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8)
2023(12886)
2022(11337)
2021(10713)
2020(9020)
2019(20880)
2018(20760)
2017(40610)
2016(22134)
2015(24981)
2014(24977)
2013(24705)
2012(22492)
2011(20245)
2010(20277)
2009(18807)
2008(18593)
2007(16520)
2006(14543)
2005(13178)
作者
(63377)
(52378)
(52221)
(49543)
(33493)
(25090)
(23652)
(20458)
(19959)
(18847)
(17889)
(17668)
(16677)
(16538)
(16165)
(16067)
(15624)
(15481)
(15069)
(15006)
(12948)
(12855)
(12588)
(11819)
(11690)
(11609)
(11571)
(11557)
(10491)
(10176)
学科
(85998)
经济(85864)
管理(72772)
(68564)
(60658)
企业(60658)
方法(39489)
数学(33268)
数学方法(32919)
(28234)
中国(21707)
(21559)
(21532)
业经(20927)
(19137)
财务(19068)
财务管理(19032)
企业财务(18174)
(17779)
地方(16242)
(15987)
贸易(15975)
(15547)
(15180)
理论(15151)
(14679)
农业(14006)
(13995)
技术(13980)
银行(13955)
机构
大学(316376)
学院(313224)
管理(127749)
(125124)
经济(122340)
理学(110456)
理学院(109275)
管理学(107606)
管理学院(107032)
研究(103335)
中国(77587)
(67604)
科学(61832)
(61153)
(51408)
财经(48248)
中心(46334)
研究所(46259)
(45844)
(45504)
业大(44583)
(43804)
北京(43047)
(40054)
师范(39716)
(37750)
(36729)
经济学(36625)
财经大学(36082)
农业(35675)
基金
项目(211654)
科学(166945)
研究(156965)
基金(154462)
(133375)
国家(132284)
科学基金(114564)
社会(98455)
社会科(93318)
社会科学(93296)
基金项目(82453)
(81473)
自然(74642)
自然科(72851)
自然科学(72836)
教育(71737)
自然科学基金(71541)
(68618)
编号(64339)
资助(63422)
成果(53065)
(47346)
重点(46824)
(44090)
课题(43693)
(43686)
(41984)
创新(41051)
教育部(41032)
项目编号(40485)
期刊
(139388)
经济(139388)
研究(95315)
中国(59719)
管理(49420)
(48724)
学报(47130)
科学(43776)
(41489)
大学(36335)
教育(34515)
学学(33975)
农业(28609)
(28088)
金融(28088)
技术(26335)
财经(23955)
业经(22018)
经济研究(21601)
(20294)
问题(17796)
理论(16438)
图书(16384)
实践(15043)
(15043)
(14969)
科技(14916)
技术经济(14728)
现代(14620)
(13932)
共检索到463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国际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应当肯定,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增长机制、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和增长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华跨国公司凭借其运营经验、技术水平、管理理念、品牌优势以及产品影响力,能够比较容易获取到某个行业领域的市场主导权。部分跨国公司往往会向中国市场中的下游分销商、零售商植入包括RPM在内的多种纵向约束策略,以便更好地控制下游市场的零售领域,强化其产品在中国市场中的垄断地
关键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凭借运营经验、技术水平、管理理念、品牌优势和产品影响力等,比较容易获取到某个行业领域的市场主导权。作为上游品牌产品制造者或品牌授权方,跨国公司可能会向在中国市场中的下游分销商、零售商植入包括RPM在内的多种纵向约束策略,以便更好地控制下游市场的零售领域,强化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直接或变相地实施对中国本土消费者的价格歧视活动。李世杰教授所著的《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纵向传导机制及规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晔  
在通过吸收外来投资发展当地配套企业的新工业化道路中,处于价值链下游的跨国公司利用买方垄断势力对当地配套企业的纵向压榨,可能使后者失去生存空间。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纵向压榨模型,并以苏州IT产业中台资企业对当地配套企业的纵向压榨为例,分析了影响跨国公司纵向压榨的因素,认为纵向压榨起因于跨国公司的买方垄断势力和双方市场势力的严重不对等。而采取相应措施形成抵消性的市场势力,是避免当地配套企业被纵向压榨的重要手段。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丹  
近几年来纵向价格垄断协议案件频发,不仅产生市场进入障碍、破坏市场竞争秩序,还严重侵蚀消费者利益。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制路径可从执法与司法维度展开,在执法维度应明确单一执法机关、确立本身违法执法原则、实施激励性执法措施;在司法维度应构建完善的私人诉讼制度、鼓励私力救济,同时以适度加大惩罚力度为基调构建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内的完整法律责任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翎翔  
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定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给潜在竞争者增加了市场进入的障碍,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给市场正常经营带来了负面影响。当前中国市场运行中出现了很多纵向价格垄断问题,影响了市场运行秩序的公平性,侵害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完善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总体路径,要求不断完善相关法律,细化纵向价格垄断协议中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明确反竞争效果的认定、抗辩、救济,明确执法考量等因素,提高在市场执行中的灵活性,细化罚款计算基础,为此要求完善相关法律责任体系,对相关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更好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平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晓郁  
随着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出现了限制性竞争的市场。跨国公司垄断中国市场的危险成为更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制造业作为吸引外资最多的产业,在跨国公司投资引发市场垄断的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公司投资引发垄断的原因以及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提出制造业应对跨国公司垄断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世杰  李伟  
原料药市场垄断问题近年来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也成为反垄断部门的重点规制对象。从理论层面来看,原料药市场垄断折射出产业链纵向关系下的中间产品市场垄断问题;而传统经济学研究多聚焦于最终产品市场,对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及其机理等问题关注不足。本文构建由中间产品市场和最终产品市场组成的纵向产业链模型,从分析产业链纵向价格形成机制入手,探究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加价导致的福利损失,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中间产品市场的垄断加价会通过"传导效应"、"协同效应"、"抑制效应"3种途径影响产业链效率与社会福利。基于3种效应的模型化讨论,本文构建测度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加价损失的理论公式,并予以仿真分析;进而结合中国原料药市场垄断案例,探讨当前原料药市场垄断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反垄断规制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建康  刘玉  
技术溢出是跨国公司影响东道国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华跨国公司受其全球化经营战略布局的制约,对其技术外溢常常实行控制策略。本文揭示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的企业技术垄断倾向,阐明了垄断造成的危害,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应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玲妹  
知识产权是一面双刃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知识产权也存在滥用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上的垄断行为都同知识产权的滥用分不开,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有蔓延的可能。为防止跨国公司滥用其正当获得的知识产权,从反垄断法的视角对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以期对知识产权行使中有效竞争秩序的建立有所裨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赞  
基于零售商垄断势力的纵向关系主要有两种:零售商的抗衡力量以及零售商向生产商实施纵向控制。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这两个方面的理论成果,并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和展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伟  
纵向垄断协议作为垄断协议的一种,是我国《反垄断法》的主要规制对象之一。然而,我国目前对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制尚不完善,有待改进。本文以规制纵向垄断协议的反竞争效果为研究核心,在阐述纵向反垄断协议规制整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纵向垄断协议实体规制规则和程序规制规则完善的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允贵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及其对东道国的产业控制——跨国公司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投资与控制王允贵一、跨国公司建立在垄断优势基础上的产业控制:定义及方式1.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垄断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本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海默(S·H·Hymer)和金德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嘉  袁波  
我国汽车零配件市场现存的纵向垄断协议问题严重限制了汽车零配件市场的有效竞争,损害了汽车消费者的利益,应该受到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本文结合我国汽车零配件的经销模式,详细梳理了该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而依据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律法规,对该问题进行了违法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制该问题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孟晓  胡小玲  
伴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华经营中的垄断及限制竞争问题逐渐凸显。深入认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规,以遏制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的垄断势力,对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华德亚  刘晓惠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在不久的将来 ,跨国公司并购内地企业将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这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其中垄断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首先就跨国并购造成的产业控制进行了分析 ,进而介绍了当今欧美等发达国家反垄断的政策 ,最后就如何规制跨国公司在华进行的并购活动 ,从而消减其垄断控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