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3)
2023(7384)
2022(6119)
2021(5371)
2020(4318)
2019(9909)
2018(9564)
2017(17409)
2016(9570)
2015(10378)
2014(10203)
2013(10303)
2012(10160)
2011(9438)
2010(9807)
2009(8963)
2008(8945)
2007(8165)
2006(7586)
2005(7312)
作者
(31233)
(26239)
(25877)
(24379)
(16570)
(12642)
(11720)
(10150)
(10061)
(9616)
(8956)
(8822)
(8552)
(8548)
(8353)
(8068)
(7791)
(7649)
(7635)
(7528)
(6727)
(6702)
(6535)
(6055)
(5956)
(5905)
(5834)
(5761)
(5614)
(5296)
学科
(45657)
经济(45616)
(21087)
管理(20585)
地方(17618)
中国(16540)
(14681)
企业(14681)
(13941)
业经(11174)
地方经济(10071)
(9895)
方法(9859)
农业(9535)
(9202)
(8830)
金融(8829)
(8592)
银行(8543)
(8433)
数学(7878)
(7853)
贸易(7840)
数学方法(7728)
(7722)
(7469)
环境(7412)
(6905)
发展(6889)
(6867)
机构
学院(137398)
大学(135617)
研究(59413)
(54251)
经济(53004)
中国(43777)
管理(43697)
科学(38642)
理学(35680)
理学院(35114)
管理学(34220)
管理学院(33966)
(33312)
(32824)
(32375)
研究所(29601)
农业(26102)
中心(25709)
(24766)
业大(24730)
(23922)
(21784)
(21466)
北京(21338)
(20570)
师范(20303)
(19380)
科学院(18856)
财经(18120)
技术(17966)
基金
项目(86938)
科学(66059)
研究(61345)
基金(59040)
(54004)
国家(53490)
科学基金(43096)
社会(36845)
(36533)
社会科(34845)
社会科学(34837)
(30471)
基金项目(30224)
自然(27564)
教育(27182)
自然科(26868)
自然科学(26857)
自然科学基金(26342)
(25838)
编号(24488)
资助(24232)
成果(20985)
重点(20811)
发展(20219)
(19848)
课题(19525)
(18018)
计划(17332)
(17237)
创新(16899)
期刊
(72767)
经济(72767)
研究(45904)
中国(37936)
(33268)
学报(29275)
科学(24542)
农业(22637)
大学(21264)
教育(20176)
学学(19941)
管理(19154)
(18036)
(16209)
金融(16209)
业经(13342)
技术(12700)
(12253)
经济研究(11660)
问题(9211)
财经(9002)
业大(8646)
(7847)
(7752)
科技(7658)
林业(7634)
(7547)
世界(7370)
图书(7282)
国际(6969)
共检索到238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玲  钟新民  李必元  王五宏  岳智臣  
从农家雪菜品种"细叶萧"航天搭载后代的小孢子再生植株中,发现1个不育态的特异植株ZC-5-(4)-1。对该材料进行了农艺性状、花器形态、花粉活力与萌发率、自交结实率等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株系植株整齐,生长强势;典型长柱头,花蕾持续难以开放,花药干瘪但稍有花粉,花柄和枝条上有大量蜜腺;花粉生活力及萌发率极低;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初步判定该特异态材料为一个典型而优异的功能不育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钧  张铎  刘巷禄  郝秀忍  王惠芳  
发现并系统观察了棉花雄性不育材料晋A。通过镜检、自交、测交、回交、开放授粉和网罩试验表明,此材料不育性完全而稳定,陆地棉品种可作其完全保持系,海岛棉品种可使其育性恢复,是我国新发现的又一质核不育材料。其不育胞质来自陆地棉,但与其它胞质系不同。这一发现为棉花三系配套、实现产量上的突破提供了新的胞质基因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邬贤梦  肖钢  官春云  
104S是一个从自交系99104植株群体中发现的油菜新型温敏核不育材料.育性调查表明,104S的育性变化与现有已育成的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具有相似的规律性,但其花器形态与后者有所不同,为一种较大花瓣的温敏核不育材料.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4S的育性受1对隐性不育基因和1对主效及若干微效温敏基因共同控制.104S的不育基因与湘油402S中的不育基因为非等位基因,而且两者的温敏基因只对其相对应的不育基因起调控作用,而对其他不育基因不起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瑞昌  万正杰  徐跃进  杨文杰  傅廷栋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12A及其保持系0912B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其花药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特点。结果表明:0912A不育系的败育形式多样,主要有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无花粉囊的形成;部分花药在花粉母细胞期至单核小孢子期出现发育异常:有的花粉母细胞液泡化后浓缩解体,还有的花粉母细胞因绒毡层细胞径向肥大或液泡化而受挤压解体;有的花粉母细胞虽能进行减数分裂,但发育到四分体时期或单核时期细胞解体,花粉败育。同时对0912A的花器官形态进行观察,发现其雄蕊退化为细丝状,败育彻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灿洁  李德超  袁贞贞  李金萍  徐跃进  傅廷栋  万正杰  
以新型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hau CMS所获的杂种为主要研究对象,选育获得1个叶用芥菜强优势组合(0912a×X2),在已经明确杂种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研究杂交组合(0912a×X2)腌制加工过程中安全标准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最优处理模式。结果表明:腌制前期(0~15 d),低含量硝酸盐的优化组合是腌制温度为30℃,亚硫酸钠添加量为75 Mg/kg,食盐质量分数为3%,VC添加量为0.02 g/kg;低含量的亚硝酸盐优化组合模式为腌制温度为10.7℃,亚硫酸钠添加量为50 Mg/kg,食盐质量分数为1%,VC添加量为0.01 g/kg;腌制后期(16~31 d)低含量硝酸盐的优化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慧敏  何勇  邵泱峰  朱祝军  符庆功  
以5个叶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foliosa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基因型、低温预处理、高温热激、更新及加液和秋水仙碱等对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4个品种获得胚状体,各品种间胚状体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特选九心芥’胚产量最高;4℃低温预处理24~48 h及33~34℃高温热激处理24~48 h对诱导胚状体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更新和添加培养基处理也可促进胚状体发生,以质量浓度为170.0 g·L-1的蔗糖起始培养48 h后添加等质量浓度90.0 g·L-1蔗糖培养基处理效果最佳;1~10 mg·L-1秋水仙碱24~48 h处理可提高小孢子培养反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独臣  李跃建  房超  蔡鹏  杨宏  刘小俊  梁根云  
对23个叶用芥菜品种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3个叶用芥菜均含有相同的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但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各样品总氨基酸平均含量10.02 mg/g(FW),必需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30.5%,酸性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7.0%;同时,23种叶芥的其他主要营养成分也非常丰富,含量较高。其中维生素C平均含量45.47 mg/100g,蛋白质平均含量1.47%,粗纤维含量平均含量0.66%,可溶性总糖平均含量2.5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秀清  武彦荣  高秀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志红  王永清  陈学群  康彪  
以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胞质雄性不育系欧新A为不育胞质供体,以菜用芥菜中笋子芥(B.juncea var.crassicaulis)、茎瘤芥(B.juncea var.tumida)和大头芥(B.juncea megarrhiza)为受体,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育成了莱用芥菜三个变种的胞质雄性不育系。每世代全部植株的花器结构均具有典型的雄不育特征,表现为雄蕊增长、柱头突出蕾外。不育系蜜腺发育良好,大而浓绿,在蕾期和花期间存在明显的“突柱期”。初花期比保持系推迟3~7天,整个花期延长1~3天。其雌蕊育性正常,人工授粉后平均单荚结籽15.6粒,比保持系多1.2粒。不育系花粉败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团结  盖钧镒  
【目的】研究大豆不育性自然变异的特点,发掘新不育种质。【方法】1998~2003年通过田间观察和实验室镜检从8327份大豆资源和414个大豆杂种后代群体中分别筛选出11和6个不育新种质,对其进行雌雄育性表现及遗传研究,并通过5个品种的大群体估算大豆不育性自然突变频率。【结果】对这17个不育种质与原亲代形态性状比较结果表明,10个从大豆资源群体所获得的不育种质与原亲本相似,其不育性可能由基因突变所致。17个不育材料中13个雄性完全不育,4个部分不育,由人工平行杂交试验结果及不育株自然结荚状况可将不育种质的雌性育性分为可育、部分不育和完全不育3类,雌雄育性组合有6种不育类型。17个不育材料中7个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媛  蔡丽  刘淑晶  姚培杰  万正杰  
对33份不同变种的芥菜种质资源材料(大头芥4份、笋子芥1份、茎瘤芥3份、分蘖芥6份、大叶芥11份、结球芥2份、长柄芥1份、籽用芥1份、宽柄芥菜4份)进行人工机械摩擦接种,通过病情调查和抽薹期ELISA检测,最终筛选出9份抗病毒病材料。在病情调查中,17Y-7V、17Y-36V病情指数都为0,表现为免疫,其ELISA鉴定DP/DN比值小于2.1,分别为1.38、1.97,呈阴性;17Y-13V、17Y-20V、17Y-21V、17Y-31V、17Y-33V、17Y-34V、17Y-35V病情指数分别为2.86、5.33、2.00、8.00、5.93、5.71、2.00,表现为高抗,其ELISA鉴定DP/DN比值分别为1.12、0.89、1.60、0.93、0.78、0.81、1.33,均小于2.1,呈阴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英  唐兵  付文苑  杨静  陶莲  吴康云  
以3个优良的地方品种(杂合体)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胚诱导、植株再生、倍性分析和单倍体加倍技术进行研究,完善叶用芥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创制优良DH系应用于育种实践中。在小孢子培养中,选取花蕾是小孢子培养成功的关键,花瓣长/花药长为3/4,花药为黄绿色可作为叶用芥菜小孢子培养选取花蕾的形态指标;供试3个品种都获得胚状体,但品种间出胚差异较大,MR-1共45个胚/皿,MR-2共198个胚/皿,MR-3共4个胚/皿;子叶形胚接种于再生培养基上成株率达98%,获得128株再生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出105株双单倍体,自然加倍率为82%,在组培苗期用0.1%的秋水仙素浸泡单倍体植株茎尖1h,加倍率为75%。从DH群体中筛选出4个优良DH系,通过品种比较试验鉴选出1个耐抽薹DH系,4月上旬开始抽薹开花,叶柄宽大肥厚,产量高,适合鲜食加工,可补充当地春淡市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良  崔瑾  夏妍  崔晓艳  陈新  
为确定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温室大棚所采集到的表现花叶、皱缩、明脉症状的绿豆植株是由何种病毒引起的,采取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RT-PCR、序列测序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风轮状、束状病毒内含体,与Potyvirus属病毒粒子形态一致;对所提取的病样总RNA使用Potyvirus通用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由1 082个核苷酸组成的序列,包含编码228个氨基酸的完整cp基因,产物通过NCBI比对,发现和已报道的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 virus,BCMV)HB分离物同源性高达95%,初步判定该病原为菜豆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怀珊  苏振喜  赵庭周  史华清  
对云南芥菜型油菜胞质不育系柱头突出蕾外长度及花粉生活力进行了研究。8个田间农艺性状不同的不育系柱头均突出蕾外,但突柱的长度与不育性无显著相关性,无论突柱长或短,都表现雄蕊退化,花粉败育,有生活力的花粉数量很少且不萌发。所以,突柱是这类芥菜型油菜不育性的重要标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正宜  刘勇  
油菜抗菌核病、病毒病材料的鉴定与筛选@曾正宜@刘勇¥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油菜,菌核病,病毒病,抗性,鉴定,筛选油菜抗菌核病、病毒病材料的鉴定与筛选曾正宜刘勇IdentificationofResistanceofRapeseedMaterialstoScl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