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8)
- 2023(10813)
- 2022(8907)
- 2021(8382)
- 2020(7114)
- 2019(16304)
- 2018(16415)
- 2017(32028)
- 2016(17539)
- 2015(19378)
- 2014(19818)
- 2013(19452)
- 2012(17891)
- 2011(16049)
- 2010(16620)
- 2009(16373)
- 2008(16951)
- 2007(15212)
- 2006(14002)
- 2005(13219)
- 学科
- 企(78832)
- 企业(78832)
- 业(78316)
- 管理(74537)
- 济(72813)
- 经济(72668)
- 财(31875)
- 方法(31721)
- 业经(24484)
- 制(24248)
- 数学(23032)
- 数学方法(22821)
- 务(22534)
- 财务(22511)
- 财务管理(22480)
- 企业财务(21402)
- 中国(20816)
- 体(17507)
- 技术(16753)
- 理论(16332)
- 农(16188)
- 体制(15379)
- 和(15086)
- 银(15065)
- 银行(15052)
- 划(14786)
- 策(14783)
- 行(14464)
- 融(13785)
- 金融(13783)
- 机构
- 大学(259119)
- 学院(258665)
- 济(114093)
- 经济(111824)
- 管理(104280)
- 理学(88116)
- 理学院(87292)
- 管理学(86377)
- 管理学院(85874)
- 研究(80664)
- 中国(67293)
- 财(63357)
- 京(54140)
- 财经(48297)
- 经(43550)
- 科学(41827)
- 江(40271)
- 所(39144)
- 中心(36175)
- 经济学(35963)
- 财经大学(35681)
- 北京(34916)
- 研究所(34117)
- 经济学院(32260)
- 州(31530)
- 范(30727)
- 商学(30672)
- 师范(30499)
- 商学院(30417)
- 农(29488)
- 基金
- 项目(152249)
- 科学(122381)
- 研究(118016)
- 基金(112718)
- 家(94843)
- 国家(93957)
- 科学基金(82541)
- 社会(78306)
- 社会科(74172)
- 社会科学(74154)
- 基金项目(58817)
- 省(57491)
- 教育(55230)
- 自然(49815)
- 自然科(48621)
- 自然科学(48607)
- 编号(48130)
- 划(47914)
- 自然科学基金(47841)
- 资助(45604)
- 成果(41332)
- 部(36029)
- 制(35890)
- 重点(33658)
- 创(33613)
- 课题(32959)
- 国家社会(32544)
- 教育部(32398)
- 性(32088)
- 人文(31499)
- 期刊
- 济(135672)
- 经济(135672)
- 研究(85494)
- 财(54608)
- 中国(52249)
- 管理(46587)
- 科学(30670)
- 融(30380)
- 金融(30380)
- 学报(29430)
- 教育(28635)
- 农(26415)
- 财经(25970)
- 大学(24577)
- 技术(23243)
- 学学(22875)
- 经(22384)
- 经济研究(21533)
- 业经(21128)
- 问题(17732)
- 农业(16753)
- 贸(15377)
- 财会(14589)
- 技术经济(14186)
- 会计(13436)
- 现代(13387)
- 理论(13119)
- 国际(13087)
- 商业(12750)
- 经济管理(12721)
共检索到408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佩洁 康有娟 党锦斌
《资本论》认为:不同的产权结构产生于不同的生产力条件,反映了产权主体的不同经济利益关系,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调导致产权结构变迁。同时,由于新的产权结构改变了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方式,产权结构的变迁也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从《资本论》中关于产权和企业效率关系的论述为出发点,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发展的现状,进而探寻合适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道路。
关键词:
《资本论》 产权 效率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岚
文章认为,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大的小型国有企业非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不可,不改不行,小改不行,慢改不行,假改不行。正像当年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亿万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一样,目前正在迅速推广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基层干部的伟大创造。产权制度改革挽救了一大批国有企业,有效地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整个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造和重塑将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一改革的深刻性和成功经验表明:只有真正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对整个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得到巩固、发展和壮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元元 朱卫平
顺德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张元元,朱卫平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4年底,在为期一年半的时间内,顺德市进行了一场"悄悄"的产权革命,初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当别的地方还在为如何把"野鸭"打下来和打下来后怎么个吃法而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苑鹏
自19世纪上半叶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倡导、建立了合作工厂以来,工人合作企业的兴起与发展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尽管工人合作企业始终未能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主流企业制度,但它的发展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作为现代公司制度下的一个类型而独立存在着。近二三十年以来,在重振本国经济,改善传统劳资对立关系的宏观背景下,西方一些工业化国家出现了鼓励发展职工股份所有制企业的新动向。与经典的工人合作企业相比,职工股份所有制企业在产权构造、管理机制、分配原则等方面具有较灵活的组织特征。本文试对职工股份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类型、经营绩效、以及西方学者对它的评价等进行介绍与描述,以期为我国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小红
西方财产权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始终围绕财产权与人的基本权利展开。财产权与生存权、财产权与自由权、财产权与人格权之间的关系构成财产权与人的基本权利的主线,勾勒出不同发展阶段理论成果之间的谱系。西方财产权制度作为现代制度的一部分,它的演变历程和理论成果对于中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程度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中国农村产权制度的起点是从土地集体所有权中分离出承包经营权,并将其物权化。以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心已从物权法定原则转向物权效率原则,侧重于承包经营权与经营的分离,重在通过权利运行方式实现法定物权的经济功能。
关键词:
财产权 承包经营权 产权制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道根
产权理论、价格理论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张道根OntheRelationoftheTheoryofPropertyRightandPricewiththeReformofPropertyRightSysteminChina¥(ZhangDaogen)Ma...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雯
本文阐述了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认为成都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行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有其创意和全局性意义,对进行城乡综合改革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成都市 农村产权改革 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南
我国企业改革进行了十多年,从放权让利开始到目前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非从开始就涉及产权问题,但又始终无法绕过这个问题,以致于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作为企业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这反映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也表明这项改革的实施是相当曲折和困难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应予明确的重大认识问题课题组在充分肯定1978年以来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我国目前的企业产权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产权关系不顺,已成为企业改革中亟待解决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冀湘 汪海粟
在我国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集体企业产权制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目前集体企业产权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产权关系不顺成为集体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认识并解决好集体企业的产权问题,是进一步推动集体企业改革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集体企业 产权制度 股份合作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国贤
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上的,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社会责任制度三个基本方面,其中产权制度是核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仕明
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最本质特征。但是,我们今天不仅未能在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产权清晰,甚至对产权的观念也尚存模糊;不仅部分社会公众对产权的认识不明确,甚至在一些专家学者中,产权的概念也存在着混乱。模糊混乱的产权理论无法指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伟大实践。本文试图为清晰明确产权理论提供一些认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锦文 张晓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