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1)
2023(2759)
2022(2305)
2021(2083)
2020(1801)
2019(4072)
2018(3817)
2017(7076)
2016(3405)
2015(3411)
2014(3063)
2013(3009)
2012(2765)
2011(2539)
2010(2659)
2009(2455)
2008(2322)
2007(2089)
2006(1878)
2005(1796)
作者
(8748)
(7327)
(7195)
(6925)
(4659)
(3487)
(3247)
(2859)
(2667)
(2644)
(2450)
(2431)
(2366)
(2319)
(2302)
(2196)
(2161)
(2100)
(2092)
(2009)
(1836)
(1767)
(1721)
(1653)
(1650)
(1649)
(1585)
(1566)
(1496)
(1375)
学科
(13754)
经济(13742)
管理(7705)
(7394)
(6338)
企业(6338)
中国(3960)
方法(3850)
(3721)
关系(3559)
(3165)
(3055)
业经(3044)
数学(3038)
数学方法(2934)
(2873)
地方(2861)
(2834)
贸易(2832)
理论(2753)
(2737)
经济关系(2720)
(2668)
对外(2591)
外经(2412)
对外经济(2397)
农业(2342)
体制(2168)
教育(1926)
(1915)
机构
大学(43566)
学院(43416)
(16739)
研究(16474)
经济(16363)
管理(14872)
理学(12574)
理学院(12391)
中国(12318)
管理学(12022)
管理学院(11923)
(9784)
科学(9268)
(8387)
(7996)
中心(7165)
研究所(7162)
(6896)
(6880)
师范(6859)
北京(6373)
(6309)
财经(6303)
(6085)
(5760)
师范大学(5641)
业大(5540)
(5465)
技术(4831)
经济学(4825)
基金
项目(28370)
科学(22428)
研究(21858)
基金(20367)
(17768)
国家(17614)
科学基金(15074)
社会(13621)
社会科(12879)
社会科学(12874)
(10911)
基金项目(10422)
教育(10416)
自然(9470)
自然科(9277)
自然科学(9274)
(9196)
编号(9096)
自然科学基金(9093)
资助(8092)
成果(7521)
重点(6687)
课题(6668)
(6227)
(6035)
(5856)
(5785)
国家社会(5639)
大学(5637)
(5579)
期刊
(21219)
经济(21219)
研究(14774)
中国(10750)
教育(7508)
管理(6788)
学报(6785)
(6513)
科学(6322)
(6189)
大学(5569)
学学(4950)
农业(4245)
经济研究(4033)
技术(3928)
(3921)
金融(3921)
业经(3739)
财经(3064)
(2947)
国际(2757)
(2652)
(2478)
图书(2385)
世界(2375)
(2340)
问题(2308)
职业(2150)
(2010)
商业(1928)
共检索到72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致远  
曹洪涛老人以96岁的高龄静静地走了,6月14日参加了曹老的追悼会,他安详而凝重。他是我们敬佩尊重的前辈,曾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成立鼓与呼,为编撰《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竭尽全力,离休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鲍世行  
突然闻说曹洪涛去世的消息,真令我惊愕。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曹老除了耳背以外,身体一直不错,还多次被部里评为"健康老人"。曹老在群众的印象中是大公无私,平等待人,平易近人,是一代领导的楷模。他的伟大人格魅力使我发自内心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干峙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工作从无到有,有不少优秀的领导干部,为行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初创时期,我认为当时最重要的行政领导人有两个,一个是万里同志,当时的建筑工程部、城建部的领导,是主要决策人;一个是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仁根  
曹局长96岁,走了,我内心十分悲痛,深切地怀念他。生前,有人称呼他"老曹"、"曹老"、"曹局长"、"曹顾问"、"曹部长"。我一直喊他"曹局长",因为我刚参加工作时,他是国家建委城建局副局长;给他当秘书时,他是国家城建总局副局长,所以改不了口了。在他客厅里,挂着一幅他去年书写的条幅:"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金土  
本刊2014年第6期刊发了记者采写的《守望抚松——关于抚松县职教中心的报告》一文。教育部职教司原司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原主任,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杨金土先生看到此文后,专门给文中的抚松县职教中心校长马红润写了一封长信,在对该校的办学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的同时,也从教育价值观的角度对职业教育基本功能、作用和发展方向做了系统的阐述,既有对当下教育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1976年唐山地震时,曹洪涛同志任国家建委城建局长,震后他亲自带队奔赴现场负责领导恢复重建的规划工作。其后他还担任过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副总局长、建设部顾问等职务,现在曹老已年届92高龄,但仍然密切关注当前四川汶川的抗震救灾工作,同时非常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介绍唐山震后恢复重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的经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希群  李春义  
洪涛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树木学家,毕生从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树木学教学及科研工作,长达50余年,对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森林及植物进行了标本采集。他1923年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的一个商人家庭,1943年在重庆考入中央大学,1944年转入云南大学,1945年转入四川成都金陵大学植物病理学系,1948年从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留校,专门从事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教学与研究。他对树木分类有独特兴趣,先后担任植物分类学教授史德蔚博士和树木学家陈嵘教授的助教。1952年任南京林学院树木学家郑万钧教授助教,参与编写《树木学教科书》《中国树木学》《树木图谱》《树木学》《中国树木志》《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1979年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协助郑万钧教授组织编写《中国树木志》第1、2卷; 1983年郑万钧教授去世后继续担任《中国树木志》总编辑,组织编写《中国树木志》第3、4卷; 1997年任《中国高等植物》主编之一。2018年1月2日病逝,享年95岁。洪涛发表论文13篇,出版著作14部(含译作),编辑书稿达4 000万字以上,曾任国际树木学会会员,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专业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顾问等职。洪涛先生自称是中国树木学"终身的助手""永远的编书匠"和"恪尽职守的看门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莫之军  
今年是安东泰老人百年诞辰,老人去世已经三年了,但今天忆起老人,心中仍有一种由衷的敬意。安老是1949年7月新中国湖北省财政厅组建后,继刘济荪、王任重、吴先恩、张旺午之后的第五任厅长。我与安老相识,是我刚调到湖北省财政厅《财政与发展》编辑部工作不久,即1999年7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为邦  
曹老驾鹤西去了。我国城市科学界和城市规划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和老前辈。我们无比悲痛!在沉痛悼念曹老的时刻,我们不能忘记他作为我国城市科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对中国城市科学研究创建和推动的历史功绩。他是中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文彬  刘勇  
青山老人与碑──一位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李文彬,刘勇去年山东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政府为一位普通百姓立了一座碑。这位普通百姓还健在,他是个“五保户”,无儿无女,今年74岁。他的故事,与一座青山连在一起。他叫李奉田,家住山亭区水泉乡峪子村。峪子村四面皆山,其中面...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蒋志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汪老晚年是在华威西里社科院宿舍度过的。常因一些问题要请教,我家距离又不算太远,见老人家的次数就略多些。有些事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一、"春蚕到死丝方尽,焟烛成灰泪始干"每次去拜访,按了门铃,通常是阿姨来开门。阿姨早已熟悉我了,边引我进屋边叫汪老。总见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国雄  
现代商品流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既关系到生产的发展,又关系到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商品流通又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是由批发、零售、餐饮,以及门类众多的现代商业服务业所构成的,既关系商品价值的实现,又关系到经济运行的效率与效益。现代商品流通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流通过程的各个环节,也包含着经营要素的整合和业态的完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锡明  
惊闻成致平老人辞世的噩耗,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我没有见过成老,只有一段书信来往,但让我终生难忘。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在蔬菜国企工作。当蔬菜生产由集体变为家庭联产承包后,我提出经营也必须随之改革,否则早晚会出现蔬菜国企经营性滑坡,甚至退出市场。1984年10月我调入物价部门工作后,仍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蔬菜经济管理。虽在《中国物价》上发表过《蔬菜价格上涨及其综合治理》和《蔬菜经济与价格总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广友  
染绿青石山一位五保老人治理荒山的故事李广友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政府为一位普通百姓立了一座碑。他叫李奉田,无儿无女,今年77岁。他的故事,与一座青石山连在一起。他与老伴用12个春秋的心血与汗水,染绿了400亩不毛之地,成为四季有果的花果山。轰动山村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