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4)
- 2023(17963)
- 2022(15681)
- 2021(14576)
- 2020(12596)
- 2019(29203)
- 2018(29502)
- 2017(56565)
- 2016(31242)
- 2015(35329)
- 2014(35793)
- 2013(35033)
- 2012(32375)
- 2011(29194)
- 2010(29348)
- 2009(27375)
- 2008(27368)
- 2007(24239)
- 2006(21282)
- 2005(18990)
- 学科
- 济(122796)
- 经济(122627)
- 管理(93023)
- 业(86490)
- 企(72922)
- 企业(72922)
- 方法(56997)
- 数学(49562)
- 数学方法(49007)
- 财(35769)
- 农(33923)
- 中国(31887)
- 制(29090)
- 业经(27545)
- 学(27362)
- 地方(25190)
- 务(22102)
- 农业(22014)
- 财务(22014)
- 财务管理(21957)
- 贸(21839)
- 贸易(21832)
- 易(21131)
- 理论(20888)
- 企业财务(20811)
- 体(20644)
- 银(20409)
- 银行(20347)
- 融(19719)
- 金融(19710)
- 机构
- 大学(444605)
- 学院(441864)
- 济(174577)
- 管理(172068)
- 经济(170540)
- 理学(148358)
- 研究(148188)
- 理学院(146680)
- 管理学(144157)
- 管理学院(143348)
- 中国(110966)
- 京(94679)
- 科学(92687)
- 财(84985)
- 农(76124)
- 所(75748)
- 研究所(68641)
- 业大(67937)
- 中心(67915)
- 江(67247)
- 财经(66606)
- 经(60340)
- 北京(59732)
- 农业(59721)
- 范(58681)
- 师范(58070)
- 院(53594)
- 州(53534)
- 经济学(52335)
- 财经大学(49288)
- 基金
- 项目(297528)
- 科学(232469)
- 研究(216890)
- 基金(214113)
- 家(186685)
- 国家(185125)
- 科学基金(158156)
- 社会(134903)
- 社会科(127658)
- 社会科学(127622)
- 省(117993)
- 基金项目(113906)
- 自然(103313)
- 教育(100891)
- 自然科(100844)
- 自然科学(100816)
- 自然科学基金(99018)
- 划(98543)
- 编号(89311)
- 资助(88479)
- 成果(73684)
- 重点(66809)
- 部(65967)
- 发(62635)
- 课题(62165)
- 创(61360)
- 创新(57303)
- 科研(56981)
- 教育部(56336)
- 大学(55462)
- 期刊
- 济(193241)
- 经济(193241)
- 研究(131016)
- 中国(89369)
- 学报(73043)
- 农(68625)
- 财(67514)
- 科学(64822)
- 管理(61951)
- 大学(54802)
- 教育(52512)
- 学学(51407)
- 农业(46163)
- 融(39688)
- 金融(39688)
- 技术(38496)
- 财经(32876)
- 业经(31673)
- 经济研究(30092)
- 经(28011)
- 问题(25172)
- 业(24028)
- 图书(22117)
- 版(21514)
- 理论(21449)
- 技术经济(21085)
- 科技(20739)
- 统计(19626)
- 实践(19516)
- 践(19516)
共检索到655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祥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平 王文烂
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率的实现。但通过对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率目标实现的滞后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关键词:
集体林 效率 产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应春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竹业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竹业已成为南方许多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但是 ,由于山权、林权还处在不断调整中 ,各地仍然纠纷不断。本文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竹林产权制度的分析认为 ,在现有的产权制度安排中 ,由于竹林产权界定不完全、产权主体的权责不一致以及产权要素划分过于简单等原因 ,竹林产权严重残缺 ,尤其是明晰产权、尊重农民意愿、保障竹农利益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直接影响了竹林经营绩效的提高。因此 ,产权界定、产权明晰依然是竹林资源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竹林资源 产权界定 产权要素 经营绩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烂
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既要实现"耕者有其山",又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调查研究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公平,但却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关键词:
集体林 公平 效率 产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俊清 吕杰
分析了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经营不同林种的行为特征,得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预期目标与改革结果不相一致的结论。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改革成效不大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国家对采伐限额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业税费制度这3种影响林业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并从5个方面指出国家对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配套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制度 预期 制度需求 制度供给 林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佳 吴普侠 杨君 郭震
建国以来,陕北地区虽经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林业“三定”、“四荒林地”使用权拍卖和近几年的林权流转,但至今仍有40.6%的集体山林保留在乡、村、组等集体组织。在林地经营方面存在集体林直接经济价值不高、林地生产力低,农民承包意愿不强等问题。陕北地区林业要持续发展,必须以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带动荒山造林,对集体林地分类施策,加快林权证发放进度,尽快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投资林业的积极性,确保陕北地区林业重点工程减少后,林业投资
关键词:
陕北 集体林 产权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璨 黄和亮 刘浩 朱文清
采用历史产权制度研究方法,利用详实的历史数据与信息,系统地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每个重要时期的改革内容与进程以及集体林地林木流转制度演化历程,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集体林所有权和家庭经营的基因没有变,变的是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形式;指出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道路中的困惑;提出未来集体林产权制度的选择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沈文星 佘光辉
福建经过三年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上实现了明晰林业产权,“均山均林”的阶段性改革目标。目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控制日益表面化的利益冲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鉴于林业生产和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特殊性,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制度对利益冲突的控制,建立主体地位平等,规范有序的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流转机制,加强对林地、林木资源的监督和管理等制度,以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秀英 杨松坤
依据公共物品理论和产权的公法限制理论对中国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研究提出,公益林产权制度的改革应遵循"分类改革"的原则,属于纯公共物品的公益林,采取国有化林权模式;属于准公共物品的生态公益林,坚持公益林所有权不变。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⑴建立公益林征用与管制制度;⑵优化公益林产权权利,合理落实经营与管护主体;⑶促进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作。
关键词:
集体林区 生态公益林 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静晗 李静静 张悦东
[目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村民利益的重大制度创新,村民满意度是衡量改革绩效的主要标尺。研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村民满意度、提升改革绩效、深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福建省农村固定观察点830份调研问卷数据,应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村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利用ISM模型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与层级结构。[结果](1)有序Log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家庭收入水平、公平感知、政策认知和村民参与对村民满意度产生了显著影响。(2)ISM模型分析发现,公平感知和政策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村民参与是中层间接因素,社会关系、家庭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结论] 为提升村民对改革的满意度,应加强改革宣导,拓宽参与渠道,建立反馈机制,积极推动村民参与改革、提升村民的公平感知和政策认知水平,同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以增强村民获得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荣庆娇 刘璨
基于对9省区、18县市的1778个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林改主体改革及配套改革影响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结果表明:实施林改主体改革及配套改革对样本农户生产要素投入产生了显著影响。森林保险、造林补贴、林权抵押贷款和采伐指标获得程度对林地面积、劳动力和生产费用投入呈现出各异格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学文 刘浩 刘璨
本文利用连续跟踪调研获得的9省区、18县市区的1277个样本农户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测度了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对农户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程度。我们的经验性结果表明:20032015年,实施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增加了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集体林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增加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和非农收入。在总体上,实施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对样本农户总收入不平等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呈先升后降态势,集体林权制度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吕金芝 王礼权 林海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吕金芝 王礼权 林海燕
(接上期)6.2对产权的影响分析相关政策直接影响到森林资源经营收益的高低,进而影响到人们对集体林产权保护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