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2)
- 2023(5830)
- 2022(5311)
- 2021(4822)
- 2020(4528)
- 2019(10818)
- 2018(10621)
- 2017(20626)
- 2016(11524)
- 2015(13037)
- 2014(13183)
- 2013(13353)
- 2012(12844)
- 2011(11692)
- 2010(12118)
- 2009(11383)
- 2008(11503)
- 2007(10635)
- 2006(9163)
- 2005(8246)
- 学科
- 济(50866)
- 经济(50822)
- 管理(28376)
- 业(28036)
- 方法(24576)
- 数学(21844)
- 企(21693)
- 企业(21693)
- 数学方法(21619)
- 农(14114)
- 学(12470)
- 中国(12228)
- 财(12110)
- 地方(10292)
- 贸(9708)
- 贸易(9703)
- 易(9384)
- 农业(9134)
- 业经(8915)
- 制(8772)
- 和(7436)
- 理论(7259)
- 银(7078)
- 务(7059)
- 银行(7046)
- 财务(7037)
- 财务管理(7014)
- 融(6944)
- 金融(6941)
- 行(6691)
- 机构
- 大学(173055)
- 学院(170148)
- 济(68620)
- 经济(67133)
- 研究(62580)
- 管理(60873)
- 理学(52010)
- 理学院(51347)
- 管理学(50259)
- 管理学院(49941)
- 中国(45600)
- 科学(41249)
- 农(39607)
- 京(37810)
- 所(34613)
- 农业(32010)
- 研究所(31603)
- 财(31519)
- 业大(30742)
- 中心(28504)
- 江(27630)
- 财经(24794)
- 北京(23604)
- 范(22661)
- 师范(22362)
- 经(22350)
- 院(21335)
- 经济学(21298)
- 州(21116)
- 省(20772)
- 基金
- 项目(111502)
- 科学(85433)
- 基金(79634)
- 研究(77073)
- 家(71511)
- 国家(70965)
- 科学基金(58209)
- 社会(46575)
- 省(44546)
- 社会科(44040)
- 社会科学(44020)
- 基金项目(42151)
- 自然(39053)
- 自然科(38140)
- 自然科学(38124)
- 划(38030)
- 自然科学基金(37423)
- 教育(35928)
- 资助(33206)
- 编号(31360)
- 成果(26218)
- 重点(26055)
- 部(24826)
- 发(24420)
- 计划(22637)
- 创(22620)
- 科研(22126)
- 课题(22034)
- 创新(21226)
- 大学(20547)
共检索到255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维 王春台 余光辉 徐鑫 覃永华
从水稻中分离获得的一个新的、功能未知的MYB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是一个典型的R2R3-MYB转录因子,与拟南芥中的MYB106高度同源,因此命名为OsMYB106。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表明,OsMYB106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OsMYB106在水稻幼穗时期表达最高,并且受干旱、盐处理和冷胁迫的显著诱导上升表达。OsMYB106RNAi抑制植株表现出矮化以及花粉败育。基因表达分析显示花粉发育相关基因OsMS2和CYP704B2在抑制植株中表达显著降低,揭示OsMYB106可能是通过调控OsMS2和CYP704B2介导花粉细胞壁的发育进而影响花粉的育性。
关键词:
水稻 MYB转录因子 表达 功能 育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武名 吴亚辉 王慧 郭涛 刘永柱 张建国 陈志强
为了弄清一个水稻种质类病变性状的发生特点并探明其类病变的遗传特征,以一个籼型地方水稻品种抗白油占为研究对象,采取症状观察、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等方法,结果发现:其于孕穗期开始在植株中部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早晚季种植均出现;遗传分析表明,其类病变由隐性单基因控制,暂命名为lm-(t),并通过SSR和In Del标记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11号染色体长臂。目前,11号染色体上尚未见相关基因的报道,该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类病变基因。
关键词:
水稻 类病变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晨 孔维一 尤世民 钟秀娟 江玲 赵志刚 万建民
【目的】水稻叶片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也是理想株型的重要构成因素,通过对卷叶相关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为水稻卷叶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紧密连锁标记。【方法】从60Co-γ射线辐射诱变籼稻品种9311(wild-type,WT)所得突变体库中获得了一份卷叶突变体材料,暂时命名为rl16(t)(rolled leaf 16)。首先,对突变体rl16(t)进行连续多代套袋自交,确定突变表型的稳定性。在抽穗期,随机选取rl16(t)和WT各10株,分别测量剑叶卷曲度以及主要农艺性状。同时取rl16(t)和WT新鲜叶片的相同部位用FAA固定,乙醇系列脱水,石蜡包埋,用石蜡切片机切10μm薄片置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步勇 王峰 李丹蕾 马玲 陈俏丽 王博文
为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了水稻干尖线虫氨基肽酶基因特征,并对其编码蛋白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基于水稻干尖线虫转录组测序,并通过RACE技术,从水稻干尖线虫中克隆得到了一氨基肽酶基因AbAmpep。生物信息学进行基因分析,原位杂交实验进行表达定位分析。该基因CDS序列全长为2 787 bp,含有2个开放阅读框(ORF)。最长开放阅读框(ORF)大小2 661 bp,可编码88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01.74 k Da,理论等电点(PI)为5.78。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具有2个Zn2+结合位点和1个Pep N保守结构域,有特征信号序列TISHELAHFW,属于谷氨酸锌蛋白(Glu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志雄 戴双凤 夏昌选 谢海媚 李亚娟
为研究水稻SAND结构域蛋白的序列和功能,利用BlASt在水稻基因组中搜索编码SAND结构域的基因,然后构建增强表达载体并通过遗传转化研究基因功能。结果表明,水稻基因lOC_OS01g57240(命名为OSUlt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有SAND结构域和UltB-BOx共有序列,与其他植物Ult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49.3%~92.3%,具有较好的保守性;35S::OSUlt1转基因株系部分颖花发育异常,出现内稃发育滞缓或退化、浆片过度发育或数目变多、雄蕊数目3~7枚、雌蕊2枚的现象;颖花内产生多余的小花,表明OSUlt1对水稻花分生组织正常分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水稻 花发育 SAND结构域 基因 序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召恩 杨作仁 刘坤 刘传亮 张朝军 李付广
【目的】克隆亚洲棉MYB家族的一个新基因(GaMYB2),研究其表达模式,分析其预期编码蛋白。【方法】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亚洲棉MYB2的cDNA序列全长;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及预期编码蛋白的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从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 L.)中克隆了MYB家族的一个新基因MYB2,该基因全长1 117 bp,ORF全长840 bp,编码279个氨基酸,含有MYB保守域,氨基酸的BALSTP分析表明GaMYB2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水稻(BAA23338.1)...
关键词:
亚洲棉 GaMYB2 干旱模拟 上调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秀荣 方良俊 陈晓 朱志凯 张鑫 詹聘芳
在盐胁迫下,经不同药物处理的水稻R6幼苗,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DNA后,对水稻P450基因cDNA序列扩增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药物处理的水稻R6幼苗形态特征明显;药物环孢素(CsA)处理的水稻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709(NM-001066006)缺失430 bp条带,可能是NM-001066006基因与NM-001066009基因的外显子选择性剪接所致,从而表现出功能基因扩增多态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玉银 李磊 李育红 左示敏 殷跃军 张亚芳 陈宗祥 潘学彪
【目的】寻找新的水稻隐性高秆基因,为解决水稻不育系的包颈现象及增加恢复系的株高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方法】在田间试验时发现一株高秆突变体,经过连续3代的自交和选择后,获得稳定遗传的高秆突变体。突变体的株高比野生型中花11平均增加72.3%。将带有高秆基因的杂合体自交,分析F2代株高的遗传行为,结果表明高秆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分别配制突变体、野生型与培矮64之间的杂交种及其自交F2分离群体,在突变体配制的分离群体中鉴定出72株极端高秆突变体,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群体中的最高植株高度。【结果】利用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47对多态性分子标记,分析这些标记位点在极端高秆突变体群体中的分离特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菲 张德春
株型对水稻产量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影响株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分蘖角度是水稻高产育种上考虑的重要农艺性状。散生突变体tag1(tiller angle 1)在水稻品种台北309转基因后代中被发现。与野生型相比,主要突变表型为分蘖角度和叶夹角显著增大,并伴随株高、穗长、结实率和枝梗数等性状上的变化。遗传分析表明,tag1的突变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F2(tag1/明恢63)群体作为定位群体,突变基因被定位在第11染色体长臂In Del标记AC35795和M7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38 c M和0.95 c M。在该区间内存在一个已被克隆的控制水稻分蘖角度的基因LAZY1。测序比对分析发现,突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裴梦甜 王鑫潇 余庆 鲁国东 李亚
【目的】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转录因子MoIsw2对稻瘟病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性至关重要。为了深入理解MoIsw2的作用机制,对其调控的稻瘟病菌基因进行鉴定和功能分析。【方法】对野生型稻瘟病菌菌株Ku80和突变体ΔMoisw2进行RNA-seq分析,选择突变体中表达发生明显变化的7个基因(MoEGH16L1、MoEGH16L2、MoSTART1、MoGH61A、MoCTR1、MoFRO1和MoGH31A)作为MoIsw2的候选调控基因,通过基因敲除对其表型和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RNA-seq分析表明,突变体ΔMoisw2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涉及氧化还原、细胞膜合成、氨基酸代谢和基因组DNA修复等过程。7个候选调控基因的敲除试验表明,这些基因在稻瘟病菌的营养生长、孢子发育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基因突变体表型与突变体ΔMoisw2均具有相似之处。【结论】MoIsw2通过调控多个靶基因参与稻瘟病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春德 张迎信 刘群恩 余宁 程式华 曹立勇
【目的】对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W330进行遗传分析及精细定位,获得控制突变表型的基因。【方法】用60Co-γ辐射诱变籼型水稻恢复系中恢8015,从突变体库获得一份叶片早衰突变体W330。对该突变体进行表型观察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利用多代自交稳定的突变体W330与粳稻品种02428杂交,观察F1和F2的表型,并统计F2群体中早衰突变表型与正常野生型的分离情况,分析该突变表型的遗传行为。利用构建的F2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然后对候选基因进行DNA测序、酶切分析、表达分析、酶活测定及进化分析。【结果】突变体W330从三叶期开始出现叶片衰老,直至抽穗期及黄熟期。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W330株高...
关键词:
水稻 早衰 精细定位 可变剪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金会 陈静 李文卿 李青 邹琦
利用PCR技术,从毛白杨花序材料中分离出一个MADS盒基因PtSEP3。蛋白序列比较和同源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拟南芥SEP3同源。表达分析显示PtSEP3不仅在成年植株雌蕊和雄蕊中表达,也在幼茎、幼叶和顶芽中表达。在35S启动子驱动下,PtSEP3超表达的毛白杨转基因植株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变化,表现为叶序不规则,在同一节间常数枚集生;并且叶片基部形态与野生型的心形不同,大部分为楔形。在离体条件下,在芽分化培养基上,PtSEP3转基因株系的根和叶外植体可以诱导发生带有花柱和子房室的子房状结构。试验结果说明PtSEP3参与了毛白杨花器官的发生,并可能在维持茎端分生组织分化出正常形态的叶片中也起着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良平 黄俊青 覃展辉
本文基于功能观点提出了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功能范式 ,认为对现代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把握应从金融所处的系统环境和经济目标出发 ,分析金融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功能藕合关系 ,在此基础上根据成本—收益比较原则进一步选择能满足系统环境对金融功能需求的金融形态和功能实现的机制。利用这种分析框架可以为制定未来中国金融发展和稳定战略提供可行而有效的思路。
关键词:
金融与经济关系 功能 范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军
本文试图把人际关系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用现代经济学的规范语言来描述、分析人际关系,并初步构造了关于人际关系的“投资模型”。本文发现,这个理论模型与短缺经济理论中用来分析国有企业行为的理论是一致的。文章最后还对关系的“生产力”、关系在资源分配中的作用等做了初步的分析。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理论探索,希望借此引起同行对关系做理论研究的兴趣、将分析引向深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沃娜 童艳丽 吴晶 朱世华
【目的】鉴定和克隆水稻根毛突变体新基因,了解水稻根毛发育的分子遗传机理。【方法】通过T-DNA插入获得短根毛突变体。采用溶液培养、形态特征观察、杂交后代的表型分离统计及基于图位克隆技术的基因定位等方法,对突变体Ossrh1的表型、遗传和基因精细定位开展研究。【结果】突变体在苗期表现为根毛长度变短,只有野生型长度的36%左右,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Ossrh1和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构建的F2群体对OsSRH1进行基因定位,发现与第6染色体上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RM3183和RM193连锁,OsSRH1距它们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