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1)
- 2023(8042)
- 2022(6684)
- 2021(6270)
- 2020(5139)
- 2019(11780)
- 2018(11619)
- 2017(20837)
- 2016(10994)
- 2015(12786)
- 2014(12501)
- 2013(12874)
- 2012(12544)
- 2011(12029)
- 2010(11752)
- 2009(11017)
- 2008(10754)
- 2007(9027)
- 2006(8279)
- 2005(7965)
- 学科
- 济(74910)
- 经济(74866)
- 方法(26306)
- 管理(25458)
- 数学(24419)
- 数学方法(24338)
- 业(20781)
- 中国(20104)
- 地方(16692)
- 企(14947)
- 企业(14947)
- 贸(14089)
- 贸易(14078)
- 易(13750)
- 农(12513)
- 地方经济(12393)
- 学(11790)
- 业经(11402)
- 财(10747)
- 融(10498)
- 金融(10495)
- 制(10068)
- 银(9650)
- 银行(9639)
- 行(9446)
- 环境(9340)
- 发(8577)
- 关系(8564)
- 农业(8167)
- 体(7877)
- 机构
- 大学(171441)
- 学院(166278)
- 济(93128)
- 经济(91869)
- 研究(71540)
- 中国(57543)
- 管理(57276)
- 理学(48122)
- 理学院(47501)
- 管理学(46963)
- 管理学院(46650)
- 财(39421)
- 科学(37533)
- 京(36921)
- 所(36438)
- 研究所(32840)
- 经济学(32664)
- 财经(31230)
- 中心(30778)
- 经济学院(29287)
- 经(28790)
- 农(24836)
- 院(24697)
- 北京(24524)
- 财经大学(23359)
- 江(22633)
- 科学院(22563)
- 范(20689)
- 师范(20539)
- 研究中心(19900)
- 基金
- 项目(103951)
- 科学(82707)
- 基金(80000)
- 研究(75280)
- 家(70334)
- 国家(69888)
- 科学基金(58532)
- 社会(53245)
- 社会科(50810)
- 社会科学(50802)
- 基金项目(40352)
- 省(34875)
- 自然(34440)
- 资助(34109)
- 自然科(33664)
- 自然科学(33652)
- 教育(33134)
- 自然科学基金(33124)
- 划(30949)
- 编号(26396)
- 部(25501)
- 国家社会(24704)
- 中国(24657)
- 重点(24041)
- 发(24008)
- 成果(22383)
- 教育部(22380)
- 济(20732)
- 创(20703)
- 人文(20625)
共检索到278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杰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要坚持抗战,中国必须有足够的军力。在当时,中国经济刚刚走出军阀混战乱局步入稳步发展之路,民族工商业及金融银行业在外资的影响下开始有了现代化的迹象。但国力并不足以支持同强大的日本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正面战争,突出表现为政府及国民均没有足够的积累,尤其是在财力上,毕竟,战争打的就是钱。国民政府因此通过国内和国外两个渠道筹集抗战资金,国内向居民借钱、国外向外国政府寻求支援,也是借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杰
张嘉璈著,于杰翻译的《通胀螺旋——中国货币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1939—1949》于2018年10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本书的英文原版于195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通胀螺旋》以张嘉璈先生的个人经历
关键词:
全面崩溃 张嘉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昭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樊纲
本文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出发 ,全面地分析了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发展中国家问题与转轨经济问题 ,并从收入差距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金融四个视角进行了总结 ,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带着问题增长 ,在增长中解决问题。”
关键词:
崩溃 增长 中国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华妤 马跃
应用增加时滞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滚动估计(surplus lag VAR rolling estimation)检验方法对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期中国各层次货币数量对价格水平的因果关系做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自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时期后货币政策的作用有减弱趋势;而在早期通货膨胀期间,货币供给有显著的内生迹象。除了M_0在1990年4月到1995年3月以外,没有迹象表明M_0、M_1、M_2是价格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货币供给量不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货币 物价 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谢亚轩 蔡瑞文
该文比较研究了中国、美国和欧元区不同时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和金融危机期间急剧下降,使得巨量的货币供给在短期内并不会带来严重通货膨胀;货币流通速度通常会受到资产价格上升的抑制,在一定条件下,资产价格上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10年以上)呈U型,中国可能已经进入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期,等量的货币供应可能对应更高的通胀水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鹏 武传利
英国的通货膨胀治理无疑卓有成效,其通货膨胀目标制由"政府通胀目标—-透明的利率政策—-通胀预测和预期引导—-利率市场传导机制"四个核心要件有机构成。该文对各要件分别进行客观分析,在充分探讨英国成功治理通胀的制度精髓和全貌的基础上,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度选择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目标制 利率政策 预期引导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晓曙 张馨月
文章从工资-物价螺旋的认定、形成机理对美国当前的工资与物价形势进行分析,认为从2021年3月开始,美国已形成工资-物价螺旋上升。工资-物价螺旋一旦形成,将带来诸多负面经济影响,在分析其具体后果后,文章提出可能的应对措施。2022年3月美国CPI再创40年来新高,达到8.5%。物价持续上升的同时,美国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攀升,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工资-物价螺旋的担忧:工资-物价螺旋一旦形成,未来通胀将加速持续上升。
关键词:
实际工资 凯恩斯 形成机理 供应链中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1984-1995年中国货币政策十点经验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戴根有一、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句话引自1995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不是我的发现。我在本文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一提法在我国现阶段的实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兆泉 许统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货币中介目标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幅度最大、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次之,而利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应从过于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但在将来市场体系完善后,可考虑采用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静文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探讨不同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进一步模拟得出不同外生冲击下两种利率规则的实施效果及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名义汇率贬值率和贸易条件,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稳定效果都好于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但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福利损失都小于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
关键词:
经济开放 利率规则 通胀指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静文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探讨不同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进一步模拟得出不同外生冲击下两种利率规则的实施效果及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名义汇率贬值率和贸易条件,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稳定效果都好于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但钉住国内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在不同冲击下的福利损失都小于钉住CPI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利率规则。
关键词:
经济开放 利率规则 通胀指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向寿一 刘昌黎
泰国的泡沫经济崩溃●[日]向寿一刘昌黎译1997年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发表了旨在把外汇行市转向“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决定。在此之前,尽管一般认为泰铢是与美元挂钩的,但正确的说法则是1984年11月以前与美元挂钩,其后乃是采取“一揽子货币方式”,即根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潜在产出增速持续下降,国际经济环境更为复杂多变,给货币调控带来了诸多挑战。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重要的中介目标。2012年以来,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不可控性增强,以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主要来源的流动性过剩格局也出现根本逆转,货币供应机制出现较大变化。在外部经济条件和内部运行机制均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是中央银行货币调控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以货币供给理论为基础,回顾不同阶段我国货币供应机制的变化及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具体效果,分析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货币调控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