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3)
2023(3258)
2022(2912)
2021(3029)
2020(2432)
2019(6409)
2018(6065)
2017(10286)
2016(5471)
2015(5942)
2014(5738)
2013(5532)
2012(5085)
2011(4848)
2010(4932)
2009(4800)
2008(4771)
2007(3733)
2006(3730)
2005(3769)
作者
(13537)
(11550)
(11118)
(11113)
(7252)
(5494)
(5203)
(4431)
(4375)
(4110)
(3930)
(3877)
(3845)
(3815)
(3705)
(3607)
(3375)
(3235)
(3220)
(3054)
(3013)
(2886)
(2846)
(2713)
(2659)
(2586)
(2521)
(2398)
(2350)
(2243)
学科
(21179)
经济(21147)
管理(10153)
(8716)
中国(8048)
(7483)
(7422)
企业(7422)
(6709)
(5917)
(5566)
方法(5410)
体制(5047)
(4512)
金融(4512)
数学(4507)
业经(4434)
数学方法(4397)
(4279)
(4191)
银行(4188)
地方(4160)
(4115)
教育(4025)
(3853)
理论(3810)
(3803)
贸易(3799)
税收(3694)
(3684)
机构
大学(67667)
学院(64806)
研究(31735)
(30083)
经济(29542)
中国(25263)
管理(21492)
理学(17385)
理学院(17108)
管理学(16743)
科学(16671)
管理学院(16578)
(16311)
(16184)
(16160)
研究所(14392)
中心(13578)
(12758)
(11258)
北京(11083)
(11058)
师范(10993)
(10933)
财经(10893)
(10051)
农业(9533)
教育(9482)
师范大学(9267)
科学院(8921)
经济学(8846)
基金
项目(38240)
研究(30761)
科学(30024)
基金(27350)
(24322)
国家(24064)
科学基金(19563)
社会(19145)
社会科(18029)
社会科学(18025)
教育(14657)
(13529)
基金项目(13510)
编号(12761)
(12192)
成果(11987)
自然(11174)
自然科(10880)
自然科学(10878)
资助(10781)
自然科学基金(10665)
课题(9655)
重点(9423)
(9011)
(8606)
(8584)
国家社会(8423)
中国(8299)
(7988)
(7940)
期刊
(39438)
经济(39438)
研究(29887)
中国(23368)
教育(15441)
(13070)
(12141)
学报(10189)
管理(10052)
科学(9504)
(8924)
金融(8924)
大学(8484)
农业(8057)
学学(7142)
经济研究(7002)
技术(6577)
财经(5797)
(5533)
国际(5414)
业经(5142)
(5138)
世界(5070)
(5065)
问题(4662)
图书(4251)
改革(3859)
(3859)
职业(3823)
理论(3660)
共检索到129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捷  
在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围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不仅改变了"三农"状况,也影响了中国发展进程。其中,世纪之交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税费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在农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种种原因,无论城市或农村,乱收费问题相当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门越权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随意扩大收费范围。1998年,全国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达2175亿元,相当于同期财
[期刊] 改革  [作者] 龚育之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论点的提出,对于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改革的性质和意义,理解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有重要的启迪。什么是改革?我认为,小平同志有三句话对改革作了高度概括:第一句是,"改革是必由之路";第二句是,"改革是一场革命";第三句是,"改革是一场试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芝  冉鹏  
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日前,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在北京联合召开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节水增粮行动工作。2012—2015年,将按照亩均投入1000元标准,投入38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228亿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四省区(以下简称"东北四省区")建设3800万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尹伯成  
一场意义重大的有关经济改革方向问题的论战尹伯成程恩富教授就10方面问题同张五常教授展开的论战,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语言泼辣、文笔锋利。我无法对这场论战妄加评论,因为我本人并没有读过《卖桔者言》、《中国的前途》、《再论中国》、《中国的经济革命》这4本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诚  
众所周知的导火索,引发了众所周知的泡沫。为什么总会不厌其烦地回首这段地产史,难道只是为了追忆?今天看来,追忆远不是目的。"击鼓传花"如今在海南三亚担任某星级酒店副总经理的于益贤,是当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的亲历者。1992年海南房价疯涨时,他担任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副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谭绍华  
"担负着探寻规律、服务决策、创新理念、指导实践重任"的职业教育科研,多年来,践行在重庆,创新在重庆。他们以需求为导向,以科研为引领,多层次、多途径地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在2014年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重庆市收获了2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获奖比例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副主任赵为粮率领研究团队,基于中澳职教项目,以"重庆职业教育‘需求导向、质量驱动’教学改革实践"为现实的选择,率先系统提出"需求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中心、学做合一、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于鹤  林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林农增收、农村社会和谐,有利于林业发展,是一场伟大的制度变革。这项改革尊重民意,由林农自己做主,实现村民权益均等,是农民用民主的方式获得权益,进而解决民生问题的一次伟大的民主实践。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基础工作滞后。建议:循序渐进推动林改,重在基础,贵在质量;进一步与有关部门协调,尽快出台配套改革的政策措施;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建立新型的林业行政管理体制;重视林业产权理论研究,加强林权制度的法理化建设;动员相关科技机构,应用高新科学技术为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农服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宁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目前的改革阶段上,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整地解出这道难题的国家。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在改革初期,我们面对的国有和集体企业超过200万户,职工人数达到1.1亿人。这些国有和集体企业都是按计划经济的要求和模式建立的,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润吉  
这次非典的流行很明显地反映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卫生投入体制和补偿机制的缺陷。为提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必须改革现行的公共卫生投入体制,变吃"杂粮"为吃"皇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皓  
本文围绕远程教育首次长达五年的教学综合改革,通过对话的方式就教学改革的目的、内容以及方式等寻常话题进行了提升式的梳理和评判。同时还利用独白的方式就"教学改革不是一场革命","教学改革难以完美","教学改革的阻力可能来自改革者本身",以及"教学改革必然与忧患同行"等观点,进行了大胆的剖析和反思,试图给人们一个原生态的整体改革印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庄子银  邹薇  
中国经济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过程,始终渗透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影响。中国经济改革路径的性质应界定为"帕累托改进"过程,"改革过程会是非帕累托改进"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将静态描述与动态优化分析结合起来考察改革的调整成本,中国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改革过程中,应适时地将边际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推进;较一低层次的局部改革应尽可能一步到位;要尽可能扩大有利于改革的政治支持,减少不利于改革的寻租行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识据与定位并不冲突胡红青(三峡大学)《识据:定位时代的终结》一文(以下简称《识据》)提出了识据一词,用来表示"消费者用来识别一个品牌好坏的知识根据"。应该说,这对目前营销实践中存在的过分"玩概念"、重传播而忽视产品实际功效的现象有一定的警示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吃“皇粮”趋势与宏观控制政策●周天勇一个国家如果吃“皇粮”的人数相对太多,而生产财富的人相对太少,任其下去,这个国家迟早也会支撑不住的。一、吃“皇粮”人员的规模和扩张趋势1995年底,在我国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中就业的人数为1042万人,在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熙宁  
中央为了精兵简政,消除机构臃肿,根据山西隰县和河南新郑县“实体起步,转变职能,自给自足,最终脱钩”的经验,决定鼓励行政人员从机关分流出去。这本来是一项进行机关改革的积极措施。然而被“歪嘴和尚瞎念经”,却完全念走了样。 官员经商,自古以来之大忌也。自明清以来,直至民国,那些头戴乌纱吃皇粮,权通四海财八方的官儿们,一同商场结合,权力转化为资本,就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的闹剧来。这是一张腐败的温床。鉴于这些教训,中央提出这些实体必须与机关脱钩,这是根治这一腐败现象的根本办法。 本刊现将潘熙宁先生《吃着“皇粮”赚银两》一文予以发表,以飨读者。这是一面镜子,人们读后不难透过这面镜子,透视某些人灵魂里层埋藏的是一些怎样的“瑰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