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3)
- 2023(12705)
- 2022(10565)
- 2021(9605)
- 2020(8224)
- 2019(18014)
- 2018(17623)
- 2017(34114)
- 2016(18121)
- 2015(19715)
- 2014(19029)
- 2013(18691)
- 2012(16670)
- 2011(14446)
- 2010(14964)
- 2009(14584)
- 2008(14751)
- 2007(13413)
- 2006(11926)
- 2005(11268)
- 学科
- 业(88044)
- 企(80600)
- 企业(80600)
- 济(73698)
- 经济(73587)
- 管理(72539)
- 财(31614)
- 方法(30064)
- 业经(28481)
- 农(25830)
- 务(24422)
- 财务(24395)
- 财务管理(24346)
- 企业财务(23136)
- 数学(21678)
- 数学方法(21421)
- 中国(20155)
- 制(19427)
- 农业(18418)
- 技术(16982)
- 理论(15614)
- 策(15436)
- 银(14679)
- 银行(14669)
- 和(14161)
- 划(14112)
- 行(13785)
- 体(13764)
- 贸(13104)
- 贸易(13090)
- 机构
- 学院(249662)
- 大学(242561)
- 济(106074)
- 经济(104064)
- 管理(102484)
- 理学(86340)
- 理学院(85630)
- 管理学(84524)
- 管理学院(84047)
- 研究(73444)
- 中国(66262)
- 财(58208)
- 京(49811)
- 财经(43991)
- 江(41011)
- 经(39728)
- 科学(39548)
- 农(37489)
- 中心(35987)
- 所(35249)
- 州(32482)
- 财经大学(32285)
- 经济学(31706)
- 业大(31273)
- 北京(31111)
- 研究所(30681)
- 商学(29781)
- 商学院(29519)
- 农业(28966)
- 经济学院(28634)
- 基金
- 项目(153925)
- 科学(123893)
- 研究(118502)
- 基金(113305)
- 家(95510)
- 国家(94560)
- 科学基金(84672)
- 社会(78058)
- 社会科(74004)
- 社会科学(73986)
- 省(61253)
- 基金项目(58737)
- 教育(53778)
- 自然(52648)
- 自然科(51533)
- 自然科学(51521)
- 自然科学基金(50645)
- 划(49110)
- 编号(48465)
- 资助(46030)
- 成果(38802)
- 创(35688)
- 业(35544)
- 部(34052)
- 重点(33681)
- 发(32819)
- 制(32551)
- 课题(32498)
- 创新(32367)
- 国家社会(32286)
- 期刊
- 济(126945)
- 经济(126945)
- 研究(80091)
- 财(52419)
- 中国(51856)
- 管理(44329)
- 农(36341)
- 融(33068)
- 金融(33068)
- 科学(29796)
- 学报(29257)
- 大学(24034)
- 农业(23998)
- 教育(23994)
- 技术(23430)
- 业经(23357)
- 学学(22620)
- 财经(22502)
- 经济研究(19820)
- 经(19353)
- 财会(16643)
- 问题(15608)
- 会计(15205)
- 业(14898)
- 技术经济(14617)
- 贸(13094)
- 现代(13018)
- 商业(12413)
- 世界(11728)
- 国际(11407)
共检索到396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援成 卢月根
本文从资金循环视角探讨企业债务风险问题。通过资金循环模式和基于债务回流的收益模型分析表明,相对确定的债务资金索取权与不确定的企业经营收益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财务困境乃是运用债务资金必须面对的重要制约因素。现金流量趋势研究显示,我国ST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经济效益长期低下,形成持续亏损,最终使得企业超高负债,甚至资不抵债。
关键词:
资金循环 财务困境 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文彬
本文认为,我国的经济转轨在一个更长期的视角上看是从采邑向市场的转轨,它要求建立以社会化生产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从而使经济体内生出跨采邑交易的需求;还要求经济体制实现足够的市场化,才能使上述需求获得真实的市场表达。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改革时期在这个意义上就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前者开启了我国工业化的道路,后者为市场半径的扩大和市场规则的扩张提供了制度支持。在二者的合力下,我国经济最终突破了延续数千年的采邑经济反馈,迈向以契约化交易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之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新民 胡廷峰
企业集团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已经开始成为我国产业组织结构重组和变革的主流。但是,从企业集团的现实发展来看,仍然存在着与深化改革进程不和谐,乃至相悖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企业集团成长的基准和一般条件尚未得到明确界定,本文试图从产业组织变革的角度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一、产业组织变革:企业集团发展的实质涵义所谓企业集团是由若干个在生产、技术上有联系的企业,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围绕着名优产品的生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稻葵 李山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一个新思路李稻葵,李山中国的国有企业正面临着一个规模空前的债务危机。许多企业多年以来债务累累,其拖欠的债务已经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呆帐”。这一债务危机构成了深化企业改革和银行改革的主要障碍,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中一个非解决不可的重大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缪小林 伏润民
针对什么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将其归纳为形成危害预期的债务超常规增长,通过相关文献分析,指出经济发展、财政体制、管理制度和政府行为等虽然促进了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但并不是导致债务风险生成的真正动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并非是"责任政府"。实际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固有地存在权责时空分离,与之相伴随的是地方政府举债权力的无约束扩张,从而不断演化为债务风险,其内在动力包括非理性的利益动机、债务责任转移预期和债务责任预期破灭。而在权责时空分离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强化地方政府举债的社会理性行为、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转移预期、减少地方政府债务偿还责任违约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顾纪生 陈琦
作为世界性难题之一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试图出台各种“支持性政策”予以缓解的紧迫问题,但至今收效甚微;原因固然很多,但分析视角的僵化与思维创新的缺失也许是探讨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掣肘所在。笔者基于信用流决定资金流、资金流失衡导致企业现金流枯萎的分析逻辑,试图从全新的信用流视角阐明,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传统解释既含某些理论“盲点”,又具诸多实践“误区”——如淡化了企业应收账款过快增长与投资规模盲目扩张等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国良 余玲珑 谢思维 周磊
本文以湖北省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掌握湖北省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的初貌,发现湖北省国有企业债务杠杆偏高,偿债能力较弱、综合债务风险持续走高;进一步调研湖北省国资委出资的平台型国企龙头,发现导致地方国企债务风险攀升的主要原因包括主业与业务组合盈利能力偏弱、预算软约束引发危机意识不足、企业运营的体制机制不顺、国企与负责人考评机制短视化推高委托代理成本;最后,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的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对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湛 方林肖 唐晋荣
本文从产出效率的视角初步分析了国企改革进程中减负债、去杠杆等问题,并对国有企业合理的债务规模和产出水平进行了经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民营工业企业,国有工业企业的债务规模扩张明显,销售产值先增后降,产出效率始终偏低。从37个细分工业行业来看,国有企业的产出效率整体较差,且波动幅度较大。大部分行业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产出效率差异,但个别行业有微弱的好转迹象。根据经验测算,整个工业部门,尤其是国有工业企业部门,其债务规模理应更小,或销售产值理应更高。本文提出,从产出效率的角度来看,部分行业很有必要引入民营企业的竞争以提升国企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翁克力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债务风险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债务(包括其中的外债)风险管理是企业的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管理得不好,可能使企业的债务成本成倍增加,资不抵债,以致搞垮一个企业。管理得好,就可使企业将风险减至最低,最大限度发挥借入资金的经济效益。债务风险管理的核心是确保债务的还本付息,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欣婷
企业风险的形成和集聚是宏观风险的重要来源,探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缓解机制对于防范化解宏观经济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非正式规则治理功能的框架下,本文实证检验社会信任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经济机制。本文研究发现,以预期违约概率度量的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与企业所在城市的社会信任程度显著负相关,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债务融资过程中信息成本、代理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是社会信任抑制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重要经济机制。此外,社会信任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和经济收缩期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补充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因素与缓解机制以及社会信任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为有效发挥社会信任在缓解宏观经济风险中的积极功能提供了微观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龙 汪峰
本文以2003~2016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债务融资的视角考察去杠杆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潜在冲突问题,研究发现:去杠杆政策会降低企业金融负债比重,增加企业经营负债比重;而产业政策则相反,会增加企业金融负债比重,降低企业经营负债比重。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政策带给企业的债务融资优势,包括增加金融负债融资和减少经营负债占用,在去杠杆政策施行期间会被削弱。因此,去杠杆政策与产业政策会发生冲突。在对样本进行分组测试后,本文还发现,上述冲突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或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样本中。
关键词:
去杠杆政策 产业政策 金融负债 经营负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健美
文章以2010—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金融错配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错配加深会降低企业实物投资水平,增加企业金融投资的意愿,加剧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金融错配改变了企业债务结构,增加了企业债务风险从而影响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具体而言,金融错配程度越高,短期债务占企业债务比重越高、信用借款占比越低。在通过更换变量、改变样本范围、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银行业竞争程度高的地区,金融错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相对较小。过度负债企业和民营企业受金融错配的影响大于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金融错配推动高风险、高负债企业及民营企业债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导致更高程度的金融化水平。解决金融错配问题、提高信贷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对于降低企业债务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健美
文章以2010—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金融错配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错配加深会降低企业实物投资水平,增加企业金融投资的意愿,加剧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金融错配改变了企业债务结构,增加了企业债务风险从而影响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具体而言,金融错配程度越高,短期债务占企业债务比重越高、信用借款占比越低。在通过更换变量、改变样本范围、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银行业竞争程度高的地区,金融错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相对较小。过度负债企业和民营企业受金融错配的影响大于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金融错配推动高风险、高负债企业及民营企业债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导致更高程度的金融化水平。解决金融错配问题、提高信贷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对于降低企业债务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宁 杨闩柱 吴结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 (Embedded)网络组织却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并成为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本文从企业集群内在网络关系的视角 ,深入剖析了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最后以企业集群生命周期为基点提出了促进企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集群 企业集群生命周期 网络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