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0)
- 2023(5244)
- 2022(4469)
- 2021(4172)
- 2020(3541)
- 2019(8047)
- 2018(7605)
- 2017(14133)
- 2016(7414)
- 2015(7811)
- 2014(7578)
- 2013(7549)
- 2012(6925)
- 2011(6588)
- 2010(6960)
- 2009(6335)
- 2008(6131)
- 2007(5641)
- 2006(5448)
- 2005(4841)
- 学科
- 济(29963)
- 经济(29935)
- 业(17860)
- 管理(17598)
- 农(14251)
- 企(10849)
- 企业(10849)
- 农业(10482)
- 方法(9318)
- 中国(8398)
- 地方(7197)
- 业经(7142)
- 数学(6637)
- 数学方法(6495)
- 学(6441)
- 理论(6357)
- 资源(5534)
- 财(5436)
- 贸(5314)
- 贸易(5309)
- 制(5151)
- 易(5146)
- 发(5014)
- 收入(4855)
- 和(4848)
- 环境(4606)
- 关系(4576)
- 体(4552)
- 教育(4096)
- 分配(4031)
- 机构
- 学院(103923)
- 大学(102312)
- 研究(38210)
- 济(38174)
- 管理(37887)
- 经济(37223)
- 理学(31246)
- 理学院(30824)
- 管理学(30148)
- 管理学院(29933)
- 中国(29005)
- 科学(23903)
- 京(22579)
- 所(19439)
- 农(19311)
- 财(18111)
- 范(17598)
- 研究所(17549)
- 师范(17464)
- 江(17347)
- 中心(17041)
- 业大(14702)
- 北京(14702)
- 农业(14548)
- 州(14139)
- 师范大学(14113)
- 财经(13951)
- 院(13898)
- 省(12573)
- 经(12565)
- 基金
- 项目(67697)
- 科学(52627)
- 研究(51429)
- 基金(47663)
- 家(41959)
- 国家(41544)
- 科学基金(34777)
- 社会(32060)
- 社会科(30242)
- 社会科学(30232)
- 省(27278)
- 基金项目(25384)
- 教育(23309)
- 划(22330)
- 编号(21606)
- 自然(21512)
- 自然科(20812)
- 自然科学(20803)
- 自然科学基金(20425)
- 资助(19677)
- 成果(17433)
- 发(16307)
- 重点(15373)
- 课题(15237)
- 部(14335)
- 国家社会(13390)
- 创(13313)
- 发展(12983)
- 展(12790)
- 年(12764)
共检索到168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明明
游牧民定居工程被视为改变牧区靠天养牧、加速牧区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举措而广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迅速且深刻地改变着草原牧区的自然、社会及经济形态,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时空尺度。在"成功"的定居点,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且对天然草场的利用减少;但是,对比相邻的村庄发现,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有足够的外部资源输入,包括草场、农田和地下水等。而从区域的生态环境来看,这种"成功"模式并不符合当地干旱地区的生态特征,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破坏。因此,游牧民定居工程应该从区域生态特征出发,对类似"成功"模板的推广更加谨慎。
关键词:
游牧民定居工程 资源输入 生态破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巍 王录仓 王生荣 李得发
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少数民族游牧民人口聚居区的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藏区游牧民定居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结束牧民游牧历史、减轻政府管理成本、推进牧区走向小康的重要途径。论文在回溯合作市游牧牧民定居基础上,选择经济发展条件、社会发展条件、区位条件14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合作市41个行政村(3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管辖的2个村民小组)的综合实力进行测算,按照实力大小将全部村庄划分为四级。对比发现,其中城郊村庄实力明显优于周边乡镇,牧区优于半农半牧区;游牧民定居点选择往往选择发展实力和条件较好的村庄;根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爱文 孙荣垆
通过对新疆一个牧业连队的实地调查,文章发现导致当地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既有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很多定居牧民因生计转型不成功而陷入贫困,牧民生计方式的转变和市场意识的增强使牧民的本土知识和护生价值观逐渐丧失。自然环境的变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贫困和传统生态文化的缺失这四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关键词:
生计方式 草原环境 哈萨克族 生态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爱文 孙荣垆
通过对新疆一个牧业连队的实地调查,文章发现导致当地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既有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很多定居牧民因生计转型不成功而陷入贫困,牧民生计方式的转变和市场意识的增强使牧民的本土知识和护生价值观逐渐丧失。自然环境的变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贫困和传统生态文化的缺失这四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关键词:
生计方式 草原环境 哈萨克族 生态观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强
游牧民族的征服活动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但我们对其发生原因却所之甚少。本文使用公元前221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气候与王朝数据,发现游牧民族征服的概率随着降雨稀少(以旱灾为代理变量)而上升,旱灾驱使游牧民族为了生存而进攻农耕汉族。而且,与王朝周期假说相一致,中原王朝越早于游牧政权建立,被后者征服的概率则越高。以上结果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使用中国与游牧民族的北方边界纬度作为另一被解释变量。
关键词:
游牧民族 气候冲击 王朝周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美玲 苗红萍 海力且木·斯依提
该文以新疆传统牧区牧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典型牧区157户牧民对生产目标重要性判断的实际资料,利用配对比较法分析了牧民生产行为的目标偏好,旨在揭示牧民生产决策行为目标多元化的客观存在性及具体表现,为制定引导牧民生产行为的经济政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牧民生产决策行为目标具有多元化特征,而且其偏好表现出显著的层次性;不同收入的牧户之间目标偏好无明显差异,牧民对扩大饲养规模和收入最大化的追求具有强烈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
新疆牧区 游牧民 目标偏好 差异性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沙黑多拉·斯哈克
牧民定居是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称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大批牧民通过定居工程,从根本上摆脱了几千年来传统的游牧生活,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牧民定居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却能够解决长久的生存发展问题。然而,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姚娟 陈飙
少数民族牧民因旅游开发搬迁定居参与旅游业,是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常见模式。本文选择新疆两处重要生态旅游区为实证点,研究了牧民对政府实施的定居工程及参与旅游的态度。研究发现,牧民在定居工程和参与旅游态度上总体水平为良下,各类因子中社会福利和生活便利程度因子态度水平较高,而定居后新生产方式的认同水平较低。比较分析了牧民属性特征对各因子水平的影响,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属性对定居工程及参与旅游的态度有一定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业苗
城郊农民在市民化上犹豫不决,虽然受到拆迁补偿不足、安置不到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原因在于公共服务滞后,即城郊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差强人意,其供给与管理没有做到与市区等值化,这严重妨碍了城郊农民市民化。城郊农村有形和无形的公共服务建设,对解决农民市民化的原生问题和次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在城郊农村营造一个适宜农民市民化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还可以为城郊农民市民化构建一个安全保障网,消除农民市民化的后顾之忧。由此,为减少城郊农民在市民化上的焦虑和纠结,以及政府在城郊农民市民化上的困惑与尴尬,亟需建构一个适宜农民市民化的公共服务体制。
关键词:
城郊农村 农民市民化 城镇化 公共服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纯礼
草原畜牧业在新疆畜牧业中占据着极大的比重,与之对应的游牧生产方式不利于畜牧业的现代化及现代化发展方向。本文研究分析了新疆牧区游牧生产方式下的畜牧业发展现状,以及游牧对草原产生的不利影响,考察了牧民的生活与生产现状,认为游牧是畜牧业中落后的生产方式。通过论证指出,牧民定居有利于牧业的现代化,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游牧 牧民定居 畜牧业 生产方式 现代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建国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组织开展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成就举世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新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将旅游扶贫工程作为推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工程之一强力推进。旅游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十分明显,如在旅游资源较好的村镇推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建国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组织开展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成就举世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新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将旅游扶贫工程作为推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工程之一强力推进。旅游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十分明显,如在旅游资源较好的村镇推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焘
教师评价具有监测、分析、关联、反馈、指导、激励、预测等重要功能,有助于学校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外部约束条件和实施激励政策等教育决策,也有助于搭建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平台,有效激发教师间良性竞争意识。针对目前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理念落后和顶层设计不健全等症结,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教师评价相关概念,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现实困境,在借鉴国内外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以评价层级和评价范畴为核心,提出基于大数据的新型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想,主张全面、系统、灵活地对教师评价诸要素与程序进行科学设计并逐层分解细化,以期使教师评价成为促进教师追求卓越和学校高水平发展的助推动力。
关键词:
教师评价 高职院校 大数据 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新才 王娟娟
借助可持续发展阈值的概念,我们介绍了研究区域概况,并在分析草地类型和主导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草地退化现状、定居进展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多层次的游牧人口定居模式。提出甘南各地应立足实际,在完全定居、半定居和混合定居等三种模式中,进行适宜的定居模式选择。
关键词:
游牧人口定居 草地类型 草地功能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