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7)
- 2023(12862)
- 2022(11229)
- 2021(10593)
- 2020(8814)
- 2019(20565)
- 2018(20423)
- 2017(39454)
- 2016(21261)
- 2015(23801)
- 2014(23615)
- 2013(23588)
- 2012(21567)
- 2011(19519)
- 2010(19576)
- 2009(18030)
- 2008(17710)
- 2007(15621)
- 2006(13871)
- 2005(12438)
- 学科
- 济(87927)
- 经济(87827)
- 管理(60929)
- 业(58012)
- 企(49097)
- 企业(49097)
- 方法(40797)
- 数学(33974)
- 数学方法(33546)
- 中国(23582)
- 农(22655)
- 财(22265)
- 学(20947)
- 贸(20176)
- 贸易(20167)
- 易(19676)
- 业经(19465)
- 理论(18006)
- 地方(16186)
- 农业(15210)
- 和(14798)
- 制(14738)
- 教育(13999)
- 务(13291)
- 财务(13215)
- 财务管理(13189)
- 技术(12943)
- 出(12937)
- 企业财务(12475)
- 环境(12278)
- 机构
- 大学(310541)
- 学院(304330)
- 济(121284)
- 管理(120589)
- 经济(118694)
- 理学(104376)
- 理学院(103234)
- 管理学(101426)
- 管理学院(100865)
- 研究(99673)
- 中国(72944)
- 京(66494)
- 科学(61020)
- 财(56793)
- 所(49515)
- 财经(45750)
- 研究所(44959)
- 江(44151)
- 农(44050)
- 中心(43746)
- 范(43097)
- 业大(43040)
- 师范(42802)
- 北京(42178)
- 经(41535)
- 经济学(37188)
- 州(36104)
- 院(35919)
- 师范大学(34880)
- 农业(34176)
- 基金
- 项目(204270)
- 科学(160737)
- 研究(152607)
- 基金(148632)
- 家(128214)
- 国家(127119)
- 科学基金(109283)
- 社会(96214)
- 社会科(91090)
- 社会科学(91068)
- 基金项目(78598)
- 省(78236)
- 教育(70504)
- 自然(69851)
- 自然科(68195)
- 自然科学(68181)
- 自然科学基金(66935)
- 划(66141)
- 编号(62699)
- 资助(61292)
- 成果(52207)
- 部(45754)
- 重点(45291)
- 课题(42856)
- 发(42555)
- 创(41977)
- 教育部(39845)
- 国家社会(39206)
- 项目编号(39201)
- 创新(38962)
共检索到450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任 魏峰
由复旦大学孟捷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冯金华教授合著的《劳动价值新论——理论和数理的研究》(以下简称《新论》)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11月出版。该书围绕着马克思的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概念,将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全书的逻辑顺序是:首先从非均衡视角解读马克思的第二种市场价值概念,然后是系统发展了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洁明 王岩
本论题的研究基础在于准确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中的“劳动”和“价值” 的内涵及“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形成因素差别。在此基础上推论可知,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具有平均性质的简单劳动,它融入了当前社会已经普及化的科学技术因素,而复杂劳动则融入了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因素,后者创造着多倍于前者的价值量。从动态的角度讲,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原来的复杂劳劝转变为当前的简单劳动,这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下降。科学技术因素是通过融入劳动力之中影响劳劝耗费量来影响价值量的,它本身不创造价值,也不通过包含着科学技术因素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即使在“无人工厂”生产形式下也是如此。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陶生 胡爽平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是在价值源泉问题上两种性质不同的理论。无论从理论来源、两者的关系和根本目的看,都不可能把这两种理论统一起来,形成新的商品价值理论,达到理论创新的境界,最终只能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否定,导致庸俗的多元价值论的重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伍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祚庥 庆承瑞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重大失误是未能与时俱进地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引入可计量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第二个重大失误是未能科学地评价效用概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当然也未能将使用价值量的概念引入政治经济学;第三个重大失误是故步自封,不求进步,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因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长期停留在19世纪的水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有不少相似之处,也有严重分歧,特别是价值理念上有严重分歧,但是它们能够取长补短,走向统一。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论、有限需求论、科技进步论和交易成本论,可以统一在一个讨论市场价格和交易量关系的供需均衡模型之中。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边际效用论 统一与融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区分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知识、科技、信息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给出了理论的解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卫兴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冰 吴易风
在现代垄断资本统治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新历史条件下,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之基石的劳动价值论是否还能成立,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学术界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武汉大学刘涤源教授等合著的《垄断价格机理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一书,对此作出了系统而科学的肯定回答,从而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学术研究上作出了十分可喜的新贡献。我们拜读之后,获益匪浅,不忍独享,特择一二奉献于广大读者,并望批评指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敬东 周绍东
本文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源的最优配置为核心,采用逻辑实证方法,探讨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生产函数和价值占有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讨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于资源配置的含义,重构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架构。本文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资源配置的过程决定,商品价值的形成不能独立于资源配置过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改变反过来也会影响资源配置。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重含义的分析,揭示出需求分析在政治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生产函数 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小鲁
商品的交换比例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即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人类劳动时间决定的,还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是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值论的根本分歧之所在。政治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产生以来,这种分歧与争论就没有停止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义成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对马恩价值理论的误解。后者是“生产力价值论”,即价值与“生产力 (率 )”相等 ,正比于“在相应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反比于“为生产相应使用价值而花费的劳动时间”。因此 ,马恩价值理论与生产要素价值论也有相通之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资本本身具有使用价值 ,“按资分配”也有合理性和正当性。中国私营企业主目前的收入主要不是剥削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 剥削 一元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卫兴华
主张拓宽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产劳动内容。分析了物质生产劳动、精神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社会公务劳动与价值的关系。认为对劳动价值论,既要继承与坚持,又要发展与创新。论述了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四个层次的不同内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封希德
第三产业是属于非物质生产的经济部门。按照传统的观点,它基本上是属于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部门。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观点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出现了三种基本观点:第一.认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已经被现实经济的发展所否定;第二,仍然坚持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观点,继续否定第三产业的生产性;第三,用传统劳动价值论来论述第三产业的生产性,为图把二者统一起来。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是不可取的,它没有认识劳动价值诊的科学内容及其强大的生命力:第二种观点是本本主义,对现实经济的发展视而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科 郭凤芝
数理政治经济学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有学者认为数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重要学术方向。要实现数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必须首先实现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数学化。换句话说,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论必须有公认的、一致的数学表达式,唯有如此,数理政治经济学才不至于被肤浅地定义为数学方法的简单运用,这是事关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问题。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函数是劳动价值论数学化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也是数理政治经济学基础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