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6)
- 2023(6026)
- 2022(4869)
- 2021(4536)
- 2020(3738)
- 2019(8756)
- 2018(8368)
- 2017(17016)
- 2016(9164)
- 2015(10087)
- 2014(10284)
- 2013(10298)
- 2012(9959)
- 2011(9131)
- 2010(9338)
- 2009(8708)
- 2008(9040)
- 2007(8400)
- 2006(7382)
- 2005(6940)
- 学科
- 济(49334)
- 经济(49292)
- 业(27470)
- 管理(25024)
- 企(23506)
- 企业(23506)
- 方法(21103)
- 数学(17582)
- 数学方法(17424)
- 农(11489)
- 业经(11326)
- 中国(11213)
- 学(11085)
- 财(10187)
- 产业(9544)
- 制(9534)
- 地方(8947)
- 融(8586)
- 金融(8585)
- 理论(8534)
- 银(7706)
- 银行(7672)
- 行(7409)
- 农业(7348)
- 贸(7330)
- 贸易(7325)
- 体(7275)
- 结构(7096)
- 易(6999)
- 技术(6827)
- 机构
- 大学(150195)
- 学院(147924)
- 济(68045)
- 经济(66922)
- 管理(56094)
- 研究(52861)
- 理学(48421)
- 理学院(47867)
- 管理学(47101)
- 管理学院(46828)
- 中国(40138)
- 京(31659)
- 财(31181)
- 科学(30911)
- 所(27023)
- 财经(25317)
- 研究所(24551)
- 农(23985)
- 经(22977)
- 经济学(22905)
- 中心(22468)
- 江(22074)
- 经济学院(20642)
- 业大(20423)
- 北京(19915)
- 财经大学(19100)
- 范(18914)
- 农业(18905)
- 师范(18703)
- 院(18601)
- 基金
- 项目(95118)
- 科学(76275)
- 基金(71602)
- 研究(67917)
- 家(62645)
- 国家(62203)
- 科学基金(53249)
- 社会(45624)
- 社会科(43451)
- 社会科学(43440)
- 基金项目(37570)
- 省(35933)
- 自然(33915)
- 自然科(33133)
- 自然科学(33120)
- 自然科学基金(32609)
- 教育(30663)
- 划(30583)
- 资助(29748)
- 编号(25277)
- 重点(21929)
- 部(21924)
- 发(21435)
- 成果(20953)
- 创(20147)
- 国家社会(19441)
- 教育部(19041)
- 创新(18829)
- 人文(18157)
- 课题(17941)
共检索到219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泽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该文重温了《资本论》关于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决定作用的相关思想,结合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雪峰
生态经济思想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其经济学巨著《资本论》中用大量的篇幅剖析了生态经济思想,这一思想奠基于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之上,以商品二重性分析为起点,分析背后的劳动二重性,经过逻辑引申充分阐释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生态经济思想自然流露。充分借鉴《资本论》中的生态经济思想,对于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理顺经济发展方式、创设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助推生态环保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资本论》 生态经济 当代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嘉敏 刘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不可忽视的生态问题。文章对《资本论》中农业生态思想进行挖掘和梳理,发现其中蕴含着"土地是财富之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建立"合理农业"等丰富的农业生态思想,进一步对其进行伦理思考,可以为农业从业者的生产行为提供价值导向。《资本论》中的农业生态思想也为我国遵循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发展循环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
《资本论》 农业生态思想 伦理 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汉魂 王泽应
《资本论》的土地流转观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意蕴。《资本论》指出土地所有权是因对劳动有意义而产生的经济权,因此,劳动者应成为土地流转的主体,公有制才是土地流转的应然的选择;《资本论》所谓的效率是服从人的发展的效率,私有化的土地流转不能实现此效率,从根本上看则是逆效率的;在资本主义土地制度取代封建土地制度的过程中,新兴的资产阶级运用各种手段强制性地开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道路,给广大农民与殖民地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人道灾难。《资本论》的土地流转观及其伦理蕴含论证了私有化的土地流转具有太多的不道德性,不是我国土地流转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私有化 《资本论》 伦理蕴含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江 杨光
《资本论》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平均利润率理论可解释产业结构升级的可能性和空间;两大部类平衡生产理论从宏观角度揭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可持续性;货币流回规律理论是资本周转理论的基本内容,其对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从资本积累理论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既有积极性,也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递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突破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科学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江 杨光
《资本论》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平均利润率理论可解释产业结构升级的可能性和空间;两大部类平衡生产理论从宏观角度揭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可持续性;货币流回规律理论是资本周转理论的基本内容,其对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从资本积累理论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既有积极性,也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递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突破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科学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毛捷 金雪军
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因素是多维度的,而贷款利率的决定则是其基础。但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贷款定价时却往往忽略贷款利率的决定基础,模型设计里未能反映贷款定价的一些基本要素。与此同时,上世纪50-60年代业已发展成熟的经典利息理论回答了利率如何被决定这一重要问题,蕴含了丰富的贷款定价思想。本文通过回顾与利率决定相关的经典利息理论,指出贷款定价必须重视贷款项目的收益与风险,必须考虑银行的资产结构、市场基准利率和贷款期限,且贷款定价的研究方法应采用局部均衡的非综合模型,重点考虑微观因素。而非宏观因素。
关键词:
贷款定价 利率决定 经典利息理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水兰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最主要的著作,是他“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①《资本论》不仅是一部揭露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秘密及其发展趋势的经典,而且也是一部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鸿篇巨著。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理论内容十分丰富,笔者在本文中...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明生
《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在对单个资本运动分析的基础上,进到对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分析。他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为核心,考察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问题,具体地说,他把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划分为C、V、M三个部分,在实物上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并对于每个大部类内部的有关分部类,又作出了划分或对这种划分作出了提示,进而考察了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均衡发展。这些分析和考察,对于今天在社会主义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勋
马克思的自然力理论及其启迪———读《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笔记李成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马克思的科学巨著《资本论》中所包涵的丰富的理论财富,至今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关于自然力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人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莲英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市场经济”一词,然而,当我们从市场经济的角度重新审视、认真攻读《资本论》时,就会发现《资本论》对市场经济问题作了十分全面、深刻、精辟的论述,本文就此作点肤浅的探讨和研究,以供同仁们赐教。 一、从马克思有关劳动时间分配方式的论述来考察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因此,确认《资本论》是否研究了市场经济,首要的是考察《资本论》是否把资本主义作为以市场为导向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来论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跃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力地指导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但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要完成这个历史性的任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的毕生巨著──《资本论》,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思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研究了流通费用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首次对资本流通费用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认为流通费用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纯粹流通费用,其二非纯粹流通费用。非纯粹流通费用则分为商品储备费用和商品运输费用,并对影响商品储存和商品运输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 流通费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荣材
通过梳理《资本论》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体系等三对辩证关系不难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按照"商品—资本—生产关系"的逻辑进程依次展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进行研究的,由此呈现了同一研究对象的三重理论维度:《资本论》的直接研究对象是商品、商品生产及商品交换,核心研究对象是资本及其增殖运动,而最终研究对象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在《资本论》中,这三重理论维度是依次递进而又辩证统一的,在理论上具有统一性、客观性、系统性等特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三重理论维度契合了《资本论》的内容体系,为理解《资本论》研究对象提供了新的学术视野,也为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思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研究了流通费用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首次对资本流通费用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认为流通费用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纯粹流通费用,其二非纯粹流通费用。非纯粹流通费用则分为商品储备费用和商品运输费用,并对影响商品储存和商品运输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 流通费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