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7)
- 2023(11540)
- 2022(10057)
- 2021(9878)
- 2020(8207)
- 2019(19391)
- 2018(19436)
- 2017(35978)
- 2016(20254)
- 2015(22854)
- 2014(23081)
- 2013(22280)
- 2012(20254)
- 2011(18242)
- 2010(18334)
- 2009(16293)
- 2008(15867)
- 2007(13785)
- 2006(12200)
- 2005(10863)
- 学科
- 济(72051)
- 经济(71974)
- 管理(52935)
- 业(48973)
- 企(42275)
- 企业(42275)
- 方法(33636)
- 数学(28445)
- 数学方法(28038)
- 中国(23651)
- 教育(22962)
- 学(20800)
- 农(17728)
- 财(17640)
- 理论(17365)
- 业经(15505)
- 地方(14048)
- 技术(12291)
- 和(12248)
- 贸(12061)
- 贸易(12053)
- 农业(11676)
- 易(11666)
- 制(11659)
- 务(11339)
- 财务(11270)
- 财务管理(11253)
- 企业财务(10691)
- 教学(10589)
- 环境(10413)
- 机构
- 大学(278240)
- 学院(270405)
- 管理(105902)
- 济(97234)
- 经济(94779)
- 理学(91952)
- 研究(91388)
- 理学院(90837)
- 管理学(89117)
- 管理学院(88586)
- 中国(62001)
- 京(61119)
- 科学(57092)
- 范(45916)
- 师范(45623)
- 所(45311)
- 财(44438)
- 研究所(41410)
- 中心(40303)
- 江(40242)
- 北京(39604)
- 业大(38937)
- 农(38903)
- 教育(38176)
- 师范大学(37533)
- 财经(35936)
- 院(33171)
- 经(32743)
- 州(32649)
- 技术(32176)
- 基金
- 项目(184993)
- 科学(146313)
- 研究(141827)
- 基金(131287)
- 家(112917)
- 国家(111822)
- 科学基金(95803)
- 社会(85466)
- 社会科(80589)
- 社会科学(80565)
- 省(72982)
- 教育(71930)
- 基金项目(69709)
- 划(63133)
- 自然(62082)
- 编号(60657)
- 自然科(60616)
- 自然科学(60603)
- 自然科学基金(59472)
- 资助(53744)
- 成果(51718)
- 课题(43799)
- 部(42071)
- 重点(41969)
- 发(39217)
- 创(38482)
- 项目编号(37800)
- 教育部(36816)
- 大学(35877)
- 年(35781)
- 期刊
- 济(105933)
- 经济(105933)
- 研究(88177)
- 教育(62664)
- 中国(59554)
- 学报(42108)
- 管理(38597)
- 科学(38288)
- 农(34374)
- 财(32949)
- 大学(32749)
- 学学(28850)
- 技术(27491)
- 农业(24478)
- 融(18591)
- 金融(18591)
- 图书(18482)
- 财经(17034)
- 业经(16745)
- 经济研究(16413)
- 职业(14952)
- 经(14419)
- 理论(13304)
- 问题(12989)
- 业(12887)
- 科技(12672)
- 书馆(12545)
- 图书馆(12545)
- 实践(12433)
- 践(12433)
共检索到403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得军
佐藤学是世界知名课程论专家,被誉为"行动研究者"。通过对佐藤学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杜威和维果茨基等人的思想、20世纪20年代的"新教育运动"、日本传统教育思想、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并直接参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对佐藤学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学习共同体理论并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而是学校改革哲学,学校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是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大学教授不要轻易下校进行指导,需怀揣着向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教育实践者开展合作研究,积极和实践者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
佐藤学 学习共同体 行动研究 合作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胡艳 袁丽
本文是对佐藤学教授的访谈录,以佐藤学教授个人成长、学习、研究经历为线索,反映出佐藤学教授对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青年学者研究态度和研究方向的养成、教育研究的基本素养等问题的观念和建议。其观念和建议对我国教育研究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专业思考与专业发展带来一定启示。
关键词:
佐藤学 教育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静静
佐藤学(Sato Manabu)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主要从事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20年扎根中小学实地调研,著作丰厚。近期笔者就日本文部科学省最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采访了佐藤学教授。在对"新学习指导要领"进行详尽评价的基础上,佐藤学教授提出了培养"高质量学力"的关键性课题。
关键词:
学习指导要领 知识基础社会 学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佐藤学(Sato Manabu)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长期专攻课程论、教师学。佐藤学教授在近20多年的岁月里,每周造访几所中小学,与一线教师展开"行动研究",创造一系列新鲜的经验,致力于改造课堂、改造学校、改造社会。滨之乡小学的改革实验,就是典型的一例。本文叙述了滨之乡小学改革实验的来龙去脉、基本经验及其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教育学会会长、美国教育科学院外国院士、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Sato Manabu)教授应华东师范大学"大夏讲坛"之邀,于2004年11月11日来校作题为《转折期的学校改革——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构想》的学术讲座。尔后在上海市考察中小学期间,谈及中日两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初中教育,特别是"薄弱初中"的问题。本文就是围绕这个论题展开的对话纪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林
为了记录历史、弘扬老一辈经济学家勇于突破的理论创新精神,编辑部特别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老一辈经济学家进行了访谈,记录下那一代学者求学治学的经历与他们对我国经济学建设的贡献。本期,编辑部邀请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林教授对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吴易风教授进行了访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杰 宋科
为弘扬老一辈经济学家勇于突破的理论创新精神,本编辑部特别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老一辈经济学家进行访谈,记录一代经济学人的求学、治学经历。本期,编辑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张杰教授和宋科副教授对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黄达先生进行了访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任重 蒋少龙 刘方健
为了弘扬老一辈经济学家勇于突破的理论创新精神,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化,编辑部特别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老一辈经济学家进行了访谈,记录这一代人的求学治学经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任重 蒋少龙 刘方健
为了弘扬老一辈经济学家勇于突破的理论创新精神,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化,编辑部特别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老一辈经济学家进行了访谈,记录这一代人的求学治学经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林
为了记录历史、弘扬老一辈经济学家勇于突破的理论创新精神,编辑部特别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老一辈经济学家进行了访谈,记录下那一代学者求学治学的经历与他们对我国经济学建设的贡献。本期,编辑部邀请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林教授对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吴易风教授进行了访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诚颖 何玉长
为了记录历史,弘扬老一辈经济学家的理论创新精神,编辑部特邀请相关专家对老一辈经济学家进行采访,记录老一代学者的学术生涯和他们对我国经济学建设的贡献。本期,编辑部邀请了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何诚颖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何玉长教授对厦门大学吴宣恭教授的采访文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未兵
为弘扬老一辈经济学家勇于突破的理论创新精神,编辑部特别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老一辈经济学家进行了访谈,记录一代经济学人的求学治学经历。本期,编辑部委托湖南工业大学唐未兵教授对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先生进行了访谈,记录卫兴华先生学习研究历程及其对我国经济学建设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程亚男
沈宝环教授访谈录程亚男题记在中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史上,父子两代均为巨学的只有两人,这就是沈祖荣和沈宝环。而且二位在事业成就上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先后撷取了多项图书馆第一:沈祖荣,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家。中国历史上出国攻读图书馆学的先导,第一位留美图书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显通
约翰·怀特教授是英国教育哲学界的领军人物,也是当代分析派教育哲学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这篇对他的访谈主要围绕着教育目的展开,其中也涉及怀特个人的学术思想发展历程、其对应试导向的教育所提出的合理化改革建议以及相关国际学术组织等问题。此访谈可以使国内学者更真切地跟踪了解怀特教授的学术轨迹、人生各阶段思想的发展及其研究兴趣的最新变化。
关键词:
教育目的 有意义的生活 约翰·怀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杜伟宇 杨翠蓉
Lauren B.Resnick 教授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曾任美国教育研究学会主席,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主席。她对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大贡献。2004年8月中旬应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之邀来到上海参加"21世纪学习新原理与课堂教学改革全国研讨会",因此作者有机会深入地与她交流,了解她的基于努力教育的学习原理和在美国教育中的实践,及对中国教育改革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