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1)
2023(4747)
2022(3911)
2021(3496)
2020(3030)
2019(6835)
2018(6219)
2017(12254)
2016(5882)
2015(6377)
2014(5998)
2013(6082)
2012(5510)
2011(4992)
2010(5509)
2009(5546)
2008(4413)
2007(3937)
2006(3699)
2005(3645)
作者
(15529)
(12586)
(12197)
(11964)
(7916)
(6046)
(5721)
(4988)
(4682)
(4520)
(4335)
(4141)
(4101)
(4088)
(4003)
(3872)
(3781)
(3578)
(3569)
(3345)
(3186)
(3144)
(2953)
(2900)
(2892)
(2838)
(2738)
(2662)
(2553)
(2465)
学科
(24800)
金融(24800)
(23651)
经济(23631)
(21706)
银行(21701)
(21179)
(16820)
中国(15506)
管理(15153)
(14611)
企业(14611)
中国金融(10932)
(8948)
(8803)
地方(7505)
方法(7397)
(6545)
财务(6513)
财务管理(6507)
数学(6422)
数学方法(6328)
企业财务(6293)
业经(6110)
(5931)
(5321)
(5063)
贸易(5053)
(4939)
理论(4744)
机构
大学(76591)
学院(75654)
(35070)
经济(34318)
中国(29288)
研究(27553)
管理(26317)
理学(21772)
理学院(21536)
管理学(21142)
管理学院(20989)
(18873)
(16167)
(15828)
银行(15320)
中心(15062)
(14801)
金融(14532)
财经(14415)
(14374)
科学(13317)
(13211)
(13087)
人民(12632)
经济学(12115)
(11874)
研究所(11651)
国人(11457)
中国人(11398)
中国人民(11293)
基金
项目(46059)
科学(36308)
研究(36216)
基金(33783)
(28407)
国家(28145)
科学基金(24240)
社会(23839)
社会科(22816)
社会科学(22809)
(17619)
基金项目(16906)
教育(16222)
编号(14501)
(14467)
资助(14148)
自然(13794)
自然科(13522)
自然科学(13519)
自然科学基金(13287)
成果(12829)
(10671)
重点(10650)
(10497)
课题(10464)
(10306)
(10227)
国家社会(10227)
(10211)
创新(9541)
期刊
(38475)
经济(38475)
研究(28244)
(27346)
金融(27346)
中国(18853)
(15190)
管理(10968)
(10327)
学报(9773)
教育(9228)
科学(8810)
大学(8205)
财经(7636)
学学(7471)
经济研究(6874)
(6529)
技术(5973)
农业(5692)
国际(5518)
业经(5109)
(5084)
中国金融(4873)
理论(4728)
问题(4480)
实践(4275)
(4275)
世界(4085)
农村(3636)
(3636)
共检索到134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立场  
大国经济决定大国金融,大国金融彰显大国影响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迁,大国主导的全球金融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位于大西洋东岸的西欧主要国家尤其是英国在全球金融格局中处于中心地位,引领着国际金融创新与发展的潮流。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既是"世界工厂",又是"世界银行家"。伴随世界经济版图的演变,特别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主战场在欧洲,对西欧金融市场及全球金融既有格局影响巨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全球金融中心开始由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滕凯炜  
20世纪初,一些美国精英倡导法律国际主义理念,即通过发展国际法和构建一个以国际法院为核心的国际司法机制来维护世界和平。成立于1910年的卡内基基金会,在前国务卿鲁特、国际法学者斯科特等人领导下,迅速发展为法律国际主义的旗舰组织。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该阵营内部出现分裂。新成立的强制和平联盟为法律主义的国际秩序思想引入了集体安全与武力制裁因素,而这是卡内基基金会所反对的。双方由此展开了激烈的外交大辩论,一度主导了美国国内关于战后国际秩序问题的讨论。但是,随着威尔逊倡导的自由国际主义的兴起,法律国际主义的影响力迅速下降。直到20世纪20年代共和党执政后,法律国际主义的影响再起并塑造了美国对外政策的法律主义取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志贤  
<正>横亘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接连绵巍峨的扎格罗斯山脉,南临广阔的波斯湾海域,北面为地势稍高的山区丘陵;这里水源充沛,土壤肥沃适合垦荒拓耕,自古就农业发达,曾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两河文明。令人惊奇的是,考古学者在两河文明遗址上,不仅发现了楔形文字、宗教建筑、宫殿、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设备,还发现了早期金融业的痕迹。
关键词:
[期刊] 改革  [作者] 武力  
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同时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弊病也露出端倪。为了解决这些因短缺和社会主义改造所引起的统的过死的毛病,同时也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部分地区试探性地开放了农村自由市场,放宽了对农民和小商贩贸易的控制。这些自由市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钱晓菲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构空间的尝试,开放式学校是20世纪60—70年代风靡一时的建筑设计,一度被视为教育变革的催化剂。重新考察开放式学校的兴衰历程,聚焦空间实践,研究发现,开放式学校宽松的空间结构在破除物理障碍的同时,塑造出普遍喧嚣的新声景,提升教学能见度,给教师带来诸多新挑战。由于缺乏前期培训、系统评估与后续支持,未能适应新空间的多数教师为应对声音和视觉干扰,纷纷选择重塑物理与规则屏障,最终导致开放式学校名存实亡。学校空间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性过程,单方面地革新学校建筑设计,最终只能实现某种形式化的学校空间革新,且隐含着僵化学校时间、限制教学体验的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伟  
本文认为,大国存在一种整体国家利益,这种利益是位置性的,是大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地位和制度地位目标。霸权国、潜在争霸国和非争霸国谋求不同的实力地位和制度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实力关系和制度关系决定着是否适合和能够建立联盟。本文提出了有关联盟战略的五个假设,并用一战前英德联盟战略的历史进行检验。英国的联盟战略完全符合了位置现实主义的联盟假设,有效捍卫了英国的整体国家利益。而德国的联盟战略由于对整体国家利益的界定不合理,没有准确把握本国和霸权国之间的实力关系以及制度关系,导致了在一战中的最终失败。因此,合理界定整体国家利益,在条件不成熟时追求克制的目标,才能有真正明智的联盟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伟  
本文认为,大国存在一种整体国家利益,这种利益是位置性的,是大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地位和制度地位目标。霸权国、潜在争霸国和非争霸国谋求不同的实力地位和制度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实力关系和制度关系决定着是否适合和能够建立联盟。本文提出了有关联盟战略的五个假设,并用一战前英德联盟战略的历史进行检验。英国的联盟战略完全符合了位置现实主义的联盟假设,有效捍卫了英国的整体国家利益。而德国的联盟战略由于对整体国家利益的界定不合理,没有准确把握本国和霸权国之间的实力关系以及制度关系,导致了在一战中的最终失败。因此,合理界定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管永昊  贺伊琦  
二战前后,西方财政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逐步构建起了现代公共财政理论。西方财政理论确立的逻辑判断标准包括完整的框架与体系、核心概念的提出与对现实的解释作用。同时,二战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的变化对财政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我国财政理论发展的现实与之相对照,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应通过转变研究范式、解决财政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发展的研究方法等路径,来实现我国财政理论的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叶李伟  
入世的挑战是多方位的,本文从价格竞争的角度,透视一下福建市场接受挑战的实力强弱,作些未雨绸缪的思考。福建市场应主动适应WTO的规则要求,求变创新,从转变市场价格规则、转变政府保护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三个方面去增强福建市场的价格竞争力,防范于未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秀丽  
世界金融巨头美国美林集团成立于1914年,至2008年被美国银行收购前已有94年历史。美林集团因实施多元化和全球化战略而盛极一时,最终又在拓展抵押贷款业务时遭遇滑铁卢。美林的兴衰再次证明,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并存。树立"风险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乃我国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栋梁  文阡箫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37年全面侵华的"战争间隔期",日本经济为内政外交的双重困境所束缚。内政方面,经济危机频发引起社会动荡,"修正"无序竞争的市场经济病成为普遍的社会诉求;外交方面,一战结束后与美英强国的矛盾加深,统治当局痛感加快发展重化学工业方为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的有效途径。由是,统制经济思潮泛起,商工省主导了重要产业统制立法,军部操纵了满洲统制经济试验,从而通过"战争间隔期"先行先试的实践,在统制经济的制度设计、组织人事安排、手段方法配置等各个层面,为日本全面侵华后正式推行战时统制经济提供了基础,并对战后日本式经济体制的形成和运行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遂  张宏彦  
中国近代的金融业开放,使传统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金融市场环境被根本改变了,走向开放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需求的产生,以及新式金融机构———银行的出现,都对中国的传统金融机构带来挑战。最终的结果是在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中,中外银行成为金融市场翘楚,而传统金融机构逐步走向了衰落。在中国现代金融业开放30年之后,探究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与传统金融机构兴衰的内在联系,以史为鉴,有着现实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施任梅  
《大国的兴衰》是美国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的一部力作。作者从经济与战略两方面着手,探讨了500年来世界各大国沉浮变迁的历史。由于该书提出了不少深受学术界与政界学者重视的问题,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所以,该书自1987年公开发行以来,作为一部严肃的学术专著,不仅跻身于全美畅销书的之列,而且影响超越了国界。保罗·肯尼迪这位当年牛津大学的博士、现执教耶鲁讲坛的教授,也被誉为创造了“美国出版界的奇迹的人”。面对各大国盛衰更迭的历史,作者指出,一国地位的升降虽然往往直接表现为战争的结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珺  考舸  
20世纪新史学推动“一战”史的研究视野逐渐下移,新军事史和环境史聚焦于传统军事史较少关注的对象,重建了更为丰富的历史图景。从环境史视角看,人鼠关系是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重要体现。战时刊行的堑壕期刊和部队杂志表明,老鼠问题伴随西线堑壕战始终,人鼠关系也发生了演变:首先,堑壕工程赶走田鼠引来家鼠,鼠患更加严重;其后,军人用各种办法捕鼠,但多方因素造成捕灭成效有限;最终,军人选择与鼠相安,老鼠甚至成了西线堑壕战的一个文化符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