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8)
2023(10012)
2022(8275)
2021(7738)
2020(6408)
2019(14375)
2018(14358)
2017(26003)
2016(14931)
2015(17003)
2014(17340)
2013(16369)
2012(15849)
2011(14310)
2010(14846)
2009(14082)
2008(14221)
2007(13144)
2006(11824)
2005(10867)
作者
(45930)
(38537)
(38395)
(36568)
(24820)
(18525)
(17367)
(14977)
(14837)
(14283)
(13534)
(13484)
(12883)
(12648)
(12648)
(11849)
(11647)
(11417)
(11408)
(11373)
(10127)
(9686)
(9515)
(9128)
(8881)
(8717)
(8601)
(8537)
(8029)
(7942)
学科
(53910)
经济(53809)
管理(47535)
(39369)
(33413)
企业(33413)
方法(19277)
(16987)
(16679)
(16187)
(16101)
中国(15942)
数学(15524)
数学方法(15187)
业经(13368)
(12779)
地方(12354)
理论(10937)
(10707)
银行(10667)
(10611)
金融(10603)
(10214)
农业(10165)
环境(9937)
(9862)
财务(9819)
财务管理(9792)
体制(9324)
(9305)
机构
大学(219836)
学院(218001)
研究(79876)
(79836)
经济(77815)
管理(75727)
理学(63798)
理学院(62900)
管理学(61445)
管理学院(61048)
中国(60295)
科学(51394)
(48880)
(42406)
(42365)
(42193)
(41931)
研究所(38341)
中心(36181)
业大(34773)
农业(33055)
财经(32039)
(30851)
师范(30425)
(29631)
北京(29539)
(28731)
(28606)
(28116)
技术(25228)
基金
项目(143463)
科学(111449)
研究(103418)
基金(102046)
(90906)
国家(90117)
科学基金(75267)
社会(64168)
社会科(60448)
社会科学(60431)
(57708)
基金项目(53148)
自然(48857)
(48207)
教育(48205)
自然科(47586)
自然科学(47565)
自然科学基金(46701)
编号(41825)
资助(41523)
成果(36742)
重点(33501)
(31549)
课题(31207)
(30337)
(29989)
(29065)
创新(27367)
科研(27107)
(26747)
期刊
(98403)
经济(98403)
研究(65056)
中国(52380)
学报(42065)
(39048)
科学(36269)
(34934)
大学(31196)
管理(30250)
学学(29363)
教育(29322)
农业(25888)
(21209)
金融(21209)
技术(18687)
财经(16641)
业经(15547)
(14284)
经济研究(13924)
(13255)
(13210)
问题(12576)
业大(11371)
图书(10756)
科技(10447)
资源(10192)
(10087)
(9596)
论坛(9596)
共检索到346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帮达  
禁渔是《长江保护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准确理解其立法逻辑和支撑体系是确保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长江保护法》规定的禁渔制度是将党和国家长江保护政策法律化与制度化的体现,蕴含着修复长江生态、保障渔业资源永续可用的立法理念。该制度由相互协同的捕捞空间限制规范、捕捞时间限制规范、捕捞方式限制规范和法律责任规范构成,体现了对以往相关规范的衔接和补强,但不够细化。该制度的实施不仅需要中央和地方层面双重统筹协作的体制机制支撑,还需要包括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制度、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制度、捕捞许可制度、禁捕补偿制度和养殖管控制度在内的配套制度以及由相关法律、配套行政法规或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构成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支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芳  方冬冬  张辉  危起伟  
长江是我国鱼类多样性最高的河流,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渔业资源产区。然而,近几十年来受水域污染、水工程建设、湖泊围垦、航运发展、过度捕捞和外来种入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着逐渐衰退的困境,主要表现为鱼类种类数减少、鱼类濒危物种程度加剧、鱼类资源小型化趋势明显、鱼类资源呈衰退趋势和外来物种种类增多等。长江十年禁渔,对恢复长江水生态环境和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作者建议统筹协调长江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的关系,创新流域管理体制与机制,根据长江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适时调整服务目标,其目的旨在实现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刚  郭露洁  黎喆汇  韩鹏煜  
水权概念体系属于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由于水权的复杂性,我国水权概念至今仍未形成共识,水权理论和水权实践还不能满足共抓大保护的时代要求。在落实共抓大保护战略、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的时代背景下,回顾总结水权概念发展历程及其研究成果,以《长江保护法》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基于法律协调性和一致性,确立水权概念价值目标、基本原则及其法律属性,统一水权概念认识,健全水权概念体系,促进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方富  李志萌  龚梦玲  
长江是我国生态体系中生物多样性颇具典型性的生态河流之一。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等活动影响,长江水域生态功能退化、渔业资源恶化的趋势明显加剧,甚至生物完整性指数接近“无鱼”程度。为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守护长江生物系统安全,我国提出长江“十年禁渔”的战略决策,要让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够稳得住、能致富,迫切需要构建长效管理政策机制。文章在分析长江“十年禁渔”与长效机制内在机理的基础之上,提出长江“十年禁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凭借子系统组成的“机制丛”来形成“组合拳”,以发挥和维护工程的功效。并据此构建长江“十年禁渔”长效机制理论模型,依据理论模型提出构建“稳得住、禁到位、能致富、可持续”的系统化长效机制,以提升长江“十年禁渔”的现代治理效能,助力长江流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示范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方富  李志萌  龚梦玲  
长江是我国生态体系中生物多样性颇具典型性的生态河流之一。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等活动影响,长江水域生态功能退化、渔业资源恶化的趋势明显加剧,甚至生物完整性指数接近“无鱼”程度。为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守护长江生物系统安全,我国提出长江“十年禁渔”的战略决策,要让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够稳得住、能致富,迫切需要构建长效管理政策机制。文章在分析长江“十年禁渔”与长效机制内在机理的基础之上,提出长江“十年禁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凭借子系统组成的“机制丛”来形成“组合拳”,以发挥和维护工程的功效。并据此构建长江“十年禁渔”长效机制理论模型,依据理论模型提出构建“稳得住、禁到位、能致富、可持续”的系统化长效机制,以提升长江“十年禁渔”的现代治理效能,助力长江流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示范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海应  蒲舟军  
法律保护缺乏已成为我国征信业长远发展的软肋。由于缺乏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义务的约束,我国信用征信业的运营成本比征信法律较为完备国家的同行相对较低。而该低成本恰是以侵犯公民隐私权而导致的社会高成本换来的,这种外部不经济使个人信用征信业获得较大利益而社会为此付出了额外成本。而且,这种低成本对外资也更具吸引力,并可能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和巨大的社会成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亮国  王赛  
2023年5月16日,我国海河、辽河、松花江流域正式开启了为期两个半月的禁渔,这标志着我国四大海域以及内陆七大重点流域全面进入了休禁渔期。受长期过度捕捞的影响,我国水域水生生物数量持续下降,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特别是长江、黄河这两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生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渔业资源几近枯竭。为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关键词: 禁渔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亮国  王赛  
2023年5月16日,我国海河、辽河、松花江流域正式开启了为期两个半月的禁渔,这标志着我国四大海域以及内陆七大重点流域全面进入了休禁渔期。受长期过度捕捞的影响,我国水域水生生物数量持续下降,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特别是长江、黄河这两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生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渔业资源几近枯竭。为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关键词: 禁渔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雪达  杨正勇  
长江渔业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宝库,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长江渔业苗种丰富,并有种质优势,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近年来,由于水域污染、水工建设和过度捕捞等原因,长江渔业资源面临枯竭。文章通过对2003年起正式实施的长江禁渔期制度实施效果的分析,提出了加强综合治理、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区、加大渔民转产转业力度、规范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等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天宝  
为了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克服资源危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框架,但该框架在体系结构、法律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上还存有缺陷。因此,有必要完善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充实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内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正>长江十年禁渔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作出的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去年10月在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履行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将长江十年禁渔作为长江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冬冬   杨海乐   张辉   吴金明   危起伟  
基于2018年,2020~2022年在长江石首江段鱼类的监测数据,4年间共监测到鱼类62种,隶属于4目10科37属。其中鲤形目优势明显,有41种,占总种数的66.1%。不同年份间的鱼类种类数差别较大,2021年监测到的鱼类种类数要多于其他年份。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各年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波动较小,各年份之间相差不大,2021年的Shannon-Wiener指数值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值要大于其他3个年份。ABC曲线及W统计表明2018年鱼类群落结构相对稳定,优势种以大个体的种类为主。2020~2021年鱼类群落主要以生命周期短、个体小的种类为主。2022年较2020~2021年鱼类规格有所提升,鱼类群落相对稳定。Cluster分析和NMDS分析表明鱼类群落可分为两组,但ANOSIM检验表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异。SIMPER分析表明,2020~2022年较2018年适应流水环境、底栖杂食性鱼类的丰度有所减少,适应静水、底栖肉食性鱼类和半洄游性鱼类的丰度有所增加。总体上长江石首江段鱼类群落较为稳定,且鱼类规格有增大的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丰华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关系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文章学理化探讨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其次,文章重点分析了其有效衔接的两大重点维度——产业衔接和人才衔接。在产业衔接方面:一是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发挥有为政府作用,依托当地优势资源,选育恰当产业、引育龙头企业;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培育“造血”能力,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在人才衔接方面:一是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培养本土人才;二是打通乡贤回归通道,吸纳外部人才;三是扩大人才选派规模,推动科技人才下沉;四是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促进人才双向交流。最后,文章提出了构建支撑保障衔接体系:在观念衔接方面,站在共同富裕的高度认识有效衔接,树立精准、主动的衔接理念;在主体责任衔接方面,做好主体、政策、考核及社会力量的衔接;在重点空间衔接方面,瞄准重点区域、重点县、重点村,推进农村“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保障体系衔接方面,做好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的衔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廖明月  
重构地方税体系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地方税体系包括地方独享税和共享税中由地方享有的部分。分权自治理论是地方税体系重构的基础,但在新时代,为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我国还应以税权倾斜配置理论作为地方税体系重构的有力支撑。重构地方税体系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财税法治推进地方税体系重构、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权、确定地方主体税种、增强共享税的横向调控功能、加快国地税合并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