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9)
- 2023(13785)
- 2022(11549)
- 2021(10840)
- 2020(9022)
- 2019(20818)
- 2018(20530)
- 2017(38231)
- 2016(21246)
- 2015(23995)
- 2014(24242)
- 2013(23976)
- 2012(22867)
- 2011(20658)
- 2010(21214)
- 2009(19570)
- 2008(19578)
- 2007(18105)
- 2006(16186)
- 2005(14503)
- 学科
- 济(92029)
- 经济(91939)
- 业(53507)
- 农(51579)
- 管理(48933)
- 农业(34218)
- 方法(32651)
- 企(31361)
- 企业(31361)
- 数学(28561)
- 数学方法(28236)
- 地方(27581)
- 中国(25696)
- 业经(23001)
- 学(19955)
- 财(19075)
- 制(18549)
- 发(14783)
- 贸(14636)
- 贸易(14627)
- 易(14080)
- 理论(13874)
- 银(13630)
- 环境(13625)
- 银行(13589)
- 融(13573)
- 体(13572)
- 金融(13565)
- 行(13074)
- 地方经济(12899)
- 机构
- 学院(301107)
- 大学(296194)
- 济(118779)
- 经济(115850)
- 研究(109614)
- 管理(107199)
- 理学(90657)
- 理学院(89450)
- 管理学(87568)
- 管理学院(87014)
- 中国(83929)
- 农(74073)
- 科学(70095)
- 京(64732)
- 所(57650)
- 农业(57099)
- 财(53941)
- 江(53575)
- 业大(52715)
- 中心(52209)
- 研究所(52143)
- 范(44462)
- 师范(43990)
- 省(41104)
- 财经(40842)
- 北京(40181)
- 州(40122)
- 院(38880)
- 经(36766)
- 农业大学(35399)
- 基金
- 项目(197898)
- 科学(152702)
- 研究(148395)
- 基金(136813)
- 家(120040)
- 国家(118853)
- 科学基金(99119)
- 社会(90403)
- 社会科(84846)
- 社会科学(84819)
- 省(83290)
- 基金项目(72715)
- 教育(68116)
- 划(67604)
- 编号(63807)
- 自然(61791)
- 自然科(60176)
- 自然科学(60154)
- 自然科学基金(58995)
- 资助(54626)
- 成果(52816)
- 课题(45891)
- 发(45818)
- 重点(45586)
- 部(42682)
- 创(40243)
- 农(39484)
- 创新(37636)
- 科研(37484)
- 性(37274)
- 期刊
- 济(145367)
- 经济(145367)
- 研究(88404)
- 农(76021)
- 中国(74540)
- 学报(53317)
- 农业(51368)
- 科学(46535)
- 教育(42573)
- 财(40992)
- 大学(39915)
- 学学(37248)
- 管理(35166)
- 融(30707)
- 金融(30707)
- 业经(29425)
- 技术(28763)
- 业(25613)
- 问题(20217)
- 经济研究(19916)
- 财经(19394)
- 版(18471)
- 图书(17227)
- 经(16702)
- 资源(16597)
- 农村(16020)
- 村(16020)
- 农业经济(15629)
- 世界(14885)
- 业大(14764)
共检索到477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江西省于都县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创建了政府各部门、学校及校外组织各系统内部有效的关爱机制,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实现精准化;多方筹措经费,以点促面搭建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平台;将各类校内校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场所建设纳入县域总体规划,整体布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阵地;通过开展系列关爱活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高尚情操及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以优惠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引导劳动力就地务工就业,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幅,从源头减少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关爱体系 于都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大松 刘振宇
自2009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国内公立医院的绩效薪酬管理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深入研究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绩效薪酬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文章选用了国家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中的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全面分析该医院的绩效薪酬管理体系并与RBRVS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对我国现阶段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薪酬管理体系改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级公立医院 绩效薪酬管理 RBRV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晓明 顾宇娇 李鲲
农村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扎根基层的重要场域,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江西省三个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特点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覆盖率高,但大多处于“空置”状态;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紧缺,且多数处于“悬浮”状态;农村社会心理服务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并未“下沉”到农民生活中。主要受三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定位、功能以及嵌入形式与村民接受的吻合程度的影响。对此,结合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以及风俗习惯,从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平台建设、服务内容以及工作模式方面提出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晗 李寻欢 周扬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丘陵山区是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聚集区,开展丘陵山区贫困时空格局及其演变机制研究对实现贫困地区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以村域为研究单元,采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方法刻画了于都县农村贫困地理格局及其分异特征,识别了丘陵山区驱动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子,揭示了农村贫困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空间集聚性特征,且聚集效应随减贫力度加大有所减弱;②坡度、行政村到县城中心的可达度、路网密度和公共服务点数量是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子,且随时间推移,资源禀赋不足对农村贫困化的驱动作用有所减弱,区位条件对农村贫困化的驱动作用逐渐增强;③不同时期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农村贫困化有其自然和人文根源,科学减贫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以深化贫困发生机制理论认知为基础,协同推进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的减轻,从而实现贫困地区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忠实
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开县约有50%的儿童属于留守儿童,他们与其他同龄儿童相比,有着较为艰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利用本地区公共图书馆资源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是图书馆人应积极思考的问题和应尽的职责。公共图书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并借助其他公共服务平台给予留守儿童更多﹑更广的关爱,将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公共图书馆服务 读者工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静 王名
基于"社区营造-儿童发展"的框架,从社区共同体视角审视乡村教育贫困问题,尝试从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来理解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以国家级贫困县T村"图书导读试验"个案研究为例,分析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发展、社区营造和贫困治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阐述贫困山区教育扶贫和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一方面,以社区共同体意识的重塑、社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枢纽,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协同保障城乡教育资源的有效衔接,满足留守儿童的补偿教育需求;另一方面,以形塑和谐共生的乡土社会成长模式为着力点,培育村民社会创新精神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崇波 梅国平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二次相对效益评价方法,建立一套适合评价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结合江西省80个县(市)的样本数据,分别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有效性和管理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投入产出效率差异较小,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努力程度也基本相同;同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投入产出效率和提升状况效率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所以,依据评价结果,我们提出了完善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和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尧波 郑艳明 胡丹 聂兰琴 付姗 胡启武
通过构建江西省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采用碳转化系数法对江西省县域农业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2000~2010年江西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江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230.85万t增长到2010年的290.51万t,不同年份农业碳排放均主要源于化肥施用与农业机械使用;(2)全省农业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主要年份高碳排放区均集中于鄱阳湖周边地区;碳排放强度多为Ⅱ级水平,空间分布上与碳排放量相比更为均衡;(3)江西省县域间农业碳排放的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整体上均呈明显扩大的趋势;(4)生产效率、结构、劳动力等因素对农业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农业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温有栋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电子商务行业创客的热情,各种电商平台瞄准这一商机,推出以农村为主体的县域加盟店战略。通过调研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基本面描述分析,并且使用R语言对近三个月通过圩镇电商店或者自己网购产品次数这一变量进行建模交叉验证及预测。得出县域农民下行购买行为培育良好、但上行销售行为尚显不足、电商行为具有高惯性的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成量 周丙娟 陈美球 郭熙
[目的]确定农村集体商服用地、工业用地价格的影响因素,为科学评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地价、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之一的江西省余江县179个交易案例,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农村集体商服用地、工业用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各类因素的贡献率。[结果](1)农村集体商服用地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乡镇财政收入、人均纯收入、到客运站距离、到国道的距离、教育设施;农村集体工业用地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人均纯收入、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到客运站的距离、到国道的距离。(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交通因素和公共设施因素对集体商服用地价格的贡献度分别为69. 0%、20. 4%和10. 6%;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交通因素对集体工业用地价格的贡献度分别为52. 8%和47. 2%。[结论]总体上与国有城镇建设用地价格存在共性规律,但存在部分因素与国有建设用地价格规律存在差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估价不宜完全套用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晓园 黄志刚
在某种意义上说县级政府首长差异往往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实证分析方法对江西省2006年至2007年期间11个县的县委书记与县长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除了县级政府首长的政治素质外,其民众信任度、工作地点变迁、在上级政府部门任职、学历等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在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地方政府改革,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背景下,本研究结论为选配县级政府首长和建设县级政府首长队伍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金浪 张传 姚冠荣 刘陶红
为探究山区农户耕地撂荒特征及代际异质性,借助代际社会学中的“社会代”理论构建了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代际差异分析框架,基于赣南于都县的微观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差异,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依次增强,具体而言,代际差异每提升一个等级,农户耕地撂荒概率增加6.6%、撂荒程度增加2.3%;2)代际差异具有通过作用山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生计策略和种植结构而影响其耕地撂荒行为的机制,即山区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趋弱、生计策略非农转型趋强、经济作物种植趋减,导致其耕地撂荒行为依次增强。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变革农业经营体系,优化山区不同代际农户农业生产模式;优化山区耕地在农户代际间的配置,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建设山区经济作物产业链,促进不同代际农户共同增收。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文平
深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江西省鹰潭市通过强化与乡村自治、金融科技、农村改革相结合,在创新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从鹰潭市的实践出发,总结创建工作的做法和成效,分析存在的不足,对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信用体系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