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8)
2023(15493)
2022(12483)
2021(11365)
2020(9184)
2019(20942)
2018(20326)
2017(38244)
2016(20385)
2015(22911)
2014(22745)
2013(22739)
2012(20977)
2011(19051)
2010(19395)
2009(18150)
2008(18222)
2007(16459)
2006(15030)
2005(14399)
作者
(58491)
(48640)
(48599)
(45921)
(31395)
(23128)
(21852)
(18824)
(18742)
(17553)
(16824)
(16236)
(15956)
(15668)
(15222)
(14889)
(14526)
(14085)
(14034)
(13668)
(12342)
(11958)
(11860)
(11332)
(10942)
(10898)
(10856)
(10837)
(9763)
(9681)
学科
(103895)
经济(103776)
(83561)
(74514)
企业(74514)
管理(70029)
方法(35931)
业经(34278)
(33651)
中国(33258)
(28947)
数学(27161)
数学方法(26980)
地方(24241)
农业(23849)
(20136)
(19520)
财务(19488)
财务管理(19468)
技术(19130)
(18894)
贸易(18873)
企业财务(18434)
(18336)
(17449)
(17199)
(16942)
(16085)
(15951)
银行(15936)
机构
学院(300320)
大学(295464)
(136509)
经济(134145)
管理(114938)
研究(107043)
理学(96735)
理学院(95693)
管理学(94468)
管理学院(93876)
中国(86330)
(64317)
(63548)
科学(59599)
(53643)
财经(49100)
(48450)
研究所(47780)
(47626)
中心(47365)
(44596)
经济学(42533)
北京(41599)
(38739)
业大(38632)
师范(38424)
(38295)
经济学院(38243)
(37691)
农业(37200)
基金
项目(186636)
科学(149776)
研究(142463)
基金(136854)
(117498)
国家(116374)
科学基金(101032)
社会(94989)
社会科(90042)
社会科学(90022)
(72254)
基金项目(70802)
教育(63491)
自然(60647)
(59634)
自然科(59296)
自然科学(59284)
自然科学基金(58309)
编号(56479)
资助(55084)
成果(46068)
(46025)
重点(42092)
(41890)
(41550)
国家社会(40400)
课题(39904)
(39345)
发展(38438)
创新(38033)
期刊
(166117)
经济(166117)
研究(99047)
中国(68932)
(51499)
管理(50250)
(48645)
科学(41575)
学报(39766)
农业(33492)
(33068)
金融(33068)
教育(32792)
大学(32059)
学学(29905)
业经(28729)
技术(28461)
经济研究(27070)
财经(25773)
(22521)
问题(21653)
(20128)
(18854)
世界(18164)
技术经济(17671)
国际(16931)
现代(15289)
商业(14503)
经济管理(14079)
经济问题(13618)
共检索到486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季任钧  范磊  
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试论依靠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季任钧,范磊年复一年的"民工潮",潮来潮往。在经历了1995年春节再次巨大的潮涌之后,留下的不仅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思考,更有对中国城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未来城镇化是以农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时勤  张晋锐  
本文认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耕地占用过多,资源浪费严重;(2)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较差;(3)政府职能不清,城市规划不落实。作者指出,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快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必须遵循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的原则,一是要转变城镇经济和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其规划、协调与服务功能;二是要建立严格的耕地占用审批制度,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三是建立合理高效的小城镇投资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洪乌金  
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关系研究洪乌金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建国以来走的是一条城市工业化─—企业国有化─—人口乡村化的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1)由于走城市工业的封闭式发展,使农民(含集体和个人)办工业的积极性受到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晓鸣,严敏  
乡镇企业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四川省社科院农经所郭晓鸣,严敏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小城镇的繁荣,是改革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两大经济现象。本文拟对两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我国小城镇的未来走势做出基本判断。农村改革的历史性启动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常金海  常承国  
本文认为,只有把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三篇文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存在着增长速度明显回落、企业效益下降、吸纳农业劳动力能力减弱等诸多问题,发展小城镇则是振兴乡镇企业的突破口。在小城镇建设中应注意:(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与乡镇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3)因地制宜;(4)统一制度;(5)完善法规,搞好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志国  邵庆国  
"群落"原是生物学名词,指生存在一起并与一定的生存条件相适应的动植物的总体,或者说,群落是一定区域内具有某种同类属性动植物群体按规律组合而成的整体。我们这里提出的乡镇企业群落,则是由一定区域内具有同类属性的乡镇企业群体按一定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结合而成的有机体。这些群体,维系于某种资源和市场作为生存的条件,既具有企业的基本特征,既受原材料、资金、技术、劳力、装备、市场等条件的制约,又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怡  左娜  廖永生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中华大地上异军突起,对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机制优势的丧失,导致乡镇企业陷入困境。本文探讨了乡镇企业在推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动力作用弱化的原因,提出了发展乡镇中小企业集群的解决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跃芳  
本文认为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融资体系的出发点在于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乡镇企业自身也应搞好内部建设 ,不同类型的乡镇企业应有不同的融资模式。具体地说 ,有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融资体系应包括间接融资体系的多元化、直接融资体系的多元化和政府支持方式的多元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翠林  马俊玉  
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缓慢的发展状态,我们应抓住乡镇企业根植于"农"这一要素,依靠市场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友发  蔡梦筠  
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目前,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出现非城镇化现象,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障碍。要实现乡镇企业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必须对我国农村工业化的指导方针、农村工业布局以及人口迁移等政策进行全面调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德恭  
小城镇与乡镇企业联手发展应成为我国开发大西部的首选战略。这样可缓解开发大西部中人力、物力和资金短缺的矛盾 ,可借助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在区域经济中所拥有的特殊地位与优势 ,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 ,带动西部农村向工业社会转型 ,为西部的工业化、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本研究报告指出,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小城镇的繁荣是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两大经济现象,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是农村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客观要求。从四川的总体情况看,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脱节的矛盾比较突出。研究报告针对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实现四川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应遵循:“统一规划和综合布局、循序建设和分层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定性协调与定量评价”的基本原则;并立足四川实际,提出了有效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一系列相互配套的政策措施,一是以现有小城镇为依托,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乡镇企业适度集中和发展;二是加快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以增强对小城镇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辜胜阻  易善策  李华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必然面临并需要科学引导与管理的重大问题。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双重转型"背景;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异地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就地转移)"双重城镇化方向";是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动力驱动下的城镇化;是在制度变迁方面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的"双重发展模式"。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在产业转型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将人口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城镇化机制结合起来,并积极多渠道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