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2)
2023(8397)
2022(7255)
2021(6543)
2020(5814)
2019(13579)
2018(13492)
2017(26099)
2016(14559)
2015(16771)
2014(17048)
2013(17024)
2012(16006)
2011(14532)
2010(14706)
2009(13984)
2008(14240)
2007(13060)
2006(11287)
2005(10356)
作者
(43831)
(37006)
(36962)
(35308)
(23347)
(17698)
(16999)
(14327)
(13851)
(13155)
(12514)
(12299)
(11846)
(11709)
(11696)
(11600)
(11533)
(10918)
(10837)
(10628)
(9261)
(9117)
(8920)
(8397)
(8338)
(8276)
(8247)
(8232)
(7494)
(7387)
学科
(59337)
经济(59242)
管理(46230)
(42693)
(35484)
企业(35484)
方法(28060)
数学(24675)
数学方法(24456)
(19704)
(16795)
(16674)
中国(15234)
业经(12860)
(12666)
(12039)
财务(12010)
财务管理(11974)
企业财务(11337)
(11293)
贸易(11289)
(11097)
(10981)
(10569)
农业(10554)
地方(10550)
银行(10541)
(9941)
(9807)
金融(9803)
机构
大学(217950)
学院(215733)
(89723)
经济(87774)
管理(80934)
研究(73053)
理学(69222)
理学院(68433)
管理学(67308)
管理学院(66890)
中国(55869)
(45638)
(45203)
科学(44642)
(39753)
(37994)
财经(34851)
研究所(34171)
中心(34018)
(33991)
业大(33320)
农业(31414)
(31346)
北京(28564)
经济学(28252)
(27103)
师范(26800)
(26154)
(25662)
经济学院(25617)
基金
项目(139476)
科学(109249)
基金(101410)
研究(101002)
(88323)
国家(87600)
科学基金(74304)
社会(63831)
社会科(60425)
社会科学(60405)
(54775)
基金项目(53880)
自然(47862)
教育(47016)
自然科(46702)
自然科学(46687)
(46357)
自然科学基金(45880)
编号(41193)
资助(41190)
成果(34619)
重点(31776)
(31747)
(29927)
(29603)
(28994)
课题(28528)
创新(27276)
科研(27265)
教育部(27103)
期刊
(99889)
经济(99889)
研究(63617)
中国(45150)
(38300)
(36424)
学报(36262)
科学(31964)
管理(28655)
大学(27056)
学学(25549)
农业(23718)
教育(21375)
(20645)
金融(20645)
技术(18365)
财经(17977)
业经(15634)
经济研究(15542)
(15335)
问题(13571)
(12616)
(11585)
(10964)
技术经济(10936)
理论(10891)
财会(10278)
实践(9778)
(9778)
统计(9759)
共检索到325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荣清 ,魏进  
初婚表在衡量当年初婚水平,研究初婚变化趋势中起重要作用;也是进行地区对比、年代对比及分析初婚特征的一个重要方法。但也许是由于制作初婚表需要的统计资料较多,有些资料又不易收到,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我国较大地区范围的初婚表。我国在1982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以及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调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口资料,使我们有可能作出1981年的全国女性初婚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胜利  
各项概括性的生育率指标,如出生率、一般生育率、总和生育率等,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人们曾根据各种人口统计资料,做出很多回归方程,描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但是,对于生育率的概括性指标与分项指标(如胎次率、年龄别生育率等)之间关系,却很少有人研究。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要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清楚地揭示出出生率与一胎率之间的制约关系,这对于正确制定人口规划,估价各地计划生育工作效果,提高计划生育统计质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莉  
一、已婚生育率指标及其分析意义 目前,我们考察妇女的生育率水乎及其变动情况,通常采用的是按育龄妇女口径计算的一套生育率指标,即育龄妇女生育率。实际上,生育率指标还可以按照已婚育龄妇女的口径计算出一套已婚生育率指标。其中,已婚妇女年龄别生育率(ASMFR)是最基本的指标。已婚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累计生育率和终身生育率都是在ASMFR的基础上推算出来的。ASMFR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伯华  
妇女生育率的计算,涉及到两个变量:分子是婴儿出生数,分母是有关的妇女人数。按照分母中所用的是育龄妇女人数或仅是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妇女生育率又可分为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 在未婚生育仅为个别现象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育龄妇女生育率与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具有共同的分子。这时,育龄妇女生育率=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已婚比例。该关系式表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友华  
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育年龄是描述女性婚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人口出生的重要参数。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使中国第一次获得这方面的完整准确的资料。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又提供了截止1987年的最新资料。本文从分析中国196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文章依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数据和地方文献资料考察20世纪30年代以来法定婚龄、政策婚龄对农民初婚行为的约束作用。文章的基本结论是20世纪70年代之前,法定婚龄并非刚性原则,具有相当大的弹性。迄至80年代初,尽管各个时期都有一定比例低于法定婚龄结婚者,但多数民众却遵循了这一原则。晚婚年龄政策虽未被多数民众所恪守,但却将低于法定婚龄结婚者的比重降到最低。80年代法定婚龄以下结婚率上升与集体经济组织制约降低有关。90年代农村晚婚率上升是社会经济初步转型力量推动的结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庆石  
根据人口生命表的原理,建立反映人口婚姻转移过程的表,在人口统计学中,叫婚姻表。一它是根据一个假定的同时出生的人口群体(通常为100000人),以及人口分年龄的初婚概率,用一定的数学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口婚姻转移模型,在人口婚姻分析和预测中有重要的作用。婚姻表有两种:一种是婚姻粗表,一种是婚姻净表。粗表只考虑结婚一个因素,不考虑“死亡”因素,即假定这个人口总体无死亡。净表则既考虑“结婚”,也考虑“死亡”,即把结婚和死亡两个因素作为人口总体减少的仅有的两种现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华光  
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大量的数据资料。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后,便得到一系列说明被研究事物总体的统计数字,再把这些数字用一定形式的表格表现出来,就形成了统计表。统计表的作用在于它能对社会生活现象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必华  
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章如果配上好的标题,就象好商品贴上了漂亮的标签,裹住了华贵的外表,也具有光彩照人的作用。不少作者为了制作好的文章标题,总是冥思昼想,寤寐求之。有名的大报人邓拓曾说:“有谁为我制作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头。”可见他对文章好标题的关心之切! 统计分析也要好标题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如果一篇文章标题平淡庸俗,冗长拉杂,千篇一律,甚至文不对题,使人一看就觉得面目可憎。这样,岂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於嘉  谢宇  
文章分析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我国男性与女性初婚前同居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居民中具有初婚前同居经历的比例约为10%,且这一比例在较年轻的群体中更高。在最近结婚的人群当中,同居比例达到1/3以上。根据发展范式这一理论框架,结合我国的社会情境,文章提出,人们观念的改变与制度的变化是造成我国同居比例上升最主要的推动力。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出生世代、教育程度、城市生活经历、流动经历、党员身份和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因素,对我国居民是否具有初婚前同居的经历均有着显著的影响。文章对同居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我国初婚年龄的推迟等婚姻与家庭领域中发生的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国平  李汉东  
一定时期的人口初婚年龄分布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婚姻选择行为的影响。文章首先提出了随机扰动因素影响下的初婚年龄分布模型,并建立了年龄别初婚率统计方法,然后对中国自1985年以来的初婚年龄分布的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城乡差异和教育程度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初婚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2)初婚年龄分布的延迟效应存在从城市、镇、乡村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3)接受大学教育的男女人口与其他教育程度人口相比,其初婚模式相似,但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於嘉  谢宇  
文章分析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我国男性与女性初婚前同居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居民中具有初婚前同居经历的比例约为10%,且这一比例在较年轻的群体中更高。在最近结婚的人群当中,同居比例达到1/3以上。根据发展范式这一理论框架,结合我国的社会情境,文章提出,人们观念的改变与制度的变化是造成我国同居比例上升最主要的推动力。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出生世代、教育程度、城市生活经历、流动经历、党员身份和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因素,对我国居民是否具有初婚前同居的经历均有着显著的影响。文章对同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荣清  
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迅速增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掌握少数民族人口动态变化,是我们了解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原因,把握今后变化趋势及采取相应对策的前提。本文研究的是人口动态的一个方面——初婚变动。首先叙述了少数民族37年(1950—1986年)来总和初婚率的变动,并提出了判定年平均总和初婚率和终身已婚率关系的一个准则;然后对少数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然而,这个“大”到底有多大?中国人口的婚嫁年龄发生过怎样的变化?过去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15岁以上人口进行了婚姻状况方面的全面调查,用电子计算机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玉珊  
Homepage的制作●谭玉珊(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北京100036)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Internetapplication,moreandmorepeoplehopetohavetheirownhomepa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