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25)
- 2023(3535)
- 2022(3086)
- 2021(2802)
- 2020(2619)
- 2019(6321)
- 2018(6060)
- 2017(11452)
- 2016(6249)
- 2015(6809)
- 2014(6512)
- 2013(6433)
- 2012(5807)
- 2011(5356)
- 2010(5529)
- 2009(5208)
- 2008(5066)
- 2007(4307)
- 2006(3862)
- 2005(3582)
- 学科
- 济(28961)
- 经济(28942)
- 方法(15792)
- 管理(14582)
- 数学(14545)
- 数学方法(14169)
- 业(13670)
- 企(11563)
- 企业(11563)
- 农(6471)
- 中国(5861)
- 学(5453)
- 理论(4810)
- 财(4636)
- 地方(4482)
- 业经(4287)
- 贸(4271)
- 贸易(4267)
- 易(4126)
- 关系(3816)
- 农业(3747)
- 制(3404)
- 策(3148)
- 技术(3137)
- 划(3083)
- 融(3072)
- 金融(3072)
- 和(2999)
- 环境(2954)
- 银(2834)
- 机构
- 大学(86581)
- 学院(85689)
- 济(34128)
- 经济(33533)
- 研究(32072)
- 管理(31318)
- 理学(27602)
- 理学院(27245)
- 管理学(26215)
- 管理学院(26061)
- 中国(23040)
- 农(21595)
- 科学(21478)
- 京(18995)
- 所(17556)
- 农业(17412)
- 业大(16720)
- 研究所(16113)
- 财(14350)
- 中心(14134)
- 江(12647)
- 北京(11878)
- 财经(11477)
- 农业大学(10996)
- 院(10867)
- 省(10794)
- 范(10687)
- 科学院(10613)
- 经(10525)
- 师范(10524)
- 基金
- 项目(60477)
- 科学(46992)
- 基金(44128)
- 家(40808)
- 国家(40549)
- 研究(39687)
- 科学基金(33536)
- 社会(24581)
- 省(24381)
- 自然(23475)
- 社会科(23390)
- 社会科学(23381)
- 自然科(23005)
- 自然科学(23002)
- 自然科学基金(22551)
- 基金项目(22263)
- 划(20767)
- 资助(19540)
- 教育(19118)
- 编号(15063)
- 重点(14253)
- 部(13047)
- 计划(12821)
- 发(12605)
- 创(12592)
- 成果(12137)
- 科研(11975)
- 创新(11783)
- 科技(11443)
- 课题(11185)
共检索到128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秀芝 阳庆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柳金良 郑琪 孙志强 柳发财 石晓瑛
为了比较不同种植方式下酿饲兼用高粱和粮饲兼用玉米的饲用价值,本研究以陇东旱塬露地种植的酿饲兼用高粱(Sorghum bicolor)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的粮饲兼用玉米(Zea mays)为研究材料,进行了两者饲用物质产量的比较试验和经济效益分析,测定了其乳熟期全株和成熟期秸秆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并从营养成分、饲用品质、和饲用能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种植露地酿饲兼用高粱的经济效益高于全膜粮饲兼用玉米;乳熟期,露地酿饲兼用高粱饲用营养成分、饲用品质和饲用净能等大部分指标低于全膜粮饲兼用玉米,存在显著差异(P 0.05);露地酿饲兼用高粱每公顷的粗蛋白产量、总可消化养分、干物质产奶净能高于粮饲兼用玉米,差异极显著(P <0.01)。露地种植酿饲兼用高粱的经济效益和成熟期秸秆饲用价值优于全膜玉米,建议在西北旱作区露地种植酿饲兼用高粱代替全膜粮饲兼用玉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君 张丽颖 彭淑华 江丹
1、我国饲用玉米的消费将持续增长玉米是人类肉蛋奶的重要来源,人均占有玉米的数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粮,是发展现代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苗 孙建 李立军 刘景辉
研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处理对粮饲兼用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对该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于2006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园艺中心试验地进行,设6种不同施肥处理方式,种植作物为玉米(承3359),观测了全生育期不同处理下玉米的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纤维,并进行鲜、干质量及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能够提高玉米的粗脂肪含量,完熟时叶、茎、穗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9.0%,15.6%,17.4%。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能够提高玉米的粗蛋白含量,完熟时叶、茎、穗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6.1%,16.3%,17.8%。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降低了玉米的粗纤维含量,完熟时叶...
关键词:
施肥 饲用作物 产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冉馨 李彦 王佳 程堂仁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云南、湖北、江苏、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大型梅花品种资源圃以及果梅种植基地的梅花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选出花色、花径、花瓣数量、果实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量、果实可食率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选育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和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在云南丽江通过实生选育方式在所选的果梅优株中选育出‘江边7号’、‘拉市优4’、‘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在山东青岛梅园通过芽变选种选育出‘黄绿萼’、‘彦文丰后’、‘舞丰后’、‘明晓丰后’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关键词:
梅花 新品种 实地调查 新品种选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晋饲育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张效梅研究员最新选育的青贮专用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3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800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占琴 杨相昆 颉健辉 田海燕 桑志勤 夏春兰
【目的】为明确南疆地区复种早熟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最佳种植密度以及不同密度下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南疆地区复播玉米种植技术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自育早熟粮饲兼用玉米杂交种新品种XL1822和XL1903为材料,设置高、低两种密度(9×10~(4)株/hm~(2)和11.25×10~(4)株/ hm~(2)),研究两个玉米品种高、低密度下叶片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结构等的差异。【结果】XL1822低密度处理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叶片实际光量子产量[Y(II)]、光化学淬灭系数(qL)、PSⅡ反应中心活性较高;XL1903高密度处理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Y(II)、qL较高。XL1822低密度处理在吐丝期、灌浆期、成熟期SPAD略高于高密度。XL1903高密度处理全生育期叶片的SPAD较高。XL1822低密度籽率产量为9250 kg/hm~(2)、干物质积累量为15 590 kg/ hm~(2),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XL1903高密度籽率产量为9065 kg/hm~(2)、干物质积累量为19 095 kg/ hm~(2),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结论】较高的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和SAPD值为玉米产量形成和干物质积累奠定基础。极早熟品种XL1822低密度处理、早熟玉米品种XL1903高密度处理在关键生育时期植株Y(II)值、qL、PSⅡ反应中心活性较高,因此XL1822种植密度为9×10~(4)株/hm~(2),XL1903种植密度为11.25×10~(4)株/ hm~(2)在南疆地区可获得较高产量。
关键词:
复种 早熟 极早熟 叶绿素荧光特征 产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嘉云 邓祖湖 徐良年 高三基 张华 罗俊 陈如凯
对近年选育的12个甘蔗新品系进行了产量、品质及其主要工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FN99-20169、FN02-3924和FN02-6404表现早熟、高产、高糖,且工农艺综合性状优良,可望选育成为能糖兼用新品种;FN02-6427也具有早熟、高产、高糖和茎粗等优点,但开花较早,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宜较早收获;FN01-0241工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差,生产利用前景有限,但具有早熟特高糖的特性,可试作高糖亲本应用.早期田间锤度研究表明,FN02-3924属特早熟高糖品系,作能源甘蔗可提早2个多月开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能源甘蔗 新品种 比较试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占鹏 白兴荣 廖鹏飞 黄平 丁善明 杨文 陈松 罗正宏 罗顺高 祝新荣 何克荣 孟智启
采用回交法,利用常规家蚕品系红云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28,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4,并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蒙草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蒙草×红平4。经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蒙草×红平4的雄蚕率达98%以上,健康易养,茧丝质优,产量和产值稳定,是一个优良雄蚕品种,适宜云南春季和秋季饲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振华 刘文成 张新 张前进
通过播种期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对高淀粉玉米品种郑单21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河南夏播条件下,随着播种期的推迟,郑单21的产量逐渐下降,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逐渐降低,叶面积系数最大值、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小,生育进程加快,但6月15日以前播种差异不大;适宜生态条件为:全生育期积温2 596.2~2764.5℃,至2 307.7℃产量严重下降;全生育期日均温度为23.2~24.0℃,至22.6℃产量严重下降;全生育期光照514.9~603.2 h,至425.3 h产量严重下降;全生育期日均光照为4.6~5.3 h;至4.3 h产量严重下降。
关键词:
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 生态条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在近日召开的湖南农作物品种审定会上,由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科玉6号"通过审定。该品种是该所进入院知识创新工程序列以来选育的第6个通过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其中鲜食玉米品种2个,普通玉米品种4个)。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王树兵
科湘糯玉1号是用自选系HN01作母本,自选系HN0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经过品比、区域试验、生产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测试,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籽粒皮薄,味道鲜美,营养和食味品质好,果穗外观品质好等优点。
关键词:
糯玉米 品种选育 科湘糯玉1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在近日召开的湖南农作物品种审定会上,由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科玉6号"通过了审定。该品种是该所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序列以来选育的第6个通过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其中鲜食玉米种2个,普通玉米种4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屠乃美 周文新 刘雄伦 刘唐兴 易镇邪 黄璜
湘彩糯玉2号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用糯玉米自选系N03作母本,糯玉米自选系Z01作父本于2001年育成的彩色糯玉米单交种.2002―2007年在各级试验中均表现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植株较矮、产量高、品质优良、鲜穗商品性好、种植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湘彩糯玉2号平均株高190 cm,穗位高约82 cm,在长沙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约需85 d,鲜穗平均产量(去苞叶)10 800 kg/hm2,适宜种植密度67 500~75 000株/hm2.该品种2008年3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糯玉米 湘彩糯玉2号 品种选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何春林 童石平
科湘甜玉 1号是用自选系 HT0 1作母本 ,自选系 HT0 2作父本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 ,经过品比、区域试验、生产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测试 ,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籽粒皮薄、甜度高、味道鲜美、营养品质好 ,食味品质好等优点
关键词:
蔬果玉米 品种选育 科湘甜玉1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