5 d。在此条件下,GX-29菌发酵液的杀虫半致死时间仅为13.8 m in。
关键词:
抗生素 发酵条件 正交试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健 袁高庆 王雅 谢慧婷 范腕腕 黎起秦 林纬
分别以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巨大芽孢杆菌B196菌株发酵滤液对1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7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发现该滤液抑菌谱较广,对供试的所有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其中8种真菌的抑菌率在80%以上;对6种供试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达到27.67 mm。以水稻纹枯病菌为指示菌,测定了B196菌株发酵滤液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蛋白酶稳定性及紫外线稳定性。结果表明,发酵滤液在pH 2~8条件下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经121℃处理20 min,抑菌活性为原有活性78.43%;对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均稳定,但对木瓜蛋白酶敏感;对紫外线稳定,在处理4 ...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纪明山 谷祖敏 祁之秋 张扬
为提高拮抗菌株B36发酵生产的菌量和抗菌物质的产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转速150r·min-1,接种量20%,初始pH值9.0,在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50mL,发酵36h。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酵母粉0.5%,大豆粉0.5%,NH4NO30.5%,CaCO31.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瑞春 崔建国 王洪魁 高国平 孙守慧 祁金玉 王月
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érin-Méneville(Lepidoptera:Saturniidae)]蛹为替代寄主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Yang(Hymenoptera:Eulophidae)]技术在我国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Lepidoptera:Arctiidae)]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柞蚕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时,蚕蛹健康对繁蜂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而软化病是导致繁蜂失败的一种常见病害。为了保证蚕蛹健康、降低病原细菌对繁蜂的不良影响。本研究利用抗生素对繁蜂时常见的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峰 田成丽 朱盼盼 王媛媛 朱晓峰 段玉玺 陈立杰
前期研究获得了6株具有杀线虫活性的链霉菌Snea253的形态突变株,为进一步明确突变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采用杯碟法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并进行耐药性菌株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Snea253-A比原始菌株Snea253更敏感,而突变株Snea253-B、Snea253-F、Snea253-G、Snea253-H和Snea253-J均比原始菌株耐药性增强。6株突变株对巴龙霉素、阿布拉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均比较敏感,但对四环素、氨苄霉素、青霉素和奇霉素比较耐受,而对潮霉素反应不一致。用链霉素做为耐药菌株的筛选剂,浓度为10μg·m L-1时,突变株Snea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剑 李天华 崔艺久 白洪志 韩梅
将沈阳农业大学微生物研究室分离的1株放线菌H50[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分别以植物病原菌真菌12株、细菌3株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管碟法测定H50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以及发酵液的稳定性。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H50发酵液对12株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其中6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50%以上,对油菜菌核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8.3%和94.9%;H50发酵液对3种供试病原细菌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2.3mm。发酵液的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发酵液在80℃处理后抑菌活性开始下降,发酵液在pH值4.0~8.0条件下抑菌活性...
关键词:
放线菌 发酵液 抑菌活性 稳定性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高学 段星 原居林 顾忠旗 高鸿涛
对一株抗多种水产病原菌的海洋放线菌进行细胞壁化学组分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5%、牛肉膏2%、海盐1.5%、MgSO4.7H2O0.05%、K2HPO40.05%、CaCO30.1%。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3℃、初始pH6.0、接种量10%、种子液菌龄48h。生物活性检测显示原始发酵液的生物效价相当于硫酸卡那霉素为550.81μg/mL,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IC值和MBC值分别为13.67μg/mL和27.35μg/mL。对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病的最佳治疗剂量为3050μg/(k...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建龙 于基成 刘秋 王皓 闫建芳 赵柏霞 刘志恒
利用响应面法对分离于大连海域的番茄溃疡病生防菌株小链霉菌(Streptomycete parvus)PH33菌株产抗生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二水平设计的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7种因素中对小链霉菌产抗生素能力影响最主要的3种;然后运用爬坡路径法对这3种因子进行试验,获得这3种重要因子的最适范围。最后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3种重要影响因子的相互作用及最优条件。最终条件为发酵温度30.97℃、初始pH值6.91、每250mL三角瓶装液量101.08mL。优化后抑菌圈直径由29mm提高到38mm,提高31.03%。结果表明,数理统计试验设计和分析的方法可成功地用于小链霉菌产抗生素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群 孙文 章广德 曹立群 顾文杰 肖维伟 喻其林
为使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生产废水得以有效处理,本研究以该类废水制作分离培养基,采用摇瓶实验模拟好氧曝气阶段,从活性污泥分离、筛选效应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确定最佳作用条件,验证对该废水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筛选到B4、B5、B2和B7共4株对该废水有机物具有高效降解作用并对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有耐受能力的细菌,分别归类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温度是影响有机物降解效果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摇床转速;在摇瓶模拟的最佳作用条件下:即温度3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茂山 张泽华 吕振环
为提高拮抗放线菌S-091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对其发酵培养的营养及环境条件进行研究。用番茄灰霉病菌作为抑菌活性测定的靶标菌,分别测定该菌株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中不同种类的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物质以及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装液量、摇床转速等不同的发酵条件下菌株发酵液对靶标菌抑制作用的大小,以筛选出最适宜S-091菌株发酵培养的营养组成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在营养条件方面,可溶性淀粉和花生饼粉是菌株产抗生素的较优碳源和氮源营养;多种微量元素中KCl对菌株抗生素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发酵环境条件方面,S-091菌株抗生素产生的较优培养温度为32℃,pH值为7,摇床转数为140r·min-1...
关键词:
拮抗放线菌 发酵条件 拮抗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丽萍 龙建友 姬志勤
Ⅰ10菌株是从渤海海水中分离得到的1株放线菌。为了测定Ⅰ10菌珠发酵产物的抗菌活性,以13种病原真菌、3种病原细菌为供试菌,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双层平板法,对Ⅰ10菌株发酵液进行了室内杀菌活性测定和盆栽试验,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Ⅰ10菌株发酵液对13种供试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在80%以上的占到76.92%,对3种供试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8 mm以上;Ⅰ10菌株发酵液原液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99.57%和75.53%。稳定性研究发现,Ⅰ10菌株连续转接10代,其培养特征和产生活性物质性能均表现稳定,第10代菌株发酵液的杀菌活性与出发菌株无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