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8)
- 2023(9976)
- 2022(8405)
- 2021(7944)
- 2020(6664)
- 2019(15646)
- 2018(15179)
- 2017(30396)
- 2016(15904)
- 2015(17693)
- 2014(17453)
- 2013(17099)
- 2012(15667)
- 2011(14270)
- 2010(15083)
- 2009(14340)
- 2008(13176)
- 2007(11737)
- 2006(10766)
- 2005(9868)
- 学科
- 济(65154)
- 经济(65098)
- 业(44287)
- 管理(43511)
- 企(35833)
- 企业(35833)
- 方法(29006)
- 融(27220)
- 金融(27220)
- 数学(26307)
- 数学方法(25725)
- 中国(25224)
- 银(25032)
- 银行(25024)
- 行(24298)
- 农(19203)
- 财(17562)
- 制(15363)
- 地方(14606)
- 业经(14188)
- 贸(13966)
- 贸易(13949)
- 易(13653)
- 农业(12968)
- 理论(12472)
- 策(11427)
- 中国金融(11345)
- 务(10927)
- 财务(10876)
- 财务管理(10858)
- 机构
- 学院(216768)
- 大学(213426)
- 济(94657)
- 经济(92630)
- 管理(83225)
- 研究(72597)
- 理学(70528)
- 理学院(69861)
- 管理学(68301)
- 管理学院(67914)
- 中国(64219)
- 财(46418)
- 京(44332)
- 科学(40015)
- 中心(35838)
- 所(35807)
- 财经(35648)
- 江(33632)
- 经(32234)
- 农(32028)
- 研究所(31852)
- 经济学(29735)
- 北京(28530)
- 业大(28184)
- 州(27623)
- 经济学院(26746)
- 范(26610)
- 师范(26389)
- 财经大学(26374)
- 院(26102)
- 基金
- 项目(137332)
- 科学(108729)
- 研究(103804)
- 基金(99260)
- 家(84778)
- 国家(84070)
- 科学基金(73015)
- 社会(65462)
- 社会科(62369)
- 社会科学(62355)
- 省(54244)
- 基金项目(50417)
- 教育(48875)
- 自然(45949)
- 划(45284)
- 自然科(44998)
- 自然科学(44989)
- 自然科学基金(44163)
- 资助(43387)
- 编号(43196)
- 成果(35943)
- 重点(31202)
- 课题(30687)
- 部(30375)
- 发(30226)
- 创(29239)
- 创新(27213)
- 性(26867)
- 国家社会(26752)
- 教育部(26734)
共检索到344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天勇
采用动力学研究方法对社会经济运行这一复杂系统中货币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描述了GDP形成过程中货币在社会制度框架中运动的特点。假定人类追求货币支出收益是理言的自然过程,定义了货币流通速度表达式,由此推导出货币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通过对微分方程求解,得到GDP的动力学模型表达式。对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在货币金融制度不变的情况下,GDP与流通中的现金(M0)具有唯一确定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鄂永健
本文在货币效用模型中引入内生劳动力供给,以此来分析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当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即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比较小时,货币供给增长率上升才会促进就业的增加,反之,货币供给增长率上升反而使就业减少。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消费者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因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就业,对中国的经验检验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而且该分析通过了货币供给增长率的超外生性检验。从长期来看,中国消费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过度依赖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是不可行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瀛
本文在OR模型分析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Calvo价格交错调整粘性和垄断竞争的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对货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出了一个可检验的假说:与传统Mundell-Fleming等模型的结论不同的是,开放条件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最后以中国实际数据为样本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宝贵 马军海
文章首先在Kopel古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不完全信息下的双寡头非线性动力学古诺模型;然后对该模型的四个不动点失稳后能否产生Neimark-Sacker分岔进行了判定分析;最后,通过计算第一Lyaponov指数,对模型中产生的Neimark-Sacker分岔的方向及其不变封闭曲线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证明,并做了相应数值模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增来 梁东黎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研究美国货币政策正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是:(1)在短期内对进口、出口、净出口产生正效应,在长期对这三者产生负效应。(2)在短期内对我国产出造成负效应(期间暂时出现对产出的正效应),从长期看对我国产出造成负效应。(3)通过对进口、出口、净出口和产出冲击的方差分解显示,美国货币政策正冲击对产出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动态冲击 结构向量自回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松涛 刘洪玉
本文首先提出以住房市场为载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框架,其次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研究住房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实证分析表明,利率1标准方差正向结构冲击(0.25%)引发私人消费下降1.09%,经济总产出和价格总水平也相应降低,房价则下降0.47%;房价1标准方差正向结构冲击(1.17%)引发私人消费上升1.24%,经济总产出和价格总水平也相应提高。上述结果综合表明,房价解释货币政策下私人消费下降的45%,进一步应用数值模拟分析得到54%的结果,从而证明住房市场是传导货币政策信号的重要载体。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乔晓楠
本文从《资本论》关于生息资本的论述出发,利用一个异质性主体模型来阐述利息率、杠杆率以及资产价格的决定机制。研究发现如果资本掌握的技术存在差异,那么生产效率的差异将会导致利润率的差异,进而影响其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的职能选择。于是,伴随着资本借贷关系的形成,利息率、杠杆率以及资产价格将被同时内生决定。此外,因为技术扩散程度会影响产业资本的贷款意愿以及利润率水平,所以在技术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投资与金融投资的收益率可能出现反向变动的情况,这也是经济“脱实向虚”的重要原因。结合前述发现,本文还对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政策的难点、工具以及目标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利息率 杠杆率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类承曜 谢觐
本文是对诺德豪斯(Nordhaus)模型(1994)的发展。与国内绝大部分文献IS-LM框架下的传统分析方法不同,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财政-货币”博弈模型证明了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对于改进社会福利的重要性。无论是“囚徒困境”中过高的财政赤字和过低的货币发行量,还是“财政领导”时短期内的恶化,都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针对这一现象,政策建议是建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委员会,以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博弈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定核
二次大战后,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西方各国的一半,对外贸易占世界各国首位,黄金储备占西方各国储备总额的3/4。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制,采取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规定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各国中央银行可以按这个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各国货币按其含金量订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楷弛
本文以剑桥增长公式和收入支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货币量值变量的宏观经济模型,讨论企业行为模式和货币银行体系的融资约束如何决定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论证了在需求起决定作用的市场经济中,宏观变量可能存在数个不同的稳定增长状态,其中一些是"刀锋增长路径",另一些则是经济长期收敛的对象,当前的投资资产比决定未来趋向于其中哪一个,而利息率、储蓄率和收入分配的变化可以改变这些稳定增长状态。最后本文根据以上分析给出了本模型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天勇
货币在人类社会的制度框架中运动,决定了研究货币的运动有三个方面,即货币、制度及两者的关系。通过定义货币流通速度,推导出货币动力学模型,证明了货币运动有一总的循环运动方向和货币运动具有连续介质特征,也证明了费雪和魁奈等人提出货币运动如同流体的假说,从能量的角度推导出货币跨国运动模型。运用控制连续介质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来对货币的运动实施监管,即要从边界进行控制,如果只在货币这一连续介质内部控制货币质点的运动,这是徒劳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基于中国部门间劳动力流动以及结构转型的事实,建立了一个包含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部门的多部门NK-DSGE模型,模拟外生冲击下中国部门间劳动力流动、结构转型与服务深化的特征,结果发现:(1)部门技术冲击具有"外溢性";(2)部门技术冲击引起"服务深化";(3)部门技术冲击以及整体冲击引起部门间劳动力流动,进而产生结构转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结构转型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结构转型扩大了货币政策的实际效应,并降低其名义效应。这一发现意味着在评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时,忽略结构转型因素将会产生偏误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结构转型 服务深化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少波 贺庆春
国内外的研究普遍显示,货币错配是造成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研究者所构建的模型主要集中于对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研究,无法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引致渠道作出解释。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两期微观经济主体(银行、企业)行为模型。模型表明本币的大幅升值会恶化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一国的金融或经济危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净外币资产形态下货币错配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军
目前的文献忽视了持有国外债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也忽视了这一背景下政府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互动效应。通过构建含"债权压力"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本文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发现:(1)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响应、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不响应是符合我国宏观经济事实特征的模式选择。(2)债权压力冲击在短期内会提升社会总产出,但持续期非常短。(3)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的冲击效应大于中央支出的政策效应。(4)外部产出冲击和地方财政支出冲击对社会总产出的波动贡献较大;外部产出冲击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波动影响也日益增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本文运用新凯恩斯框架下的DSGE模型研究金融中介效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利率规则还是数量规则,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都会弱化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影响;(2)在利率规则下,金融中介效率提高还会平滑劳动的波动,并最终减少社会福利损失,而在数量规则下,金融中介效率提高会放大货币政策冲击造成的劳动的波动,并最终放大社会福利损失。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当由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变。
关键词:
金融中介效率 货币政策 福利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