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7)
2023(3654)
2022(3078)
2021(2832)
2020(2591)
2019(5813)
2018(5522)
2017(9369)
2016(5333)
2015(5754)
2014(5355)
2013(5370)
2012(5115)
2011(4815)
2010(4917)
2009(4480)
2008(4574)
2007(4041)
2006(3585)
2005(3389)
作者
(20138)
(16988)
(16764)
(16222)
(11129)
(8552)
(7494)
(6626)
(6398)
(6068)
(5896)
(5869)
(5801)
(5617)
(5555)
(5281)
(5265)
(5001)
(4996)
(4958)
(4612)
(4570)
(4483)
(3912)
(3880)
(3861)
(3815)
(3712)
(3662)
(3651)
学科
(17558)
经济(17545)
(14365)
管理(7801)
(7401)
(5934)
企业(5934)
方法(5077)
中国(4499)
(3960)
数学(3879)
理论(3778)
数学方法(3763)
水产(3572)
(3449)
关系(3418)
经济学(3415)
(3257)
税收(3173)
(3139)
动物(3024)
地方(3000)
业经(2874)
教育(2712)
及其(2683)
(2681)
动物学(2673)
(2617)
(2589)
贸易(2584)
机构
大学(78567)
学院(75255)
研究(36172)
科学(29539)
(27416)
中国(24156)
农业(22474)
(22066)
(22005)
经济(21500)
研究所(20745)
管理(18628)
业大(18500)
(17697)
(15826)
理学(15598)
中心(15267)
理学院(15196)
实验(14959)
管理学(14516)
实验室(14472)
管理学院(14390)
农业大学(14206)
(14150)
重点(13659)
(12942)
(12884)
(12719)
科学院(12327)
技术(12219)
基金
项目(55096)
科学(40757)
基金(39486)
(39203)
国家(38944)
研究(30633)
科学基金(30109)
自然(23556)
自然科(23001)
自然科学(22985)
自然科学基金(22547)
(22499)
(20345)
基金项目(20290)
社会(16219)
资助(16005)
社会科(15128)
社会科学(15124)
计划(15111)
科技(14373)
重点(14305)
教育(14170)
专项(12250)
(12088)
科研(11780)
(11294)
(11221)
创新(10667)
(10636)
(10590)
期刊
学报(28347)
(25054)
经济(25054)
(24834)
科学(20611)
研究(19821)
大学(18602)
中国(18362)
学学(17707)
农业(16526)
(9773)
业大(8909)
教育(8829)
(8116)
农业大学(7701)
管理(7234)
(6784)
自然(5522)
中国农业(5405)
林业(5067)
自然科(4804)
自然科学(4804)
科技(4793)
技术(4535)
经济研究(4503)
图书(4411)
财经(4112)
农林(3943)
(3943)
(3941)
共检索到117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艺  刘文珍  傅松哲  吴葵  夏与晴  华昕彤  刘鹰  欧阳敏  
为确定南昌地区某渔场草鱼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体及病原特征,从患病草鱼的肝脏病灶中分离出一株致病菌A1310。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检验、人工感染实验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基于多序列位点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的系统进化分析及毒力基因分析。结果显示,生理生化鉴定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当浓度达1.0×10~6 CFU/mL时,对草鱼有致病性;对供试20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等7种耐药,对卡那霉素等5种敏感;A1310株基因组框架序列共包含96个与毒力和防御相关基因,其中多药耐药性外排泵基因占大多数,约为22%;与美国斑点叉尾鮰分离株(S15-242、S15-458、S15-591、S15-700)聚类为同一进化分支;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A1310具有一个删减版的Ⅵ型分泌系统(typeⅥsecretion system,T6SS),基因数量为标准Ⅵ型分泌系统的80%,缺少vgr G和vca0109基因的部分片段。综上所述,来源于草鱼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A1310,与美国斑点叉尾鮰分离株具有亲缘关系,含有多个已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性状内容,也为嗜水气单胞菌的有效检验、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对草鱼的疾病防控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亚贤  孙建和  陈怀青  陆承平  
从南京某无病鱼塘水体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有运动力的短杆菌,定名为W-1株。其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发酵甘露醇、水杨素和阿拉伯糖,不发酵肌醇。从该菌株培养物的上清中提取的外毒素,具有细胞毒性与溶血性;用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的单抗进行检测,乳胶凝集试验及DotELISA均呈阳性结果。电镜观察未发现该菌株有晶格样排列的S层和菌毛,与J-1株S蛋白抗血清及R菌毛抗血清作免疫转印亦为阴性结果,表明该菌株无菌毛及S层。细胞粘附试验表明,该菌株不能粘附于HEp-2细胞。毒力试验显示,除去上清的W-1菌株对小鼠和鲫鱼的LD50均大于1010,可确认其无致病力。以上结果提示:嗜水气单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资英娟  秦真东  詹凡玢  谢昊堃  张瀚云  黎烽  李滨  赵皓翰  谢远崧  赵丽娟  林蠡  
为研制可降解污染物的高效微生物制剂,本研究从污水中分离到多株可高效降解化学耗氧量(COD)的菌株。通过16S rDNA测序及生理生化分析,鉴定出其中一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H2。对其进行进化树构建,发现该菌株与B. subtilis strain SCUT09的同源性高达98.8%。细菌最适生长条件探究发现,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温度为42℃、pH值为6.5、盐度为1。耐受性实验发现,该菌具有较强的盐度代谢能力和温度及酸碱度胁迫耐受性,可以适应不同的温度和盐度环境。为了探究该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将该菌株进行灌胃草鱼处理后,再利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H.E染色观察草鱼的肠道组织变化。结果显示,灌胃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后,草鱼肠道的完整性得到显著的保护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该菌株的作用机理,本研究测定了B. subtilis H2的全基因组,结果显示,基因组全长为4 111 243 bp,GC含量为43.46%,编码4 213个基因,其中包含31个核糖体rRNA和87个tRNA基因,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87.67%。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显示该菌株和B. subtilis 168全基因组共有基因有3 551个。研究表明,本研究分离出的芽孢杆菌在污水处理和水产养殖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绍戊  王荻  刘红柏  尹家胜  卢彤岩  
为研究嗜水气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整合子基因盒分布及分子特征,首先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28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然后利用PCR方法检测菌株中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并对其携带基因盒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呈多重耐药性,对-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和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超过60%,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较敏感,且菌株间耐药谱差异较大。53.57%的菌株Ⅰ类整合子阳性,21.43%的菌株Ⅱ类整合子阳性,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阴性株,且Ⅰ类整合子阳性株多重耐药率明显高于Ⅱ类整合子阳性株,表明整合子系统在嗜水气单胞菌多重耐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小云  刘红  陈孝煊  张棋  袁娟  刘佳佳  吴志新  
将嗜水气单胞菌粗脂多糖(C-LPS)和大肠杆菌脂多糖(E-LPS)分别经腹腔注射草鱼(剂量为4mg/kg),以注射PBS为对照。48h后,分别提取各组草鱼的头肾、脾脏、肾脏、肝脏和肠组织中的总RNA,利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TNF-α、IL-1β、IL-10和TLR4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头肾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在E-LPS组显著升高,而IL-10的表达显著下降;C-LPS组TNF-α和IL-10的表达量显著性升高;TLR4在两试验组均有显著性降低。脾脏中,TNF-α、IL-1β和IL-10在E-LPS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IL-1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维光  吴志新  李思思  赵慧  李锡阁  陈孝煊  
为探讨益生性枯草芽孢杆菌对肠上皮细胞黏附及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以草鱼肠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枯草芽孢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率、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抑制率和对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对草鱼肠上皮细胞形态、细胞中四甲基偶氮唑盐(MTT)OD值、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等各种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在孵育3h和6h后分别显著降低了Na+,K+-ATP酶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与嗜水气单胞菌孵育3h后,肠上皮细胞由椭圆变成不规则形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会林  晋怀远  高晔  夏苏东  李杰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一养殖场养殖的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突发疾病并出现严重死亡,日死亡率高峰期达到2.5%,累积死亡率约为90%。患病鱼主要症状为体表出血、溃疡,解剖可见腹腔腹水、肝脏暗红,并伴有肠炎。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病鱼肝脏出现弥散性坏死,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和细胞肿胀空泡变性;脾脏出现出血性贫血性坏死灶、核破裂和核固缩;肾脏淋巴细胞坏死脱落,肾小体毛细血管球萎缩,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内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结构消失。发病鱼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未见明显寄生虫,利用PCR方法检测鲤疱疹病毒2型、鲈鱼蛙病毒等淡水鱼类常见病毒均为阴性。细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从发病鱼的肝脏、肾脏和脾脏中分离得到形态一致的优势菌,命名为AS-AH2101。经16S rRNA测序比对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AS-AH2101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S-AH2101携带气溶素(aerA)、溶血素(hlyA)、丝氨酸蛋白酶(ahpA)、热稳定细胞肠毒素(ast)、热敏感细胞肠毒素(altA)和密度感应系统系统(luxS)基因。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AS-AH2101能引起蓝曼龙(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发病死亡,半数致死量为3.23×10~(4) CFU/尾。药物敏感性研究表明,AS-AH2101对头孢拉啶、阿莫西林等4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对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等11种抗生素敏感。综上所述,本研究报道了我国养殖美洲鲥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典型病例,为美洲鲥鱼在我国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以及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佳佳  吴志新  石焱  姚卓凤  李景  彭小云  陈孝煊  
在饲料中添加0.2%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MOS)),饲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28 d后,草鱼经腹腔注射3.2×106cell/mL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0.1 mL,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48 h、72 h和96 h后,分别取草鱼头肾、脾脏和肝脏,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甘露寡糖对草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各组织中IL-1β和IL-10的表达影响。结果显示,在草鱼头肾中,MOS/I(0.2%甘露寡糖+注射Ah)组IL-1β的表达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48 h和72 h显著高于CON/I(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包天杰  鲍生成  樊坤  沈玉帮  徐晓雁  李家乐  
为探索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草鱼肾脏细胞(Ctenopharyngodonidellakideny,CIK)中miR-23a 的调控机制,实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了嗜水气单胞菌感染CIK细胞后miR-23a的表达量变化,使用RNAhybrid软件预测miR-23a的靶基因并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进行鉴定,最后分析miR-23a对靶基因下游基因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CIK细胞不同时间点,miR-23a表达量产生显著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miRNA-23a模拟物/抑制剂转染实验对靶基因反向调控,鉴定出TBK1和GLUT1是miR-23a靶基因;过表达miR-23a抑制了下游基因ldha、ldhba、pdha1a和pdha1b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揭示,miR-23a参与调控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CIK细胞中的免疫应答。TBK1和GLUT1是miR-23a靶基因,miR-23a能够靶向GLUT1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以上结果为miR-23a 在硬骨鱼类中免疫反应调控方面作用提供了的重要思路,同时为进一步了解miRNA 介导多个靶基因调节鱼类先天性免疫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国亮  王浩  张也  许丹  吕利群  
为了解嗜水气单胞菌全基因组信息的结构和功能,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10(CCTCC保藏号:AB2014155)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将提取的Ah10全基因组dnA进行片段化、构建文库后上机测序;将基因组组装后进行注释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Ah10全基因组序列总长度为4.91 mB,GC含量为61.1%,共预测到4570个基因,3351个基因具有明确的生物学功能。共找到2592个基因具有直系同源族(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CoG)分类,1281个与代谢通路有关的基因,基因组岛31个。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Ah10比对到sn...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芦运超   邱军强   胡鲲  
为了揭示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潜力,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对3株菌株有抑制作用,而磺胺间甲氧嘧啶对3株菌株均无抑制作用。菌株的耐药表型未与耐药基因一一对应,某些菌株虽然未注释到耐药基因,也可以表现出相关耐药表型;自测的3株菌株基因组大小差异较大,亲缘关系非近缘,但耐药基因数量基本一致;经ANI(平均核苷酸一致性)计算后,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即使是近缘菌株,其基因组间仍有较大差异;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不同宿主来源的菌株在进化树上呈现分散分布,近缘菌株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所有菌株在CARD(综合抗生素耐药性数据库)中共注释到21种耐药基因,其中7种耐药基因为所有菌株共享。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较强的可变性以及其宿主分布的广泛性,菌株间进行频繁的基因交流,促进了耐药基因在整个物种的快速扩散,所以即使菌株间基因组变化较大,但耐药基因在菌株间的变化较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恒  魏文燕  汪开毓  刘韬  何晟毓  杨倩  刘家星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近年来引起斑点叉尾鮰暴发高致死性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对防治该病提供技术储备,本研究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XH.SM.1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形态特征。电镜观察显示,XH.SM.1为两端钝圆的短杆状细菌,菌体平均长度(1.73±0.35)μm,平均直径(0.43±0.04)μm。全基因组测序得到XH.SM.1基因组大小为4.56 Mb,GC含量为66.60%,编码4087个基因。将基因组序列上传NCBI,得到登录号:PYBO01000001.1。通过与VFDB数据库比对,预测得到3个可信度较高的毒力基因。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XH.SM.1与10株完成图水平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有较好的共线性。ARDB数据库预测和基因组岛分析,共同发现XH.SM.1基因组中含有许多耐药基因。泛基因组分析显示XH.SM.1呈现开放性(open)结果,这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环境常在的条件致病菌的表型相吻合,说明其适应环境和与外界进行遗传物质交流的能力较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谋胜  彭宣宪  
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之一二维电泳技术 ,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周期中各不同阶段的蛋白质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在不同生长阶段 ,其蛋白质组成均发生明显变化。发现了与细菌生长代谢各阶段生理活动有关的差异蛋白质 ,有助于深入了解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基因组表达情况。同时 ,还对二维电泳和普通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二维电泳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组学的有效工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储卫华  于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