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0)
- 2023(5521)
- 2022(5050)
- 2021(4856)
- 2020(4264)
- 2019(10558)
- 2018(10196)
- 2017(19211)
- 2016(10897)
- 2015(12629)
- 2014(13026)
- 2013(13196)
- 2012(12654)
- 2011(11428)
- 2010(11554)
- 2009(11011)
- 2008(11299)
- 2007(10089)
- 2006(8526)
- 2005(7869)
- 学科
- 济(48714)
- 经济(48674)
- 业(28886)
- 管理(27674)
- 方法(25366)
- 数学(23024)
- 数学方法(22853)
- 企(21255)
- 企业(21255)
- 农(14671)
- 中国(13852)
- 财(12745)
- 贸(10357)
- 贸易(10356)
- 易(10075)
- 学(10044)
- 农业(9810)
- 地方(8934)
- 业经(8245)
- 制(8217)
- 务(7823)
- 财务(7808)
- 财务管理(7784)
- 企业财务(7323)
- 和(7193)
- 银(7048)
- 银行(7018)
- 融(6957)
- 金融(6955)
- 行(6621)
- 机构
- 大学(160629)
- 学院(158685)
- 济(69048)
- 经济(67654)
- 管理(59408)
- 研究(56306)
- 理学(50848)
- 理学院(50238)
- 管理学(49336)
- 管理学院(49029)
- 中国(43289)
- 科学(34858)
- 京(34272)
- 农(31120)
- 财(31012)
- 所(29832)
- 研究所(27003)
- 中心(26543)
- 业大(25350)
- 农业(24717)
- 财经(24546)
- 江(24318)
- 经(22260)
- 经济学(21868)
- 北京(21785)
- 范(20918)
- 师范(20700)
- 经济学院(19887)
- 院(19455)
- 州(18932)
- 基金
- 项目(102108)
- 科学(78983)
- 基金(73541)
- 研究(73091)
- 家(64244)
- 国家(63720)
- 科学基金(53244)
- 社会(45526)
- 社会科(43078)
- 社会科学(43061)
- 省(39575)
- 基金项目(38966)
- 自然(34435)
- 教育(34161)
- 划(33930)
- 自然科(33601)
- 自然科学(33589)
- 自然科学基金(32999)
- 资助(31050)
- 编号(30389)
- 成果(25226)
- 部(23352)
- 重点(23348)
- 发(21889)
- 课题(20547)
- 创(20505)
- 科研(20232)
- 教育部(19757)
- 大学(19383)
- 创新(19300)
共检索到242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嵇月婷 林国丽
相较于仲裁而言,调解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不仅为劳动争议双方节约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也节省了司法资源。仲裁调解作为劳动争议仲裁中的强制程序,在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可能影响该环节的关键因素,探讨了劳动争议案件特征、调解主体特征对劳动争议仲裁中调解结果的影响。随后,从北京市海淀区和昌平区两个劳动仲裁庭2007-2014年的裁决书和调解书中提取相关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劳动争议案件特征维度中,案件诉求金额和劳动者委托律师代理会显著影响仲裁调解的结果;在调解主体特征维度中,企业所有制形式和仲裁员性别会显著影响仲裁调解的结果。
关键词:
劳动争议 仲裁 调解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欧
本文认为,由于在华外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近年大量增加以及这类劳动争议所显示出的特定性质,我国应按照保障在华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的指导目标,完善相应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制度,并从根本上规范外国人的就业制度。
关键词:
在华外国劳动者 劳动争议 劳动权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振麒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宪民 郭文龙
社会发展对劳动关系的调节提出了全新要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已显示其紧迫性。其制度的取向应使争议处理纳入劳动关系调节体系,其内容应体现当事人意志的作用,其效果应达到息讼目的,其方案的设计又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尤其是历史的沿革,具体设想是改现行企业调解机制为行政调解机制,改现行先裁后审制为分类处理制度,并辅之以一整套的配套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