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7)
- 2023(5828)
- 2022(5186)
- 2021(4838)
- 2020(4383)
- 2019(10424)
- 2018(10311)
- 2017(20657)
- 2016(11373)
- 2015(13053)
- 2014(13356)
- 2013(13504)
- 2012(12714)
- 2011(11345)
- 2010(11507)
- 2009(10948)
- 2008(11444)
- 2007(10489)
- 2006(8881)
- 2005(7969)
- 学科
- 济(51376)
- 经济(51316)
- 业(37444)
- 管理(37061)
- 企(31501)
- 企业(31501)
- 方法(28087)
- 数学(25428)
- 数学方法(25259)
- 财(17491)
- 农(13422)
- 务(12892)
- 财务(12876)
- 财务管理(12849)
- 企业财务(11930)
- 中国(10722)
- 制(10470)
- 贸(10326)
- 贸易(10326)
- 易(10021)
- 学(9946)
- 业经(9691)
- 农业(8760)
- 地方(8604)
- 和(7901)
- 体(7085)
- 银(7062)
- 环境(7050)
- 银行(7042)
- 融(6801)
- 机构
- 大学(171365)
- 学院(170570)
- 济(72079)
- 经济(70597)
- 管理(67281)
- 理学(57983)
- 理学院(57401)
- 管理学(56508)
- 管理学院(56191)
- 研究(54096)
- 中国(41843)
- 京(35511)
- 财(35147)
- 科学(32964)
- 农(30322)
- 所(28237)
- 财经(28035)
- 业大(26062)
- 江(25619)
- 中心(25547)
- 研究所(25403)
- 经(25360)
- 农业(24041)
- 北京(22471)
- 经济学(22327)
- 财经大学(20814)
- 经济学院(20392)
- 范(20242)
- 州(20177)
- 师范(20040)
- 基金
- 项目(108511)
- 科学(84642)
- 基金(79080)
- 研究(77590)
- 家(68451)
- 国家(67911)
- 科学基金(57974)
- 社会(48670)
- 社会科(46150)
- 社会科学(46130)
- 基金项目(42180)
- 省(42133)
- 自然(38338)
- 自然科(37448)
- 自然科学(37433)
- 自然科学基金(36808)
- 教育(36073)
- 划(35591)
- 资助(33378)
- 编号(32083)
- 成果(25880)
- 部(24983)
- 重点(24173)
- 发(22642)
- 创(22087)
- 科研(21525)
- 教育部(21358)
- 课题(21130)
- 人文(20729)
- 创新(20694)
共检索到246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立见 才静涵
在"大小非"减持日益成为影响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的背景下,研究限售股东持股成本及减持收益,对于揭示股改后市场运行风险、完善解禁股份上市流通监管等都具有特别现实的、深远的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程睿 王华 梁斯宁
不同于国内文献聚焦的股改限售股,本文以首发限售股解禁后原股东的减持事件为样本,实证分析不同类别的原股东的减持行为、市场影响及其减持动因。研究表明,原股东存在剥夺外部投资者利益的择机减持行为,且当减持发生于控股股东、非控股大股东,以及民营控制公司时尤为如此。控股股东减持的主要原因源于公司业绩走低或所处地区法治水平较低,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降低时,会增加国有控股公司原股东逐利套现减持的可能性;非控股大股东的减持与公司市值高估、股权集中度较高、限售股解禁规模大有关,体现了其规避风险与择机套利的特性,并且在民营控股的公司中表现得更加显著;而原中小股东仅在受法律保护较低时才选择减持。根据不同类别原股东的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力
以2006-2012年的定向增发事件为背景,考察大股东减持定向增发限售股的行为,证明其择时减持定向增发限售股获得超额收益是大股东积极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其择时能力来源于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并且大股东减持行为很可能给其他股东以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害。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大股东减持 超额收益 择时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力
以2006-2012年的定向增发事件为背景,考察大股东减持定向增发限售股的行为,证明其择时减持定向增发限售股获得超额收益是大股东积极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其择时能力来源于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并且大股东减持行为很可能给其他股东以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害。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大股东减持 超额收益 择时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力 朱文革
文章以2006~2009年沪深两市的限售股减持数据为样本,使用事件分析法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减持窗口期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和异常交易量显著为正,其中减持前90天至后30天CAR均值为11.16%。这表明在减持期间,限售股股东获得了超出市场的收益水平。随后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对操纵行为、需求曲线效应和过度反应等特征变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减持股东对公司价值具有更准确的认识,减持时机的选择非常准确,但并不存在普遍的操纵现象。
关键词:
限售股 减持 异常收益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玉涛 陈晓 薛健
摘要:限售股减持在为股东企业兑现投资收益的同时,也能帮助其改善会计利润,因此限售股成为部分企业平滑利润的蓄水池。本文研究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减持限售股的动机。我们发现民营企业出售限售股所获投资收益显著高于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更倾向于在当期主营业务利润较低或亏损、业绩增长较少、盈利持续性较低时减持限售股。这一发现意味着国有企业减持限售股更多地是为了平滑利润,而民营企业则为了实现投资收益最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国有企业业绩考核体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限售股减持 产权性质 利润平滑 投资收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旭 桂昭君 郑东雅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和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以方正科技为典型案例,着重分析三次并购和五次减持公告对于目标公司股东收益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折的主要结果表明,尽管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并不成熟,公司收购行为仍然会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收益。
关键词:
事件研究 并购 减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永英
我国创业板开市以来,获得了投资者及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与我国的主板市场有一些不一样的特征,如高送转。高送转的出现为一些企业提供了炒作抬高股价的机会,同时存在大股东借机减持的行为,这给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因此本文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在梳理对送转股异常收益率的研究及对大股东减持的异常收益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大股东利用高送转获取异常减持收益进行研究,然后对监管高转送市场及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事件研究法 大股东减持 高送转 异常收益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冬梅 庄新田
以减持限售股份为前提条件,建立起两期间的控股股东跨期投资并进行利益侵占的理论模型。将现金流权比例、限售股减持比例等作为影响变量,分析其对控制权私利产生怎样的作用。通过分析得出产生的控制权私利分别与上述相关比例之间是呈负相关、正相关以及只与即期有关而与远期侵占无关的结论。同时,两期侵占模型中,控股股东的即期最佳水平与单期模型相比,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为控股股东的减持以及侵占行为是长时间的,并且也是连续的,该行为是以获得最大收益为目的的。本文在理论分析的角度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大股东持股结构改善以及投资决策选择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官峰 李娟 段尚尚
基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这一自然实验,文章主要关注股权流动性变化对股东持股决策的影响。以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控股股东减持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股份获得流通权后,非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进一步地,文章还研究了监督能力对非控股股东减持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内外部治理水平越低、控股与非控股股东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非控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减持比例越大,即随着监督能力的下降,流动性提高后非控股股东倾向于"用脚投票"。
关键词:
监督成本 股权分置改革 非控股股东 减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于忠泊 杨星
本文对创业板限售股减持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创业板整体减持比例、控股股东以及董监高的减持比例与其他板块无显著差异。减持公告前市场存在正向反应,公告披露后市场短期内没有显著波动,长期来看减持公告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应该注意到,创业板的减持行为具有多元化动机,市场效应包含很多影响因素,这种效应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稳定减持预期的前提下需要适当引导投资者的情绪,以避免非理性因素引起的市场波动。
关键词:
限售股解禁 限售股减持 创业板 减持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朝晖 张亚妮
本文以控股股东减持行为为研究对象,结合投资者情绪理论分析了不同股市环境下以配合控股股东减持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控股股东不仅善于洞察市场情绪,择准时机在牛市高位减持;同时,通过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来提升股价,以"创造"减持良机,但这种基于盈余管理创造减持良机的行为只发生在熊市。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汪强
本文对截至2011年3月底的创业板公司创投股东的减持行为及其收益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超过一半解禁项目的创投股东开始逐步退出,投资收益巨大。创投股东减持行为及收益随创投类型、投资时间、投资成本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减持收益率小于以市场价格计算的账面收益率。分析表明,解禁后创投股东减持力度较大,符合其退出套现的盈利模式。其中,券商直投的"快进快出"行为值得关注,而投资较晚、成本较高的创投机构减持意愿较高。另外,用账面收益来衡量创投机构的投资业绩有较大误差。
关键词:
创业板 创投股东 减持行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桢 王光伟
本文回顾了有关研究限售股减持的文献,采集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的减持样本数据,并就样本数据按个股减持数量,样本个股减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限售流通股减持市值进行分类统计;然后建立了以减持期平均价格为因变量,前一期平均价格与减持数量占其总股本的比例为自变量的不变系数回归方程,并对系数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样本股票价格存在一定自相关,并且持续的减持对股票交易价格有较强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限售流通股 减持 价格影响实证分析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宋力 韩亮亮
本文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08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管理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计量代理成本,采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反映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与股权制衡度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代理成本 股权集中度 股权制衡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