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5)
2023(4446)
2022(3926)
2021(3549)
2020(3277)
2019(7516)
2018(7171)
2017(13395)
2016(7281)
2015(7923)
2014(7474)
2013(7467)
2012(7000)
2011(6411)
2010(6580)
2009(5816)
2008(5828)
2007(5316)
2006(4718)
2005(4367)
作者
(22699)
(19233)
(19085)
(18259)
(12316)
(9299)
(8600)
(7454)
(7340)
(7055)
(6541)
(6436)
(6345)
(6165)
(6109)
(5978)
(5949)
(5597)
(5585)
(5446)
(4895)
(4821)
(4730)
(4361)
(4317)
(4290)
(4288)
(4180)
(4138)
(4001)
学科
(29091)
经济(29068)
管理(18493)
(17983)
(14330)
企业(14330)
方法(12105)
数学(10641)
数学方法(10492)
(8148)
中国(7250)
(6816)
(6433)
(5815)
贸易(5810)
业经(5766)
地方(5742)
(5632)
关系(5391)
农业(5357)
(4938)
理论(4502)
对外(4318)
人事(4195)
人事管理(4195)
(4175)
技术(4057)
经济关系(3915)
环境(3912)
教育(3850)
机构
大学(102645)
学院(101061)
(40549)
经济(39724)
研究(39645)
管理(36074)
理学(31089)
理学院(30645)
管理学(29969)
管理学院(29763)
中国(27781)
科学(25982)
(25469)
(22423)
(21879)
农业(20289)
研究所(20146)
业大(19484)
(17752)
中心(17115)
(16341)
(14121)
北京(13987)
财经(13961)
(13818)
(13797)
师范(13598)
农业大学(13181)
(12730)
科学院(12427)
基金
项目(70700)
科学(54552)
基金(50764)
研究(48060)
(46791)
国家(46388)
科学基金(38181)
社会(29949)
(28500)
社会科(28447)
社会科学(28438)
基金项目(26992)
自然(25679)
自然科(25143)
自然科学(25135)
自然科学基金(24725)
(24224)
教育(22681)
资助(20570)
编号(18441)
重点(16513)
(15439)
成果(15402)
(15315)
(14926)
计划(14504)
创新(13936)
科研(13926)
课题(13622)
(13374)
期刊
(43736)
经济(43736)
研究(29132)
中国(23573)
学报(23206)
(22797)
科学(18627)
大学(16736)
学学(15671)
农业(15379)
管理(13729)
(13695)
教育(13164)
(9088)
技术(8267)
(7777)
金融(7777)
经济研究(7102)
财经(6945)
业大(6721)
业经(6440)
(6252)
(6075)
(6066)
问题(5817)
农业大学(5791)
国际(5708)
图书(5459)
科技(5356)
世界(4780)
共检索到156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立武  黄文轩  陶爱芬  林荔辉  徐建堂  方平平  祁建民  
【目的】探索黄麻矮秆种质爱店野黄麻株高对不同外源激素的敏感性,进而确定该种质属于哪种激素敏感型,为后续利用该矮秆种质剖析黄麻株高的遗传基础与激素调控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首先,比较分析爱店野黄麻与正常株高的栽培品种黄麻179株高等重要农艺性状。其次,以爱店野黄麻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油菜素类固醇(BR)和生长素(IAA)处理,比较分析MS培养基条件下不同处理间下胚轴的长度和叶面喷施大田条件下不同处理间株高的变化;同时,比较分析爱店野黄麻与黄麻179在MS培养基条件下GA3处理间下胚轴的长度。再次,每隔3 d,叶面喷施一次浓度100 mg·L-1GA3,分析连续喷施GA3对爱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武全  曹本高  员海燕  
【目的】研究玉米矮秆突变体的激素敏感性,从代谢水平解释它的矮化机理。【方法】以玉米矮秆突变体(掖478改良系的突变体)和3个野生型自交系(掖478、齐319、PH4CV)为材料,采用不同同质量浓度(50,100,150,200mg/L)赤霉素和生长素于苗期进行喷施处理,喷施后10,20,30d测定幼苗株高,分析该突变体的激素敏感性。【结果】100mg/L赤霉素和100mg/L生长素为最适激素质量浓度,处理后30d赤霉素和生长素对突变体株高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在激素最适质量浓度、最佳观测时间下,赤霉素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娜  姜莹  何蓓如  胡银岗  
【目的】明确赤霉素敏感性不同的矮秆基因对小麦株高和胚芽鞘长度的效应,促进小麦不同矮秆基因的合理利用。【方法】利用分子标记和系谱分析相结合,对中国小麦主产区部分小麦品种及品系中所含的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进行分类,结合田间株高和室内胚芽鞘长度调查,比较赤霉素(GA3)敏感性不同的矮秆基因对胚芽鞘长度和株高的效应。【结果】分子标记检测结合系谱分析对129份供试品种进行分类,含有矮秆基因Rht-B1b的小麦品种58份,含有Rht-D1b的24份,含有Rht8的73份。其中35份品种含有2个矮秆基因Rht-B1b和Rht8,16份品种含有Rht-D1b和Rht8。赤霉素敏感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清海  杨在君  魏淑红  廖明莉  苏瑾  杨宇凤  杨会  王育伟  彭正松  
为明确四倍体小麦矮秆基因Rht14、Rht16和Rht18的赤霉素敏感性及其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促进这些矮秆基因的合理利用。选用分别含有Rht14、Rht16和Rht18的四倍体小麦近等基因系ANW16D(Rht14)、ANW16F(Rht16)、ANW16G(Rht18)及其高秆轮回亲本LD222以及六倍体小麦中国春(Chinese spring),测量其不同浓度GA3处理下小麦的株高,计算赤霉素敏感系数(GRI)并推断3种矮秆小麦的赤霉素反应类型。在成熟期对LD222近等基因系小麦的农艺性状如株高、穗长、主穗穗下第一茎节(P-1)节间长、节间表皮细胞、种子表皮细胞及种子体积等进行测量,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英杰  刘晓婕  张帅  刘洋  张萍  许晨晨  朱学海  
为探究黍子突变体株高、节间和穗部等表型差异及对外源赤霉素的敏感性,以野生型‘260’及其EMS诱变获得的矮秆突变体‘87’为试验材料,对其农艺性状、茎秆细胞学、内源激素含量及喷施外源赤霉素后的表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260’相比,矮秆突变体‘87’成熟期株高、穗长和千粒重分别下降53.3%、31.8%和1.7%;茎粗和分蘖数分别增加14.1%和113.3%。突变体株高的下降与节间数无关,主要由中下部节间长度缩短造成。经细胞学观察,矮秆突变体茎秆缩短主要是由主茎茎节纵向细胞尺寸减小所致,茎粗增加是由横向细胞数目增加造成的。喷施外源GA_3后,植株高度变化与喷施清水基本一致,成熟期矮杆突变体‘87’内源GA_1+GA_3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260’,可见矮秆突变体‘87’为GA不敏感性突变体,导致植株矮化并增强了抗倒伏性能,可作为黍子矮化育种的新种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清  童建华  史齐  彭克勤  王若仲  蔺万煌  Mohammed Humayun Kabir  沈革志  萧浪涛  
【目的】比较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与野生型材料间的植物激素含量差异,并分析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其株高、分蘖的影响,探析植物激素在突变体形态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方法】以T-DNA插入引起的矮秆多分蘖突变体(CA648)及对照中花11(ZH11)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三叶期、五叶期、分蘖盛期、拔节孕穗期的根、假茎(或茎)、叶中的赤霉素(GA1,GA4)、生长素(IAA)、玉米素(Z)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行CA648与ZH11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器官中的植物激素含量差异比较分析;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拔节孕穗期根、基部、茎秆及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博智  周书栋  杨莉颖  马艳青  邹学校  
于EMS诱变辣椒自交系6421种子所构建的突变体库获得1份矮秆突变体(命名为E29),观察E29的表型和细胞学特征,研究E29突变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赤霉素(GA3)、24-表油菜素内酯(24-e BR)及生长素(IAA)对E29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交系6421相比,E29表现出植株矮化,叶片变大、变厚,叶色变深等特征;显微观察结果显示,E29变矮是由于其茎秆伸长区细胞长度缩短,叶片变大、变厚是由于其叶肉细胞变大及细胞数增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突变性状由单隐性基因控制;外施不同质量浓度的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盈盈  乔保建  洪德林  
以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IL)及其亲本为遗传材料,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在两个环境下研究了水稻抽穗期4个异交性状对外源GA3处理的敏感性及其QTLs定位。结果表明:两个环境下BIL群体4个异交性状GA3处理值较对照显著增加。最上节间长度反应指数在两个生长环境中共检测到3个QTLs,分别位于第1、3、11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分别来自Kasalath、Kasalath、Nipponbare,解释表型变异的7.70%~13.77%。柱头外露率反应指数共检测到2个QTLs,分别位于第2和第7染色体上,对GA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欧俊梅  王治斌  李生荣  任勇  周强  陶军  
为了深入了解矮秆糯小麦材料的遗传规律,以4个矮秆糯小麦材料为母本,5个高产小麦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小麦13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3个农艺性状的表现都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的。13个性状遗传力均较高,除倒3节间长、倒4节间长、倒5节间长、退化小穗和千粒质量5个性状外,其余性状主要由加性基因决定。除结实小穗外,其余各性状的GCV均较大,表明对其选择和改良的潜力较大。株高及各节间长与各产量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指出小麦高产育种应注意协调好穗下节长与株高之间的关系,各节间长度与单株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关系,从而实现糯小麦高产稳产的育种目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籍贵苏  杜瑞恒  张喜英  
对谷子根部性状的遗传及根的地下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期高秆、矮秆材料的根重、根伤流液大小均是受遗传控制的性状。高秆材料的根条数明显地高于矮秆材料。谷子的根部性状与产量及与产量关系密切的性状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根条多、根重大、后期根伤流液大小适中对植株的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形成非常有利。根系大、在耕作层的分布范围广、后期根活力大、不早衰是高秆材料在产量上明显优于矮秆材料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金桂  张玉宗  周燮  
采用赤霉素点滴法(苗期)、浸渍法(芽期)以及喷洒法(拔节期)对3种谷子矮秆突变体的赤霉素反应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矮宁黄和623C属赤霉素反应敏感型,它们苗期的叶片和叶鞘及拔节期的节间均可随外加赤霉素而显著伸长,达到正常株(苗)高;CH84113则属于赤霉素反应不敏感型,多种赤霉素(GA1、GA3、GA4、GA7、GA9)处理均不能使其株(苗)高恢复正常。用ELISA对3种矮秆突变体和正常品种伸长敏感期(拔节期)幼茎的GA1+3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矮宁黄、623C和CH84113的GA1+3含量均存在着显著的亏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超  孙君灵  贾银华  周忠丽  潘兆娥  何守朴  徐正君  杜雄明  
【目的】探索棉花极端矮化突变体AS98株高性状对不同外源激素的敏感性,进而确定该突变体属于哪种激素缺陷型。【方法】以突变体AS98和正常型品种LHF10W99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GA3、IAA和BR处理AS98,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AS98株高、节间长度和叶片数的变化;同时,分析AS98在GA3和PP333处理后,α-淀粉酶活性、POD活性、SOD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没有用激素处理的突变体AS98的平均株高、节间长度、铃重、子指,均显著低于正常基因型LHF10W99,但是其相同时期的叶片数和衣分等性状与LHF10W99差异不显著;100mg·L-1的外源GA3连续处理后,AS98的株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永建  张莉萍  潘光堂  荣廷昭  
研究了7 个 C I M M Y T玉米种质群体在四川生态环境下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光周期敏感性。结果表明,参试的7 个 C I M M Y T玉米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在群体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在群体内存在极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墨白961、墨白962和墨白963 属光周期敏感型种质。墨白968 属中度光周期敏感型种质, 墨白964 和墨白966 较适合于四川生态条件, 墨白967 虽然抽丝、成熟均最早且无明显的光周期反应, 但由于其综合性状表现不佳, 没有利用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中良  郑钦玉  
利用4个普通小麦品种与13个不同显性矮源杂交回交数代以上产生的4套近等基因系,于2006年在非竞争群体条件下开展了近等基因系的二因素品系比较试验,研究矮源及轮回父本遗传背景两个主因素对近等基因系株高株粒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3个显性矮源在本试验统一遗传背景条件下株高为38.3~73.2 cm,显性矮源株高与株粒重呈高度正相关(r=0.868 9)。显性矮源株高提高到62.4 cm以上时,既可达到或超过轮回父本单株生产力,从而作为新型矮源应用于小麦矮化育种。其中,具有SWO7,RHT21,SWO5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使轮回父本株高(92.6 cm)分别降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德  孙大运  江建华  洪德林  
调查了100份水稻资源6个性状对外源GA3的敏感性,并分别以株高、穗颈长和剑叶角度的GA3敏感性指标为变量对100份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与喷清水对照相比,GA3处理后6个性状的平均值都增大了。株高、穗颈长、剑叶角度、倒二节间长和倒三节间长的GA3敏感性均是籼稻高于粳稻。绝大部分资源倒二节间长GA3敏感性高于倒一节间长和倒三节间长。聚类分析表明:扬稻6号等9份资源被聚为株高对外源GA3敏感性高的一类;中籼糯等4份资源被聚为穗颈长对外源GA3敏感性高的一类;滇屯502选早等4份资源被聚为剑叶角度对外源GA3敏感性高的一类。筛选出的资源为异交相关性状对外源GA3敏感性的改良和遗传研究提供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