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9)
- 2023(9673)
- 2022(7829)
- 2021(6959)
- 2020(6123)
- 2019(14322)
- 2018(14148)
- 2017(27594)
- 2016(15056)
- 2015(17060)
- 2014(17326)
- 2013(17326)
- 2012(15960)
- 2011(14408)
- 2010(14777)
- 2009(14000)
- 2008(14055)
- 2007(12947)
- 2006(11444)
- 2005(10569)
- 学科
- 济(68332)
- 经济(68272)
- 管理(42055)
- 业(41129)
- 企(33022)
- 企业(33022)
- 方法(29553)
- 数学(25275)
- 数学方法(25024)
- 农(19536)
- 中国(19022)
- 财(15695)
- 业经(15517)
- 学(14136)
- 地方(13738)
- 贸(13239)
- 贸易(13231)
- 农业(12837)
- 易(12833)
- 制(12736)
- 和(10420)
- 理论(10386)
- 银(10224)
- 银行(10191)
- 融(9967)
- 金融(9965)
- 行(9717)
- 务(9111)
- 财务(9081)
- 财务管理(9057)
- 机构
- 大学(223189)
- 学院(220920)
- 济(93117)
- 经济(91189)
- 管理(83140)
- 研究(78221)
- 理学(70948)
- 理学院(70121)
- 管理学(68811)
- 管理学院(68377)
- 中国(59094)
- 京(48105)
- 科学(47777)
- 财(42733)
- 所(40626)
- 农(40606)
- 研究所(36777)
- 中心(35637)
- 江(34937)
- 财经(33686)
- 业大(33505)
- 农业(31906)
- 经(30489)
- 北京(30483)
- 范(29815)
- 师范(29525)
- 经济学(29069)
- 院(27873)
- 州(27305)
- 经济学院(26269)
- 基金
- 项目(143225)
- 科学(111878)
- 研究(104320)
- 基金(103122)
- 家(90295)
- 国家(89563)
- 科学基金(75658)
- 社会(65885)
- 社会科(62426)
- 社会科学(62405)
- 省(55689)
- 基金项目(54146)
- 教育(47983)
- 自然(47970)
- 划(47000)
- 自然科(46876)
- 自然科学(46859)
- 自然科学基金(46013)
- 编号(42866)
- 资助(41839)
- 成果(35549)
- 重点(32877)
- 部(31909)
- 发(31439)
- 课题(29595)
- 创(29139)
- 科研(27557)
- 国家社会(27483)
- 创新(27190)
- 教育部(27131)
- 期刊
- 济(104372)
- 经济(104372)
- 研究(65965)
- 中国(45244)
- 农(37240)
- 学报(36610)
- 财(34016)
- 科学(32915)
- 管理(30624)
- 大学(27418)
- 学学(25445)
- 农业(24648)
- 教育(24342)
- 融(20637)
- 金融(20637)
- 技术(19469)
- 业经(17240)
- 财经(16998)
- 经济研究(16997)
- 问题(14721)
- 经(14704)
- 业(14504)
- 贸(12448)
- 技术经济(11724)
- 图书(11503)
- 版(11319)
- 国际(10967)
- 商业(10841)
- 统计(10664)
- 理论(10603)
共检索到336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季六祥
品牌竞争力的广义理解为企业、产业、区域、国家、国际或全球诸层面竞争力关于品牌形象的整合与统一。基于全球化、生态观的进一步解析 :即适当引入一个全球化的关于广义品牌竞争力的生态分析架构 ,包括企业核心层 ,产业、区域、国家 (三级 )群落层 ,以及一国经济社会环境支持的次生态圈和全球化大生态圈形成的 (双重 )生态层。
关键词:
品牌竞争力 全球化 生态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加封 沈文星
通过分析企业品牌竞争力的逻辑起点与内涵,本文认为品牌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与无形资产,品牌通过垄断效应使企业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并产生经济租金,品牌竞争力的培育依赖于使用价值的有效嵌入和交换价值的低成本实现;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价值链管理策略在于通过品牌质量管理实现品牌自然价值的嵌入,通过品牌形象管理实现品牌符号价值的嵌入,通过品牌关系管理提升品牌的交换价值。
关键词:
品牌价值链 品牌竞争力 符号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线实 陈振光
区域城市竞合是一种区域内城市在创造价值与共享收益上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现象。文章以产业中的"竞合(co-opetition)"概念为基础,将"竞合"的概念应用于城市层面,探讨了城市竞合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区域内城市竞合的研究意义。随后,在对城市竞争力理论脉络进行了简明的梳理后,将全球化背景下单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建设与区域内城市间竞合相关联,将城市尺度、区域尺度与全球尺度相联接,提出了一个理论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区域内城市竞合 城市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文兵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分析政府行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框架。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起点是成本与差异化两个范畴,而比较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两类指标是显示性指标和决定性指标,确定政府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领域则是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区分政府行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两类途径是贸易政策与产业环境,在这些范畴基础上建立的分析框架,能够显现政府如何通过一种影响机制,实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卫平
本文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 :( 1 )本文指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是农业的比较生产率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形式 ;( 2 )本文运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分析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层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条件、农产品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持产业发展状况、农业经营主体状况、政府行为和机遇等六个因素。在此基础上 ,本文构建了一个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卫平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是农业的比较生产率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形式 ;本文运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分析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层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条件、农产品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持产业发展状况、农业经营主体状况、政府行为和机遇等六个因素。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一个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季六祥
本文分析了全球化条件下品牌竞争力发展的新趋势 ,以及我国品牌竞争力全球化矛盾的二元性 ,认为结症在于国家政策机制和企业战略机制的双重缺陷 ,继而初步提出我国品牌竞争力战略的全球化定位 :一是整合企业层面品牌竞争力实现其内涵式发展 ,二是整合产业、区域、国家层面品牌竞争力实现其外延式发展。
关键词:
全球化 品牌竞争力 战略定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良清 邱东
国势判断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认知基础。本文提出真实链位论作为深入考察国际竞争格局的一个分析框架,意在从定位角度集中揭示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交往的内在关系,强调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的现象本质。本文基于经济统计视角分析全球化链条中的真实链位,进而论述真实链位论的基本内容以及真实链位论与国势学认知的内在逻辑。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认清中国在全球化链条中的真实链位及其对产业关联弹性、刚性、态势的影响意义重大;第二,成本效益分析应特别关注正面事物的隐性成本和长期成本;第三,要注意国家作为基本利益单位和测度单位的属性;第四,注重事实与见解的辨析,尤其警惕以事实名义出现的见解;第五,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构国势学确有必要;第六,全球供应链并非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并不适于新兴国家用来判断国势。
关键词:
真实链位论 经济统计 国势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蓝文永
一、研究背景目前对企业信息化的经济后果研究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在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具体影响机理、程度和计量方式等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上还缺乏系统的研究。通过构建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规范性分析框架模型,可以揭示企业信息能力提高对企业竞争力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德群,樊群,钟卫东
文章提出了基于系统概念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框架,从城市对稀缺资源的吸引力、对输入的处理和转换效率、产品(或服务)输出能力三方面对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得出了这些城市的竞争力排序,对排序结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晓华 徐雷
本文认为大企业竞争力由两个要素构成,一是应对政府的能力,二是应对市场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大企业竞争力的"双能力"。企业为了获取竞争力,必须把自己拥有的资源分配给两种能力,而这个分配比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经济中存在着一个真实的比例,该比例会因为不同行业的产业特性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制度环境而不同,而该比例在国家间的差异又影响到了国家竞争力。企业只有按照该真实比例去分配资源才能获得它所能达到的最大竞争力。但企业却无法准确获知该比例,只有依据自身经验去判断和估计,这就造成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另外,企业自身的产权结构、管理制度等因素会影响企业获取两种能力的难易程度,从而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最后,在...
关键词:
双能力 大企业 竞争力 政府 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薛求知 朱吉庆
现有理论暗含的企业家能力同质性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企业竞争力认识的深化,只有从企业家能力的分析视角入手,才能深入到对企业竞争力原生性因素的探究,企业的异质性才能得到彻底的肯定。本文在整合企业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基于企业家能力的企业竞争力模型,为企业竞争力研究和企业实践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企业家能力 企业竞争力 管理过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中,“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旅游目的地层面的二元竞争力框架,对“文化”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地位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突出分析了“文化”因素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竞争力 “文化” 综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剑 贾秀兰
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制度变迁对企业竞争力演化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基于SPM(规模—方式—主体)的角度将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分为三个时期,按制度变迁的历程对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纵向综合评价,进而验证了文章的基本理论框架,指出经过长期的制度变迁,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在曲折中得到持续增强,当前在制度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约束下,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已步入攻坚阶段,尤其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以及国有资本运营和监督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已进入到严重的制度瓶颈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探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制度变迁 企业竞争力 演化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剑 袁蕴
制度经济学者和演化经济学者关于制度动态变迁对企业竞争力演化系统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文章从动态的角度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指出企业制度在"传承——创新——确立"的过程中,企业竞争力也经历了"突破惯例——搜寻优势——重新选择"三个动态变迁的路径,并以中兴通讯公司企业竞争力现状为例验证了理论分析框架。文章提出我国企业应该进一步突破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遵循企业竞争力演化的科学路径,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获得更多的稀缺资源,培育并保持企业动态竞争优势。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企业竞争力 演化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