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4)
- 2023(10289)
- 2022(8851)
- 2021(8560)
- 2020(7061)
- 2019(16483)
- 2018(16381)
- 2017(31850)
- 2016(17572)
- 2015(19772)
- 2014(19797)
- 2013(19627)
- 2012(17834)
- 2011(15641)
- 2010(15416)
- 2009(13968)
- 2008(13521)
- 2007(11359)
- 2006(9689)
- 2005(8223)
- 学科
- 济(65530)
- 经济(65459)
- 管理(54504)
- 业(49352)
- 企(42668)
- 企业(42668)
- 方法(32044)
- 财(29186)
- 数学(27747)
- 数学方法(27458)
- 中国(17744)
- 农(16798)
- 务(15055)
- 业经(15045)
- 财务(14997)
- 财务管理(14949)
- 地方(14692)
- 学(14447)
- 企业财务(14223)
- 制(12962)
- 财政(12809)
- 理论(11730)
- 和(11011)
- 农业(10906)
- 贸(10722)
- 贸易(10718)
- 技术(10450)
- 政(10431)
- 易(10392)
- 环境(10359)
- 机构
- 大学(237585)
- 学院(236213)
- 管理(97863)
- 济(90169)
- 经济(88140)
- 理学(85674)
- 理学院(84786)
- 管理学(83424)
- 管理学院(83013)
- 研究(75669)
- 中国(55450)
- 京(50185)
- 财(48408)
- 科学(48405)
- 所(37669)
- 财经(35631)
- 业大(35319)
- 农(35144)
- 研究所(34219)
- 中心(33874)
- 江(32920)
- 经(32350)
- 北京(31675)
- 范(30536)
- 师范(30296)
- 院(27762)
- 农业(27483)
- 州(26922)
- 财经大学(26488)
- 经济学(26197)
- 基金
- 项目(166885)
- 科学(130479)
- 研究(123161)
- 基金(120465)
- 家(104124)
- 国家(103246)
- 科学基金(89191)
- 社会(75814)
- 社会科(71776)
- 社会科学(71755)
- 省(65345)
- 基金项目(65046)
- 自然(58643)
- 自然科(57250)
- 自然科学(57239)
- 自然科学基金(56180)
- 教育(56047)
- 划(54638)
- 编号(50972)
- 资助(49459)
- 成果(41227)
- 重点(36718)
- 部(36527)
- 创(34845)
- 发(34629)
- 课题(34335)
- 创新(32388)
- 科研(32120)
- 项目编号(32110)
- 教育部(31428)
共检索到336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守军
北魏均田制颁布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第二年又颁布了三长制.这两项制度,是孝文帝拓跋宏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 公元280年西晋政权的建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但西晋的统一只维持了几十年的时间,北部中国就重新陷入分裂,经过一百三四十年的“五胡十六国”战乱,于公元439年,由北魏最后统一了北方.北魏统一政权维持了近100年,使北方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一个相当长的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孟 苏莉
财政项目制是目前国家向农村输入财政资源以解决农村公共品需求问题的主要方式。对主流学术界关于财政项目制的内涵及其本质、形成原因、主要特征、运作方式和结果异化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既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关注了宏观的国家体制和国家治理层面,缺乏基于村庄视角的内在机制分析,提出财政项目制研究仍然具有"重心下沉"的空间和必要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玉波 唐莹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分析转型期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实质内涵与演变历程;从弥补地方财政支出、加速城市化发展进程、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方面,论证了土地财政模式的正面效应;从侵害农民利益、诱发土地寻租与腐败违法、形成地方政府届际不公平、导致经济实体空洞和金融风险方面,论证了土地财政模式的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建立完善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征地补偿制度、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界定政府对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及征收形式方面,提出改革与完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钱晟
我国经济转型期财政比重下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钱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以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特别指出了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过低这一财政领域令人忧虑的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继善 汪东华
通过数理方法对我国转型时期的财政支出结构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必须进一步优化。要严格控制财政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加大对农业、就业和社保、环境和生态、公共卫生、教育和科技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同时要结合财政体制改革和其他配套改革,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关键词:
支出结构 经济增长 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志远
转型期的中国财政,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又面对很多转型期特有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唯有通过它们的解决,中国才能克服当前经济增长的衰退趋势和有效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才有希望从根本上扭转国家财力下降的不利趋势,也才能最终完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 陈少强
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缓解通货紧缩,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考虑到防范公共风险,积极财政政策应作相应的调整。自2005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其核心是适度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的规模,并对财政分配结构进行调整。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一五”前期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
中国 转型期 财政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红涛 张志超
本文从中国社会转型期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入手,剖析了经济发展模型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对于解决中国生态危机的战略意义,并尝试给出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公共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危机 循环经济 财政应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涵
次贷危机以来,长期的货币政策宽松并未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和中长期经济增速的提升,这迫使全球政策制定者开始考虑政策的重心是否要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欧元区对于赤字红线已颇有争论,IMF近期的报告也强调"财政政策应随时准备支持需求和支撑货币政策,重点应是促进中短期增长的财政措施(如基础设施投资)和支持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行动(减税、鼓励工作等)"。本文通过比较美、日及拉美等经济体转型期的财政政策,以给中国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转型期 财政政策 减税 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计志英
以财政收支活动为具体体现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在特定财政体制框架内,对财政资源在中央、地方和各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筹集和分配,其实质是对诸多社会利益主体产权边界重新划分、界定而使其达到均衡。笔者从包含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推出了反映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Laffer曲线;并利用转型期分省宏观经济数据对Laffer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出宏观税负过重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腾龙
财政政策应积极引导资源投向农村、中西部等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同时创造促进扩大内需的宏观环境和制度背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本文在一个框架内考虑了政治激励与财政分权,考察了转型期我国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中央强调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加的考核导向,使得地方财政支出过度偏向基础设施建设而公共品支出不足,同时抑制了其中的官员私人消费支出。在资本不可流动但多期情形下,地方官员通过降低税率和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来积累资本。在资本可流动情形下,地方官员为了吸引资本,有额外的激励降低征税力度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资本可流动情形下,地区初始发展水平差距意味着地区吸引资本能力的差异,这可能导致地区发展差距比资本不可流动情形下更大。由于资本有更好的流动性,地方倾向于将财政压力施加到劳动所得上,从而导致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所得份额偏低。
关键词:
政治激励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地区差距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海娟 胡怡建 冯苏苇
本文在对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上海财政收入变化总体特征描述的基础上,分别从产业与需求两个视角对影响上海财政收入增长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拉动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上海财政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就促进上海市财政收入长效增长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收入增长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财政政策模式及“九·五”的政策重点选择“经济转型期的财政政策选择”课题组一、经济转型对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提出的基本要求什么是经济体制转型或转轨?就中国的改革模式或改革目标而言,就是要逐步完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