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5)
- 2023(10674)
- 2022(8904)
- 2021(8801)
- 2020(7037)
- 2019(16550)
- 2018(15954)
- 2017(28871)
- 2016(16553)
- 2015(19002)
- 2014(18777)
- 2013(17876)
- 2012(16677)
- 2011(15271)
- 2010(15462)
- 2009(13919)
- 2008(13674)
- 2007(12029)
- 2006(10856)
- 2005(10391)
- 学科
- 济(60531)
- 经济(60458)
- 管理(36714)
- 业(35161)
- 中国(26636)
- 企(25693)
- 企业(25693)
- 方法(23555)
- 教育(22059)
- 数学(20517)
- 数学方法(20169)
- 农(19674)
- 贸(18137)
- 贸易(18126)
- 易(17848)
- 财(16708)
- 学(13274)
- 出(12944)
- 农业(12816)
- 制(12800)
- 理论(12568)
- 业经(12087)
- 银(10483)
- 银行(10473)
- 行(10152)
- 融(10100)
- 金融(10098)
- 体(9919)
- 发(9885)
- 地方(9508)
- 机构
- 大学(227090)
- 学院(219133)
- 济(94911)
- 经济(93127)
- 研究(84976)
- 管理(73606)
- 理学(62530)
- 理学院(61666)
- 中国(61415)
- 管理学(60479)
- 管理学院(60038)
- 京(50379)
- 科学(45631)
- 财(45388)
- 所(41820)
- 范(40224)
- 师范(40029)
- 研究所(37435)
- 中心(36941)
- 教育(35423)
- 财经(35350)
- 北京(33648)
- 江(33501)
- 师范大学(33032)
- 经(32524)
- 经济学(31605)
- 农(31177)
- 院(30107)
- 经济学院(28474)
- 财经大学(26351)
- 基金
- 项目(136954)
- 研究(112014)
- 科学(110967)
- 基金(99406)
- 家(84831)
- 国家(84014)
- 社会(71990)
- 科学基金(71117)
- 社会科(67936)
- 社会科学(67921)
- 教育(59558)
- 基金项目(50188)
- 省(50141)
- 编号(46397)
- 划(45676)
- 成果(42404)
- 资助(40820)
- 自然(40757)
- 自然科(39880)
- 自然科学(39871)
- 自然科学基金(39194)
- 课题(35773)
- 部(34826)
- 重点(32576)
- 教育部(31518)
- 发(30801)
- 性(30466)
- 国家社会(30198)
- 年(29706)
- 中国(29091)
共检索到360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炳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今天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留学人数占全球总数14%,成为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已连续两年超过印度成美国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81.84万人,回归率为36.5%,超六成留学生滞留海外。报告显示,进入21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浩 邓琳琳 袁然
来华留学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教育红利、经济发展红利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利用中国与全球93个来华留学生来源国之间的留学生跨国流动数据,实证分析来华留学生对其母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从整体来看,来华留学生显著推动了其母国经济增长,教育激励效应、贸易促进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是重要的渠道。来华留学生的母国经济增长效应只在亚洲国家、非洲国家表现显著。其中,来自亚洲国家的留学生会通过教育激励效应和贸易促进效应推动其母国经济增长,而来自非洲国家的留学生仅通过教育激励效应推动其母国经济增长。学历来华留学生显著推动了其母国经济增长,非学历来华留学生对其母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与非学历来华留学生相比,学历来华留学生可以显著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推动其母国经济增长。《留学中国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都强化了来华留学生对其母国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为此,要大力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充分发挥中国教育红利的国际效应;优化来华留学生区域布局,充分发挥来华留学生的贸易促进效应;优化来华留学生学历结构,充分发挥学历来华留学生的经济促进效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秀棠
近几年,由于新西兰大力推行教育出口战略,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国际学生,我国前往新西兰的留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尤其是“小留学生”更是增长迅速。随着中国“小留学生”在新西兰数量的增多,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在对新西兰的中国“小留学生”状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影响未来留学新西兰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关中国“小留学生”留学新西兰和我国政府加强留学教育管理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善玲
民国前期的出国留学生,其留学国别仍偏重于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留学生派遣总数受到严重制约。从学科来看,虽然留学生选修科目比较广泛,但仍然体现出以理工科为主的不平衡性。由于时局混乱,官费留学一再消减,相比来说自费留学人数则较多,官费与自费的比例约是1:2。从性别来看,虽然男女留学比例差距仍很大,但与清末相比则有较大的进步。就留学质量而言,从留学人数与毕业人数对比来看,与清末相比也有较大的进步。
关键词:
民国前期 留学生 人员结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温珺 巩雪
基于2007~2016年19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赫克曼两阶段模型实证研究了留学生教育对中国引入外资的作用。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规模增加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吸引外资流入,但是对外资流入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减趋势。此外,不同教育类别的留学生规模对中国吸引外资的作用不同,学历留学生教育发挥的边际影响明显高于非学历留学生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杰慧
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运用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从生活、文化、学习、身体和经济5个方面对中国小留学生海外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原有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上提出"前告诫"和"阈限期告诫和唤醒"的概念。研究发现,留学初期是小留学生适应性调整的"关键期",父母和教育者的关心和及时告诫,有助他们摆脱"阈限"状态。此外,个人性格、家庭关系等也对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素红 范皑皑
基于中国一线城市高中生抽样调查,采用多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探讨高中层次潜在留学群体的背景特征、动机诉求、具体规划等。结果发现,学生自身的学业禀赋和家庭社会文化背景对其留学意愿有显著推动作用。同等条件下,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业表现越出色的学生,面向国际市场寻求教育资源的意愿越强烈,而且优势阶层家庭和学业表现优异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动机和诉求以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为主,家庭社会文化资本优势对高中生选择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出国留学的影响均显著。剖析我国高中生出国留学选择背后的决策过程,对理解和反思当下家庭的教育选择行为和高等教育政策实践有重要启示。在开放竞争的全球教育市场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优质高校教育机会和国际交流项目吸引潜在的优质生源“留下来”,另一方面同世界一流大学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吸引优质生源“在地留学”。
关键词:
高中生 留学意愿 教育机会 教育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民 王焱鑫
为了发展教育出口经济,也为了提升新西兰大学在国际上的地位,新西兰政府最近推出了一系列吸引海外留学生的新政策,加大了对海外留学生的资助力度,实行国际博士研究奖学金计划,下调海外留学博士生的学位费用,并特别出台了一些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新举措。
关键词:
新西兰 海外留学生 新政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艳
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政策是中国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早期我国出国留学政策发生了重要的转折,本文对政策变迁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政策发生重大变迁是由于早期政策的目标受到挑战,通过对政策问题的重新界定和解释,形成了新的政策思路。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出国留学 政策变迁 动因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洪涛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凸显,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量与规模日益扩大。在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教育任务,同样也需要贯彻文化育人的本质要求,以文化人,加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推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从而提升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浩 赖德胜
利用全球46个国家的统计数据,重点考察文化因素在世界各国吸引国际留学生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文化因素是影响国际留学生流动的重要因素;一国的文化商品出口规模对其吸引国际留学生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国家之间的国际移民网络是影响国际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语言差异对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留学目的国的影响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地理距离较远、语言相同的发达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地理距离较近、语言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发达国家的学生倾向于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卫红
留学生教育具有政治、经济价值和促进高校发展的功能。目前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存在教育管理理念滞后、管理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服务投入不足等问题。解决对策是引入柔性管理、采取趋同化管理、畅通沟通渠道、加大教育投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芳 夏鹏峥 王玉环
随着人们全球化意识的日益提升,中国留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在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和渗透过程中,中外教育文化的差异日益凸显。研究中国学生学者对西方教育文化的适应性,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思想和实现教育体制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在对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中国留学生的教育文化适应性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跨文化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外语教育者因其独特的跨文化视角和体验,应肩负起我国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球化社会公民的历史使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新宪
所谓适应,按心理学的原理是指感受器在刺激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的变化。留学生远离故土.接触到的是一种与国内不同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十分突出。研究当代中国留学教育,不能不涉及中国留学生群体的适应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