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2)
2023(7251)
2022(6073)
2021(5517)
2020(4275)
2019(9841)
2018(9585)
2017(17899)
2016(9830)
2015(10972)
2014(10947)
2013(10860)
2012(10765)
2011(10100)
2010(10514)
2009(9639)
2008(9823)
2007(8980)
2006(8421)
2005(7923)
作者
(30527)
(25553)
(25382)
(23872)
(16425)
(12079)
(11348)
(9784)
(9762)
(9304)
(8951)
(8549)
(8357)
(8313)
(8187)
(7814)
(7533)
(7447)
(7424)
(7256)
(6776)
(6391)
(6294)
(6061)
(5791)
(5771)
(5765)
(5663)
(5257)
(5119)
学科
(49534)
经济(49489)
(25697)
管理(24123)
(18680)
企业(18680)
中国(17803)
地方(17684)
(14808)
方法(13095)
业经(12140)
数学(10659)
农业(10622)
数学方法(10522)
(10443)
(10199)
金融(10198)
地方经济(10105)
(9779)
(9550)
银行(9532)
(9360)
(9217)
(8540)
(7868)
贸易(7858)
环境(7822)
(7486)
(7338)
发展(7276)
机构
学院(149126)
大学(148339)
(62179)
经济(60860)
研究(59941)
管理(50573)
中国(45194)
理学(41896)
理学院(41254)
管理学(40491)
管理学院(40210)
科学(36644)
(33581)
(31875)
(29180)
研究所(28780)
(27378)
中心(25565)
(24833)
(23998)
师范(23766)
财经(22162)
北京(22123)
(21200)
农业(21107)
业大(20693)
(19961)
(19933)
经济学(19340)
师范大学(19214)
基金
项目(91416)
科学(71769)
研究(68536)
基金(64205)
(56161)
国家(55627)
科学基金(46312)
社会(43842)
社会科(41253)
社会科学(41244)
(36692)
基金项目(33424)
(31123)
教育(30998)
自然(28014)
编号(27610)
自然科(27310)
自然科学(27301)
自然科学基金(26805)
(26395)
资助(25871)
成果(24178)
重点(21397)
发展(21358)
(20976)
课题(20878)
(19777)
(18881)
国家社会(17710)
创新(17662)
期刊
(81305)
经济(81305)
研究(50988)
中国(36170)
(27259)
学报(24102)
科学(23110)
教育(21479)
(21065)
管理(20354)
农业(18780)
(18302)
金融(18302)
大学(18208)
学学(16883)
业经(14073)
经济研究(12877)
技术(12498)
财经(11524)
问题(10386)
(9979)
(9472)
世界(8440)
(7926)
(7667)
论坛(7667)
国际(7605)
(7378)
商业(7337)
图书(7294)
共检索到247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吕佳翼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列宁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作,是《资本论》的辉煌续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鸿篇巨制。这部著作是列宁为批判民粹派回避、否认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作,其目的是论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列宁首先对民粹派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前提性批判,即民粹派由于深受“斯密教条”的影响,忽略了本应该解决的不变资本的实现问题,而用国外市场的发展论证“额外价值”即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这样就犯了两重错误。继而列宁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述了俄国农民的分化与资本主义的形成、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国内外市场的建立等重大理论问题。这部著作是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的杰作,不仅再现了《资本论》中相关规律在俄国的表现,而且续写了其在帝国主义时代的新篇。这一著作充分展示了列宁对资本主义的辩证态度,为列宁革命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为辩证地对待和发展资本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瞿商  
19世纪末 ,列宁继承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对欧洲 ,尤其是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史考察的传统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 ,对俄国农奴制改革以来资本主义在工业、农业部门的发展进行了经济史的考察和分析 ,不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 ,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而且是列宁领导俄国革命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2 0世纪 4 0年代 ,毛泽东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性质的考察和分析 ,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 ,可以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这一经济史考察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纪明山  
从实际出发研究和揭示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特殊规律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纪明山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最伟大的领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布尔什维克党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过程中,结合新的历史条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斐  
对马克思的误解与诋毁,大多源自对《资本论》方法的不理解。"资本内在否定性"是马克思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的具体表达,它自身内含"发展"的特质,即:其逻辑展开(研究方法)与历史表达(叙述方法)在实践中相互印证而达成发展中的一致;其生命力和前进力源自现实经济生活中不断生成的矛盾张力。作为方法论的资本内在否定性,是《资本论》方法在当代的应用与发展:它以现实与理论的双重批判为研究目的、以特定的资本积累结构为研究对象、以中间层次的分析为研究方法,旨在为世界经济提供一种唯物史观的演化论认识,为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奠定方法论基础。在这一研究视域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世界历史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吕守军  严成男  
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所采用的历史的、空间的分析方法,与法国调节学派的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相通。但皮凯蒂在分析资本主义不平等扩大的历史时,却把不能进行一般化解释的"二战后资本主义黄金发展时期"作为偶然的、例外的历史时期来处理,具有过于简单化的理论倾向。从法国调节学派的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出发,对《21世纪资本论》进行理论上的补充,有利于理解资本主义黄金发展时期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本质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军  
《资本论》作为一部资本主义社会的"诊断书",是一部关注社会现实的典范之作。面向资本主义现实存在本身,马克思既实现了对资本主义诸多现象的历史唯物主义考量,又解开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秘密。纵观《资本论》的文本,马克思以剩余价值为轴线,理性而科学地破解了"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资本主义"赚钱的秘密"、原始积累的"秘密"和"利润率下降的真正秘密"。科学分析和妥善破解这些"秘密"是隐藏于马克思创作思路中的一条线索,也是《资本论》之于人类思想史的卓越贡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江   黄旭  
当代资本主义陷入了系统性危机,表现为由内在关联的、超越一定范围的多领域对抗性矛盾相互交织影响的整体危机。《资本论》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对当代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具有显著的逻辑批判张力。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系统性危机的实质是资本逐利本性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终结。资本积累理论阐明了从国内扩张转向国际扩张下系统性危机从可能转向必然的具体机制。资本循环理论刻画了系统性危机在经济领域内部、非经济领域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生成演化路径。在危机中,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的新社会因素不断生成。资产阶级执政党的改良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缓了系统性危机的消极冲击,但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被取代的历史规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宁扬  赵宗博  
资本主义的发展 ,先后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借助经济全球化趋势 ,普遍组建国际垄断同盟 ,在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基本主体、以资本的国际流动为基本手段、集中代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国际垄断。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进行分析 ,明确其生成根源、功能作用和发展走向 ,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基本要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步健  许阳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运行规律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颇有思想建树的、旨在促进人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当代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梳理《资本论》中的绿色发展思想,能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思想,从而使绿色发展不仅成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更成为一种价值遵循和生活方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步健  许阳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运行规律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颇有思想建树的、旨在促进人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当代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梳理《资本论》中的绿色发展思想,能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思想,从而使绿色发展不仅成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更成为一种价值遵循和生活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三)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前面已经说明,资本的积累由于是同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紧密联系的,所以,资本积累的进行必然造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现实中,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比资本积累的速度更快,因为不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定鑫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质的规定性在于以生产社会化达到相当高度为历史起点、以创造剩余价值为生存形式,以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为"基因"、内含着竞争性,在生产的技术条件方面以机器或自动化生产为标志,在生产的社会关系方面异质于封建生产方式或小生产。从社会横向发展层面看,需要厘清这个生产方式所涉及的两个界限,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形形色色现象或其他生产方式,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等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各地的具体运行模式,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欧美模式"曾经造成诸多负效应;从社会纵向发展层面看,就要认识到这个生产方式作为"现代生产方式"仍有其历史的生命力,我国应通过倡导新发展理念主动驾驭其积极成果与风险性,使之为社会主义服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克祥  
由许涤新、吴承明同志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继第一、二两卷先后于1988年和1990年出版后,现在,第三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3年)又与读者见面了。至此,总字数达201万的三卷巨著,已经出齐。 本卷叙述的范围是1921—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这一时期的国内情况比较特殊和复杂,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军阀混战,贯穿其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和关内大片国土相继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人民生灵涂炭,再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春玲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至今世界经济仍未能完全走出金融风暴的阴影,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仍然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这更加促使人们关注对危机的起因、后果及其影响的探讨,并使人们重新怀疑资本主义运行机制,探求资本主义的出路。论文试图通过解读《资本论》中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重新发现资本主义的秘密,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认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相,以求探索化解和防范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出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士兵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的叙述是针对是整部《资本论》而言的。文章认为其中的中文译文"本书"一词仅指《资本论》第一卷,与德文原文不符,更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是错误的。从方法论上看,仅仅从《资本论》第一卷来界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是错误的;从内容上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的界定,若仅仅与《资本论》第一卷内容相关也是不符合马克思本意的。我们应该通过研究整部《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即1~3卷来界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