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4)
2023(3832)
2022(3245)
2021(2855)
2020(2484)
2019(5876)
2018(5462)
2017(10064)
2016(4972)
2015(5381)
2014(5122)
2013(5136)
2012(4658)
2011(4514)
2010(4462)
2009(4138)
2008(3903)
2007(3418)
2006(3259)
2005(2987)
作者
(14948)
(12475)
(12101)
(11892)
(7863)
(5882)
(5770)
(4771)
(4752)
(4465)
(4220)
(4034)
(3988)
(3936)
(3878)
(3801)
(3673)
(3608)
(3564)
(3440)
(3192)
(3127)
(3022)
(2988)
(2875)
(2753)
(2717)
(2686)
(2611)
(2410)
学科
(24675)
经济(24656)
管理(12676)
(11726)
方法(10140)
(9041)
企业(9041)
数学(8917)
数学方法(8711)
中国(6543)
(6127)
业经(4985)
地方(4711)
(4696)
(4334)
农业(4302)
(4269)
贸易(4264)
(4063)
理论(3963)
(3865)
人民(3860)
关系(3702)
结构(3665)
消费(3575)
(3369)
金融(3369)
(3247)
银行(3232)
(3158)
机构
大学(71214)
学院(70828)
(30601)
经济(30034)
研究(26141)
管理(25809)
理学(22124)
理学院(21890)
管理学(21305)
管理学院(21167)
中国(20065)
科学(15709)
(15223)
(14282)
(13437)
(12789)
研究所(12113)
中心(11469)
财经(10983)
(10673)
业大(10454)
农业(10048)
(9968)
北京(9843)
(9741)
师范(9646)
(9451)
经济学(9446)
(8695)
经济学院(8452)
基金
项目(47445)
科学(37360)
基金(34786)
研究(33678)
(31049)
国家(30780)
科学基金(26155)
社会(21938)
社会科(20856)
社会科学(20850)
(18562)
基金项目(17649)
自然(16682)
自然科(16363)
自然科学(16358)
自然科学基金(16030)
教育(15777)
(15514)
资助(14402)
编号(13125)
重点(10911)
(10348)
成果(10237)
(10131)
(9623)
国家社会(9596)
课题(9489)
科研(9172)
创新(8998)
教育部(8887)
期刊
(36357)
经济(36357)
研究(23580)
中国(16668)
学报(12208)
(11263)
管理(11101)
科学(10745)
(10611)
大学(9330)
教育(8715)
学学(8600)
农业(7415)
经济研究(7285)
技术(6629)
(6434)
金融(6434)
业经(6166)
财经(5374)
统计(4886)
(4695)
(4688)
商业(4658)
(4245)
问题(4027)
(3886)
决策(3874)
技术经济(3554)
(3500)
图书(3225)
共检索到11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笔者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第8期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提出了两个与生命周期假说相一致的总合消费函数,其中一个是 C_1=β_1C_(1-1)+β_2Y_1+(1-β_1-β_2)Y_(1-1) (1)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国民收入。这一消费函数早已被前人提出过,但他们得出这一函数的思路以及对其含义的理解都与笔者的思路和理解不尽相同。在那篇文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莫狄格兰尼在50年代初提出的关于消费生命周期假说,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关于消费—储蓄行为的学说。该假说强调消费者从一生的收入来安排一生的消费,强调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在消费—储蓄决策中的重要性。该假说为理解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储蓄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旦  
在生命周期假说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一个城镇居民住宅资产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关系的模型,并利用2000~2006年的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住宅资产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住宅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作者认为,住宅供给结构不合理和住宅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城镇住宅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的重要原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玲珍  刘旦  
在生命周期假说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城镇居民资产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关系的模型,并利用1978~2006年的数据,分阶段实证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住宅资产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法律制度以及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成熟,是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惠雄  
消费者行为究竟是收入决定还是成本决定,关系到消费函数理论的基础构建与对诸多重大消费者行为现象的理论解释。传统消费函数理论基于收入假说,忽视了不同消费者为获得同一收入需要付出不同生命成本这一关键事实。由于消费的本质意义在于满足消费者生命的需要,生命为消费付出的代价,才是消费者消费支出的理性尺度。因此,消费者消费支出的决定性影响因子并不是收入差异,而是消费者为获得一定收入付出的生命成本差异。消费者消费倾向差别的根源发生在作为生产者的生产过程,而非消费过程。文章由此提出了基于生命成本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并构建了一个消费者—生产者相统一的消费者行为解释新框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阔  郭克莎  
消费行为除了受到收入因素、心理因素等微观因素的决定外,是否还受宏观结构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关乎消费函数理论的科学性和解释力。现存消费函数理论普遍忽视了宏观结构性因素对于微观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构跃变会中断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连续递减的过程,使之跃升、回归至稳态的长期水平;长期消费曲线CL为短期消费曲线Csn的包络线,表现出斜率稳定的线性特征;C_s_n沿C_L阶梯式跃升;长期中,MPCL=APCL。因此,产业结构跃变是决定消费函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经常性结构跃变能够带来"高收入、高消费率"的消费组合,而结构跃变停滞则会导致"低消费率、低收入陷阱"的组合。文章由此构建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框架,提出基于结构跃变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模型,并运用美、日两国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这为"消费函数之谜"等悖论现象的破解提供了新视野,同时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阔  郭克莎  
消费行为除了受到收入因素、心理因素等微观因素的决定外,是否还受宏观结构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关乎消费函数理论的科学性和解释力。现存消费函数理论普遍忽视了宏观结构性因素对于微观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构跃变会中断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连续递减的过程,使之跃升、回归至稳态的长期水平;长期消费曲线CL为短期消费曲线Csn的包络线,表现出斜率稳定的线性特征;C_s_n沿C_L阶梯式跃升;长期中,MPCL=APCL。因此,产业结构跃变是决定消费函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经常性结构跃变能够带来"高收入、高消费率"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勇  张宏伟  
在现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无论是技术进步的内生化还是人力资本的积累,本质上都可归结为知识的内生化问题。然而在绝大多数相关文献中忽略了最重要的知识生产主体,即科研人员的有意识科研行为,只是潜含假定知识的微观生产过程是在“科研部门”这一“黑盒”中完成的。本文构造了一个微观动态模型,分析了在既定的制度体系下,一位代表性科研人员从进入科研部门直至退休的整个学术生命周期中的科研行为及相关问题,从而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潜含的知识生产问题从一侧面提供更直接的微观解释。本模型还为一系列更深入的科研制度体系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清非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迪格里安尼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分析人的一生各个阶段中收入与消费、收入与储蓄的关系,使全部收入在消费支出中进行最合理的分配,从而使在生命周期中的消费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是继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之后对消费函数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和“持久收入假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消费函数理论的基础。根据莫迪格里安尼的分析,一个人一生的经济活动可分为挣钱期和退休期这两个时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秀玲,林竞君  
近年来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由对运输成本、企业间投入产出关系的关注转向对集群相关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stroper,1997)。这一转向的直接缘由在于西方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文章试图从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主张出发,结合其核心概念———嵌入性、社会网络、社会资本的阐述,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创新与锁定效应等问题做出新的、系统性理论解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高廷帆  陈甬军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交易信息记录的交互模式由中心化发展至分布式阶段。这一新技术在推动交易记录与审计效率的大幅提升、解决现有的复式记账法可信度问题的同时,也对现有审计行业造成了冲击,引发了"替代论"。事实上,技术创新是产业演化的重要动力,区块链技术对审计行业的影响也将遵循一般的创新扩散与行业演化规律,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分布式账簿技术将推动审计行业朝着半自动、自动化阶段演化。普华永道基于区块链的审计案例从实践角度说明了新的技术冲击下,审计的重点由传统的数据真实性核查转向对数据和系统安全性、系统部署的正确性以及技术规范使用的关注。随着技术审计成为审计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应该重视制度创新与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发挥审计职能,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春玉  
本文通过对日本便利店发展过程的实证研究,描述了零售业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而从经验上证明了零售业态生命周期理论。日本便利店目前基本进入成熟期,便利店的改革与行业重组将会持续进行下去。借鉴日本的经验,在中国便利店的导入期,政府应制定有关政策,零售企业也应及时把握市场机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政  
职业教育现代化通过职业体验、技能传承和价值传递三个维度,保障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权。从个体社会化和公民素养的培育,到职业能力的培育和人力资本的增值,再到生涯发展的多元选择,每个人在其一生当中都将受到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的影响。个体视角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价值体现为服务个体经验的生长、挖掘个体的经济价值,以及丰富和优化个体的生涯发展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叙春  朱保华  
通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数据,本文从储蓄率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实证结论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和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说的预测并不一致,且在不同时期,导致中国城市家庭储蓄率的生命周期分布特征的原因也不一样。对此,本文从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等视角入手,解释了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家庭储蓄率的生命周期分布特征及其动态演变模式的原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冲  
本文以生命周期假说理论为出发点,在理论诠释人口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基础上,利用1993—2008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其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少儿抚养系数和老年抚养系数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均具有负的影响,即当前我国少儿抚养系数的下降提高了农村居民消费率,而老年抚养系数的上升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另外,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非常稳定,伴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稳定增长,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