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8)
2023(5242)
2022(4518)
2021(4231)
2020(3767)
2019(8569)
2018(8625)
2017(15784)
2016(8568)
2015(9722)
2014(9639)
2013(9413)
2012(8902)
2011(8298)
2010(8743)
2009(8081)
2008(7869)
2007(7078)
2006(6425)
2005(5917)
作者
(25199)
(20761)
(20377)
(19701)
(13234)
(9926)
(9501)
(8109)
(7940)
(7511)
(7028)
(6892)
(6869)
(6865)
(6547)
(6341)
(6142)
(6113)
(5986)
(5875)
(5458)
(5097)
(5040)
(4927)
(4706)
(4691)
(4622)
(4539)
(4346)
(4244)
学科
(29002)
经济(28950)
管理(19489)
(15533)
(12592)
企业(12592)
中国(9586)
方法(8907)
(8862)
(8611)
金融(8604)
(8602)
(7720)
(7609)
(7487)
贸易(7485)
(7291)
理论(7028)
(7015)
(7002)
银行(6982)
(6800)
数学(6710)
数学方法(6533)
教育(6181)
关系(5987)
业经(5855)
地方(5276)
(5141)
(4893)
机构
大学(120596)
学院(116566)
研究(48021)
(44841)
经济(43723)
中国(37013)
管理(36762)
理学(29960)
理学院(29513)
管理学(28787)
管理学院(28536)
科学(28244)
(27833)
(25672)
(23205)
研究所(22955)
(21892)
中心(20605)
(19123)
北京(18473)
(18319)
师范(18117)
(17604)
农业(17204)
财经(17125)
业大(16697)
(15511)
(15025)
师范大学(14862)
技术(14052)
基金
项目(70970)
科学(53858)
研究(53734)
基金(49223)
(43595)
国家(43216)
科学基金(34638)
社会(31867)
社会科(29909)
社会科学(29899)
(26633)
教育(25672)
基金项目(24260)
(23818)
编号(22371)
成果(21495)
自然(21116)
资助(20763)
自然科(20618)
自然科学(20607)
自然科学基金(20218)
课题(17289)
重点(16560)
(15870)
(15036)
(14527)
(14129)
(14055)
项目编号(13924)
大学(13699)
期刊
(56041)
经济(56041)
研究(41454)
中国(31064)
教育(22172)
学报(21970)
(20867)
(18250)
科学(17682)
大学(16732)
管理(15528)
学学(15000)
(14508)
金融(14508)
农业(13787)
国际(11065)
技术(9585)
(9556)
经济研究(9283)
财经(8745)
(7860)
世界(7807)
业经(7763)
(7590)
图书(7238)
问题(7199)
(6446)
(6398)
论坛(6398)
职业(5484)
共检索到202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滕凯炜  
20世纪初,一些美国精英倡导法律国际主义理念,即通过发展国际法和构建一个以国际法院为核心的国际司法机制来维护世界和平。成立于1910年的卡内基基金会,在前国务卿鲁特、国际法学者斯科特等人领导下,迅速发展为法律国际主义的旗舰组织。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该阵营内部出现分裂。新成立的强制和平联盟为法律主义的国际秩序思想引入了集体安全与武力制裁因素,而这是卡内基基金会所反对的。双方由此展开了激烈的外交大辩论,一度主导了美国国内关于战后国际秩序问题的讨论。但是,随着威尔逊倡导的自由国际主义的兴起,法律国际主义的影响力迅速下降。直到20世纪20年代共和党执政后,法律国际主义的影响再起并塑造了美国对外政策的法律主义取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立场  
大国经济决定大国金融,大国金融彰显大国影响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迁,大国主导的全球金融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位于大西洋东岸的西欧主要国家尤其是英国在全球金融格局中处于中心地位,引领着国际金融创新与发展的潮流。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既是"世界工厂",又是"世界银行家"。伴随世界经济版图的演变,特别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主战场在欧洲,对西欧金融市场及全球金融既有格局影响巨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全球金融中心开始由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廖益新  
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对国际税收法律秩序构成了严峻挑战和全方位的冲击,税法学界、各国财税主管当局和有关国际组织自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认识和应对数字经济挑战问题的工作。解决数字经济国际税收问题的方案,不能苛求在同等程度上满足《电子商务:税收框架条件》中提出的五项基本原则要求,而应针对数字经济的性质特点,注重数字经济税基国际分配的大体均衡和实际可执行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瑶  
湖南传统民船同业团体的近代转型,主要发生在全面抗战及战后复员时期。湖南民船航运业长期以流动难羁的船帮组织为同业团体形态,战前开始出现依法成立或改组的船商公会和船员工会。抗战期间,身处前线的民船同业团体,在其他交通路线和运输工具破坏殆尽的情况下,积极组建同业工会、保甲组织或同乡会,配合政府统制政策,完成对前线兵力和物资的运输周转,获得政府认可,成为合法社会组织。战后,湖南湘潭船主在船商公会与船员工会竞争中,选择以工人身份加入船员工会。战争给民船同业团体和船民带来组织和身份上的重大转变,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的民船帮会立案为同业工会;以往被看作江湖匪盗的船民群体,成为支援抗战及复员运输的内河船运工人。抗日战争对于同业团体的组织性质和底层民众的身份认同影响深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莉霞  王建龙  
法律秩序是社会安全的保障基石。在一个法治国家,法律秩序的建立隐含着从法律规则到主体行为的“合法律性”问题。作为新时期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旅游安全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体现,其法律秩序的建设为提升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旅游安全法律秩序的识别旅游安全法律秩序是由一系列具有旅游安全权利与义务内容构成的规则体系建立起来的。规范性是旅游安全法律秩序的本质属性,在一般意义上,旅游安全法律秩序规则作用的对象及影响范围首先是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的规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失误皆因人因风险而产生,因而才有了集政府、旅游经营者、旅游者权责统一的安全治理模式及义务性规则的形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蔚  
法国法上的法律保留最初在平衡立法与行政立法权限时发挥作用,使权力配置从规范上的“平行型”转变为实践中的“垂直型”。具体而言,法国宪法规范层面对立法事项进行明确列举,形成了立法权与行政立法权泾渭分明的“平行型”规范构造,有了行政保留的最初想象:制宪者希望以此限制议会立法无序扩张。然而,法律保留的实效更多取决于法院判例中对议会立法保留领域和行政立法领域的理解,尤其是依赖于最高行政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以及宪法委员会对法律和法规权限配置是否合乎宪法的判断。一方面,最高行政法院作为行政权的捍卫者,虽试图运用法律屏障理论强化行政立法自主空间,但遭遇了来自实证法的强力反击;另一方面,宪法委员会运用合宪性保留审查技术,强化作为审查基准的“立法懈怠”概念,从而进一步挤压了行政立法空间,反向促进了议会立法的强度,形成了“垂直型”立法权限配置。然而,伴随实践变迁,法律保留机制从立法和行政立法权限配置工具逐渐转变为了法秩序的整合工具,宪法规范全方位作用于立法权,助力了客观法秩序“宪法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建伟  
本文对俄罗斯的法律改革与秩序治理绩效做了一个法律经济学的分析和评论 ,论证了新古典主义倾向的公共政策和法律决策在改革问题上所具有的误导性 ,其法律经济学含义是 ,主流法律经济学不考虑政治的交易成本是有缺陷的 ,在法律改革和政治改革方面 ,必须考虑公共政策和法律决策在“政治上的可行性”。这就要求在进行法律改革时 ,将“科斯定理”拓展到政治市场、意识形态市场上去讨论 ,并且正交易成本应该成为制定公共政策和法律决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伟  
本文认为,大国存在一种整体国家利益,这种利益是位置性的,是大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地位和制度地位目标。霸权国、潜在争霸国和非争霸国谋求不同的实力地位和制度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实力关系和制度关系决定着是否适合和能够建立联盟。本文提出了有关联盟战略的五个假设,并用一战前英德联盟战略的历史进行检验。英国的联盟战略完全符合了位置现实主义的联盟假设,有效捍卫了英国的整体国家利益。而德国的联盟战略由于对整体国家利益的界定不合理,没有准确把握本国和霸权国之间的实力关系以及制度关系,导致了在一战中的最终失败。因此,合理界定整体国家利益,在条件不成熟时追求克制的目标,才能有真正明智的联盟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伟  
本文认为,大国存在一种整体国家利益,这种利益是位置性的,是大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地位和制度地位目标。霸权国、潜在争霸国和非争霸国谋求不同的实力地位和制度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实力关系和制度关系决定着是否适合和能够建立联盟。本文提出了有关联盟战略的五个假设,并用一战前英德联盟战略的历史进行检验。英国的联盟战略完全符合了位置现实主义的联盟假设,有效捍卫了英国的整体国家利益。而德国的联盟战略由于对整体国家利益的界定不合理,没有准确把握本国和霸权国之间的实力关系以及制度关系,导致了在一战中的最终失败。因此,合理界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冬乐  王济光  李健  陈黎  
瑞士经济秩序的法律化管理郭冬乐王济光李健陈黎瑞士处在欧盟包围圈中的能够独立自主地发展,并成为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有其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注意政府的适度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重视市场法规建设和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力求避免市场垄断、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传杰  
加速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法律思考陈传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运行,明显加快了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但是,前进中也日益暴露出许多严重问题:商品广告名不符实,伪劣产品比比皆是,知识产权屡遭侵犯,偷税漏税屡禁不绝。欺行霸市,坑蒙拐骗等社会恶迹沉渣泛起,官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  
当市场自我调节失灵时,政府干预便成为了一种必然,然而对政府干预的定位及其与现行法律和道德准则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系正常市场秩序的重要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小东  
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纠结状况,主要起源于"定价机制失灵"、"监管失灵"以及"法律失灵"。未来应加强房地产市场法治秩序的建立,有效规制和建构我国房地产市场新秩序在于完善法律应对策略。在宪法层面明确保护公民的居住权,使居住权不再定位为纯粹的私权,应将居住权"社会化"或"公益化",加强对公民居住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现有《土地法》、《房地产管理法》及相关税法,增加法律对当前房地产业发展态势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健全房地产法律体系,制定专门的《房地产监管法》或包括其内容的《产业政策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占江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现存的规范结构出现断裂,使得某些社会行为缺乏必要的规范约束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给社会秩序带来冲击和挑战。本文通过对一起皖北农村情杀事件的剖析发现,在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和民间法之间所呈现的裂痕使得社会控制乏力而社会秩序陷入困境。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如何实现"国家法—道德—民间法"之间的有效对话成为当下的难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高宏  李梦园  冯喆  
自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发生了从垄断资本积累体制到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资本积累体制的重大变革,新体制使西方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文章认为,根据以马克思资本增殖法则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体制变迁内在规律,资本增殖条件改善驱动的生产扩张和技术变革最终会导致资本增殖条件的恶化并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文章最后指出,危机后的世界经济秩序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将在这场变革中起到带头与示范的作用,引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创新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