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6)
2023(8349)
2022(7034)
2021(6215)
2020(5328)
2019(11751)
2018(11428)
2017(21811)
2016(11712)
2015(12783)
2014(12641)
2013(12549)
2012(11519)
2011(10391)
2010(10634)
2009(10209)
2008(10123)
2007(9018)
2006(8172)
2005(7869)
作者
(32382)
(27212)
(26836)
(25844)
(17344)
(12868)
(12376)
(10325)
(10278)
(9663)
(9277)
(9165)
(8949)
(8704)
(8509)
(8450)
(8118)
(8006)
(7768)
(7713)
(6992)
(6578)
(6550)
(6249)
(6022)
(6021)
(6017)
(5998)
(5425)
(5287)
学科
(51835)
经济(51758)
管理(38640)
(31404)
(27223)
企业(27223)
方法(16792)
(14656)
数学(14348)
数学方法(14152)
(14035)
地方(13966)
中国(13764)
(11728)
业经(11227)
(10213)
(9621)
金融(9618)
(9266)
(8847)
银行(8837)
地方经济(8657)
(8570)
贸易(8567)
体制(8553)
环境(8543)
(8501)
(8192)
(7789)
财务(7763)
机构
大学(167219)
学院(164535)
(70673)
经济(69227)
管理(60978)
研究(58899)
理学(51894)
理学院(51262)
管理学(50380)
管理学院(50032)
中国(45380)
(35895)
(35193)
科学(33137)
(29254)
财经(27360)
中心(26251)
(26175)
研究所(25909)
(24685)
(22952)
经济学(22388)
(22208)
北京(22098)
师范(22031)
(21862)
业大(20632)
(20267)
财经大学(20234)
经济学院(19964)
基金
项目(108832)
科学(87682)
研究(82091)
基金(80604)
(69616)
国家(69108)
科学基金(59881)
社会(55011)
社会科(52275)
社会科学(52265)
(41905)
基金项目(41718)
教育(37618)
自然(36381)
自然科(35564)
自然科学(35556)
(35344)
自然科学基金(34908)
编号(32246)
资助(31932)
成果(27567)
(26458)
重点(25281)
(24806)
(24148)
国家社会(23535)
课题(23352)
(22973)
教育部(21729)
创新(21712)
期刊
(82764)
经济(82764)
研究(53874)
中国(38733)
(29050)
管理(25450)
学报(23824)
科学(22578)
(21867)
教育(19826)
大学(18990)
学学(17573)
(17395)
金融(17395)
财经(14423)
农业(14327)
技术(14107)
经济研究(13193)
(12428)
业经(12174)
问题(10686)
(9970)
国际(9128)
世界(7957)
(7754)
(7714)
科技(7671)
会计(7502)
技术经济(7446)
理论(7376)
共检索到26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俊  
“一国两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方针。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下的法律冲突是世界范围的全新课题。这一法律冲突,是在我国单一制结构下,不同社会制度间和不同法系间的法律冲突,体现着不同的利益。为此,需要从港澳《基本法》的立法精神和原则出发,以《基本法》为准据积极协调法域冲突,并使之和谐共进,需要从其生成背景上探究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代背景下探索经济特区立法渠道的协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苏格  
港、澳相继回归之后,台湾问题的解决将历史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祖国大陆倡导通 过“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就是实现这一历史目标的现实而又可 行的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全毅  
“一国两制”与闽台经贸关系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全毅一、"结合部"与"衔接区":闽台经贸关系之定位闽台关系匆庸置疑地是一个主权国家内的省(区)际关系。但由于政治原因,历史上闽台关系出现过多种定位。远的不说,仅就战后四十多年的时间里.福建在两岸关系中的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璧君  
2019年8月25日,澳门特区第五届行政长官贺一诚在当选感言中,坦言要面对澳门历史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团结社会不同阶层和各界人士,"全力以赴推进‘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回归20年以来,澳门居民对国家和特区政府的信任一直保持高水平,国家认同较高,被认为是"一国两制"实施的成功典范。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种普遍的高认同?这背后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调研组  
CEPA签署后,深圳和香港之间的金融合作将会掀开新的篇章。深圳与香港之间在金融领域已经进行了不少合作,本文对此进行了评析;对深港在金融市场、银行之间以及金融监管方面的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就人民币会不会取代港元、香港能否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流入香港的渠道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纪建  
: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 ,中国面临着人民币、港币、澳币多种货币同时并存的局面 ,但不会出现货币相互驱逐的“格雷欣”现象 ;多种货币的统一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探讨了目前货币统一的障碍、长远趋势、走向统一的步骤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媛媛  罗超云  
"一国两制"为港澳与内地合作带来了巨大机遇与硬约束,CEPA和"泛珠"合作都是在这种约束下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本文在总结了CEPA和"泛珠"合作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其制度建设的主要障碍,并分析和探索了克服这些制度建设障碍的相应政策。一、"一国两制"下CEPA与"泛珠"合作的制度现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都淦  
“一国两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伟大构想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台湾研究中心主任都淦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是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和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它不仅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万峰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其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回归问题,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香港地区出现了新的问题,"一国两制"面临着新的挑战。"修例风波"在香港引起了巨大的骚乱,为了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这部法律是"一国两制"的最新成果,回顾"一国两制"的历史脉络,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香港国安法的重要意义,也为探究新形势下更好地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木珠  
区域贸易合作与多边贸易体制虽具有互补性,但彼此不能相互替代;区域贸易优惠与多边最惠国待遇实质上存在冲突,但它作为一项特殊例外存续于世贸组织体制之内。世贸组织规则确立了区域贸易优惠的合法性,从而为区域贸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分析区域贸易合作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区域贸易优惠与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的冲突,以及世贸组织规则对两者间关系的协调,有助于了解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秀臣  王和英  
一、香港回归后两地经贸关系的新基础及现状1997年7月1日以前,“一国两制”还只是一个伟大构想,而1997年7月1日以后,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实。英国在香港的统治落下了历史的帷幕,香港的主权与治权全部归还祖国,中国人民又一次洗雪了历史的耻辱,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季崇威  
一、《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歪曲了“一国两制”的内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实现中国统一的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两岸关系的基本政策。但台湾当局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在第三章第四节中正式声明“中华民国政府不接受‘一国两制’的主张”。它所列举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华晓红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对国际政治理论的重大贡献,是处理不同政治制度地区间政治关系的创举,也是处理不同经济制度地区间经济关系的创举,为国际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根本改变了香港长期脱离祖国、被外国统治的地位,在客观上,也改变了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谈镇,黄瑞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振奇  黄海燕  
1984年12月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并于1985年5月生效,之后香港就进入到了回归祖国的过渡期。从那时起,人们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香港在"九七"回归前后,能否保持繁荣稳定。当时港内外有相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