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7)
- 2023(13097)
- 2022(11405)
- 2021(10629)
- 2020(8796)
- 2019(20512)
- 2018(20429)
- 2017(39106)
- 2016(21080)
- 2015(23577)
- 2014(23616)
- 2013(23564)
- 2012(21844)
- 2011(19873)
- 2010(20002)
- 2009(18160)
- 2008(17567)
- 2007(15421)
- 2006(13794)
- 2005(12391)
- 学科
- 济(90213)
- 经济(90127)
- 管理(57178)
- 业(55256)
- 企(44667)
- 企业(44667)
- 方法(35547)
- 数学(30131)
- 数学方法(29753)
- 中国(26665)
- 地方(24380)
- 农(24196)
- 业经(20638)
- 学(19148)
- 财(18759)
- 农业(16464)
- 贸(15609)
- 贸易(15594)
- 易(15015)
- 制(14878)
- 理论(14712)
- 和(14410)
- 环境(14130)
- 银(14129)
- 银行(14089)
- 技术(14061)
- 融(13881)
- 金融(13880)
- 行(13590)
- 地方经济(13273)
- 机构
- 大学(296920)
- 学院(295153)
- 管理(116999)
- 济(116288)
- 经济(113632)
- 研究(104052)
- 理学(100489)
- 理学院(99276)
- 管理学(97519)
- 管理学院(96979)
- 中国(77235)
- 京(65609)
- 科学(64807)
- 所(52707)
- 财(52376)
- 农(47929)
- 研究所(47826)
- 中心(46432)
- 江(44004)
- 业大(43698)
- 北京(42333)
- 范(42162)
- 师范(41795)
- 财经(41213)
- 院(37912)
- 经(37405)
- 农业(37122)
- 州(36481)
- 师范大学(33897)
- 经济学(33425)
- 基金
- 项目(199876)
- 科学(156629)
- 研究(148698)
- 基金(142733)
- 家(123839)
- 国家(122721)
- 科学基金(104981)
- 社会(91762)
- 社会科(86845)
- 社会科学(86823)
- 省(78739)
- 基金项目(75944)
- 教育(67842)
- 自然(67674)
- 划(66228)
- 自然科(66067)
- 自然科学(66053)
- 自然科学基金(64820)
- 编号(61758)
- 资助(58743)
- 成果(50825)
- 发(46460)
- 重点(44628)
- 部(43343)
- 课题(43116)
- 创(41335)
- 创新(38425)
- 项目编号(37850)
- 科研(37659)
- 发展(37233)
- 期刊
- 济(134545)
- 经济(134545)
- 研究(92083)
- 中国(62305)
- 学报(46062)
- 农(44622)
- 管理(44521)
- 科学(43212)
- 教育(39462)
- 财(37553)
- 大学(34772)
- 学学(32164)
- 农业(31351)
- 融(26915)
- 金融(26915)
- 技术(26680)
- 业经(23107)
- 经济研究(21139)
- 财经(19303)
- 图书(18582)
- 问题(17195)
- 经(16387)
- 业(16132)
- 理论(15029)
- 科技(14978)
- 技术经济(14477)
- 实践(13921)
- 践(13921)
- 现代(13675)
- 商业(13306)
共检索到449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肖丹 杨小璐
儿童的句法习得与他们对动词的理解和习得过程联系紧密,但是早期句法的习得到底是以单个动词为基础还是以天生规则为基础,这个问题研究者并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在回顾国内外主要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名北京女孩1岁4个月到1岁10个月的自发动词,从词序与论旨角色和零论元现象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试图探讨儿童早期句法习得中语言环境和天生规则的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璐
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一直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近年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政策目标与现行制度、资源配置之间的差距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流动儿童 义务教育 政策实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树东 夏学楠 张文秀
本研究对229名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4-6岁幼儿园中班、大班儿童实施《学前儿童数感发展测验》,探究视听模块及类比数量模块等数感能力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4-6岁儿童数感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4-6岁年龄段,类比数量模块能力显著高于视听模块能力。两个模块各个子能力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4-6岁年龄段,口头计算、书面计算能力都保持快速发展,5岁是数点、口头应用、读数、书面应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数字线和感知估计能力在这一时期则发展缓慢; 4-6岁儿童数感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
关键词:
儿童 数感 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江敏红
本研究通过分析 3 0名 0 -6岁正常儿童 (1 1个年龄组 )在自然场景中交流活动的录像资料 ,探索了 0 -6岁儿童非言语交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现 (1 ) 0 -6岁儿童非言语交流的发展可以分为 3个阶段。 2岁以前 (包括 2岁 ) :儿童已经形成并掌握了基本的交流技能 ;2 -4.5岁左右 ,儿童运用非言语交流方式表达的交流功能渐趋丰富 ;4.5 -6岁 ,儿童运用各种非言语交流方式表达的人际交流功能减少 ,保留回应和给予讯息两项基本功能 ;(2 )儿童表达提问讯息和拒绝的非言语交流可能与口语发展有关。
关键词:
非言语交流 儿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情绪表达规则是指一个人应当在恰当的情境中表达恰当的情绪。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发展是个体社会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这一主题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在本研究中,以个别访谈法考查了4-6岁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发展特点,并进一步了解情境因素以及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对它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情境变量影响4-6岁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对与同伴交往情境的认知优于与长辈交往的情境,对消极情绪情境的认知优于积极情绪情境;4-6岁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与其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有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Lori E.Skibbe Ryan P.Bowles
叙事能力指有组织地表述事物或事件的语言能力,在儿童社会性、情感和认知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叙事评估工具(Narrative Assessment Protocol)测查了3-5岁汉语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研究发现:(1)叙事评估工具能够反应汉语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趋势;(2)3-5岁幼儿在叙事能力评估的各个维度表现出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趋势,5岁组在各维度上都显著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3)该样本中的儿童在故事讲述中,不会主动给出题目和结尾,较少使用比喻、拟声等修辞手法。
关键词:
汉语儿童 叙事能力 评估 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柳倩 曾睿
本研究聚焦于探讨3—5岁儿童动作发展及其与早期认知和学习品质相关关系。以我国3—5岁儿童为对象,采用《亚太地区早期儿童发展量表》,测查儿童动作发展水平。同时,根据《亚太地区早期儿童发展评价工具效度报告》,将我国3—5岁儿童与蒙古、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瓦努阿图等亚太国家同龄儿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和亚太四国儿童动作水平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面临挑战;儿童动作与认知、学习品质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这支持我们从更大范围内界定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的价值;我国儿童学习类动作发展落后于生活类动作,这提示学前教育界应重视促进3—5岁儿童学习类动作发展的研究;我国幼儿园办学水平与儿童动作产出性质量之间不匹配,这提示优质幼儿园需要加强儿童动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
动作发展 早期认知 学习品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官群 姚茹 Richard Wagner 孟万金
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起步在早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明确提出了"重视0~3岁婴幼童教育",标志着从国家政策层面,我国早期教育正式向前延伸到了0岁,中国政府已经将儿童早期发展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了政策从0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全覆盖。2012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0~3岁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研发《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进而形成一条龙的中国0~6岁儿童教育方案就成了迫切的时代课题。本文从学术研究角度阐述了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及教育的重要性、《指南》的基本原理、儿童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儿童早期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特殊性、儿童学习与发展背后的深层内核即"执行功能"、《指南》的结构和内容、《指南》的服务对象、《指南》实施要注意的问题,以便为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0~3岁 儿童 学习与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慧
通过对一例14岁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汉语词类、句长、句法结构等方面在校的自发性语言的研究,结果发现1.个案使用的实词数大于虚词数;2.个案语言中7种基本的句子结构均已出现;3.个案已经出现结构复杂、逻辑性强的单句,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偏正关系的复句;4.在运用基本汉语语法的能力方面,个案语言发展水平大致相当于正常儿童3~6岁水平。
关键词:
唐氏综合症 个案 语言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罗如帆 肖文 苏彦捷
使用自我描述问卷(SDQ-Ⅱ)测量11-13岁超常儿童和同龄儿童的自我概念,被试为北京第八中学超常实验班和与之年龄匹配的中小学生。结果表明:超常儿童在一般学校自我,诚实可信赖自我,与同性关系自我三个维度显著低于同龄儿童;超常儿童与同龄儿童诚实可信赖自我和与同性关系自我概念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同龄儿童的自我概念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对自身的看法和知觉更为正性,而超常儿童的自我概念相比之下变化较小。结果显示,超常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与同龄儿童不同的发展模式。文章根据这些结果对超常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幸福早教课题组
在新时代首个"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国《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稿面世。作为献给新时代首个"六一"儿童节的一份厚礼,它填补了国内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空白。2012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
关键词:
建议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潘苏东 白芸
本文就个案研究方法的演进、内涵、特征及抽样逐一作了简要的叙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唐超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音乐智能开发培养的训练,将孩子独特而敏感的音乐智能发掘出来,以弥补她在其他智能方面表现出来的缺陷,使其特长能力和艺术感觉得到充分的发展。研究表明: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对自闭症孩子进行音乐智能开发培养,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由此推出,对部分具有特殊艺术天赋的自闭症孩子进行专才培养,是特校艺术教师努力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音乐智能 开发培养 个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白银婷 唐文婷
为了解3~5岁听障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情况,采用2×3×6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运用自编"3~5岁汉语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调查听障儿童的六类形容词习得情况,比较其与健听儿童的差异,探索听力情况对儿童理解形容词的影响。研究发现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极显著地受到听力情况、年龄和形容词类别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健听儿童的形容词理解能力好于听障儿童;(2)3~5岁健听儿童与听障儿童对形容词的理解能力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形容词类别 词语理解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福义 金育萍
对一名出生于聋人家庭的听觉障碍儿童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对其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着重研究根据设定的阶段目标分步骤地对听觉障碍儿童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具体过程和做法,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听觉障碍儿童 听力语言康复 个案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