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7)
2023(10298)
2022(8290)
2021(7681)
2020(6276)
2019(14247)
2018(13603)
2017(25890)
2016(13413)
2015(15474)
2014(15233)
2013(15183)
2012(14842)
2011(13728)
2010(14046)
2009(13781)
2008(13042)
2007(11507)
2006(10667)
2005(10152)
作者
(38888)
(32395)
(32387)
(31122)
(20990)
(15553)
(14549)
(12556)
(12443)
(11502)
(11359)
(10831)
(10595)
(10325)
(10288)
(10193)
(9558)
(9325)
(9237)
(8701)
(8368)
(7770)
(7720)
(7427)
(7359)
(7339)
(6965)
(6698)
(6502)
(6385)
学科
(82202)
经济(82134)
管理(36598)
(33739)
中国(27789)
方法(27524)
(27042)
金融(27042)
(27031)
企业(27031)
数学(24574)
数学方法(24379)
(24330)
银行(24324)
(23692)
地方(20144)
(16256)
(16117)
(15556)
(15080)
贸易(15066)
业经(15042)
(14709)
(13909)
地方经济(12802)
(11649)
中国金融(11425)
农业(10758)
环境(10555)
(9850)
机构
大学(206469)
学院(203509)
(105579)
经济(103813)
研究(78521)
管理(71501)
中国(68493)
理学(60124)
理学院(59438)
管理学(58600)
管理学院(58239)
(47060)
(44196)
科学(41406)
(39180)
财经(37388)
经济学(36655)
中心(36363)
研究所(35119)
(34117)
经济学院(32876)
北京(29159)
(29011)
(28058)
财经大学(27855)
(27495)
(25448)
师范(25254)
(24443)
金融(24078)
基金
项目(124312)
科学(99039)
基金(94038)
研究(93005)
(81009)
国家(80402)
科学基金(68488)
社会(64515)
社会科(61456)
社会科学(61441)
基金项目(47702)
(43627)
教育(41056)
自然(39879)
资助(39813)
自然科(39007)
自然科学(38998)
自然科学基金(38361)
(37212)
编号(34630)
(29543)
成果(29258)
国家社会(28881)
(28559)
重点(28212)
中国(27382)
教育部(26217)
(25453)
人文(24788)
(24598)
期刊
(122410)
经济(122410)
研究(71730)
中国(42371)
(36525)
金融(36525)
(35201)
管理(29693)
学报(27760)
科学(27353)
(26473)
大学(22281)
经济研究(21547)
学学(21099)
财经(20762)
(18202)
农业(17429)
教育(16563)
技术(16348)
问题(15952)
(15927)
国际(15403)
世界(14657)
业经(14542)
技术经济(11887)
统计(11134)
经济问题(9695)
(9633)
(9364)
理论(9336)
共检索到334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2008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一书是交通银行研究团队有关年度宏观经济和银行业发展的整体性研究报告。主要从商业银行的视角分析判断未来宏观经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哈继铭  
美国房价下跌拖累经济,消费放缓,影响中国出口。但是2008年是中国史无前例的奥运年和五年一次的地方政府换届年,消费和投资需求强劲,足以抵御外需走弱。从资金面来看,美元贬值和美国经济走弱将使其货币政策更趋宽松,推高或支撑大宗商品价格。全球流动性"水位"将继续上涨。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新兴市场,且这种趋势在2009年之前还将持续,未来短期内新兴市场资金充裕的局面不改,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最后,中国政策层面的紧缩势在必行,但一些宏观政策因带有强烈行政色彩而难以把握其力度,结构性政策(如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收入政策等)更是难以立竿见影。一旦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预期,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铎铎  
本轮经济增速放缓需要从两个视角分析,一个是短期视角,另一个是长期视角。短期看,经济增速放缓的主因是金融去杠杆,主渠道是房地产开发和基建投资下降,民营经济也遭受较大冲击。逆周期宏观调控是应对经济波动的正常操作,也是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正交性的检验和协调配合的探索,不能简单解读为"放水"或政策转向。扶持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可以看作在竞争中性原则确立之前的权宜之计,也有稳定预期的作用。长期看,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就业和通胀的折衷,转变为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折衷。金融去杠杆背后并非表外业务回表和传统体制回归,而是整个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打破金融诅咒,续写增长奇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庆  
在外部需求前景和国内政策定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们把所设想的2008年可能出现的情形比喻成一年的四个季节。秋季代表"输入型软着陆",夏季代表"过热",春季代表"政策引导型软着陆",而冬季则代表"彻底的硬着陆"。我们预测2008年中国经济进入"秋季"的可能性最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  殷剑峰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稳中略快的增长格局,实际 GDP 增长率略超过潜在增长水平,同时,在食品价格的推动下,通货膨胀率也达到2001年以来的最高点。从总需求的结构看,内需尤其是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继续下降,贸易顺差将会继续加大,从而使得经济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在金融形势方面,受股票市场牛市行情的影响,居民的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而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也在下降,可以预计,随着资本市场的崛起,未来银行业将会越发感受到"脱媒"的压力。受居民资产组合和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影响,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价值将会下降。同时,在利率体系依然没有理顺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将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铎铎  
我国"保六"之争和意大利"反对无意义产出缺口"运动,其核心都在潜在产出的理解和测度。以实体均衡、货币中性为基础的潜在产出框架,遭到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和低利率的挑战,开始从严谨的均衡论转向灵活、务实的可持续观点。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保六"之争做了全面回应。我国宏观调控的原则更偏向可持续观点,金融稳定是其重要目标,宏观杠杆率是重要观测指标。从其传播范围和持续时间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不能简单视为短期外部冲击,其影响正在朝着更加不确定和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我国在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对冲力度的同时,仍需要坚持"房住不炒"政策,稳定宏观杠杆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郑慧  
2014年的宏观经济增长仍将波澜不惊,但闪光点不会缺乏,那就是改革攻坚战的全面启动,这是中国可能继续向好、实现转型升级目标的根本选择。2013年以来受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外部经济复苏偏弱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回升形势,这对市场和投资行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钱荒"并不是金融风险的显性化,而反映了市场的急躁情绪。宏观调控思路、方式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极具戏剧性,一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跌入谷底,随后在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及积极财政政策强劲刺激下反身向上,逐季加速回升。由于增长的复苏主要是外力推动,市场这一内在的增长力量仍然偏弱,因此回升的基础不很牢靠。我们对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从增长走势看,企稳回升态势将进一步稳固,但不会很快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二是从政策取向看,宏观政策由"强力刺激、提振信心"的第一阶段逐步转向"稳固增长、提升内力"的第二阶段。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宏观课题组  
本文简要阐述了货币量值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结构,并尝试将这一方法应用于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分析。本文还分析了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的一些新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张明明  
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宏观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进入稳态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普遍提高,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本文综合运用ARIMA模型和动态因子模型,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区间为9.6%~10%。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结构性、发展性和体制性的矛盾。因此,应该把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把"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作为宏观调控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新智  
2010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和预测(一)投资增速略低于去年,但仍将保持较高水平2009年前11个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2.1%,是近15年以来的最高值,仅次于90年代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