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0)
- 2023(14728)
- 2022(12304)
- 2021(11137)
- 2020(9525)
- 2019(20967)
- 2018(20818)
- 2017(39594)
- 2016(21566)
- 2015(23494)
- 2014(22434)
- 2013(22342)
- 2012(20103)
- 2011(17760)
- 2010(18011)
- 2009(17008)
- 2008(17154)
- 2007(15412)
- 2006(13619)
- 2005(12373)
- 学科
- 业(91109)
- 济(90683)
- 经济(90595)
- 企(83653)
- 企业(83653)
- 管理(79933)
- 方法(42040)
- 数学(33431)
- 数学方法(32964)
- 财(31051)
- 业经(30629)
- 农(27466)
- 技术(23271)
- 税(22087)
- 务(21798)
- 财务(21766)
- 财务管理(21750)
- 中国(21190)
- 税收(20613)
- 企业财务(20573)
- 收(20442)
- 农业(20017)
- 和(17404)
- 制(17076)
- 理论(16851)
- 划(16297)
- 策(16002)
- 贸(15556)
- 贸易(15546)
- 易(15154)
- 机构
- 学院(304745)
- 大学(297666)
- 济(125503)
- 经济(123227)
- 管理(123166)
- 理学(106218)
- 理学院(105213)
- 管理学(103358)
- 管理学院(102826)
- 研究(96869)
- 中国(75641)
- 京(62278)
- 科学(61634)
- 财(61498)
- 农(57614)
- 所(49749)
- 业大(48788)
- 财经(47650)
- 江(47320)
- 农业(45636)
- 研究所(44910)
- 中心(44033)
- 经(43296)
- 北京(38816)
- 经济学(37126)
- 州(37058)
- 财经大学(34945)
- 院(34700)
- 商学(34406)
- 商学院(34106)
- 基金
- 项目(204405)
- 科学(161378)
- 基金(149006)
- 研究(143935)
- 家(132255)
- 国家(131129)
- 科学基金(113262)
- 社会(93283)
- 社会科(88781)
- 社会科学(88754)
- 省(82343)
- 基金项目(78708)
- 自然(75163)
- 自然科(73443)
- 自然科学(73418)
- 自然科学基金(72179)
- 划(67895)
- 教育(64111)
- 资助(60518)
- 编号(55988)
- 创(48775)
- 重点(45889)
- 业(45071)
- 创新(44783)
- 发(44034)
- 部(43677)
- 成果(42461)
- 国家社会(39316)
- 科研(39112)
- 计划(38725)
共检索到455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海炜 齐增睿
2020年《资源税法》正式实施,其作为我国绿色税制的重要组成将从价计征改革成果上升固化为法律制度,开启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新篇章,因此有必要对《资源税法》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本文基于2013~2022年中国上市资源型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资源税法》实施对资源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税法》的实行,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表明《资源税法》的实施有助于增加资源型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进而对资源型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起到激励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资源税法》的实施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国有资源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明显;相较于绿色实用新型专利,《资源税法》的实施对资源型企业绿色发明专利的边际贡献更大。未来《资源税法》可以从增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的激励性政策、促进资源税与财政税收政策协调配合、实施差异化的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严秋斯
随着资源税改革的深入,对资源税法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十分必要。基于资源税法法律和税收的双重制度属性,应从立法目的和税制改革的视角提炼资源税法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从企业创新的评价视角,以资源型上市公司2017年和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分析样本,对资源税法实施与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资源税支出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资源税支出与研发费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负向调节,该调节效应在能源行业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据此,为更好地实现资源税法的规制目的,一方面需完善针对企业研发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另一方面将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纳入资源税法定税目中,推进从价计征改革,确定合理税率,以此加强对企业行为选择的引导。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克信 胡勇强 宋哲
绿色技术创新是企业在面对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共赢"的关键所在。以2014—2017年资源型行业沪深A股上市的36家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环境规制和政府支持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政府创新补助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非创新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微弱。政府支持对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要视具体类型而定。研究表明:对于当前多数资源型企业而言,政府提高环境规制水平和政府创新补助依然有利于促进其绿色技术创新。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政府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鸿雁 赵芳嵘 胡海川 彭永芳
通过多案例研究方式,主要从环保费改税后企业税负变化、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和专利情况以及污染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环保费改税对于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有着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应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补贴支持;不断扩大污染物征税范围,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更新升级生产设备,提高污染处理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鸿雁 赵芳嵘 胡海川 彭永芳
通过多案例研究方式,主要从环保费改税后企业税负变化、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和专利情况以及污染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环保费改税对于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有着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应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补贴支持;不断扩大污染物征税范围,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更新升级生产设备,提高污染处理技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嶕 薛希萌 赵国浩
运用fsQCA方法,以中国沪深两市上市的117家资源型企业为样本,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组态路径分析。研究发现:资源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多重并发和殊途同归的特点,技术、组织、环境维度的条件均不是能够单独导致高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高绿色技术创新是多种前因条件协同作用的结果;实现高绿色技术创新的路径由4类条件组态构成;充分的政府支持是资源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技术创新水平和环境复杂性存在潜在的替代或互补关系;造成非高资源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路径有5条,且与高资源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非对称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亮 姜海锋 郑军 张蕊 熊鹭莎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格局,实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既依赖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也离不开国家生态法治建设的引领。以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场景,构建双重差分法考察生态法治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环保法》显著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质量和效率。机制检验表明,新《环保法》通过增加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外部融资难度、优化环境战略决策和改善创新决策效率等渠道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地区法制发展水平低、利益主体监督需求高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差时,新《环保法》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新《环保法》的惩戒机制占据主导作用,而且能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对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提升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洪潮 李芳 张静萍
从绿色增长视角出发,依托两阶段技术创新理论,评价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2011—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表明,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的区域总体能耗效益在全国均处于劣势地位;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两阶段纯技术效率水十分低下而规模效率比较高,但规模经济特性得以发挥;除青海省工业企业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属于"双高"类型外,其余6个省份工业企业的创新效率状况亟待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翠珍 赵国浩
文章将绿色创新视为利用性和探索性绿色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遵循"过程—能力—优势"的逻辑范式,对"绿色创新—绿色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的机制与路径进行了分层解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绿色创新对于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地正向作用,而且这种影响是通过绿色动态能力的完全中介实现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翠珍 赵国浩
文章将绿色创新视为利用性和探索性绿色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遵循"过程—能力—优势"的逻辑范式,对"绿色创新—绿色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的机制与路径进行了分层解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绿色创新对于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地正向作用,而且这种影响是通过绿色动态能力的完全中介实现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锋正 姜涛
环境规制能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有待理论与经验的一致性检验。本文围绕产品和工艺创新,选用我国资源型产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绿色产品创新影响不显著,对绿色工艺创新呈显著正向影响;基于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开采洗选业绿色产品和工艺创新都具有抑制作用,但对初级加工业绿色产品和工艺创新都呈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在行业分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投放环境规制政策等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兰梓睿
产业政策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以及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采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及地级市数据,考察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再配置效率角度进行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实施主要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资源再配置效率来实现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生产要素集聚水平以及市场化进程等不同会导致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鉴于此,应提升产业政策实施的质量效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不同产业要素资源的有序流动,实现重点产业政策和一般产业政策的协同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眉
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资源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环境破坏,资源损耗,效率低等问题。文章认为,技术创新是资源型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资源型企业实现高效率发展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技术创新 对策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贵川 张黎明
本文将借鉴D’Aspremont和Jacquemin(1988)建立的存在技术溢出的两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下简称"AJ模型"),分析资源型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的动机决定、模式选择和绩效影响机制,并据此分析各环节的影响因素及其具体的影响作用,以解决资源型企业在合作技术创新实践中的各种困惑。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合作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媛 侯贵生 尹华
根据创新内容将绿色创新分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管理创新,将企业收益分为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创新与企业收益(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的关系,并分析了双元性学习在企业绿色创新与收益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绿色创新对企业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增加均有促进作用,其中管理创新对短期收益的影响最大,产品创新对长期收益的影响最大;开发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两种学习形式的互补效果显著,双元性学习在绿色创新与企业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获取之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绿色创新 企业收益 双元性学习 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