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5)
- 2023(8318)
- 2022(6293)
- 2021(5927)
- 2020(4654)
- 2019(10351)
- 2018(10463)
- 2017(17745)
- 2016(11458)
- 2015(13293)
- 2014(13450)
- 2013(11732)
- 2012(10710)
- 2011(9746)
- 2010(10022)
- 2009(8964)
- 2008(8879)
- 2007(8258)
- 2006(7622)
- 2005(7266)
- 学科
- 济(32393)
- 经济(32349)
- 管理(24363)
- 教育(22128)
- 业(20629)
- 中国(19151)
- 企(16434)
- 企业(16434)
- 农(11312)
- 学(10810)
- 方法(10696)
- 理论(10561)
- 业经(9225)
- 教学(8750)
- 数学(8727)
- 财(8632)
- 数学方法(8521)
- 发(8450)
- 制(7710)
- 发展(7598)
- 展(7475)
- 农业(7239)
- 地方(6795)
- 体(6486)
- 技术(5697)
- 研究(5586)
- 工作(5133)
- 策(5069)
- 银(5048)
- 银行(5019)
- 机构
- 大学(154345)
- 学院(144194)
- 研究(58584)
- 济(45941)
- 经济(44507)
- 管理(42658)
- 中国(36475)
- 科学(36350)
- 京(35925)
- 理学(35827)
- 理学院(35221)
- 教育(34329)
- 管理学(34043)
- 管理学院(33772)
- 范(31625)
- 师范(31340)
- 所(30111)
- 研究所(27317)
- 农(27148)
- 师范大学(25756)
- 江(25370)
- 中心(24378)
- 北京(23763)
- 财(22997)
- 业大(22086)
- 院(21736)
- 农业(21391)
- 技术(20679)
- 州(19345)
- 财经(17501)
- 基金
- 项目(92544)
- 研究(73536)
- 科学(72938)
- 基金(61953)
- 家(54879)
- 国家(54257)
- 科学基金(44208)
- 社会(43135)
- 教育(43019)
- 社会科(40262)
- 社会科学(40246)
- 省(37975)
- 划(34816)
- 编号(32167)
- 基金项目(30866)
- 成果(30494)
- 课题(27300)
- 自然(27041)
- 自然科(26384)
- 自然科学(26372)
- 自然科学基金(25878)
- 资助(24657)
- 重点(23357)
- 年(22662)
- 部(21759)
- 发(21288)
- 规划(20036)
- 大学(19743)
- 性(19465)
- 项目编号(19297)
共检索到242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春景 张济洲
改革高等教育外部办学体制,厘定大学与社会关系。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构建高校内部学术治理体系。实现大学治理法治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根本要义。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云
美国高等教育法治化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法系的非单一性,表现为由高等教育成文法与判例法构成的法文化共同形成对高等教育立法体系及相应法治活动的空间。第二,立法机制的分权性,体现为高等教育立法活动是以分立与制衡法理学为理论基础。第三,立法内容的实用性,这反映出实用主义法哲学对高等教育法治活动效力的深层影响。高等教育的法治化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勃兴与创新,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出借鉴性思考。即在法制化进程中注意逐步建立高等教育判例法制度,注重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立法的适度分权,增强高等教育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变化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霄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内涵与要求,强调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对各个领域、各个部门推进依法治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促进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高等学校是重要的社会主体,高等教育和高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敬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修改,通过下放高校审批权限,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厘清教育公益性与学校分类管理的关系,为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清除制度障碍;扩大学术委员会权限,规范高校学术权力行使;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优化学术环境。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政府需要根据不同的学校性质,设置不同的监管制度和方式,实现学校的分类管理。高校需要进一步细化制度,明确学术委员会与其他学术机构的关系、权限、议事规则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文艺 于立深
新中国60年高等教育法治化进程可以比较清晰地划分为初步发展、曲折探索、全面推进、快速发展四个基本阶段,在确立依法治教方针、构建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实施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校、形成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与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法治建设相比,新中国高等教育法治化道路具有政府建构、宪法引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法律与非法律手段并重等鲜明的特色。
关键词:
高等教育法治化 依法治教 依法治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艳
结合党的十九大的最新精神和建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运用德尔菲法建构了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法治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国内14所民族大学教育法治化水平的测度、排序和分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法治化水平等级差距与区域差距显著;受政府教育法治化水平影响显著;在"民族高等教育立法"等三个方面水平低且差距大;与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未呈现显著相关性。针对呈现出的这些特点和问题,提出了提升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法治化水平的对策建议,完善民族高等教育法律体系,推动民族高等教育法治化均衡发展;建立健全民族高等教育法治监督体系,提升地方政府法治化水平;加快建构完善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兼顾学科建设和教育法治建设。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高等教育 教育法治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湛中乐
大学治理与依法治教,是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大学治理结构的优化,来提高大学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依法治教,来构建于法有据、科学合理的大学治理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此背景下,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进行了若干重要的修改,涉及高等教育的方针与任务、高等学校设立的目的与审批权限、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以及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等内容,亮点颇多,但是也存在诸多值得反思和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应将大学自治与大学法治相结合,全面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真正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立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周航
受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新行政法的影响,英、美、德、法、日五国高等教育法治发展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功能主义趋向,"治理实效"成为法治衡量的重要标准,主要表现在:高校法律性质与目标的法人化、市场化与职业化;政府与高校间关系的平等化、契约化与绩效制;高校内部治理的行政化、外部化与合作化。但是,五国法治传统与整体法秩序构成对功能主义的体系性控制,使得高校师生权利义务得以实现总体平衡并获得实质性保障,这主要表现在教师权益、学生参与治理权益与学习成功权等方面。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法治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要构建"治理的法",突出教育法律规范与制度的效能;另一方面,应坚持"法的治理",从体系思维与权利本位出发,为高校师生权益提供体系化的法秩序保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章雯燕 李建红
民办高等教育是近年来发展的新生事物,商业银行与民办高等教育合作是一项“双赢”的合作.本文 就当前双方合作的前景与亮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银校合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惠民
高等教育法治发展的70年,是一段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探索、勇于实践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高等教育法治发展经历了思想认识上的发展变化和实践的不断推进,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调整和保障作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建军 刘明宇
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指通过法治的社会治理,既要服从善治理念抑或更好生活的需要,也要遵循包括法治在内的各种公共事务的属性和规律。在新时代的背景条件下,社会治理法治化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协同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此,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扩大民众的参与,改善社会治理的力量体系,通过依法治理、程序治理与责任治理的路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新时代 善治 社会治理 法治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宁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加快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更高效地回应农村社会治理的现实诉求,是在乡村振兴目标下加强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应积极培育农村社会的法治文化环境,提升司法公信力与执行力,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打造优质的人才队伍,为农村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农村 社会治理 法治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振
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实现了"五位一体"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法治保障力度不断加强,但仍然存在依法行使自治权力度不够,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完善,民族地区法治服务还需要加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跟不上社会的快速发展。要充分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依法完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民族地区法治服务水平,实现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民族事务治理 法治化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家字
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乡村法治化也面临着治理主体断层,机制不健全以及法治土壤不成熟的困境。倡导多元化治理机制,强化法治制度保障,优化法治环境并改善治理主体机制才能达成良法善治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法治化 三治合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方青 邱子键
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状况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法治则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逻辑前提。这离不开均衡的治理主体结构以及科学的权属配置,当前“个人企业互动,国家中立监管”的二元主体结构与权利维护能力悬殊和府际利益分化的现实因素存在内在矛盾。政府、个人和企业构成的多元主体结构才是更为符合实际的数据要素主体互动格局,而分置为主权、所有权、人格权和用益权的数据权利(力)才是数据权属配置的理想状态。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法治化的进程中,可以立足于规则制度完善、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整合和数据要素利用优化等方面展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