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41)
- 2023(4109)
- 2022(3476)
- 2021(3013)
- 2019(5141)
- 2018(4909)
- 2017(9365)
- 2016(4810)
- 2015(5520)
- 2014(5594)
- 2013(5664)
- 2012(5739)
- 2011(5647)
- 2010(5881)
- 2009(5518)
- 2008(5160)
- 2007(4668)
- 2006(4533)
- 2005(4265)
- 2004(3765)
- 学科
- 济(49341)
- 经济(49316)
- 地方(14742)
- 地方经济(11725)
- 方法(11550)
- 管理(11307)
- 数学(10477)
- 数学方法(10447)
- 学(9258)
- 中国(8296)
- 业(7711)
- 业经(7104)
- 经济学(6307)
- 环境(5978)
- 农(5885)
- 融(5311)
- 金融(5311)
- 企(5234)
- 企业(5234)
- 发(5102)
- 产业(4681)
- 资源(4666)
- 和(4527)
- 世界(4519)
- 关系(4496)
- 制(4393)
- 农业(4364)
- 贸(4355)
- 贸易(4351)
- 体(4314)
- 机构
- 大学(83631)
- 学院(83080)
- 济(47841)
- 经济(47118)
- 研究(38082)
- 中国(27701)
- 管理(26437)
- 理学(22091)
- 科学(21782)
- 理学院(21704)
- 管理学(21400)
- 管理学院(21234)
- 所(20468)
- 研究所(18585)
- 财(18259)
- 京(18125)
- 经济学(16476)
- 中心(15239)
- 财经(14503)
- 经济学院(14447)
- 院(13457)
- 经(13078)
- 科学院(12898)
- 农(12588)
- 江(12533)
- 北京(11982)
- 范(11478)
- 师范(11411)
- 财经大学(10543)
- 社会(10323)
- 基金
- 项目(50309)
- 科学(39616)
- 基金(37274)
- 研究(35235)
- 家(33184)
- 国家(32973)
- 科学基金(27210)
- 社会(24698)
- 社会科(23497)
- 社会科学(23490)
- 基金项目(19229)
- 省(18178)
- 自然(16415)
- 自然科(15972)
- 自然科学(15970)
- 自然科学基金(15655)
- 划(15630)
- 资助(15296)
- 教育(14677)
- 发(12887)
- 编号(12388)
- 济(12120)
- 重点(12119)
- 经济(12022)
- 部(11018)
- 国家社会(11005)
- 发展(10910)
- 展(10794)
- 中国(10234)
- 成果(9982)
共检索到139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志乐
一九九三:东亚的崛起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王志乐(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1993年,东亚(传统的西方地理学把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以及蒙古称做东亚、本文所指东亚包括东北亚(日本、朝鲜半岛、蒙古和中国)以及东南亚。--作者注)经济依然高速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宏伟
当代世界经济的两个重大事件,一个是经济全球化,一个是东亚金融危机,如果我们把这两个事件放在一起分析,或许可以找到东亚①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一、东亚经济崛起的过程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从五六十年代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程极明
21世纪已经过去6个年头,世界经济的格局发生了新的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以金砖四国(BRICs)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了较快和稳定的增长,经济实力有了增强,从而改变了发达国家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力量对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洪钟 杨攻研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意义重大,它将带来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其强大的贸易实力将促进全球经济引擎的多元化,不断提升的金融实力将推进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的巨大变革。然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过程将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其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这一过程的羁绊,需要政府努力提高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发国内需求,同时推行金融改革,提高效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适应全球经济新格局的治理方式,减少未来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发达国家 世界经济格局 变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亚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霍建国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正处于震荡调整之中,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新一轮竞争的加剧,欧美经济所暴露的深层次矛盾在短期内难以调整到位,但这并不意味欧美主导地位的终结。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同欧美主导势力的消退将是一个长期的过渡。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妥善处理自身的发展难题和增长的矛盾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核心是要加快调整发展战略,努力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世界经济格局 战略机遇期 经济全球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军
(一)三极化趋势的明朗化冷战的一个间接结果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三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日本以及以德国为首的西欧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大厦的三根支柱,它们彼此在实力上相互抗衡,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合作与斗争相交错,在发展上极不平衡,在联系上又极为密切。它们今后之间的关系将会如何呢? 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在其名著《国家间的政治》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志丁 刘玉立 胡浩 葛岳静
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研究思潮和研究视角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在现有的研究中,经济地理学明显忽视了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国家行为体以及政治因素对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探讨。首先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出发点,从探讨国家作为世界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体为切入点,指出国家是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真实的行为体,是有意愿、信念、意图等人的性质的。由此,国家跟人一样具有四种不同的身份以及相应的国家利益。身份包含了利益的成分,是利益的先决条件,国家通过确立身份才能确立利益的范围和数量。然后,本文以战后日本的崛起为例,实证研究了国家层面的政治与经济互动下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理。研究结果有利于促进和深化学科交叉以及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对指导我国崛起以及处理与世界大国、周边国家关系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仁宁
“9.11”事件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的增长也将大大下降,对于出口依赖度非常高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来说,将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局面。发展自由贸易区作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也应当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再度崛起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世界经济衰退 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内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特安
东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日报国际部陈特安东亚经济奇迹是20世纪后半期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在历史的脚步即将迈进21世纪之际,东亚经济被视为有着非凡活力和巨大潜力的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世界越来越"认识到在亚洲的机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伯里
东亚金融危机,不仅自身是一场高烈度的经济风波,而且也是一场事关世界经济大局和中国经济大局的经济风波。本文力图透过这场风波,对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格局,以及迈向21世纪的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关系,做一些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林进成
所谓世界经济增长重心是指世界经济中经济活力旺盛、市场容量巨大、经济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即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自从世界经济形成以来,由于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世界经济的增长重心已经发生过并将继续出现转移。认识这种转移,适时地采取正确的对策,对于我们国家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迎接挑战、加快发展,从而使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做出较大的贡献有重大意义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睿洁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势必对中国外向型经济形成强烈冲击。不论是微观、宏观和结构层面,传统外向型经济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在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外向型经济要从理论、路径和政策3个层面进行重造,从而构建新型外向型经济。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 外向型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玲 颜少君
受主要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等综合因素影响,2011年世界各国经济出现集体减速的征兆,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加,总体形势十分严峻,但世界经济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速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和发展路径出现新的变革,亟需构建一个新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
关键词:
世界经济格局 债务危机 全球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舒展 刘墨渊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给我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带来多方面的挑战。从国际维度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兴经济体,我国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虽然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承受的阻力和挑战也在加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世界现有经济强国的国家利益观对我国经济安全的挑战不断加剧。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格局红利,试图重构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