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2)
- 2023(15374)
- 2022(13269)
- 2021(12321)
- 2020(10284)
- 2019(24149)
- 2018(23665)
- 2017(46078)
- 2016(24390)
- 2015(27396)
- 2014(27129)
- 2013(27439)
- 2012(25486)
- 2011(23222)
- 2010(23166)
- 2009(21534)
- 2008(20692)
- 2007(17957)
- 2006(16078)
- 2005(14577)
- 学科
- 济(122380)
- 经济(122261)
- 管理(67638)
- 业(63297)
- 方法(50763)
- 企(50411)
- 企业(50411)
- 数学(44865)
- 数学方法(44459)
- 中国(30865)
- 农(28336)
- 地方(26506)
- 财(24992)
- 学(23472)
- 业经(23215)
- 贸(21152)
- 贸易(21137)
- 易(20456)
- 农业(19448)
- 制(18754)
- 环境(16765)
- 和(16418)
- 融(16335)
- 金融(16333)
- 地方经济(15999)
- 银(15693)
- 理论(15682)
- 银行(15652)
- 行(15018)
- 务(14420)
- 机构
- 大学(358248)
- 学院(352708)
- 济(158723)
- 经济(155826)
- 管理(138914)
- 研究(126710)
- 理学(120170)
- 理学院(118815)
- 管理学(116981)
- 管理学院(116336)
- 中国(95191)
- 京(76966)
- 科学(74146)
- 财(69924)
- 所(63434)
- 研究所(57592)
- 财经(56383)
- 中心(55276)
- 农(53615)
- 经(51421)
- 经济学(49967)
- 江(49863)
- 北京(49467)
- 业大(49265)
- 范(46047)
- 师范(45696)
- 院(45536)
- 经济学院(44887)
- 财经大学(42009)
- 农业(41633)
- 基金
- 项目(238120)
- 科学(188242)
- 基金(175928)
- 研究(175150)
- 家(153049)
- 国家(151876)
- 科学基金(130178)
- 社会(113881)
- 社会科(108117)
- 社会科学(108090)
- 基金项目(92505)
- 省(88491)
- 自然(82537)
- 自然科(80620)
- 自然科学(80603)
- 自然科学基金(79182)
- 教育(79012)
- 划(75272)
- 资助(73288)
- 编号(69217)
- 成果(56832)
- 部(54194)
- 重点(53113)
- 发(51469)
- 创(48547)
- 国家社会(48237)
- 课题(47525)
- 教育部(47049)
- 人文(45523)
- 创新(45403)
- 期刊
- 济(174969)
- 经济(174969)
- 研究(112859)
- 中国(66311)
- 学报(53391)
- 管理(52121)
- 财(51201)
- 科学(50707)
- 农(48569)
- 大学(40988)
- 学学(38410)
- 教育(34989)
- 农业(33662)
- 融(31532)
- 金融(31532)
- 技术(29788)
- 经济研究(29666)
- 财经(28687)
- 经(24654)
- 业经(24624)
- 问题(22824)
- 贸(19771)
- 技术经济(19030)
- 业(18135)
- 世界(18042)
- 图书(17319)
- 国际(17102)
- 理论(16847)
- 统计(16691)
- 现代(15529)
共检索到531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琳 陈平
导言Solow(1956)的增长模型的一个结论是,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是收敛的。此结论意味着经过长时期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将趋于同一路径。在国外,作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主要关注国家之间以及更加宏观的地区之间差异,因此对收敛和发散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框架出发,通过构建内涵6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QEGI)对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数量(GDP)和经济增长质量(QEGI)排名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各地区增长数量与质量不一致现象十分明显,并将参与对比的30个省区分为五种类型:经济增长质量良好的四大直辖市、经济规模较大且增长质量相对较好的发达省区、增长质与量一致度较高的省区、增长质量与数量背离较大的省区、经济数量及质量排名都相对落后的欠发达省区,为未来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郑义
文章基于1978~2013年我国各省市实际人均GDP数据,运用Ender&Lee(2012)提出的傅里叶单位根检验,考察了我国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俱乐部趋同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区域组存在不同程度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其中,区域组Ⅰ和区域组Ⅲ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俱乐部趋同,而区域组Ⅱ趋同程度最低;傅里叶单位根检验相对于传统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而言,在俱乐部趋同实证研究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力。
关键词:
傅里叶单位根检验 俱乐部趋同 CART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冰
文章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将R&D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等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和国际R&D溢出之间的关系,并分区域研究了技术溢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金营 黄乾
通过将所有制变革因素引入我国生产函数模型 ,并利用 1990年和 2 0 0 1年两个时期我国 2 8个省市区的平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 ,发现在我国近 1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 ,制度变迁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一个显著的因素。同时 ,发现我国的制度变迁主要是物质资本增进型 ,而制度创新主要是围绕物质资本展开 ,而由于人力资本增进型制度创新的缺位 ,制约了人力资本效应的最大发挥。目前和将来制度创新的重点需要围绕人力资本增进型展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选功
文章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区的经济趋同现象 ,并运用经济趋同和产业集聚理论对形成经济趋同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结论是 :河南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趋同俱乐部 :郑州和洛阳 ;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以及其他地区 ;河南省的投资要发挥最大的经济效应必须根据各地区的推动产业来投资 ;各地区要想加快经济发展 ,形成本地区的推动产业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扩大市场开放程度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
经济趋同 产业集聚 推动产业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科
运用中国省区面板数据,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作为划分异质人力资本的唯一标准,对东、中、西三大地区高级人力资本及相关变量进行分析,研究三大地区高级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以及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三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和物质资本积累之间的比例α越大,高级劳动者所占比例n2也越大;三地区物质资本折旧率越高,高级劳动者所占比例n2也越大。物质资本折旧率增大时,不利于物质资本积累,而有利于生产高级劳动者;三地区为形成单位高级劳动者所需的费用ρ在2000年—2009年间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忠强,黄治华,高宇宁
文章计算了全国及30个地区1982、1990、1995和2000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及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并通过对30个地区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PanelData的回归,结果表明,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两者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性,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基尼系数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帆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各省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速度和轨迹并不一致。本文实证性地讨论了1978~2005年内地31个省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同步性问题。结果发现:综合二元反差指数r能更好地拟合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和转化的真实状况,在时序意义上,中国各省区r的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6年的下降时期,1987~1996年的平稳阶段,1997~2005年的分化阶段;在空间意义上,东部、中部和西部的r的绝对水平依次增大,西部、东部和中部r的内部收敛程度依次递减,东部、西部和中部r的长期稳定性依次减弱。经验上看,各省区r的同步性变化是引致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变化的基本原因,交易效率在r下降中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松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已逐步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政策选择的手段日趋完善。当财政、金融、贸易、环境等单一政策或政策组合不同时,如何把握政策的力度及其组合是政府、企业、居民以至国外都时常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不同政策的经济效果进行定量分析与模拟日益重要。中国经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正是为适应实践的这种需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费宇 王江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国外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选取了FDI及影响FDI的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8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单因素和多因素PSTR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FDI之间存在着平滑转换机制效应;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FDI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立 王子明
通过对中国各地区 1 978- 2 0 0 0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们发现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促进金融发展 ,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 ,一个地区金融发展初始条件低下 ,对其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 ,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会带来良好影响。在金融发展指标中 ,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十分显著。开放金融业可有效提高金融发展质量。要进一步探索金融市场化的道路 ,以获得高质量的金融发展和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中国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锋 张宗益 康继军
本文通过考察用市场化指数表示的制度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索罗模型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正,提出了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扩展索罗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如果控制了人口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以及制度因素的差异,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会出现如索罗模型所预测的条件收敛现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市场化 条件收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背景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主要特征是投资对西部经济增长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资本形成高于全国;国家预算内资金、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主导地位,但是所有制结构趋于优化;基本建设规模大;中长期贷款及其基本建设贷款增势强劲。文章认为由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密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很大,历史欠账较多,要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直接投入力度,同时注意投资结构的优化,关注西部可持续增长问题。
关键词:
资本形成 经济增长 投资结构优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堂钢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已大约投入1400亿美元。学界对"一带一路"战略意义有了充分的讨论,但对其在对外商贸往来中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利用国家统计局2004年~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对促进东北工业基地的复兴和提升西部大开发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往来 经济增长 实证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