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5)
- 2023(11400)
- 2022(9585)
- 2021(9076)
- 2020(7700)
- 2019(17671)
- 2018(17290)
- 2017(33873)
- 2016(17529)
- 2015(19306)
- 2014(18567)
- 2013(18090)
- 2012(16477)
- 2011(14638)
- 2010(14500)
- 2009(12908)
- 2008(12176)
- 2007(10486)
- 2006(9208)
- 2005(7736)
- 学科
- 济(73667)
- 经济(73587)
- 业(54324)
- 农(47011)
- 管理(42442)
- 企(33276)
- 企业(33276)
- 方法(31377)
- 农业(31164)
- 数学(28310)
- 数学方法(27893)
- 业经(19370)
- 中国(18169)
- 财(16355)
- 地方(13947)
- 学(13704)
- 制(13607)
- 贸(12457)
- 贸易(12448)
- 易(12158)
- 发(11370)
- 技术(10788)
- 策(10551)
- 农业经济(10486)
- 体(10066)
- 环境(9948)
- 银(9923)
- 银行(9907)
- 土地(9872)
- 行(9501)
- 机构
- 学院(235058)
- 大学(231652)
- 济(100034)
- 经济(98314)
- 管理(95088)
- 理学(83192)
- 理学院(82389)
- 管理学(80856)
- 管理学院(80436)
- 研究(78208)
- 中国(60720)
- 农(57290)
- 科学(47793)
- 京(47114)
- 农业(43701)
- 财(42891)
- 业大(41519)
- 中心(38649)
- 所(37948)
- 研究所(34768)
- 财经(34645)
- 江(34630)
- 经(31959)
- 范(30308)
- 师范(30026)
- 经济学(29839)
- 北京(28353)
- 经济管理(28023)
- 院(27986)
- 农业大学(27184)
- 基金
- 项目(170112)
- 科学(135984)
- 基金(126552)
- 研究(124715)
- 家(111722)
- 国家(110484)
- 科学基金(95326)
- 社会(81274)
- 社会科(76756)
- 社会科学(76734)
- 基金项目(67870)
- 省(66298)
- 自然(61689)
- 自然科(60251)
- 自然科学(60234)
- 自然科学基金(59128)
- 教育(55729)
- 划(55336)
- 编号(50654)
- 资助(49651)
- 成果(38750)
- 重点(38325)
- 部(38286)
- 发(37488)
- 创(35859)
- 国家社会(34628)
- 创新(33484)
- 农(33427)
- 科研(33118)
- 课题(32875)
- 期刊
- 济(108668)
- 经济(108668)
- 研究(63814)
- 农(60240)
- 中国(45708)
- 农业(41005)
- 学报(37071)
- 科学(35952)
- 财(31487)
- 管理(30818)
- 大学(29755)
- 学学(28372)
- 业经(24313)
- 融(21840)
- 金融(21840)
- 技术(20521)
- 业(20351)
- 教育(20260)
- 财经(16116)
- 问题(15745)
- 经济研究(15060)
- 农村(14154)
- 村(14154)
- 农业经济(13826)
- 经(13797)
- 版(13201)
- 世界(13024)
- 资源(12890)
- 经济问题(11441)
- 技术经济(11143)
共检索到340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文辉 戴中亮
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决定了耕地经营单位为农户家庭,耕地抛荒的决策单位是农户家庭而非农民个体,因此农户家庭成员特征对耕地抛荒会产生交互作用。在分析农户家庭成员的职业分布、年龄分布、教育程度和收入来源对耕地抛荒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收入效用临界点"假说,并运用该假说阐述了上述特征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机制,认为这些特征在耕地抛荒决策中存在的两种效应:"迁跃效应"与"涓流效应";"迁跃效应"具有突然性与爆发性等特点,而"涓流效应"具有持续性的特点。结合四川丘陵地区9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验证影响耕地抛荒的"收入效用临界点"假说。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特征对耕地抛荒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影 蒲春玲 刘志有 闫志明 汪霖 黄晓东 胡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决定了耕地经营单元为整个农户家庭,抛荒决策是全部家庭成员特征交互作用的结果,但留守劳动力的个人情况对于抛荒决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对河南省新蔡县部分农户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通过Logistic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人口数、耕地数量、健康状况、非农就业比及年龄五项指标对抛荒决策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农户健康状况及年龄因素对抛荒决策的影响作用呈现出阶段性和临界性的特征,较差的健康水平和62岁是正负作用的分水岭。基于此,提出了规范农户行为、鼓励农民以地入股、保障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晓波
本文首先在一种假定的制度下对农村土地供求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经济理论中的边际原理给出了土地供给和需求的原则。接着在分析农村土地供求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土地撂荒现象进行了实证解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梁丹辉
近年来,由耕地抛荒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必须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多措并举,既要深化农业内部改革,更要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富强
全面恢复农业税是荒谬的,但抛荒耕地空置税具有阻止抛荒蔓延的作用。耕地空置税,借鉴资源空置税,针对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耕地资源的特殊性,只对没有充分利用的耕地征收,是一种随机的针对性较强、影响面不大、具有很强的特定目的的税收。抛荒耕地空置税对抛荒治理有正面影响,将此设计与耕票制度等激励机制配套,制约拟抛荒者,促使其寻求代耕者,治理抛荒。
关键词:
空置税 寻求代耕者 交易成本 抛荒治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仇童伟
发展农地流转市场被认为是减少耕地抛荒的重要举措,但农地转入主体往往对细碎偏远地块缺乏兴趣,这是否会诱发新的耕地抛荒值得深入探讨。利用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大数据库数据,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耕地抛荒的影响。结果显示,农地转出户更可能抛荒耕地,致使耕地闲置荒芜。当村庄存在农地规模经营主体,农地流转诱发的抛荒将进一步加剧,而村集体组织实施的流转则有助于缓解该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机服务发展增强了农地流转对抛荒的激励作用,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也使得耕地抛荒问题更为普遍,这是由细碎偏远地块的作业成本高造成的。随着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细碎偏远地块更容易被市场放弃,应重视公共干预在农地配置和高效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涛 朱博文 雷海章 王雅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斌
分析了耕地抛荒的现状和分布特征 ,剖析了耕地抛荒的原因和后果 ,探讨了解决耕地抛荒的措施 ,最后提出了关于耕地抛荒方面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耕地抛荒 抛荒度 动态监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拥华
我国耕地抛荒的性态似乎愈演愈烈,目前已经引起多方关注。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很多人都产生了耕地抛荒必然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惯性思维。但是,耕地抛荒不等于耕地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不一定导致粮食减产,而粮食减产也不一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可见,耕地抛荒要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存在一组相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在现实中不一定或者难以出现。即使耕地抛荒造成粮食紧张的状态,也会因为两者之间存在负反馈效应而趋于缓解。此外,耕地抛荒对粮食质量安全和粮食来源的可持续安全也有正向意义。所以,耕地抛荒未必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耕地抛荒 粮食减产 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尹侠 胡立平 袁仕海
当前耕地抛荒现象的普通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与进度,其解决办法是加强资金支持,改革土地制度等。
关键词:
耕地抽荒 新农村建设 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海娟 莎日娜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随着农业比较收入减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出现了大量农民抛荒土地的行为。抛荒后的农民一部分选择进入城市,一部分继续留在农村,各自都面临角色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针对耕地抛荒和农民适应的关联性分析,探寻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耕地抛荒 农民 适应困境 市民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国永 许文兴
受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影响,农村生活内容、农民素质结构、土地耕种条件,以及农民的土地权属意识和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耕地抛荒现象在全国多地普遍出现。在治理耕地抛荒时,各地遭遇了政策、制度,以及耕地流转利用等方面的现实困境。未来治理路径应该是分类治理,综合筹划,既要有着手当前的缓解对策,更要有着眼长远的根本举措。
关键词:
耕地抛荒 土地制度改革 “三农”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国永 许文兴
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综述耕地抛荒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学界研究主要集中于耕地抛荒状况、形成原因、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等方面,但对抛荒概念界定、影响结果,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观点未达成一致。与此同时,部分研究推断全国抛荒形势严峻,并基于抛荒必然威胁粮食安全的惯性思维,提出减少、遏制,乃至消灭抛荒的治理对策。未来还需要检验和修正耕地抛荒评价指标体系,探究抛荒发生规律和驱动机制,检验耕地抛荒的影响结果,并基于分类视野,明确抛荒影响后果,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抛荒治理对策。
关键词:
耕地抛荒 治理 文献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