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51)
2022(1431)
2021(1270)
2020(1197)
2019(2723)
2018(2858)
2017(5187)
2016(3151)
2015(3562)
2014(3693)
2013(3658)
2012(3591)
2011(3375)
2010(3657)
2009(3496)
2008(3536)
2007(3254)
2006(3033)
2005(3086)
2004(2620)
作者
(8757)
(7210)
(7135)
(7080)
(4708)
(3486)
(3433)
(2851)
(2827)
(2795)
(2516)
(2469)
(2454)
(2377)
(2361)
(2335)
(2187)
(2180)
(2169)
(2155)
(1965)
(1795)
(1774)
(1744)
(1738)
(1736)
(1691)
(1657)
(1548)
(1489)
学科
(10740)
经济(10713)
管理(9281)
(8155)
(7323)
企业(7323)
中国(4209)
(3851)
(3843)
(3515)
理论(3219)
(3187)
(3107)
银行(3106)
方法(3090)
(2987)
地方(2899)
教育(2848)
业经(2769)
(2687)
金融(2686)
(2280)
(2252)
贸易(2247)
(2227)
(2185)
(2164)
(2093)
制度(2091)
农业(2002)
机构
大学(45171)
学院(42527)
(16596)
经济(16092)
管理(16041)
研究(15557)
中国(13282)
理学(12961)
理学院(12789)
管理学(12544)
管理学院(12456)
(10160)
(9838)
(8658)
科学(8438)
中心(7974)
(7748)
(7210)
师范(7170)
财经(7036)
北京(6819)
研究所(6674)
(6632)
(6268)
师范大学(5862)
(5835)
(5814)
(5449)
教育(5381)
人民(5120)
基金
项目(22701)
研究(17920)
科学(17785)
基金(16295)
(13571)
国家(13413)
科学基金(11531)
社会(10865)
社会科(10224)
社会科学(10221)
教育(8935)
(8228)
基金项目(8142)
成果(8030)
编号(7890)
自然(7328)
(7268)
自然科(7160)
自然科学(7159)
自然科学基金(7032)
资助(7022)
课题(5479)
(5340)
项目编号(5115)
(5043)
重点(5014)
教育部(4801)
(4766)
大学(4608)
人文(4606)
期刊
(23521)
经济(23521)
研究(16669)
中国(12297)
教育(9152)
(7595)
管理(7353)
(6550)
金融(6550)
学报(5972)
图书(5711)
(5439)
科学(5275)
大学(4729)
书馆(4545)
图书馆(4545)
学学(3868)
技术(3698)
财经(3144)
农业(3028)
经济研究(3020)
业经(2976)
问题(2789)
(2742)
(2528)
论坛(2528)
(2498)
理论(2429)
会计(2259)
(2247)
共检索到79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幼敏  
《语言自迩集》是一套具有世界影响的汉语北京官话教科书,正式出版了3次。本文首先概括阐述《语言自迩集》产生的历史背景、版本情况、版本研究的现状及必要性;其次考察比较《语言自迩集》的3个正式版本,从卷数、出版、印刷、装订形式、内容变化、分卷书名等6个方面予以考证厘定;最后提出尚待研究的《语言自迩集》版本存疑问题,包括《语言自迩集》系列的各种"异本",即抄本、辑本、节本、翻印本、改编本、仿编本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宋桔  
《语言自迩集》(1867/1888/1903)是19世纪中期来华西人编撰的第一部学习北京官话口语的系统教材,在中西语言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深远。据调查,除正式出版的三版洋装本外,《语言自迩集》部分中文内容还以线装刻本的形式存世,上海图书馆即藏有多个复本,且保存着珍贵的手写笔记资料。结合内容比对、周边文献查考及历史资料调查,确定了翻印该木刻本所依据的底本。同时,通过对木刻本上留存的朱记钤印、时人手写笔记等资料的分析,揭示了上海图书馆藏线装刻本的出版背景及当时徐家汇神学院内汉语学习者使用该书的情况,再现了19世纪中后期中西语言接触的生动画面。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耿传友  
王彦泓《疑雨集》是一部颇具特色的诗集,但其结集成书情况未见论述,且版本众多,著录纷夥,存在一些误记,直接影响到对其认识与研究。本文对《疑雨集》的成书情况与版本源流进行了细致梳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慈波  
许谦《白云集》无论就理学还是文学而言,都具有重要价值。但其结集成书情况隐晦不明,且版别众多,著录纷夥,沉晦多年,直接影响到对其认识与利用。文章考诸载籍,对此书之成书情况与版本源流进行梳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白金  
中唐诗人王建是新乐府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存诗五百余首,乐府诗成就尤为卓著,与张籍并称"张王乐府"。其《宫词》百首开创了以大型组诗的形式反映宫闱密事的创作手法,成为后世诸多诗人仿效的范本。其诗集自宋以来屡经刊刻,版本众多,本文在考察宋书棚本《王建诗集》的基础上,结合现存史料,对宋代刊刻的《王建诗集》及单行《宫词》的版本情况做简单考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袁丹  
本文以时间为序,对宋叶梦得所著《建康集》各家藏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辨正,以明确其相 互关系,梳析其版本源流。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利  
《范纯仁集》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纯仁的作品集。文章梳理了《范纯仁集》的流传、刊刻和传写情况以及范纯仁作品的结集情况,厘清了《范纯仁集》的版本流变。研究表明《范纯仁集》的最早刻本是宋嘉定本二十卷;现存世最早刻本是元天历本二十卷;明嘉靖本二十卷,又有《文集》二十卷,附录十三卷本;清康熙本二十五卷,包括《文集》二十卷、《奏议》二卷、《遗文》一卷、《附录》一卷、《补编》一卷;清代刻本以清康熙本为祖本,均为二十五卷本;四库底本为清康熙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颜庆余  
鲍照集经历漫长岁月的流传,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形态,是为数不多的先唐别集旧本之一。据书目著录和各本文字的异同,传世鲍照集的谱系有三个分支,一是南宋绍兴刊本的系统,二是明中期朱应登刊本的系统,三是明末张燮刊本的系统,后两种也可能具有宋本的血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常明  
方孝孺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殉节后,诗文为朝廷所禁,门人王稌藏其遗稿,至宣德后始得传播,后人刊印成《逊志斋集》。由清至近现代,《逊志斋集》曾经被多次重编再刻,传本极多,关系错综。本文对这些版本之间的渊源以及流传脉络做一梳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熊伟华  张其凡  
《隆平集》是记载北宋太祖至英宗史事的重要文献,文章以时代为序,对《隆平集》各版本进行考证,并梳理其版本源流,阐明各本关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海桥  
明初诗僧释宗泐著有《全室外集》,共十卷,收录释宗泐所作诗歌以及疏。现今最通行的版本为《四库全书》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认为四库底本为永乐刻本,实则为嘉靖补刻本。此外,台北"国家图书馆"所藏程通《贞白斋诗集》抄本,亦是抄自《全室外集》。笔者另将日本新发现的《全室藁》、永乐刻本、日本五山本、日本宽文本以及几种抄本加以分析,建立起了一个系统的《全室外集》版本源流,凸显出每个版本所具有的不同价值,且纠正了该书在流传、著录当中出现的若干错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眭骏  
《吴诗集览》是清代学者靳荣藩对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的诗集所做的一个笺注本。本文对其成书原委及所见之相关版本作了一番考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史广超  
《中兴礼书》及《续编》在南宋编成后仅以抄本流传,后散佚不存。清嘉庆时徐松命全唐文馆吏从《永乐大典》中录出,此为全唐文馆吏原稿本。徐松在原稿本上撰写整理意见,并据意见抄录完整誊清本,此为徐松精抄本。同时另行抄录的部分誊清本与原稿本合并,付龙元任活字摆印而未果,此为徐松原辑本。现存五个抄本均源于上述徐松原辑本和精抄本两个版本系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玉宝  
陆深(1477—1544)是明代中期上海地区著名文学家、学者。《俨山集》是其代表之作,然对其版本流变情况,却鲜见有确凿的论述。文章对《俨山集》的版刻、流变情况进行了翔实的考辨,指出《俨山集》共有七种版本:嘉靖云间陆氏家刻本,总150卷;崇祯13年陆起龙刻本,计100卷。另有陆起龙补刻《行远集》26卷,此补刻本国内已无传本;清康熙61年(1722)陆瀛龄重修本,24卷,重修本大部内容为嘉靖本所载,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四库全书本144卷及以"四库本"为底本影印的三种现代版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睿才  
《宋本杜工部集》是后来所刊行的各种杜集的祖本。可是它驳杂异常,是多个版本的合成体。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王洙搜集整理编辑成《杜工部集》二十卷,然未见刊行。嘉祐四年(1059),王琪覆刻王洙编定原本十五卷。嘉祐原刻本亦不见存,存者仅为绍兴初翻刻的二王本。南宋初年定型的吴若本,是合校二王本与二王本没有使用过的数种杜集而成的,其阙失部分又由毛扆补钞、张元济补足。嘉祐和绍兴是两个关键时间点,从未全避仁宗讳"禎"字看,其间掺入了嘉祐(即二王本)前后其他行世杜集的成分;从未全避高宗讳"構"字观之,又掺入了绍兴(即吴若本)前后其他杜集的成分,而问题出在毛钞本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