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2)
2023(5511)
2022(4416)
2021(3958)
2020(3410)
2019(7461)
2018(6999)
2017(13546)
2016(6951)
2015(7585)
2014(7340)
2013(7029)
2012(6572)
2011(5676)
2010(5968)
2009(6045)
2008(5036)
2007(4510)
2006(4060)
2005(3819)
作者
(18490)
(15266)
(14815)
(14387)
(9523)
(7253)
(6935)
(5908)
(5713)
(5427)
(5169)
(5117)
(4747)
(4705)
(4704)
(4613)
(4451)
(4387)
(4268)
(4170)
(3620)
(3614)
(3574)
(3486)
(3458)
(3311)
(3286)
(3220)
(3063)
(2965)
学科
(28221)
经济(28196)
管理(25203)
(25197)
(24939)
金融(24939)
(22801)
企业(22801)
(22332)
银行(22328)
(21651)
中国(15037)
(13802)
方法(11923)
(11094)
财务(11078)
财务管理(11063)
中国金融(11035)
数学(10736)
企业财务(10673)
数学方法(10656)
(10296)
业经(7218)
地方(7183)
(6374)
(6269)
体制(5565)
理论(4875)
农业(4810)
(4676)
机构
学院(91616)
大学(91050)
(42239)
经济(41376)
管理(34878)
中国(31551)
理学(29831)
理学院(29553)
管理学(29109)
管理学院(28972)
研究(28716)
(23020)
(18214)
财经(17974)
(16549)
(16407)
(16402)
中心(16367)
金融(16107)
银行(16013)
(15002)
科学(14843)
经济学(14465)
财经大学(13767)
(13482)
人民(13412)
(13247)
经济学院(13132)
(12862)
国人(12207)
基金
项目(59618)
科学(48158)
基金(45231)
研究(43822)
(38431)
国家(38109)
科学基金(34030)
社会(30303)
社会科(28973)
社会科学(28966)
基金项目(24049)
(23530)
自然(21372)
自然科(20970)
自然科学(20969)
自然科学基金(20623)
教育(19774)
(18878)
资助(18481)
编号(16540)
重点(13682)
(13531)
(13423)
成果(13221)
国家社会(12880)
(12838)
创新(12563)
(12336)
教育部(12185)
人文(12069)
期刊
(43588)
经济(43588)
研究(30124)
(28418)
金融(28418)
(20010)
中国(18668)
管理(13660)
学报(12370)
(11694)
科学(11391)
大学(10172)
学学(9883)
财经(9639)
(8199)
经济研究(8114)
农业(6953)
技术(6771)
业经(6292)
教育(5966)
财会(5828)
理论(5342)
会计(5135)
问题(5080)
中国金融(4890)
实践(4731)
(4731)
技术经济(4301)
现代(3986)
商业(3984)
共检索到146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锡良  
人们的预期已越来越影响到金融宏观调控效率的高低。在基于对未来经济预期的金融宏观调控下,决策者必须对未来的经济运行趋势作出判断,从而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金融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云龙  
试论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刘云龙一、整顿金融秩序后的形势剖析由于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明显过热和社会投资失控的重要源头,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秩序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一,整顿金融秩序,有利于遏止通货膨胀。措施之一是管住了货币发行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久  
拉斯·特维德所著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云:经济波动无法消除,因为它如同心跳,是经济肌体的一部分。由此,宏观调控同样逃不开,因为心跳虽然决计不能消除,但防止出现心脏问题却是必需的。宏观调控争论至今,是否需要调控已鲜有争议,如何调控却莫衷一是。笔者倾向于货币视角,即金融宏观调控。曾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所长的哈勃勒在其关于经济周期的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价值的运动,通过货币来实现,货币成为宏观调节的重要工具,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也就具有了宏观调控职能。经过十年的实践,我们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得到什么启示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1)稳定币值(包括国内物价与对国外的汇率);(2)正常速度的经济增长;(3)较高的就业率。西方中央银行只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对总量调控作出决策。但它对经济结构是无能为力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家为了更多地榨取剩余价值,尽量压低工人的收入,而榨取的剩余价值除了满足资产阶级本身挥霍无度的生活之外,还是把越来越多的积聚的财富投入到生产中去。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越多,由于工人收入的相对低下,缺乏有效需求,这就发生市场商品滞销。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瑞涛  
本文从分析投资与经济,投资与融资的内在关系出发,说明了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力及调控作用的局限性,强调货币政策与投资政策配合的重要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世银  
宏观调控中普遍存在消费预期。这种预期对宏观调控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预期作用于宏观调控的效率,就是要正确地引导消费者的预期,树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就是要使城乡居民不仅要有钱花,而且要有钱敢花。扩大消费需求需要正确地引导人们的消费预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当前,我们应当按照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和当前实践经验,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秦荣生  
在全国审计工作会上,李金华审计长谈到2004年审计工作时,提出审计工作在审计业务上,要关注两个重点:一是继续强化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着力揭露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积极探索效益审计,注意揭露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本期关注”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审计工作者和大型国企代表,围绕这两个重点,畅所欲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扬  
发展金融市场的直接目的不是促成金融体系的稳定,但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是有可能对于金融运行的稳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完善方面。银行间债券市场经过6年多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央行货币调控机制从行政性为主向市场化为主的转换,从而也为央行提供了日益强大的促成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当然,央行还应从增加货币市场工具种类、完善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大力发展货币市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军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和金融的深化,产生了资本交易的要求。信用进入资本领域,为资本的流通提供了可能性;资产的证券化,为资本交易提供了规范的价值实体,并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继志  
社会融资总量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反映金融业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启动了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监测工作,并致力于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新的中介目标。社会融资总量包括信贷融资、证券融资、保险融资、其他融资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监测和调控,能够全面反映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有利于推进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黎鹰  
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波动性。不过这个时期的波动与以前历次波动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过去历次波动通常是由商品市场上的变动引起的:过度投资改变了积累和消费间的比例,在压低消费的同时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80年代的增长波动却与货币市场上的变动密切联系:投资的膨胀或压缩不是通过积累-消费结构的变化,而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即通过货币数量的膨胀或收缩实现的。过多的货币供给在加大社会供求缺口、拉动物价水平上涨的同时,也支撑了经济增长。于是,通过金融宏观调控以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便出现了。本文试图从货币、信贷供给过程内生性的角度对此发表一些意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雪蓉  周德刚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金融审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加强宏观调控上来”。那么,金融审计如何适应新的形势,促进搞好宏观调控?本文就此作一粗浅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