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2)
- 2023(4399)
- 2022(3830)
- 2021(3479)
- 2020(3023)
- 2019(6900)
- 2018(6949)
- 2017(12278)
- 2016(6766)
- 2015(7500)
- 2014(7324)
- 2013(6975)
- 2012(6610)
- 2011(6062)
- 2010(6238)
- 2009(5752)
- 2008(5648)
- 2007(5198)
- 2006(4717)
- 2005(4373)
- 学科
- 济(23118)
- 经济(23081)
- 管理(16195)
- 业(12785)
- 企(10328)
- 企业(10328)
- 学(8236)
- 中国(7613)
- 农(7201)
- 方法(6840)
- 制(6736)
- 体(6146)
- 财(6052)
- 理论(5497)
- 地方(5479)
- 数学(5379)
- 数学方法(5237)
- 教育(4702)
- 业经(4676)
- 银(4612)
- 银行(4579)
- 融(4570)
- 金融(4563)
- 行(4458)
- 关系(4096)
- 农业(4084)
- 体制(3748)
- 贸(3494)
- 贸易(3488)
- 和(3381)
- 机构
- 大学(92827)
- 学院(91292)
- 研究(38086)
- 济(32198)
- 经济(31346)
- 管理(28816)
- 中国(28001)
- 科学(25701)
- 农(24490)
- 理学(24007)
- 理学院(23622)
- 管理学(22863)
- 管理学院(22683)
- 京(21700)
- 所(20900)
- 农业(19571)
- 研究所(19033)
- 业大(17911)
- 中心(16655)
- 财(16634)
- 江(16083)
- 院(13970)
- 省(13930)
- 北京(13608)
- 技术(13237)
- 范(13223)
- 师范(12968)
- 农业大学(12582)
- 财经(12140)
- 州(12073)
- 基金
- 项目(61570)
- 科学(46570)
- 基金(42857)
- 研究(42478)
- 家(39715)
- 国家(39392)
- 科学基金(31772)
- 省(25175)
- 社会(24710)
- 社会科(23238)
- 社会科学(23231)
- 基金项目(21833)
- 划(21434)
- 自然(21159)
- 自然科(20720)
- 自然科学(20709)
- 自然科学基金(20309)
- 教育(19788)
- 资助(17583)
- 编号(16917)
- 成果(15115)
- 重点(14538)
- 发(13266)
- 课题(13257)
- 计划(12982)
- 部(12703)
- 创(12528)
- 科技(12071)
- 体(11952)
- 科研(11800)
共检索到153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学雄 曹国强 张进玉 张圆 于晓云
【目的】证明末端半乳糖残基在猪透明带糖蛋白中的分布以及它在精子结合和侵入中的作用。【方法】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去除周围卵丘细胞,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络合西非单叶豆凝集素(Bandeiraea simplicifolia lectin-I,BS-I)或蓖麻凝集素(Ricinus communis agglutinin,RCA-I)处理30min,分别观察末端α-D-半乳糖残基或β-D-半乳糖残基在透明带中的定位分布。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BS-I和RCA-I都标记于整个透明带上且比较集中于透明带的外层,其中BS-I显示微弱荧光反应,而R...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庆丰 任雪平
[目的]对小型哺乳动物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可快速有效建立脑衰老的动物模型,本试验旨在探讨长期注射D-gal对小鼠感觉皮层中胆碱能M1受体表达的影响,以揭示D-gal致衰老的神经机制。[方法]成年健康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皮下注射D-gal(100 mg·m L-1),每天1次,连续8周。开颅,取初级感觉皮层制作组织切片,进行Nissl染色和M1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皮层中总神经元密度、M1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密度,以及M1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与总神经元比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小鼠皮层中神经元密度未有显著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宝海 李德发 陆文清 代建国
旨在建立一种适合于测定饲用α-半乳糖苷酶活力的检测方法。实验利用对硝基酚 -α- D-吡喃半乳糖(p- NPG)作为酶反应底物 ,通过 4 0 0 nm比色检测酶反应所释放的对硝基酚的量来测定饲用酶制剂中 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研究表明 ,反应液中所含的对硝基酚的量大于 15 μmol.m L-1时 ,吸光值超过仪器的检测范围 ;酶制剂稀释倍数对对硝基酚比色法的影响较小 ,本底占总酶活的 10 %~ 16 % ,当酶稀释 10 0倍时 ,本底对酶活的影响最小 ;在测定酶活反应时间为 6 min时 ,已经有约 10 %的对硝基酚 - α- D-吡喃半乳糖水解 ,当酶液的酶活在 2 .0 U.m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荣 沈慧星 罗永康 周琼
研究了乳糖与鲢鱼肉肌原纤维蛋白(Mf)在不同反应条件下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的肌原纤维乳糖蛋白的功能特性,测定了其在0.1mol/LNaCl溶液中的溶解性,并对其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乳糖与Mf以1∶1、2∶1、4∶1和6∶1的质量比混合,冷冻干燥后,在50和55℃,相对湿度为65%的条件下反应0~48h制备的肌原纤维乳糖蛋白,其溶解性较Mf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乳糖与Mf质量比为1∶1,50℃反应48h后,肌原纤维乳糖蛋白在0.1mol/LNaCl溶液中的溶解性从反应前的18%提高到63%;55℃反应24h,其溶解性达到89%。结果表明,乳糖与鲢鱼肉Mf发生美拉德反应后生成的肌原纤维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介华 邹思湘 陆承平
将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的结构蛋白与Sepherose 4B偶联制备亲和柱,经亲和层析从团头鲂血清中分离到一种蛋白,能凝集兔红细胞,其血凝性依赖于β巯基乙醇的存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证实该蛋白与D半乳糖有最高的亲和力,其次为甘露糖。梯度PAGE测得其分子量约为240000,SDS梯度PAGE证实该蛋白由分子量为15000的单个亚基组成,亚基之间没有共价连接。以上特性与半乳糖凝集素相符,故称其为团头鲂抗病毒半乳糖凝集素样蛋白。抗体阻断试验证实,此种凝集素样蛋白是团头鲂血清抗病毒及红细胞凝集活性的主要成分。N末段的氨基酸序列为Lys Val Asn Leu Asp Glu Lys Cys P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易 纪春艳 王振中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能够特异性结合并抑制真菌侵染所产生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本试验以健康香蕉幼苗植株为材料,通过硫酸铵沉淀、PM10膜超滤浓缩、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层析等步骤,纯化获得一种PGIP,SDS-PAGE确定其分子质量为38.2ku。该PGIP的活性对温度敏感,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oc4)PG酶活性的抑制高于对Aspergillus niger PG酶活性的抑制,表明其对不同PG酶的抑制具有选择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关瑞攀 白智伟 王倩 唐笔锋 崔秀明 刘迪秋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是植物抗病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期研究中,从三七中分离得到一个编码PGIP蛋白的基因PnPGIP,PnPGIP在转录水平响应三七根腐病菌茄腐镰刀菌的侵染。为深入分析PnPGIP的功能,构建PnPGIP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大量表达,纯化获得PnPGIP的重组蛋白,并进行体外平板抑菌试验;构建PnPGIP的植物超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产生了PnPGIP转基因烟草,分析T2转基因烟草离体叶片对茄腐镰刀菌的抗性。PnPGIP原核重组蛋白对茄腐镰刀菌、胶孢炭疽菌、核盘菌和轮枝状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蛋白量的增加,抑制活性也逐渐增强。q RT-PCR分析结果显示,PnPGIP在T2转基因烟草中大量表达。此外,与野生型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对茄腐镰刀菌的抗性显著增强。PnPGIP是三七中参与茄腐镰刀菌防御反应的重要抗病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介华 邹思湘 陆承平
纯化团头鲂抗病毒半乳糖凝集素样蛋白并自制其兔抗血清 ,在此基础上建立间接ELISA ,测定团头鲂血清中的半乳糖凝集素样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 ,血清中的平均含量为 0 79mg·mL-1;团头鲂血清及纯化的团头鲂半乳糖凝集素样蛋白抗草鱼出血病病毒效价分别为 5 12和 12 8,二者中和指数分别为 4 5 7和 177。所建立的方法与经典的中和试验有较好的平行关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世锋 安雪琴 杨承 王仁刚 任学良 赵杰宏 付强
为了研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在烟草中的生物学功能,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RT-PCR和SMART RACE技术,从烟草中克隆到2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基因c DNA和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Nt PGIP1(Gen Bank登录号:KF317203)和Nt PGIP2(Gen Bank登录号:KF317204)。Nt PGIP1基因全长为1 413 bp,编码338个氨基酸;Nt PGIP2基因全长为1 185 bp,编码329个氨基酸;两基因均没有内含子序列,核苷酸序列有50%的一致性,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有54%的一致性。两基因编码蛋白均含有植物PGIP蛋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婕 王瀚林 李有玉 王自娥 陈晓华 刘迪秋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s)在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尖孢镰刀菌抗性百合野生种岷江百合中分离得到一个PGIP基因及其启动子。LrPGIP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008 bp,编码一个含有33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并具有7个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LrPGIP与油棕、椰子、林烟草的PGIP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1%,94%,86%,且与单子叶植物海枣、粗柄象腿蕉、油棕、椰子的PGIP蛋白亲缘关系更近。LrPGIP在根、茎、叶、花、鳞片中均有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鳞片中的表达量最低。LrPGIP的表达水平受尖孢镰刀菌的诱导,在接种尖孢镰刀菌后72 h表达量最高。植物信号分子水杨酸、茉莉酸甲酯、乙烯利、过氧化氢均诱导LrPGIP表达。LrPGIP受乙烯利诱导后的表达量最高,茉莉酸甲酯次之。LrPGIP启动子片段的长度为706 bp,具有激素以及胁迫响应等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将LrPGIP启动子驱动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的表达框转入烟草表达,GUS活性明显受尖孢镰刀菌、交链格孢侵染以及氯化汞、氯化钠胁迫的诱导,同时还响应茉莉酸、水杨酸等防卫相关植物激素。氯化汞处理后的GUS活性上调幅度最大,其次是交链格孢和乙烯利。可见,LrPGIP启动子活性受植物激素、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诱导。上述结果表明,LrPGIP可能是岷江百合抵御尖孢镰刀菌侵染的重要抗病基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立 林玲 彭影琦 袁冬寅 肖文军
将3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茶氨酸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400mg/kg)组。采用每日皮下注射200mg/kgD–半乳糖生理盐水溶液的方式建立衰老大鼠模型,考察L–茶氨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肝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炎性介质含量的调节作用。每日分别以生理盐水和低、中、高3个剂量的L–茶氨酸生理盐水溶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进行干预性处理8周后,检测大鼠的脾脏和胸腺器官指数、肝脏ALT和AST活力、肝脏内AGEs含量及炎性介质的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茶氨酸能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抑制肝脏ALT和AST活力上调,降低AGEs含量,并同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IL–1R)、白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等炎性介质的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维持肝脏内环境稳定,其中,L–茶氨酸中、高剂量组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肝脏保护作用较好。可见,L–茶氨酸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肝脏AGEs和炎性介质水平,维持肝脏内环境稳态,具有干预肝脏炎性衰老的功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瑜 郭荔 豆丹丹 任伟龙 王丽平
[目的]P-糖蛋白(P-gp)是影响底物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至关重要的因素。本试验旨在探究脂多糖(LPS)对猪肝脏、肾脏和小肠组织中P-gp定位和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合理有效用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合DAB显色技术,用抗P-gp的单抗C219对相关组织的P-gp进行定位,进一步采用Image-ProPlus软件对猪肝脏、肾脏、空肠和回肠中P-gp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检测LPS处理对P-糖蛋白定位和表达的影响。[结果]猪肝脏组织中的P-gp均主要分布于肝细胞间的胆小管细胞膜上,LPS处理3h后P-gp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6h后可降至正常水平。猪肾脏中P-g...
关键词:
LPS 猪 P-糖蛋白 定位 半定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成鹤 曹随忠 李西睿 冯冲 龙川 余树民 储明星 潘登科
【目的】筛选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α1,3galactosyl transferase,GGTA1)基因缺失的猪成纤维细胞。【方法】用同源重组载体pBS-GGTA1-SKO和pBS-GGTA1-DKO电转染GGTA1单等位基因敲除(GGTA1+/-)的五指山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利用磁激活细胞分选(MACS)、MACS联合流式细胞术(FACS)、TcdA联合FACS等3种方法进行细胞筛选;对MACS筛选获得的单细胞克隆进行PCR和FACS鉴定,对MACS联合FACS、TcdA联合FACS获得的细胞集落进行PCR鉴定。【结果】经MACS筛选获得了11个细胞克隆,经鉴定2个是GGTA1-/-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孟佳 刘冬芹 王颖 陆兆新 吕凤霞 赵海珍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酶促反应合成的18种含有不同脂肪酸链数量及碳链长度(C_(8∶0)—C_(18∶3))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对5株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抑菌活性,并初步探讨其活性构效关系。[方法]通过测定半乳糖基甘油糖脂对蜡样芽胞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抑菌率来研究半乳糖基甘油糖脂的抑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结果]本试验共合成9种半乳糖基甘油单酯和9种酰化半乳糖基甘油单酯。半乳糖基肉豆蔻酸甘油单酯(MMGG)的抑菌效果最好,对5株蜡样芽胞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为16~20 mm, MIC值和MBC值均为0.039 mg·mL~(-1),且抑菌率均在99%以上;半乳糖基月桂酸甘油单酯等其余含有饱和中链脂肪酸(C_(8∶0)—C_(14∶0))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以及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的抑菌效果次之;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中,半乳糖基亚麻酸甘油单酯的抑菌效果最好,而含有饱和长链脂肪酸(C_(16∶0)、C_(18∶0))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抑菌效果较差。半乳糖基甘油糖脂的抑菌活性与其所含脂肪酸链的不饱和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所含脂肪酸链的长度存在截断效应,而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结论]脂肪酸链的链长、数量以及不饱和度都会影响半乳糖基甘油糖脂的抑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新元 李华 刘树文 成正龙 王晓博
较低温、较低pH、较高酚类物质含量等不利条件,往往会影响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LF)的正常进行。试验在以上不利条件下添加甘露糖蛋白,研究其对干红葡萄酒MLF进程的影响,以期找到解决实际生产中葡萄酒MLF不能正常进行的方法。结果表明,向葡萄酒中加入一定量的甘露糖蛋白,在正常条件和上述不利条件下,都可以促进MLF的启动,并可加快MLF的进程;对不同的乳酸菌种或制剂,甘露糖蛋白对葡萄酒MLF进程的促进效果不尽相同,Lalvin、V.D和Viniflora 3种乳酸菌在20℃条件下完成MLF比不添加甘露糖蛋白的对照分别少用时3,5和4 d,在14℃条件下完成MLF分别比对照少用时8,12和12 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