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5)
2023(7016)
2022(6284)
2021(5783)
2020(5396)
2019(13022)
2018(12840)
2017(24689)
2016(13867)
2015(15717)
2014(15870)
2013(15930)
2012(14998)
2011(13714)
2010(14173)
2009(13211)
2008(13264)
2007(12104)
2006(10389)
2005(9249)
作者
(43726)
(36831)
(36753)
(34987)
(23234)
(17759)
(16874)
(14603)
(13738)
(13311)
(12364)
(12341)
(11777)
(11695)
(11624)
(11542)
(11536)
(10863)
(10659)
(10572)
(9367)
(9327)
(9237)
(8497)
(8361)
(8288)
(8236)
(8235)
(7694)
(7465)
学科
(62304)
经济(62257)
管理(35216)
(34208)
方法(33300)
数学(30200)
数学方法(29727)
(27586)
企业(27586)
(15188)
(14696)
中国(13979)
(13764)
地方(11400)
(10844)
贸易(10838)
(10490)
业经(10267)
农业(9818)
(9516)
理论(9356)
(8711)
(8319)
财务(8283)
财务管理(8260)
(7936)
(7898)
金融(7895)
银行(7887)
企业财务(7772)
机构
大学(205140)
学院(202793)
(80584)
经济(78880)
管理(74544)
研究(72034)
理学(64414)
理学院(63649)
管理学(62019)
管理学院(61649)
中国(52550)
科学(48443)
(44887)
(44098)
(39395)
业大(36368)
研究所(36144)
农业(35938)
(35848)
中心(32908)
(31414)
财经(28547)
北京(27625)
(26094)
(25755)
师范(25722)
(25131)
经济学(24733)
(24662)
(23512)
基金
项目(136196)
科学(104979)
基金(97907)
研究(92351)
(87735)
国家(87092)
科学基金(72514)
社会(55972)
(54806)
社会科(53006)
社会科学(52984)
基金项目(51319)
自然(49795)
自然科(48700)
自然科学(48679)
自然科学基金(47760)
(46691)
教育(43863)
资助(42124)
编号(36944)
重点(31562)
成果(30346)
(29830)
(29074)
计划(28114)
(27856)
科研(27297)
课题(26261)
创新(26094)
大学(25088)
期刊
(84486)
经济(84486)
研究(55252)
学报(40960)
(39982)
中国(39914)
科学(34162)
大学(29115)
(28486)
学学(27518)
农业(26384)
管理(25887)
教育(20621)
技术(18419)
(15920)
金融(15920)
(15109)
财经(14070)
经济研究(14003)
统计(13295)
业经(13093)
(12028)
问题(11771)
(11632)
(11618)
技术经济(11216)
业大(10862)
决策(10834)
(9764)
科技(9576)
共检索到297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美珍  杨兆光  范术丽  朱海勇  庞朝友  田明爽  喻树迅  
【目的】鉴定新的早熟棉花芽黄突变体,为揭示航天诱变机理和芽黄突变体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为材料与野生型、棉花中期库17份芽黄材料进行正、反交,通过遗传学分析、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观察和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测定,比较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Vsp与野生型的各性状差异。【结果】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Vsp和野生型中棉所58正、反交F2叶色表现符合绿叶﹕黄叶为3﹕1的分离结果,说明该突变体的芽黄性状由隐性核基因控制,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Vsp和其它17份芽黄材料正、反交,虽有材料杂交后代有极个别表现芽黄表型,但绝大部分(95%以上)都表现为正常绿色,说明控制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Vsp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慧  张树军  张妤艳  衡伟  吴俊  张绍铃  
利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及DNA序列分析,对我国主栽的4个梨系统的40个梨品种的S基因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早生喜水’和‘玉水’,‘湘南’和‘大青梨’,‘水红霄’、‘红霄’和‘云南黄皮水’,‘青皮酥’和‘白皮酥’,‘斯尔克甫梨’和‘沙-01号香梨’都具有相同的S基因型,分别为S3S4、S1S3、S16S19、S34S n和S22S28,鉴于梨自花授粉不结实的特性,应避免这些品种间的配置授粉。同时,对这40个梨品种中出现的29个S基因的分布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S基因出现的频率不同,S1和S3出现的频率最高为10.0%,其次为S19(8.75%)、S22和S34(6.2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海芳  武辉  阿曼古丽·买买提阿力  王立红  麦麦提·阿皮孜  张巨松  
【目的】棉花(Gossypium hirsutum)虽是较耐盐碱的作物,但不同品种间耐盐性差异较大。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各年代不同基因型棉花苗期耐盐特性,挖掘棉花本身耐盐遗传资源,筛选耐盐性快速鉴定指标并建立可靠的棉花耐盐性数学评价模型,为棉花耐盐新品种选育及大规模品种耐盐性评价奠定基础。【方法】以17个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按NaC1盐与草炭、蛭石复合基质重量比设置0(CK)、0.6%两个处理水平,棉种经消毒、催芽后播于复合基质,通过苗期盐土栽培持续胁迫的方式,可反映棉株在大田条件中的实际胁迫环境及真实抗逆机制。对各处理下各品种出苗率(ER)、幼苗鲜重(FW)、干重(DW)、植株含水量(PW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锋  夏先春  Manila William  Morten Lillemo  Richard Trethowan  Roberto J Peňa  何中虎  
目的籽粒硬度是小麦市场分级和定价的重要依据,影响磨粉和食品加工品质。CIMMYT是我国最重要小麦引种地之一,研究其硬度基因型对我国小麦引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方法以CIMMYT常用的236份小麦亲本和高代品系为材料,采用改进的颗粒指数法、特异引物的PCR扩增和改进的SDS-PAGE凝胶电泳对其SKCS硬度及其puroindoine基因型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202份硬质麦中,165份为PINA蛋白缺失类型;37份为Pinb-D1b类型,其中19份为非CIMMYT材料,18份亲本中均含有非CIMMYT材料。在34份软质麦中,有野生型、Pina-D1a/Pinb-D1i、Pina-D1c/Pinb-...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文斌  聂东伶  吴思政  柏文富  沈素贞  
以3年生短梗大参(Macropanax rosthornii)硬枝为插穗,分别用清水浸泡(对照)和500 mg/L IBA溶液浸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扦插于黄土基质中,分析其生根特性,并测定生根过程中插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以1年生嫩枝为材料,探寻短梗大参插穗生根的解剖学机理。结果表明:短梗大参在扦插生根过程中不产生愈伤组织,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型,对照的扦插生根率高达97%;插穗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根诱导和表达阶段均比扦插前降低,最大降幅达64.75%,而在根生长阶段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根诱导阶段比扦插前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戴国礼  张兆萍  程慧  张波  焦恩宁  李彦龙  秦垦  
【目的】以16个枸杞品种(系)为试材,进行S-RNase基因型鉴定。【方法】利用茄科S基因高度保守区序列设计兼并引物,进行PCR扩增,片段回收、克隆及同源性检索和序列分析,同时,通过田间授粉测定自交亲和指数进行验证。【结果】11个品种(系)为自交不亲和材料,5个为自交亲和材料。共克隆9个S-RNase等位基因,分别为S-BARB2、S-BARB3、S-BARB6、S-BARB8、SBARB9、S-CHIN3、S-CHIN6,并发现2个新的S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S-BARB6n,S-PUMI5un。所克隆获得的9个枸杞S-RNase等位基因均包含了C2、C3、C4保守区,和2个高变异区(Hva和HVb)。【结论】枸杞属植物存在S-RNase等位基因,其基因序列与茄科植物具有一定相似性,枸杞S-RNase基因是控制枸杞自交不亲和性的关键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辉  侯丽丽  周艳飞  范志超  石俊毅  阿丽艳  肉孜  张巨松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耐寒特性,筛选耐低温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棉花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为棉花耐寒新品种选育、推广及大规模品种耐寒性评价奠定基础。【方法】以15个棉花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在低温胁迫(5℃、12 h)及恢复处理(25℃、24 h)下幼苗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等12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各单项指标的耐寒系数作为衡量耐寒性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其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个单项生理指标转换为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文强  肇先  韩玮红  
公司作为与市场相替代的一种产权交易制度,只有注入合理的治理结构,充分响应交易各方的利益,才能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比市场更具优势,公司才具有稳定性。公司治理的本质就是通过特定的产权交易制度安排来协调交易各方的利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作为内生于社会经济契约系统中的一个子契约,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依赖于制度、行业特征以及公司自身属性等因素,并在与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动态演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志湘  韩烈保  晁跃辉  张铁军  
SGR (stay green regulation)基因是植物体内叶绿素代谢的关键调控基因,在调控植物衰老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从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中分离的ZjSGR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完成对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的转基因操作。经过诱导、分化、生根、炼苗及土培过程,最终获得了19株再生匍匐剪股颖植株。PCR方法检测证实:其中15株再生匍匐剪股颖植物为转化阳性;RT-PCR分析表明:15株转基因匍匐剪股颖能够转录表达ZjSGR基因;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筛选ZjSGR基因高水平表达的转基因植株,结果显示:10号、13号、15号表达水平最高。选择这3株表达水平最高的转基因植株,进行生理生化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匍匐剪股颖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可溶性糖及丙二醛含量与野生型植株相比有所提高。以上结果表明,ZjSGR基因在匍匐剪股颖中过量表达,能够通过促进叶绿素的降解加速植物的衰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汪洁  傅鹰  董红利  陈致富  张沁芸  毛少帅  贺亚军  钱伟  
【目的】油菜胚胎的发育与油菜产量的构成因子、粒重和每荚果粒数密切相关。通过对油菜胚珠发育障碍突变体的形态鉴定和生理特性分析,揭示油菜胚胎的发育机制。【方法】对一个胚珠发育障碍的突变株OVA047的胚珠发育进行了组织解剖学观察,并对可能影响败育的硼营养以及发育中的温度变化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鉴定OVA047的花粉育性,选取OVA047植株上即将开放的花蕾,人工去雄授粉后,每隔4 h剥取子房,观察花粉管伸长情况。对正常材料和突变体OVA047一个月龄的幼苗进行叶面施硼处理,调查营养生长情况,花粉育性和结实率。对OVA047人工剥蕾去雄并授粉,标记授粉时间,分别在授粉后不同时期观察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春红  姚兴东  鞠宝韬  朱明月  王海英  张惠君  敖雪  于翠梅  谢甫绨  宋书宏  
【目的】探讨作物耐荫性评价的方法,分析不同大豆基因型耐荫特性,筛选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耐荫性评价模型。【方法】以30个大豆品种(系)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遮光和自然光照2个处理。遮光处理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田间创设荫蔽条件,玉米品种为郑单958,在玉米植株长成以后,遮光率为70%;大豆清种作为对照。在成熟期调查主茎高(X1)、茎粗(X2)、主茎节数(X3)、分枝数(X4)、底荚高度(X5)、节间长度(X6)、植株重量平衡点(X7)、倒伏性(X8)、单株荚数(X9)、单株粒数(X10)、每荚粒数(X11)、百粒重(X12)、粒茎比(X13)和单株产量(X14)。根据遮光处理和自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世龙  白辉  王永芳  全建章  董志平  李志勇  邢继红  
【目的】鉴定不同地区谷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所含无毒基因的类型,确定无毒基因在菌株中的分布及变异情况,为深入研究谷瘟病菌无毒基因变异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北方谷子主产区不同区域内采集并分离76个谷瘟病菌的单孢菌株,提取其基因组DNA,根据目前已成功克隆的稻瘟病菌的7个无毒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及电泳检测,并对部分菌株的无毒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76个谷瘟病菌中,无毒基因ACE1、Avr-pita、Avr1-CO39和Avr Piz-t的扩增率为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召恩  杨作仁  刘坤  刘传亮  张朝军  李付广  
【目的】克隆亚洲棉MYB家族的一个新基因(GaMYB2),研究其表达模式,分析其预期编码蛋白。【方法】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亚洲棉MYB2的cDNA序列全长;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及预期编码蛋白的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从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 L.)中克隆了MYB家族的一个新基因MYB2,该基因全长1 117 bp,ORF全长840 bp,编码279个氨基酸,含有MYB保守域,氨基酸的BALSTP分析表明GaMYB2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水稻(BAA23338.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玉玲  刘华山  台国琴  王德琴  黄绍华  
对S22、478、489自交系及其单交、回交、自交后代共16个基因型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特性研究表明:①S22(深色)、S22(中色)、及(S22×489)自交和回交后代各项指标均较差,且物质运转率低;S22(浅色)与478相比,发芽率较高,但发芽较慢。②单交种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特性均随着杂种优势的产生而显著提高,自交、回交后代又随杂种优势的衰退而明显降低。③种子发芽及幼苗特性与粒色有关,受母本胞质基因的影响。④S22的种子发芽和出苗特性可以通过后代选择予以改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沃娜  童艳丽  吴晶  朱世华  
【目的】鉴定和克隆水稻根毛突变体新基因,了解水稻根毛发育的分子遗传机理。【方法】通过T-DNA插入获得短根毛突变体。采用溶液培养、形态特征观察、杂交后代的表型分离统计及基于图位克隆技术的基因定位等方法,对突变体Ossrh1的表型、遗传和基因精细定位开展研究。【结果】突变体在苗期表现为根毛长度变短,只有野生型长度的36%左右,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Ossrh1和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构建的F2群体对OsSRH1进行基因定位,发现与第6染色体上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RM3183和RM193连锁,OsSRH1距它们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