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5)
- 2023(8058)
- 2022(6848)
- 2021(6071)
- 2020(4819)
- 2019(11232)
- 2018(10859)
- 2017(20480)
- 2016(10907)
- 2015(11900)
- 2014(11826)
- 2013(12010)
- 2012(11565)
- 2011(10809)
- 2010(11387)
- 2009(10299)
- 2008(10241)
- 2007(9041)
- 2006(8564)
- 2005(8106)
- 学科
- 济(56494)
- 经济(56445)
- 管理(25395)
- 业(23391)
- 中国(21861)
- 地方(20833)
- 企(15853)
- 企业(15853)
- 农(15054)
- 方法(12636)
- 业经(11945)
- 学(11881)
- 发(11185)
- 地方经济(11039)
- 农业(10527)
- 数学(10514)
- 数学方法(10312)
- 环境(9213)
- 融(9192)
- 金融(9192)
- 银(8799)
- 银行(8786)
- 土地(8750)
- 制(8679)
- 行(8648)
- 财(8439)
- 贸(8081)
- 贸易(8067)
- 发展(7756)
- 展(7730)
- 机构
- 学院(155494)
- 大学(154282)
- 济(64342)
- 研究(64297)
- 经济(62626)
- 管理(53828)
- 中国(49059)
- 理学(44011)
- 理学院(43292)
- 管理学(42426)
- 管理学院(42113)
- 科学(39034)
- 京(37178)
- 所(33295)
- 研究所(29704)
- 财(29283)
- 农(28813)
- 中心(28483)
- 江(26329)
- 范(24517)
- 北京(24368)
- 师范(24315)
- 院(23989)
- 业大(22473)
- 农业(22232)
- 财经(21785)
- 州(21603)
- 省(21212)
- 科学院(19715)
- 师范大学(19698)
- 基金
- 项目(97409)
- 科学(76522)
- 研究(71984)
- 基金(68339)
- 家(60126)
- 国家(59583)
- 科学基金(50222)
- 社会(45872)
- 社会科(43497)
- 社会科学(43484)
- 省(38863)
- 基金项目(35660)
- 划(33401)
- 教育(31516)
- 自然(31013)
- 自然科(30252)
- 自然科学(30245)
- 自然科学基金(29622)
- 编号(29062)
- 发(27946)
- 资助(27154)
- 成果(24079)
- 发展(22717)
- 重点(22422)
- 展(22353)
- 课题(22180)
- 部(20362)
- 创(19525)
- 国家社会(18951)
- 创新(18314)
共检索到267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关小克 李乐
当前,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多种污染问题涌现,这与土地利用规划及后期管理中环境公义设计和管制模式的缺失不无关系。可以说,这种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态均衡发展。如何维护和提升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构建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精明增长,将是一种极大考验。何为环境公义缺失?环境公义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维持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景刚 欧名豪 张全景 张效军
研究目的:概要介绍城市理性发展理念在美国的应用及其保障措施一:法律保障和经济政策激励,以期启示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中国应转变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思路,借鉴城市理性发展理念,应用城市发展边界(U GB)技术、建立土地监控系统以及设立并促进土地开发权的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坚 周琳 张叶笑 叶子君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研究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产生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提出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土地利用规划学学科建设重点问题及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规划学经历了关注全域农地合理利用、以加强耕地保护为关键、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3个演进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技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方法是土地利用规划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推动由"土地用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晖
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衡量标准、土地利用规划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的作用机制以及进一步提高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就此,还提出不应将沼泽地划入未利用地,而应将其列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用地,严格加以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娓娓
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于2020年实施期满,第四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及实施情况,结合我国当前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索,可为即将开展的第四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借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评价分析从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到现在,我国共进行了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1986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娓娓
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于2020年实施期满,第四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及实施情况,结合我国当前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索,可为即将开展的第四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借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评价分析从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到现在,我国共进行了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1986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川生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坚持中国特色、弘扬京师风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学校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人心促发展",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下三大治校理念。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银蓉 梅昀
研究目的:探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理念更新及在修编中的实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对规划的理念更新及修编中如何体现提出了设想。研究结论:新的规划修编应强调市场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绿色规划理念、目标有限性理念和规划调控法律化理念,规划修编时应注意运用市场理念预测用地需求量,确定用地指标;规划控制指标的刚性与弹性结合,增加人居环境指标、土地质量指标和生态指标等指导性指标;体现土地利用“绿色规划”的特色;提出了规划编制与实施应制度化,通过建立规划行政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提高违法用地惩处的力度,提高规划的法律效力,建立促进农地保护激励机制等制度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科学发展观 规划理念更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编者按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正式批准并印发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编制的《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正确处理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寒峰 杨涛 杨明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如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是规划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规划模式,指出交通系统不仅要适应城市的发展,而且还要引导城市的发展。分别从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交通走廊与城市空间发展、差别化分区和交通战略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的方法。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土地利用 交通分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俞孔坚 乔青 袁弘 闫斌 李迪华 刘柯
研究目的:探讨基于"反规划"思想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将生态基础设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的具体途径,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景观安全格局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以北京市东三乡为例,提出了运用"反规划"理论和景观安全格局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土地控制分区,并制定相应的土地管理导则;(2)依据不同生态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和土地控制分区,调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论:基于"反规划"思想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符合土地生命系统的内在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可以为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念和方法上的借鉴,也是实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向东 刘卫东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以来,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简称规划)涌现出很多理论流派,充分理解和掌握代表性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流变,对于开展规划研究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代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期有助于促进对现代规划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按时间顺序将现代规划理论演变分为4个阶段,阐述了每一阶段不同规划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实践影响,具体包括20世纪50年代前的"物质形态规划论"、"马克思主义规划论",60年代的"综合理性规划论"、"渐进规划论"、"人本主义规划论"、"自由主义规划论",70-8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规划论"和"新自由主义规划论",以及90年代以来的"沟通规划论"、"可持续规划论"、"新制度主义规划论"和"公共政策规划论"等。这些理论派别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相互之间存在着或创新、或继承、或反叛、或补充的复杂关系。最后指出,现代规划理论深受多学科知识和规划实践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并伴随产生了丰富的文献成果;尽管中国学者在现代规划理论构建中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与欧美学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尚需付出更大努力。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理论演变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伟元 李宪文 刘康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无论是规划理念还是规划工作制度都还不够成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做才能使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更加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虽有待进一步细化,但不无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晓炜 赵世强
研究目的: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内在特点分析,指出土地利用规划风险存在必然性和多样性。研究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科学程序,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风险管理 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