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9)
2023(4595)
2022(3789)
2021(3591)
2020(2861)
2019(6780)
2018(6869)
2017(11601)
2016(6586)
2015(7342)
2014(7458)
2013(6935)
2012(6326)
2011(5749)
2010(6027)
2009(5235)
2008(5417)
2007(5012)
2006(4497)
2005(4296)
作者
(17078)
(13668)
(13658)
(13163)
(8855)
(6656)
(6460)
(5414)
(5378)
(5306)
(4629)
(4624)
(4591)
(4385)
(4326)
(4305)
(4287)
(4172)
(4030)
(3942)
(3541)
(3452)
(3401)
(3369)
(3316)
(3187)
(3161)
(3048)
(2908)
(2801)
学科
(19629)
经济(19596)
管理(15612)
(13243)
(11672)
企业(11672)
理论(7064)
中国(6969)
教学(6828)
(5963)
教育(5949)
(5824)
(5703)
业经(5289)
方法(5110)
地方(4653)
(4640)
学法(4398)
教学法(4398)
(4123)
农业(3830)
(3714)
财务(3693)
财务管理(3675)
(3635)
银行(3629)
关系(3618)
学理(3519)
学理论(3519)
(3490)
机构
学院(81529)
大学(79916)
研究(26912)
(25042)
管理(24722)
经济(24075)
中国(21012)
理学(19787)
理学院(19474)
管理学(18829)
管理学院(18647)
(18186)
(16075)
科学(16009)
师范(15951)
(15733)
(14834)
(13367)
教育(13156)
中心(13106)
技术(13050)
(12950)
职业(12577)
师范大学(12543)
北京(12177)
研究所(11519)
(10642)
财经(10511)
(10050)
(9798)
基金
项目(45773)
研究(40275)
科学(34588)
基金(28332)
(23545)
国家(23227)
教育(22358)
社会(21448)
社会科(20058)
社会科学(20051)
(19732)
编号(19644)
科学基金(19357)
成果(18268)
(16362)
课题(15433)
基金项目(13929)
(13861)
项目编号(11710)
资助(11667)
(11193)
重点(11110)
规划(10701)
自然(10695)
自然科(10413)
自然科学(10411)
(10299)
自然科学基金(10198)
(10110)
大学(9968)
期刊
(35711)
经济(35711)
研究(29437)
教育(27481)
中国(26665)
(13841)
管理(11767)
学报(11116)
技术(10946)
(10408)
科学(9360)
大学(8963)
职业(8409)
(8119)
金融(8119)
图书(7539)
学学(7478)
农业(6672)
业经(6203)
书馆(5846)
图书馆(5846)
技术教育(5651)
职业技术(5651)
职业技术教育(5651)
(5345)
论坛(5345)
经济研究(5321)
财经(5093)
会计(4634)
(4606)
共检索到144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全印  韩亚成  
本文叙述了一位老教师教学生涯中9个体现其实践智慧的、耐人咀嚼而又令人回味的故事,从中窥见一个教师的专业历程、专业追求和专业信念,从而引发我们对中国教育传统特质、教育现态改革和教育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深层把握和深度反思。在叙事方式上,采用"三人转"和叙事"案语"等方式,探索教育叙事的本土形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美玲  
教师信念是课程改革能否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论文采用“叙事探究”的方式,通过对一位优秀高中语文教师的描写,从自我角色、课堂管理、学生需要、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资源等方面综合展现了其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并分析了阻碍教师实践信念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教师信念与新课程理念基本相吻合,但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具有不一致性。研究建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调整和重塑教师信念,一是教师加强自我反思,二是新课程教师培训切实关照教学实践,从而促使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达成一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静  张俊豪  
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探究的方法,以一位优秀的民族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具备怎样的实践性知识,以及这些实践性知识背后所隐含的教育意义。研究表明,该教师拥有关于自我的知识、学生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教育的信念五个方面的实践性知识,具体表现为:该教师将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理解自身文化身份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对自身专业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熟知学生的文化特点、民族特点、心理适应、学习基础和能力、认知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切性的教育教学方式,秉持平等的师生观念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理解"和"包容"、"关心"和"关怀"、"负责"和"耐心"始终贯穿于其民族教育教学实践中。本研究可以为民族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康纳利  克莱丁宁  丁钢  
此文主要勾画了叙事研究的理论源头,对教育中的叙事研究给出简明的描述,并且对叙事探究描述了合适的方法论,以及区分现场、现场文本和研究文本等叙事研究的文本,进而提出恰当的研究标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迄今为止,关于教育叙事的理论阐述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本文试图从人文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序列与位置的时空关系、诠释与解释的不同取向、主观与客观等四个方面,对教育叙事研究本身的基本理论进行探究,力求为教育叙事研究及其方法论厘定其理论基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艳红  
通过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县东乡族女教师的田野调查发现,东乡族女教师生涯发展是一个多元且动态的发展过程。其生涯转换的心路历程显现出生活在偏僻山乡的东乡族女教师在追求职业理想过程中所遇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从而折射出文化变迁对教师的生涯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德云  
本文在分析教育中叙事研究案例的基础上,论述了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叙事研究,做出结论:教育研究者对教师的叙事性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韩亚成  
本文以一所中学教师教育的实践为叙述蓝本,撷取10个比较有代表性或比较经典的故事,讲述该校80年来特别是近六年来在教师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显性经验和知识,并力图表征出教师教育方面所隐含的焦虑以及有效控制这些焦虑的策略和隐性知识。同时,在力求提供一所学校教师教育整体实践框架图像的基础上,对学校教师教育中的关键性瓶颈问题作一探讨,以供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军  陶阳  
本文采用叙事探究方法探讨了一名职业发展中期的幼儿教师Y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专业认同图景和建构过程。研究发现,新课改话语蕴含的专业期望与教师专业认同自我建构之间存在张力,使其形成相互冲突的专业认同。从专业认同的建构过程来看,新课改专业期望与幼儿教师专业认同的自主建构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包括主动回应、浅层次回应、自发经验契合与经验方向偏离四种模式,教师的专业认同建构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个人生活史、人际互动的影响。本文指出,教师专业认同的建构过程是新课改制度、理论话语与教师的实践话语博弈的过程;而课程改革与决策也应该关注与考虑教师在个人发展、历史情境和各种因素影响业已形成的专业认同,并提供相应的专业支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彩霞  靳玉乐  
西方叙事探究作为方法论旨在通过故事的述说与再现揭示经验与人的意义关系,进而激发读者的共情与经验传递。时间性、社会性与地域空间性是叙事探究的三大共识性特征。六大实践性策略是西方叙事探究呈现的共同思路。认识西方叙事探究的研究旨趣与研究路径有助于加深我国学者对叙事探究及其运用的理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德芳  
通过对带有强烈后现代色彩的研究方法——叙事探究的了解,可以清楚地看出,后现代教育研究者将自己定位为内在的参与者,"心平气和"的阐释者,开放的对话者,而非外在的立法者,"唯我独尊"的裁定者和闭塞的宣示者。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马鸿佳   肖彬  
伴随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平台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加,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创新压力,平台企业需要形成并不断发展与环境相匹配的动态能力。然而,如何吸引平台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而优化动态能力的过程目前仍未揭开。基于最优区分理论,本文探讨了叙事独特性影响平台企业动态能力的机制,引入冗余资源来解释叙事独特性对动态能力的具体影响路径,并剖析数字化程度对这一因果链的调节作用。选取在A股上市的平台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检验发现:叙事独特性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显著倒U型关系;叙事独特性与冗余资源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冗余资源在叙事独特性与动态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数字化程度在叙事独特性和冗余资源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叙事策略构建、冗余资源获取、动态能力优化和数字技术应用等均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鞠玉翠  
哲学作为爱智之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追求抽象本质而忽视或排斥具体世界的倾向,爱智危机由此产生。叙事探究通过显现经验、诠释经验、反思重构经验这一不断超越的历程,用共生而非对立的方式重新沟通了哲学世界与生活世界,让爱智慧扎根在经验的土壤中,并不断走向超越,成为富有生命力的爱智方式,有助于化解爱智危机,有助于展现、理解、改造教育世界和其中的人与事。作为教育哲学研究方式的叙事探究,研究者应当更注重所叙事情中经验的复杂性、连续性、互动性和包容性;探究个别中的一般、现象中的本质、故事中的道理,追求对此在在世的体悟洞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枬  王彦  
教师叙事,其实质是教师生命在实践中的体悟。它具有如下突出的特点:教师所叙之事是教师生命中真实的经历,是教师生命中独特的经历,是教师生命中有意义的经历。因此,“生命”是教师叙事的表现形式,也是教师叙事的核心特征。教师叙事也是教师实践的固化和凝结,课堂生活实践是教师叙事的源泉,课堂生活实践的反思是教师叙事的主题,追求课堂实践的自由境界是教师叙事的鹄的。由此,教师叙事便成为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刚  
西方戏剧叙事范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与西方现代戏剧的生成息息相关。西方传统戏剧叙事之"摹仿说"和戏剧"情节整一"的戏剧叙事观念是贯穿整个西方传统戏剧叙事理论的一个美学原则。西方传统戏剧叙事理论正是抓住了舞台戏剧的最关键要素、戏剧中最活跃的要素——情节,并将其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观者,凭借整一的戏剧情节以产生舞台幻觉和情感共鸣的戏剧性,从而产生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西方现代戏剧的叙事范式是伴随着整个西方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型开始形成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浓郁的哲理性、寓意性和主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